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8457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docx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

中国学前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在原始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对儿童的教育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礼记·礼运》中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其教育内容:

生活和劳动教育、思想教育、美育等

二原始社会后期的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虞氏之学名庠”,是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教养新生代的任务通常有老年人承担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3)内容与生产劳动相关;4)教育的方法是口耳相传在劳动中进行。

第二节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

是奴隶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标志。

其表明人们能够按照婴幼儿年龄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实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其内容贴近生活涵盖面较广;顾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现男女分野二奴隶社会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教育目的和意义:

加强宫廷学前教育具有政治和教育两方面的意义保傅之教和乳保之教:

保傅制度:

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三公:

太保、太傅、太师。

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有明确分工——保其身体(体育);傅之德义(德育);道之教训(智育)

乳保制度:

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物的制度三母:

子师、慈母、保母三胎教的实施

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为了保证胎教的实施西周社会还建立了胎教制度。

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当时统治者对胎教极为重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走出宫廷,为世人所行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2)主要于贵族家庭中实施;3)学前于学校教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4)有阶级性,注重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5)提出胎教

第三节封建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在封建社会,家庭是我国古代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其目的:

1)培养统治人才;2)齐家治国的基础;3)光耀门楣其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保健等

1思想品德教育(“主体”“主旨”“纲领”)——孝悌;崇俭;诚信;为善孝悌:

服从敬奉父母,兄弟友爱

【评价】积极:

1)注意从小培养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2)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

消极:

这种不问是非的忠孝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

2生活常规教育——礼仪常规训练;卫生习惯

礼仪常规教育:

幼仪教育——合乎礼仪的姿态训练;尊老敬长的礼仪常规训练;初步的接人待物的礼仪常规训练

【评价】积极:

以具体的操作指导为礼仪常规训练的主体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消极:

幼仪训练实质上是“礼教”的启蒙,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束缚儿童个性发展的特征3文化知识教育——识字、学书、听解《四书》,以及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

最早的蒙学教材:

史游《急就篇》。

另外:

秦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南朝周兴嗣《千字文》宋王应麟《三字经》;无名氏《百家姓》简称“三百千”【评价】三百千在编写上对我们的启示:

这些教材编写的生动活泼,而且均采用韵语,或三言句,或四言句,句短合仄,便于幼儿记诵。

并非字的机械组合,把它们巧妙的组成富于思想意义的句子,介绍日常生活常规、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分散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教材,这种编写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幼儿习字顺序:

把笔,描红,临摹,脱离碑帖习字

——家庭中最常用的教材:

《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北宋汪洙《神童诗》

【评价】积极:

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德智体等诸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教育的连贯性。

消极: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偏颇的,它过于突出德育与智育,而且许多繁杂的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与教条化,使幼儿难于承受,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二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中医学著作,是我国最早从医学探讨胎教问题的论述

唐代孙思邈提出了“外向内感”,意思是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的胎儿。

【评价】封建社会的许多医学家在论述胎教之道是多持胎养与胎教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饮食起居中的避忌,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并辅之以知识、音乐、道德的陶冶与教育。

这种胎教的养教一体化的观点,不仅发展了前人的胎教思想,丰富了古代胎教的内容,揭示了胎教发展的方向,并与现代胎教理论颇相一致三慈幼机构的建立

我国古代建立专门的慈幼机构,开始于处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

宋朝的慈幼机构主要是由官方设办,慈幼机构的名称主要有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等名称。

慈幼局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种官办慈幼机构

慈幼机构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建立是在清代。

清朝的慈幼机构主要是育婴堂。

著名学者唐鉴在道光年间联络同僚筹款在贵州创办“及幼堂”曾实行教养结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教养合一的慈幼机构【评价】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总的特点:

1)学前教育世俗化;2)内容更为丰富,出现专门幼儿教材;3)对幼儿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4)实施具有功利色彩,重教轻养;5)儒家思想指导学前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

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贾子新书》,汉代最早提倡胎教的教育家1)早谕教;2)选左右;3)重儒术;4)教养结合

——早谕教:

正本慎始。

婴儿出生后,教育作用更加重要,主张从婴儿哺乳期开始教育。

“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也”“君子慎始”

——选左右:

慎选左右时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

——重儒术:

以儒术治国,以儒家思想统摄其心,按儒家的理想人格来塑造太子,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太子的文化知识教育,应注重《春秋》、《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教养结合

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

北齐文学家,代表作《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1)提倡及早施教;2)主张严慈结合;3)要求均爱勿偏;4)主张博习致用;5)重视奉化陶染

——及早施教:

是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思想。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需早教,勿失机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主张严慈结合:

“威严而有慈”“吾见世间,无教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姿其所欲,宜戒翻奖,应诃反笑终为败德”

【评价】颜之推要求父母对子女应该严慈结合,不能无爱而有教,这是正确的。

但严教不等于棍棒教育,他对棍棒教育推崇备至视体罚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是错误的。

——要求均爱无偏

——主张博习致用:

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材料,并涉及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

认为知识要能抓住要领,灵活应用

——重视风化陶染:

即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并关心儿童结交的朋友【评价】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虽是基于使后代“立身扬名”“光耀门楣”的宗旨而发的一家之词,但由于他涉及了古今中外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朱熹: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作《小学》《童蒙须知》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重视蒙养教育

——要求慎择师友:

强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慎选幼儿的教师应从慎择乳母开始,并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

——强调学“眼前事”:

学习眼前日用的事,包括“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认为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而且能够为大学“学其理”打下基础,并编写《小学》和《童蒙须知》,《小学》有内外两篇,内篇有四:

《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有二:

《嘉言》《善行》。

其地位相当于《四书》。

《童蒙须知》是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与要求,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训练都做了细致规定,虽较繁琐,但有合理成分

【评价】强调学“眼前事”,注重道德行为操作的训练,要求儿童的学习由浅入深,自近及远,这不仅符合儿童认识发展与道德形成的规律,一位儿童掌握,而且也有助于自幼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践履笃实的作风

——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强调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制

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王守仁:

明代中叶著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先生。

代表作《社学教条》《传习录》1)顺导性情,鼓舞兴趣;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3)因材施教,各成其才;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基本思想是教育儿童应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

顺导儿童的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自然教育论”对当时流行的无视儿童兴趣,摧残儿童天性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了尖锐批评。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根本对立,在当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因材施教,各成其材:

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是受教育者“各成其材”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

针对儿童性格方面的不同,要求教师应根据儿童各自的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分别予以适当的陶冶,各成其长

【评价】承认了发展个性的必要性,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批评,体现了他思想的进步意义

——全面诱发,不执一偏:

对教育者提出了通过习礼歌诗和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的要求,拟定了比较详细的日课表,内容和全面,顺序上主要动静交错,张弛结合,有一定的科学性

【总评】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它不仅当时在反对传统教育方面有明显的进步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符合儿童教育的规律,尤其是他“自然教育论”的提出,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教育思想的法国卢梭的《爱弥儿》早200多年,实属可贵

第五节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

张履祥:

明末清初的理学家、教育家,著作《愿学记》《初学备忘录》《训子语》《训门人语》1)重视家教;2)注重幼教;3)主张严教;4)提倡耕读相兼;5)重视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提倡耕读相兼:

家庭对子弟实施的书本知识传授与稼穑教育不可偏废,儒家传统思想历来视稼穑为小人之事,君子耻而不为,张履祥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劳动的辛苦,不但有利于培养子弟勤俭的作风,而且有助于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并通过劳动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评价】重视稼穑教育,提倡耕读相兼,是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可取之处,充分显示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特色和在一定方面反对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意义

——重视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出的耕读相兼不可偏废的主张,实质是倡导劳心与劳力并重,在当时具有明显是进步性质和积极意义

【概评】1)强调“早谕教”“端蒙养”行胎教;2)注重熏化陶染;3)反对溺爱孩子,主张严慈结合,均爱勿偏;4)以道德教育为主,坚持正面的行为指导;5)注重兴趣的培养量资授学,循序渐进

第三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1840—1918)

1904癸卯学制是清政府正式颁布和实施的一个学制,在这个学制中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的地位第一节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附:

幼儿学校(1816年欧文所办)幼儿园(1840年福禄倍尔所办)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最早提出设立两年制幼稚园

1902张百熙拟定《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虽颁布但并没有实施。

1904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第二节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为学前教育专门制定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第一个法规。

其中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是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址”将蒙养院作为教育学前儿童的专门机构,院址可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评价】保育教导要旨不仅注意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情感和行为得到良好培养,还指出教育要量力适度和运用榜样的力量

章程课程: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评价】章程毕竟是清末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存在局限性——蒙养院的地位、师资、教育形式与内容实质矛盾

张之洞厘定了为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初次确定了3—7岁幼儿的专门教育机构——蒙养院在学制上的地位

第三节蒙养院制度的实施一蒙养院的兴办

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湖北幼稚园(19039月),由户野美知惠任院长,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

该园“重养不重学”,教育任务有三:

体育、智育、德育。

招收5—6岁儿童80名,学制一年。

收托时间为每日3小时。

保育科目:

行仪,训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嬉七项

公立:

湖南官立蒙养院于1905年开办,随后福建公立幼稚园,上海公立幼稚舍(1907);湖南省女子师范创办附属蒙养院(1911)

私立:

上海务本女塾附设幼稚舍(1904);天津严氏蒙养院(1905);上海私立爱国女学社附设蒙养院(1907)二蒙养院师资的培训

1909年有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义初级》,含保育法和儿童心理学两种,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

第四节外国教会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

外国传教士在我国最初创办的幼稚园和幼教师资训练班在创办时间上均早于我国自办的同类机构一幼稚园的创办

小孩察物堂(1902)幼稚园

教会幼稚园特点:

1)强烈的宗教性;2)全盘西化

外国教会最早设立婴儿园,民德婴儿园收受出生到8岁的儿童二幼稚师范的设立

外国教会最早开办,1902年教会在苏州办景海女学。

该校以培养幼稚园教师为主,1917年改名为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

1912年的怀德幼稚师范学校是教会在我国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第五节民国初年蒙养园制度的建立一蒙养园制度的建立

蔡元培制定并公布了“壬子癸丑(1912—1913)学制”,将学堂更名为学校,蒙养院改称蒙养园。

同年,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应附设蒙养园,蒙养园附属于各级学校内或单独设立,在壬子癸丑学制中,则把培养小学教员与蒙养园保姆并列为女子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了蒙养园的师资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二西方资产阶级学前教育思想的引进

——含义: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从行动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为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为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幼儿只有通过这种实际行动,才能使个体与环境接触,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基本经验

——组织原则(3):

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兼顾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需求;三是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原则教学方法:

起于方法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采取单元教学,根据儿童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内容

——内容:

幼儿的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以及常识等科。

实施时则彻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概括】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学科的界限

3论幼稚师范的见习和实习:

鲜明特点——注重实践,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习的组织:

“有系统组织的实习”,条件有四—:

步骤;范围;相当的时间;适合的导师与方法。

其中步骤有四:

参观;见习;试教;辅导

——与传统师范见习的不同(3):

空间上;时间上;内容上

第五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陈鹤琴首开《儿童心理学》课程,最早运用观察实验法,系统的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代表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

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是我国第一个幼教,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的先河实验中心1927年《我们的主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儿童心理、教育原理和社会现状的办园主张15条1928年蔡元培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与陶行知共同提出《注重幼稚教育案》7条1940年陈鹤琴任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校长,全面实验“活教育”以实现其办中国化幼稚教育,由中国人自己培养中国化幼教师资的宏愿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教育;论“活教育”及实施原则一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1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

“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时期”“儿童期含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二是儿童期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谓可教性”“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应当把幼稚期当做整个教育的基础2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

他认为幼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好动;2)好模仿;3)易受暗示;4)好奇;5)好游戏;6)喜欢成功;7)喜欢合群;8)喜欢野外生活

——陈鹤琴把新生到学前儿童时期分为四个阶段1)新生婴儿期:

新生;2)乳儿期:

0—1岁左右;3)步儿期:

1岁左右—3岁半左右;4)幼儿期:

3岁半—6岁左右——新生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

生理现象;感觉;动作;情绪2)教育重点:

环境;饮食;睡眠——乳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

各种动作的发展;情绪的表现和发展

2)教育重点:

动作的教育;优良情绪的培养——对不良情绪应采用隔离法、抑制法、同化法、更替法等——步儿期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

儿童行走的发展;言语的发展;2)教育重点:

行走教育;言语教育——幼儿的发展与教育

1)发展特点:

思想的活动;社会性的发展——1)儿童很早就发生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感觉;2)3岁以后开始发展真正的社会生活;3)对成人给与的帮助或干涉表现反抗;情绪的转变

2)教育重点:

实施注意——1)积极代替消极;2)不姑息,不严厉;3)染个头使用自己的手脑;4)让儿童自己有活动的园地;5)发展儿童的好闻心;6)方面和教师要以身作则二论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幼稚教育

《家庭教育》——陶行知赞“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以科学的头脑,母亲的心肠做成此书”“中国作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怎样做父母》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1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2要把科学的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3要把教育功能自然的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4陈鹤琴认为全面提高方面的素质和教育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关于幼稚园教育

1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1)幼稚园要适应国情;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3)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4)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6)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7)幼稚园要是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8)幼稚园应注重音乐;9)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

11)幼稚生的户外活动要多;12)幼稚园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

13)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14)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要有种种标准以随时考察儿童的成绩

【评价】15条主张阐明了我国幼稚园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课程的中心和组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和幼稚生的关系,幼稚园和家庭的关系及环境设备等。

15条主张不仅使20年代末我国的幼稚园有了办园标准,其基本精神对当代幼儿园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2幼稚园的课程理论:

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0年代提出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3)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的有系统的去教儿童学;4)课程适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5)课程应当又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

——课程中心制(又称作业中心制)是编制课程的一种方式,指幼儿在园的一天的所有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各种教材、内容、范围和方法等的安排运用,都围绕自然和社会这个中心,组成一个个单元来实施。

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活动性。

这种以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基本上属于活动课程模式

——编制幼稚园课程的10大原则、9项内容、五指活动及三种编制课程的方法

——1951《幼稚园的课程》中提出了我国单元教学和编制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1)民族的;2)科学的;3)大众的;4)儿童化;5)发展连续的;6)配合形势实际的需要;7)适合儿童身心发展;8)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等优良品质;9)陶冶儿童性情;10)培养儿童说话技能

——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

五指活动的五个方面是:

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编制,陈鹤琴提出了三种方法:

1)圆周法;2)直进法;3)混合法3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陈鹤琴认为幼稚师范是幼稚教育的原动力,所以对幼稚师范生有严格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去创造生活,使自己成为生活的主人;其次主张培养学生具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从事校内外各种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能力

——1950《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就人民的幼稚园教师应有的认识和应具备的条件分述如下:

1)政治思想方面;2)业务修养方面——热爱儿童,热爱幼教,了解和精通幼教业务;3)教学技术方面;4)优良品质方面

三论“活教育”及实施原则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

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1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有强健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2课程论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的课程有如下特点:

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主要的教材;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3)不受时间的限制;4)内容丰富;5)生气勃勃;6)儿童自己做的7)整个的、有目标的;8)有意义;9)儿童了解的活教育课程编制有2个原则:

一是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标准;二为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的情形3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以“做”为中心,“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让他自己做”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四步骤:

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教师的责任是:

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4教学原则

“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的指导思想,提出活教育的17条教学原则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学习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制裁;10)代替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法;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概括】活动性原则儿童主体性原则教学法多样化原则利用活教材原则积极鼓励原则和教学相长的民主性原则5训育原则

1)从小到大;2)从人治到法治;3)从法制到心理;4)从对立到一体;5)从不觉到自觉;6)从被动到自动;7)从自我到互助;8)从知到行;9)从形式到精神;10)从分家到合一;11)从隔阂到联络;12)从消极到积极;13)从“空口说”到“以身作则”活教育与死教育的十大区别(P281)

【评价】陈鹤琴先生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促使家庭教育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