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19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docx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1、1908年罗斯(美)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麦独孤(英)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1、奥尔波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2、艾尔乌德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3、本书作者认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4、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5、勒温公式:

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

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6、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情境有关,还与过去形成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1、霍兰德(美)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阶段

时间

特点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C上半叶

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19C中叶到20C初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20世纪20年代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为应用研究。

3、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特里普力特(美)和莫德(德)。

4、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5、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以下特征:

①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

②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许多性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6、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有文化人类学背景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可能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和途径。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⑴价值中立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⑵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中的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等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分析手段。

⑶伦理原则。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和被试者。

因而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不良身心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研究者应该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是:

①制定研究计划时,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②研究前应向被试者说明计划的主要部分,征得其同意。

③研究中,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

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⑤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同意。

⑥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实验法。

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有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

与观察法相比,实验法具有较好的内在效度,而外在效度较低。

(2)观察法。

①自然观察。

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②参与观察。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更加真实;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和唐突感。

(3)调查法。

分为口头调查——访谈,纸笔调查——问卷。

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面对面的访谈)和间接访谈(访谈通过一定的中介来进行,如电话访谈、网络访谈)。

问卷法有两个特点:

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

问卷设计的原则;

(4)档案法。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优点:

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少,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

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大。

6、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

①目的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非歧义性原则④非暗示性原则⑤适度规模原则。

(没有系统性原则)

7、档案资料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

心理咨询中考察求职者的成长报告,实际上也是档案法的运用。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心理学理论,包括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生命力所在:

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主要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具体内容

社会学习论

巴甫洛夫(俄)和华生(美),后来的霍尔和斯金纳。

由班杜拉最后提出。

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

联想、强化和模仿。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美)——创始人。

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

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

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侵犯-赞同命题。

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认为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少。

符号互动论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布鲁默。

詹姆斯和米德(美)。

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

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个体的动作和姿势。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和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精神分析论

19C末弗洛伊德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力比多。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结构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的三个方面相对平衡,个体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

力比多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

荣格(瑞士)的精神分析学

集体潜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男女之间的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认为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和自我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1)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化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比如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新兵入伍。

童年期是社会化最好的时期、最佳时期。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4

5、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每个人有所不同,大致13-25年。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6、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①家庭②学校③大众传播媒介④参照群体

7、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社会化。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3)道德社会化。

①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道德认知)。

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②道德情感。

(正义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爱国情感)。

③道德行为。

(4)政治社会化。

①国家形象阶段②抽象国家观念阶段③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1、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为①先赋角色(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如父母角色)

②成就角色(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的角色)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

①规定型角色(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

如军警,公务员)

②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

如朋友)

(3)按角色的功能,分为

①功利型角色(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

②表现型角色(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如学者、教授)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①自觉角色(演员)

②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3、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社会角色的过程)。

4、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

⑴角色冲突。

①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如教师又要和学生做朋友,又要权威者角色)。

②角色内冲突(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如国家期望提高学生素质,家长和学校要求多做提高升学率的工作)。

⑵角色不清。

⑶角色中断。

如当兵复员。

⑷角色失败。

如官员渎职下台。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1、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詹姆斯区分主我和客我。

1890年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

3、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4、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主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5、自我有五个层面:

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6、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7、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8个月到3岁左右成熟)到社会自我(3岁到13-14岁),最后到心理自我(从青春期到成年)。

8、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身份和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

9、身份的特点:

①客观性(地位是他人和公众认可的)

②主观性(以自我概念为主要表现形式)

③稳定性(出身性别等是终身不变的)

④多重性(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

⑤契约性(身份是社会契约,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应履行).没有社会性这个特点。

12、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13、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一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14、詹姆斯提出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

15、影响自尊的因素:

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一些亲子关系有利于培养高自尊。

如慈爱、有兴趣、尊重、给予一定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

②行为表现的反馈(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的活动。

④根据相似性原理进行社会比较(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①认知者的经验②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③认知者的情绪

3、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

4、图式的主要作用:

①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②影响记忆③影响自我知觉④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的效应有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3、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要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4、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5、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6、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如爱屋及乌。

7、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件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8、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四种:

(1)加法模式——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2)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4)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主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9、印象管理/印象整饰——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10、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11、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12、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13、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

①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②隐藏自我和抬高自我。

(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③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④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归因

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韦纳创立了三维归因模式,从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

(1)内因和外因。

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内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

行为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

外归因/情境归因——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

综合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

(2)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

内部原因比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征、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而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原因。

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如果行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3、控制点理论是罗特(美)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关于个体对自己生活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4、内控者——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都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5、外控者——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

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不出现,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

(2)折扣原则,凯利提出: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3)协变原则。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7、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

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①特异性信息(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

②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③一致性信息(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可能作出外部原因的归因。

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就可能作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特异性高说明主体只针对某一刺激主体作出反应。

8玛丽为何对小丑笑

(1)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发笑的原因归因于刺激客体,即小丑。

(2)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发笑的原因归因于行为主体,即玛丽。

(3)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

发笑的原因归因于情境。

7、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也就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2)自我价值保护。

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他人失败倾向于内归因,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3)观察位置。

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10、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

所以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1、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

┗————————————————————————┛

3、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激发个体产生行为)。

(2)指向功能(使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3)维持与调节(行为)功能。

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1、亲合/合群: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喜欢-爱)。

亲合起源于依恋。

2、亲合的作用:

①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比如交往与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等)

②获得信息

③减轻心理压力

④避免窘境。

3、影响亲合的因素:

⑴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

⑵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⑶出生顺序(在同一家庭里,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

4、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5、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主观愿望,它与客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成就动机强,个体的抱负水平就高)。

抱负水平与个体以往的成败经验有关系,成功的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

6、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目标吸引力大,成就动机就高。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很有把握和无获胜机会的事都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

7、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8、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9、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

积极的权力动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权力)和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10、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

(1)社会控制的需求。

(控制水平越高,个体优势越大,具有安全感和更多的资源)。

(2)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自卑感——设法去获得补偿——导致个体对极端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11、侵犯行为/侵犯/攻击行为——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伤害行为有身体伤害、言语伤害。

社会评价上有亲社会性质的(比如警察击毙劫匪)、反社会性质的(犯罪)、被认可的伤害行为(父母管教孩子)。

13、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洛伦茨提出:

侵犯是一种本能。

(2)挫折-侵犯学说。

最初有多拉德提出这一学说。

挫折——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该学说的要点:

①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②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正比例关系。

③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米勒提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3)社会学习论观点。

认为侵犯是习得的。

侵犯行为的学校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

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有很大关系。

14、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期望回报的。

15、利他的原因:

(1)交互性规范。

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