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613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7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1.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

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

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

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

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

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

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

(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第2课时绘制平面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

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3课时看简单的路线图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3及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

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小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区,我们来帮小明看看这个街区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在这张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问的是你,你能准确的告诉他行走路线吗?

二、新知探索

1.图上只标明了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认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

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朋友告诉小明的路线能到达少年宫吗?

你能告诉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

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线,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诉问路人行走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

生说图上的信息,辨认四个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伸

介绍四大发明的指南针。

板书设计:

学看路线图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说出路线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

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1、2、3题。

5、练习二第4题:

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

这是哪国的地图?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第5课时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5及练习二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识,谁来和大家说说?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也会用到。

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

1.出示第9页例5彩图。

这幅图画了些什么?

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问答。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结: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先辨别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

如果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线说清楚。

三、巩固运用

1.第9页“做一做”。

2.小游戏:

问路(第11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2页第5、6题。

 

第三单元统计

一、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材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

(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

某商店6月3日-10日销售四种矿泉水的统计表:

品牌

A

B

C

D

统计/箱

30

45

25

10

教师:

我们怎样表示才能使四种矿泉水的销售情况一目了然?

(画条形统计图)

生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分析:

从统计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利用复习题)教师:

条形统计还可以用这样画。

比较:

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

上一张数据标在纵轴上,矿泉水的品牌在横轴上,而下一张数据标在横轴上,矿泉水品牌标在纵轴上,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横向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把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师:

我们在画纵轴和横轴时,都画上了一个箭号,表示纵轴和横轴都可向上和向右无限延长。

根据这张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什么?

把你想了解的内容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小结:

大家在画条形统计图时,想采用纵向条形统计图还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可根据大家的需要自由选择。

三、巩固运用

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然后教师讲评。

(2)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条形统计图

(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例2,练习十第2、3、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正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非常关心同学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体重,身高等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

(1)班第一组5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姓名

李明

王芳

赵兰

刘玉

李琴

身高/厘米

141

138

139

143

142

体重/千克

35

33

32

40

36

提问:

请你制作一张这一组同学身高的条形统计图,你想怎样制作,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先让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进行讨论)

汇报:

如果每一格代表1厘米的话,这张条形统计图要画得非常大,如果每一格用10厘米和更大单位的话,不容易体现这五个同学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段里,只相差几厘米。

教师:

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想个办法帮你们解决。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制作身高统计图:

教师:

我们即要使每个同学的身高情况,看得很清楚,又不至于把图画得太大,教师建议大家0-137厘米这一段的长度用一格子表示。

那画的时候,第一格不能画成线段,而应画成波浪线,意思表示我们中间省略许多小格。

出示示意图,第一小组学生身高统计图。

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学生动手制作,然后教师出示示意图讲评。

2、制作体重统计图:

教师:

你能根据刚才的身高统计图制作一张体重条形统计图吗?

小组合作完成,评价交流。

3、看书了解:

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提问:

根据前两张的统计图和这张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

条形统计图的第一格和其他格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3题。

教师:

第一格表示90秒,后面的几个小格你想怎么标上数据,根据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三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练习十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计算考试的成绩。

小组讨论比较:

哪一组的计算能力好一些?

并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引入:

因为两组人数不一样多。

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总分数。

应该用每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比,比较合理。

那么怎样求每组平均的分数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

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1的统计图

教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

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

什么叫“平均”?

教师:

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

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

以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

先合后分。

教师:

“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

“分”就是把收集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

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样列了,请大家试一试。

小结:

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式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练一练: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下,这两个小组哪个小组的计算能力强?

第一组平均每人的分数是:

86分

第二组的平均每人得的分数是:

87分

看了这两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组的计算能力强。

三、巩固延伸

1、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

(1)请小组长拿出课前统计的本组同学的身高统计表。

(2)老师要想知道哪个小组同学的身高高,由于我们每个组的人数不一样,我们不能比身高总数,那要比什么?

(3)在计算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分工进行,算完以后把你们的平均身高填在表格的最后一栏中。

(4)看到这些组的平均身高,你想说点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3题。

第四课时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三年级二班分成三组投小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

提问: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要求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

应该怎样列?

提问:

(28+33+23)÷3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把投中的总数以3表示什么?

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2。

提问:

从这两张统计表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

场上哪一个对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个别队员来作判断吗?

我们要看整个对的平均身高。

现在就请大家算一算,哪一个对的平均身高占优势。

2、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3、教师:

从这两个平均数,能反映出这两个队除技术外的另一个实力,说明平均书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于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科书第45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

(1)完成第1小题。

提问:

什么叫“月平均销售量”?

要求哪种饼干月平均销售量多?

多多少?

应该怎样列式?

(2)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完成第3小题。

你从图中还得到什么信息,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5题。

 第四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

数学思考: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协助学生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年历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1、课件出示: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

  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

随后,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

  2、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

一天也叫做一日。

  说着,教师随手板书:

“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

  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

“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年”字。

  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年、月、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认识年历

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

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

(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

(2)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

(如:

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

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

国庆节呢?

教师节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香港回归是哪一年?

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

(4)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

(教师从计算机中调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几个月?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天?

板书:

31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

1年12个月30天:

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

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

2、记忆大、小月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

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

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

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电脑显示:

左手拳头图。

全班齐数一次。

(2)师:

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

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

1、一年有()个大月,有(    )小月。

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4、你的生日是(  )月(  )日;

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

四、总结竞猜:

1、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猜谜语。

师:

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

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

出示:

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

师:

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

(珍惜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年历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讲故事故事发生在2001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

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1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

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

(板书课题)

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

(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

A:

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