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8284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校本课程.docx

二年级校本课程

二年级校本课程

专心听讲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应该用心学习。

  2.结合事例说明,上课专心听讲有利于学好知识,掌握本领。

  3.知道高士其童年上课专心听讲,努力学习的故事。

情感:

  1.喜欢听名人童年努力学习的故事,愿意向他们学习。

  2.爱学习,愿意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掌握本领。

行为:

  1.上课时,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精神要集中,不走神。

  2.开动脑筋,老师讲什么跟着想,老师要求什么按照做。

初步培养良好的

学习习惯。

教法建议:

  1.注重教学的直观性,课上教师可运用教学课件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专心听讲,什么是不专心听讲以及专心听讲的好处和不专心听讲的坏处。

激发学生产生专心听讲的道德情感。

  2.在教学中,要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有些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例如:

课文与栏目二的内容联系密切,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3.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在专心听讲方面做得好的同学,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教育学生,最为可信。

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教学环节表扬本班专心听讲的学生,还可以请这些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到专心听讲的,专心听讲对自己的学习有什么好处等,激励其他学生向专心听讲的同学学习。

  4、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专心听讲的时间较短。

教学中要向学生渗透自控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专心听讲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看一看,上课时哪些同学做到了专心听讲?

哪些同学做得不好?

2.演示课件场景一(栏目一的内容)

  3.小结:

  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是专心听课的表现。

老师讲课时,东瞧西看,精神不集中到上课的内容上,是不专心听讲的表现。

那么,专心听讲有哪些好处?

不专心听讲又有哪些坏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专心听讲》。

  板书课题:

一、专心听讲

二、提高认识

  1.教师介绍高士其的简况。

(可参考教参)

  2.演示课件场景二。

(课文第二段的内容)

  3.提问:

(运用栏目二"说一说"中的问题一提问)

  高士其上课时是怎样专心听讲的?

  4.小结:

  高士其上课时,同学想跟他玩,跟他说话,他都没有理踩,他做到了上课专心听讲。

  5.提问:

  为什么在上课时他不理那个同学?

  6.演示课件场景三。

(课文的第三、四段内容)

  7.小结:

  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只有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本领,取得好成绩。

(板书:

学会知识,掌握本领)高士其小时候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这也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8.师:

  像高士其这样上课专心听讲的人物还有很多,雷锋也是其中的一个。

  9.演示课件场景四。

(雷锋小时候专心听讲的事例)

5、夸一夸

  

(1)夸夸班里在专心听讲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2)演示课件场景五。

("专心听讲"的大花园)

  (3)学生列举本班专心听讲同学的名字,教师将受表扬同学的名字填入小花内。

四、全课总结

  1、提问: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2、总结: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会知识、掌握本领的前提,希望同学们上课时都能做到眼睛注意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同学的名字会填入专心听讲的大花园中,让我们一起把花园装扮得更美丽。

板书设计:

              一专心听讲

       眼睛注意看

       耳朵注意听--学会知识,掌握本领,养成好习惯

       脑子跟着想

       精神要集中 

探究活动

  1.课下,采访平时在上课专心听讲方面做得好的同学,请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好方法。

  2.留心观察上课专心听讲同学的表现,并向他们学习。

 

独立完成作业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独立完成作业。

  2.知道做作业是小学生自己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自己动脑完成作业,才能

学好知识。

情感:

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责任感。

感到自己的作业自己做,理所应当。

愿意依靠

自己的努力取得真实的好成绩。

行为:

  1.自己的作业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靠别人帮忙,不抄同学作业。

  2.不会做的作业可向别人请教,然后自己完成。

教法建议:

  1.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年级的学生有意不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多,但的确存在。

学生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原因一般是年龄小、能力差、依赖性强,还有的是上课没听懂。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要搞“一刀切”。

  2.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教育目的对教材实施的顺序进行调整。

例如:

课文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叫独立完成作业,怎样做到独立完成作业,而没有体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

教学栏目四的内容体现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好处。

在教学中,教师明理后再导行,更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

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栏目四的教学,再处理课文。

  3.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的情况,对于平时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要在课上进行表扬,还可以现场采访的形式,请这些学生谈谈他们的好经验。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明理

导语:

在丰盛小学二年级一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1.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

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二。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在二年级一班的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请许明同学回答,许明摇头回答不会做。

老师奇怪地问:

"昨天的作业中这道题你做对了,今天为什么又不会了?

"

  3.提问: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

栏目一"想一想"中的图一。

  5.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问题。

  6.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独立思考,抄别人的作业,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

  7.提问:

  应该怎样完成作业?

  8.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独立完成作业

二、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1.提问:

  为什么要独立完成作业?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3.演示课件场景三

  内容:

栏目四"想一想"中的内容。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做出选择。

  5.教师在课件场景三的内容上用"√"显示学生的选择。

  6.学生各个小组的意见如果不一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

目的是使学生对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认识的更为深刻。

  7.教师小结:

  做作业是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为了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只有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当天的作业,才能把知识记得牢,学得好。

  板书:

巩固知识学好知识

  8.提问:

怎样才能做到独立完成作业呢?

  9.教师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谈。

  10.过渡语:

你们说的对不对呢?

我们来看看王强同学的事例。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学生分组学习课文。

  2.小组分角色表演王强和张军的事例。

  3.教师提问:

  从王强三次的摆手中,你能明白独立完成作业是什么意思吗?

请对同学讲一讲。

(此问题同栏目二"讲一讲"中的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随机板书:

  自己想不让替不照抄

  5.教师小结:

  做作业时,不依赖别人,要自己独立思考,不让别人替自己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这样做就是独立完成作业。

  6.过渡语:

  独立完成作业是认真学习的具体表现,像王强这样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实例很多下面请听卓娅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

四、补充事例,强化观点

  1、演示课件场景四。

  内容:

栏目三的内容。

  2.学生听录音故事(卓娅独立完成作业的故事)。

  3.教师提问:

  

(1)卓娅是怎样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

  

(2)舒拉的作业本就放在旁边,卓娅为什么不去抄呢?

  4.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小结:

  做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只有经过自己努力,独立完成,才会把知识学扎实。

五、辨别分析,具体导行

  1.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

栏目五"议一议"中的内容。

  2.请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意见不统一时,教师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辩论。

  3.教师小结: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是很正常的。

通过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弄懂知识后再去做作业,也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表现。

如果,向别人请教后,不动脑筋直接把别人的想法抄在作业本上,这不是独立完成作业,更不可能真正学会知识。

六、联系实际,全课总结

  1、教师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请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做法谈体会。

  3.夸夸本班平时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4.教师请学生当小记者,现场采访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

  5.教师总结:

  独立完成作业是好好学习的具体表现,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这一点。

只有通过自己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习成绩才会越来越好。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评出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表扬或奖励,并把这个内容作为本班的一项制度。

  2.学生选择一位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做的好的同学课下和他交流一下,向他学习的好经验。

听父母的话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

  1.使学生懂得小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需要父母的教导。

  2.运用正反事例,使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不任性,会少犯错误,少受损失,

事情办得好,进步快。

情感:

爱父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愿意惹父母生气。

行为:

不任性,不向父母发脾气,不坚持错误。

耐心倾听父母的教导,按父母的

要求去做。

教法建议:

  1.注意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小型的家长座谈会或给家长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的实际表现,并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整理,以便教学中应用。

  2.坚持正面教育。

课上要大力表扬本班学生中平时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做得好的学生的事例,为全班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语:

  每一个同学一定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平时你听爸爸、妈妈的话吗?

板书:

四、听父母的话

  2.学生思考后举例说明自己的做法。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小结并进一步提问:

  很多同学平时做到了听父母的话,那么,大家想过为什么小孩子要听父母的话吗?

  4.学生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5.教师小结并过渡:

  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都有各自的道理。

那么,谁的想法对呢?

让我们看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初步明理

  1.教师出示学生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了解事情的梗概,为明理奠定基础。

  演示课件一(名称:

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的文字内容)

  

(1)故事中有谁?

  

(2)他们对待什么事情意见不统一?

  (3)谁的意见是正确的?

  2.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二(名称:

听父母的话)

  

(1)学生观看完课件二的内容回答问题。

(故事中有赵勇和王林两个人物,他们对于到小河里去滑冰是否危险,有不同的看法,王林的意见是对的。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一步提出引导性问题:

  ①为什么王林的意见是正确的?

  ②他为什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③如果他们不听家长话,到小河里去滑冰会有什么结果?

  3.教师提问:

  看完这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孩子为什么要听父母的话?

(此问题是栏目二"说一说"中的第一题。

  4.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小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比较少,有些知识没有大人掌握的多,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周到,不想后果,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所以需要大人教导。

王林同学听了妈妈的劝告,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板书:

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少避免危险、

三、深入明理并导行

  1.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说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好处,不听父母的话有什么害处?

(此问题是栏目二"说一说"中的第二题。

  此环节的说明:

在进行这个环节时,如果教师课前召开了家长的座谈会或下发了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情况有了解,因此,课上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为同学进行补充,特别要注意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为其他学生做榜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并板书:

  听父母的正确劝告可以使自己少犯错误,避免或减少损失,还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板书:

少犯错误、损失;进步快 

  3.出示课件三(名称:

议一议)

  内容:

"议一议"中的内容。

  讨论题:

图中的小朋友怎样听父母的话,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讨论的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既可以任选其中的一道题,也可以三道题都选,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照顾学生的差异。

  5.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并板书:

  认真听从父母的批评意见,可以使自己尽快改正错误,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虚心听取父母的建议,可以使自己把事情办得更好,更成功;耐心倾听父母劝告,可以避免危险,减少损失。

板书:

认真听意见虚心听建议耐心听劝告

  6.教师演示课件四:

(名称:

想一想)

  内容梗概:

星期天,一位小朋友跟妈妈出去玩,经过食品店时,这位小朋友让妈妈给她买儿童食品,妈妈说:

"你的嗓子发炎,今天不买了。

"小男孩坚持要买。

  7.教师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8.学生讨论后进行模拟表演。

  9.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提出引导性问题: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劝告?

  10.教师小结:

  不听父母的劝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任性表现。

如果不听父母的劝告,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这样做也是不爱父母的表现。

而同学们的做法是听从父母的劝告,这说明你们都是爱父母的好孩子。

四、根据板书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讨论了听从父母教导的问题,经过讨论我们知道了由于我们小学生的年龄小,经验少,有时考虑问题不太周到,所以要听从父母正确的教导。

听父母的教导,可以使我们避免危险,少受损失,利于我们的进步,所以,平时我们要认真听从父母的意见,虚心听取父母的建议,耐心倾听父母的劝告。

希望同学们记住今天讨论的问题,更希望同学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板书设计:

听父母的话

      年龄小认真听意见

      经验少虚心听建议  避免危险、损失;少犯错误;进步快

      知识少耐心听劝告

探究活动

小采访:

课后学生采访听从父母教导的同学

活动过程:

  1.教师在上课结束时,介绍在听从父母教导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名单。

建议学生课下进行采访。

  2.学生开展采访活动。

  3.学生将采访结果,在下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汇报,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还可以播放采访录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