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376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docx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

练内功塑形象培养合格人才

――学院副院长游光中教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者,必须具备个人品德的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水准,即具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师德和师能,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所以,我认为,教师练内功,一是师德,二是师能。

师德和师能两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师德主要体现在育人的品质上,师能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水平上,体现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上。

师德和师能互相促进,互相滋养,相互作用,塑造出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美丽形象。

先谈师德。

德高为范。

师德者,指教师的品德、操守、内美及其折射出来的教风和学风,这其中包括教师个人的品性、情操,胸襟、度量,正直、严谨的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是非判断方面的行为和能力,它要求教师个人能够体现出德行榜样,具有行为示范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自古至今,历朝历代的有志之士,都十分重视德行的锻炼与培养,也十分重视知识才能的积累和提升,并形成了以德才兼备为衡量标准的人才观。

老师们,你们知道,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境界的最大追求是什么吗?

是立德、立功、立言。

在这“三立”当中,又是以德为先的,所以“立德”乃人生之第一要义。

“三立”之说,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

鲁襄公二十四年春天,鲁国的穆叔(叔孙豹)到晋国访问,晋国大臣范宣子问他说,古人说“死而不朽”,是什么意思?

穆叔没有回答。

范宣子说:

“我的祖先,从虞舜以上,为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杜氏,晋国主持中原诸侯盟会是我范氏,恐怕这就是‘死而不朽’吧?

”穆叔说:

“据我所知的,你说的情况称为世禄,并非不朽。

鲁国有先大夫臧文仲,死了后,他的言论世代流传,这种情况大概才能称为不朽吧?

”接下来穆叔列举了“不朽”的三个等次: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说:

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次一等的是建立功业,再次一等的是树立言论,虽然死去很久但业绩长存,这就叫做不朽。

穆叔认为,保存姓,接受氏,用来守护宗庙,世代祭祀,没有一国不是这样做的。

但这只是禄位中最荣耀的一种,不能称为不朽。

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是有限的,只有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德行、功业、著书立说三项,才是无限的,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德行体现一个人道德精神美的无穷魅力,功业体现一个人为国家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著书立说体现一个人对自然、社会、宇宙、人生真理的探索和把握。

这三项是个体生命的延续,并远远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不朽。

然而三立之中,以立德为先,充分体现了古人重视德行的思想。

可以说,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都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也都在成长和成才的过程中,将德行的培养和提高放在首要位置,并以拥有德行为一生最大的财富和荣耀。

例如唐代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意思说,山不在于有多高,有神仙就会出名。

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就有灵气。

我住的屋子虽然简陋,但只要我的德行是美好的,它仍然令人仰慕,令人向往。

刘禹锡认为,自己是有德行有知识的,在自己这个陋室里谈笑的都是大知识分子,与自己打交道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这是因为自己道德内充,志意宏大,所以即使穷处陋室,也一样光辉伟大,为人景仰!

又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借以表达自己身处污浊环境,独能超然脱俗,不与世道同流合污的情操。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濂洛学派的创始人,是宋代程朱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的老师。

周敦颐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正直不阿,得到人民的赞赏。

所以,他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视作一种人格美,认为具有君子之风,这与作者内心追求道德完善是一致的。

由于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引导人、鼓舞人及感染人的,教师个人的德行或言谈举止,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崇拜的对象,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教师个人的作风、德操对学生的道德感化和行为引导十分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呢?

我体会,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强调日常生活工作中德行操守的锻炼和培养,强化奉献精神,在学生面前有强烈的榜样意识和垂范意识,是练好师德方面的内功,提高师德素养的前提和动力。

一是热爱学生,提升师爱的深度和广度。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爱满天下”,“爱生如弟子”,他把教育事业看成“救国、救民、实现理想社会的工具”,他认为教师应该抱有这样的理想:

即把“社会悬在心中,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身从事教育”。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称颂。

同样,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因此,用一颗爱心去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实施以表扬为主的鼓励教育。

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能够得到老师的维护和加强,才能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

在这种良性循环中,每一个学生个体,无论成绩好坏,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师热爱学生,自然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反过来也会得到学生的尊重。

这就是亚圣孟子说过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的意思。

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正是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所需要的,也是符合教育心理学的。

二是虚怀若谷,有容乃大。

关爱学生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学习知识、研究学术也需要一颗博大的心。

四川大学的校训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容乃大”指的就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应该谦虚谨慎,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能够包容不同的学术流派,吸取不同的意见建议,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壮大自己,成就伟业。

“有容乃大”出自《尚书·君陈》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其内容为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人们就认识到了谦虚养德的重要性。

周灭商后,为便于管理,周公便把商朝的遗民迁到成周去。

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命令大臣君陈接替周公治理成周,并要求他宣扬周公的遗训,努力施行德政。

他告诫君陈说: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成王认为,有所忍耐,才能有所成功;有所宽容,德行才能高尚宏大。

因此,他要求君陈遇事不能独断专行,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要善于识别好人和坏人,选用贤良的人。

这样就能像周公一样,德行远播,永远受人赞扬。

四川大学的校训“有容乃大”便是出自这里。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需要有胸襟、有度量,“有容乃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虚怀若谷,求知若渴,这样才能有利于自己德行的培养、知识的扩充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个“有容乃大”,谦虚好学的人。

孔子在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一再强调说:

“学不可以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的弟子子贡评论孔子(《论语·子张》)说:

“孔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

”指出孔子非常善于学习,而且能者为师,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具备所有的知识和才能,所以应该谦虚谨慎,广泛地向别人学习。

人一旦虚心了,就能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

凡是别人的长处、优点,包括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点,都值得自己学习。

孔子常常“每事问”,“不耻下问”,这样才成就了他的卓识和不凡。

三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由于科学知识的创新没有止境,教师个人知识水平的提升也是没有止境的。

在今天知识爆炸,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教师,更要不断地学习提高,稍有松懈,就会落伍。

《论语·述而》中,孔子在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时说: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讲了三个学习、育人的原则,即:

学到知识默默地记住,努力学习绝不满足,教导别人绝不厌倦。

这三条学习、育人原则,既是孔子教育他人的准则,也是孔子自身行为的写照。

孔子认为,一个人欲成就自己,学习是唯一途径。

人不好学,无以为文,不能脱离愚昧、粗野,自然也不能成为人才。

而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与人长久相处,相互取长补短。

所以他在《论语·学而》中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这三句话,反映了孔子“好学、乐交、宽容”的人生哲学。

在孔子看来,“好学、乐交、宽容”是做人的三大重要品质。

这种好学、乐交、宽容的人生态度,构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合理内核。

其中,“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他,更是一种君子的风度!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与他一生勤奋不辍是分不开的。

当时,有一个名叫叶公的人,向孔子的弟子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道如何回答。

孔子就教他说,你何不这样说: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说:

他这个人啊,发愤起来忘了吃饭,高兴起来忘了忧愁,竟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了。

这的确是孔子终生学习,孜孜不倦的精神写照。

四是正直、正派,有正气。

正直、正派、正气是师德的主要品质之一,也是教师人格完善和人格魅力的表现。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为人师表”,在大是大非面前,错误和困难面前,一身正气胆识,不怕艰险,百折不挠地搞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如何培养这种正气呢?

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讲的这种气,是由内心积善养德所产生的一种刚正之气,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孟子认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和提高,要从“养气”做起。

孟子讲的“养气”,指的是用正确的方法,用正义和道德相结合的方法去培养它,而不要伤害它,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的情感意志与社会道德要求交融统一的过程。

当社会道德成为人的内在要求时,个体的精神就达到了一种“至大至刚”,无所畏惧的境界,也就是说,具有了一种气势,一种“浩然之气”。

这种气势,其最初的表现形态,体现在有志之士身上,就是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自强、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

但是,当这种气势与志、勇、义融为一体时,就具有了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这种浩然正气,体现在那些“大丈夫”身上,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力量。

那么,什么是“大丈夫”呢?

《孟子·滕文公下》中有一段记载了孟子与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讨论,景春崇尚纵横之术。

一次,它与孟子谈论什么是“大丈夫”。

当时所谓的“大丈夫,犹如我们今天说的“男子汉”。

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他们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一平静天下就安宁。

”公孙衍是魏国人,战国中期的纵横家,又称“犀首”,曾在魏国任职。

张仪死后,公孙衍“入相秦”,尝佩五国之相印,为约长。

张仪也是魏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纵横家,曾多次游说各国与秦国结盟。

他还用计谋瓦解了齐楚联盟,使秦国更加强大。

然而,孟子却断然否认这样的人堪称大丈夫,他认为,像公孙衍、张仪之类的纵横家,曲附君主,摇唇鼓舌,靠揣摸君王心理、迎合君王口味而获得高官厚禄和显赫的权势,不过是女子、小人而已。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说,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

孟子十分重视人格修为,注重浩然正气的培养。

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是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的人,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起沿着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权势不能使他屈服。

富贵,是常人所热衷追求的,贫贱,是常人所希望摆脱的,权势,是常人所畏惧惶恐的。

能够不为富贵动心,不为贫贱失志,不为权势低头的人,是因为心目中有更宝贵的东西——仁、礼、义这些道德原则、信念和理想——值得崇尚。

为了这些原则、信念和理想,他们持节守道,力行不改,经得起任何严峻的考验。

这样的人所氤氲具有的,是一种刚强不屈的天地正气和凌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这是一种独立的觉醒的人格,它不仅是“大丈夫”的标准,也是仁人志士为人的情操和“气节”,一种理想人格和一种精神支柱。

正是这种大丈夫气概,千百年来,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博大的传统美德之中,长留天地人间。

正是这种浩然正气和精神追求,极大地鼓舞了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等民族英雄和一大批仁人志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为自己崇高的信念和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拼搏,视死如归,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例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这样一首高扬“浩然之气”的壮歌。

如今,这种“浩然正气”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继承和传承我们民族的这种精神品格,做到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追求“以德立身”的精神境界,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要求学生勤奋学习,教师就应该是个好学不倦的人;要求学生正直善良,教师就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求学生志向远大,教师就应该是个不甘平凡,自强不息的人。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对自己要求越严格,在学生面前就越有自信,教育、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是学生效仿的对象,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意识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有着“细雨润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可能伴随学生终生。

下面谈师能。

学高为师。

师能者,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业务能力,包括教师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吸收消化新事物的能力,及科研能力等,属于个人学习掌握的知识才能,具有极大的再学习、再提升和开发潜力。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师能方面练好内功,业务水平提高了,知识渊博了,才能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好学生。

一是学习、领会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按照理论够用,重在实践实训,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思路组织教学,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一门或几门求职的技术和特长,以便顺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不是培养理论研究人才,也不是为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储备人才。

所以,只有真正理解和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目的,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和实践,才算找准了教育教学的方向和路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二是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教师以教学为本职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要备好课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这样才能在备课中,明确应该淘汰什么,保留什么,强化什么,补充什么。

在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清楚地知道该怎么教?

教什么,不该教什么?

去年9月,在罗院长领导下,提出了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问题,明确要求教学工作要围绕“双证”(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的考试进行,也就是说,要按“双证考试”的大纲和内容来组织教学。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光钻研教材,还要用高职教育的理念来研究教材,补充完善教材。

要在分析、审视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汰除与双证考试无关的内容,补充双证考试的有关内容,并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形成新的更实用的教材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下很大的功夫,熟悉并吃透两头:

一头是现有教材,一头是“双证”考试的大纲和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使学生的考证过关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取得明显效果。

三是学习讲课艺术,提高讲课水平。

讲课是一门艺术,有很深的学问在里面,需要认真研究、揣摩和学习。

教师讲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

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应该是一种富于艺术性的传授知识的表演,需要讲求表演技巧,增强吸引力、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使时所传授的知识易懂易学,易于理解和吸收。

教师个人有知识有水平而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传授给学生的,不是一个好的老师。

好的老师是那种能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的人。

一个优秀老师应该既有渊博的知识,又善于表达、传授给学生的人。

这样的老师也正是学生崇拜、学习、模仿的对象。

教师学识丰富,师德优秀,教学效果好,就能迅速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佩,成为学生心目中明星般的人物和值得信赖的人。

所以,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授课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提高传授知识的效果。

教师越博学,水平越高,教学的方式方法越吸引人,就越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佩服,学生也就越信服你,听从你,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礼记·学记》在谈到教与学的关系时写道: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讲的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观点,到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学习知识越多,体会越深,便越加感到自己不足。

施教的人,在教授中,对知识和真理的理解越深入,越容易产生困惑,越需要深入研究。

学习授课艺术也是这样。

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分析每一堂课的讲授方法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每上一节课都有心得体会,能够反省出自己的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的讲课艺术是不是最佳最优,学生是不是最欢迎,最容易接受。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

四是加强教学交流。

教师备课中遇到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等,可以通过教研活动,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同专业的老师,或相近专业的老师,也需要相互听课,课后要认真总结、反思,进行教学评析,看教学要求是否得到落实,讲课成功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完善。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自我剖析,参与评价、结论,才能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形成一种正常的教学研究氛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新教师见面课,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课,教学研讨会等,也要坚持搞下去,以增加教师间相互切磋的机会,激发教师追求教学完美、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

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问水平。

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如撰写论文;申请省、市、学校各级的研究课题;也可以编写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甚至可以参加编写专业教材。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术水平。

我知道,张书记已经申请了一个省上的研究课题,这样,一些老师在做课题中学习,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在研究中做课题,也培养了研究能力。

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水平也会因此而提高。

六是通过考研读本,提升学历水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除了自己不断地自学外,我们有必要通过进修、专业培训等扩充知识面,有条件和兴趣的老师,还可以通过成人教育、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改善和提升专业研究的方式方法,增强思维创新能力。

七是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

教师也要加强实践实训,增强实践实训知识,自己先学通了,才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专业实践性强的老师,应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相关单位实习实践,掌握和熟悉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这样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才能以己之昭昭,使学生昭昭。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专业对口地送老师出去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实训能力。

同时,老师应努力考取相关“证书”,尽早成为“双师型”的人才。

八是努力提升职称水平。

职称是教师经验、学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社会、学校对教师能力和水平认同的一个标记。

所以我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上有突出表现,在科研上有明显进步,早日获得与自己能力、水平相称的职称,这于公于私都有利。

于私,可以体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受到人们尊重,增加收入。

于公,可以大大改变警安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使警安学院的职称水平上一个台阶,增强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增加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以便能够招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扩大办学规模,使我们警安学院办学水平和规模更上一层楼。

明末清初有一位叫张履祥的教书先生说过: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

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

二者亦交养互发,实是一种功夫。

”意思是说道德是事业的根本,事业是道德的显现。

道德进步事业就会发展,事业发展了道德也会提高,二者相互滋养,相互促进,实在是一种功夫。

我认为,不断提高师德、师能水平,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辈子都需要做的努力。

所以应该在师德和师能的相互滋养、相互促进上下足功夫。

如果我们的这种功夫练好了,教师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塑造出来了,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实处。

老师们,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正处在一个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期,学校的办学实力愈来愈强,学校的办学规模愈来愈大,这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发展自己的机遇,我希望老师们珍惜这个机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努力做一个德、业双馨的优秀教师。

《周易·乾》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说:

天的运行,刚健不辍。

君子应该像天一样,努力向上,自力图强,永不懈怠。

我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们,希望我们共勉,共同为四川警安职业学院的发展和更上一层楼做出新贡献。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八日

 

礼仪

――旅游系主任李安华教授

孔子: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以礼治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

荀子: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

“礼,天之极,地之道,人之矩”。

荀子:

“不学礼仪,难以立人、难以立事、难以立国”。

一、现实生活中的礼仪问题

1、办公室礼仪问题。

主要涉及社交礼仪和服务礼仪。

如:

(1)开门关门问题。

朝里开的门。

如果门是朝里开的,主人先拉住门,侧身再请客人进入。

朝外开的门。

如果门是朝外开的,主人应先打开门,站于门外再请客人先进。

旋转式大门。

如果客人走的是旋转式大门,应自己先迅速过去,在另一边等候。

无论进出哪一类的门,主人在接待引领时,一定要“口”、“手”并用且到位。

即运用手势要规范,同时要说诸如“您请”,“请走这边”,“请各位小心”等揭示语。

(2)打、接听电话的礼仪

接电话的五要五不要

1、要在电话铃两声之后接电话。

不要在电话铃三声之后接电话。

2、要先问好自报单位,姓名。

不要不问候,不报单位,姓名。

3、要询问对方有何事需要我服务。

不要语气生硬地问质问对方干什么、啥事。

4、要不断地与对方沟通,表示意见。

不要长时间不吭声、不表态。

5、要让对方先放下电话。

不要先于对方放下电话。

打电话的五要五不要

1、要等待电话铃三声之后才放下电话。

不要很快放电话。

2、要先问好,报单位姓名。

不要不问候,不报单位姓名,就直接谈事。

3、要先征求对方意见,再谈事情。

不要强迫对方回答问题。

4、要简明扼要地谈一个主要问题。

不要啰嗦地谈几个问题。

5、要先谢谢、再见然后放下电话。

不要长时间谈话不尽快结束。

2、老师上课的礼仪问题

(1)形象礼仪

头发、面部和着装的礼仪。

(2)尊重和自重的礼仪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老师“尊重、自重’最关键的就是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不浪费学生的生命—时间。

这就是对学生的最好尊重。

只有练好内功,认真备好课才能达到目的。

练好内功是有一定标准的。

每讲一个问题应当做到:

1阅读三种以上的教材

2阅读三篇以上的专题论文

3注意相关学科的沟通衔接

4提出个人的见解(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不能一份讲稿讲一辈子)

例如:

讲名词“旅行社”

1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经政府有部门批准成立的。

2按照国家标准为客人提供旅游服务的。

3经济性的企业。

二、古代礼仪

1、司马迁谈礼仪

礼仪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事。

争则乱,先丑恶其乱,故制礼仪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

使欲不寡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史记》23卷礼书第一篇)

2、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最初阶段—原始社会时期。

形成阶段—夏、商、周时期。

(《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出现表明礼仪的形成)

发展变革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

仁,克己复礼为仁

孟子:

仁政,以德服人

荀子:

隆礼、重法制

董仲舒: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