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096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docx

三江并流遗产地可研终稿

1总论6

1.1项目概要6

1.2项目的提出7

1.3编制依据7

1.4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8

2项目建设背景9

2.1项目背景9

2.2自然地理和资源价值11

2.3社会经济13

3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5

3.1项目建设的意义15

3.2项目的必要性15

4项目建设条件分析17

4.1资源评价17

4.2建设条件分析17

5.环境容量18

5.1客源分析18

5.2容量与规19

6.项目规划21

6.1项目建设目标21

6.2.项目建设原则21

6.3各片(景)区上位规划与本项目关联情况22

7.项目建设方案与内容30

7.1丽江老君山片区黎明景区30

7.2怒江月亮山片区亚坪景区34

7.3梅里雪山景区40

7.4项目汇总表45

8.节能46

8.1节能建筑规划设计46

8.2节水47

8.3照明节能47

8.4其他48

9.环境保护评价48

9.1环境影响评价及标准49

9.2环境保护措施49

9.3建设阶段环境影响分析53

9.4运营阶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53

9.5对现状存在的环境影响整治措施55

9.6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55

9.7环境评价结论58

10.项目组织管理58

10.1项目管理58

10.2资金管理59

10.3项目招投标管理59

10.4项目实施进度60

11.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61

11.1投资估算61

11.2融资方案72

12.项目效益评价73

12.1经济评价73

12.2社会及环境效益评价74

13.社会评价74

13.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74

13.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75

13.3社会风险分析75

13.4社会评价结论76

14.研究结论与建议76

14.1研究结论76

14.2建议77

15附图附件77

15.1附图……………………………………………………………………...…………81-120

15.2附件………………………………………………………………………………121-198

 

1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黎明、亚坪、梅里雪山)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牵头和承办单位

牵头单位:

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实施原则:

按“省牵头组织、州(市)政府负责、景区管理机构具体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

1.1.2.1丽江老君山片区黎明景区项目实施单位:

丽江市规划局、丽江市旅游投资公司

注册地址:

丽江市

法人代表:

周学鲁、杨勇

1.1.2.2怒江月亮山片区亚坪景区项目实施单位:

怒江州建设局、福贡县建设局

注册地址:

怒江州、泸水县

法人代表:

李志红、宋华栋

1.1.2.3梅里雪山景区项目实施单位:

迪庆州建设局、德钦县三江并流办公室

注册地址:

迪庆州建设局:

三江并流办公室:

德钦县三江并流办公室

法人代表:

杨正义、都之此里、阿茸初。

1.1.3项目建设内容与资金

本项目主要涉及“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以下简称“遗产地”)丽江老君山片区的黎明景区、怒江月亮山片区的亚坪景区、迪庆梅里雪山景区的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界定为保护管理设施、监测巡查设施、展示教育设施三个大项。

项目建设投资为4258.10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为:

(1)国家补助70%,

(2)地方自筹30%。

具体数额如下:

丽江老君山黎明片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419.55万元,其中:

(1)国家补助70%,993.69万元

(2)地方自筹30%,425.87万元。

怒江月亮山片区亚坪景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419.30万元,其中:

(1)国家补助70%,993.51万元

(2)地方自筹30%,425.79万元。

梅里雪山景区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419.25万元,其中:

(1)国家补助70%,993.48万元

(2)地方自筹30%,425.78万元。

1.1.4项目建设的目的

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通过上述保护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使黎明、亚坪、梅里雪山建设成为“遗产地”管理保护体系中的示范性景区,为有效保护“遗产地”资源,形成完善的“遗产地”保护模式打下基础。

1.2项目的提出

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符合世界自然遗产全部四条标准的条件,将“遗产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遗产地”是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两个法定区域组成。

2005年,国务院同意批准的《云南省“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总面积为8609.1平方千米,由风景名胜区十个片区组成。

风景名胜区的三大任务:

以特色的资源创立品牌、以科学的规划建设品牌、以市场配置资源经营品牌。

基于此,为了建设品牌,我省提出“遗产地”(黎明、亚坪、梅里)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希望通过保护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展示,促进滇西北旅游产业的发展。

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有了明确的法律和政策依据,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1.3编制依据

1、《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风景名胜区条例》

5、《云南省“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

6、《云南省三江并流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

7、《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8、《云南省地质管理条例》

9、《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10、《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11、《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改委,2002年

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3、《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14、《老君山景区开发总体规划》(199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老君山景区开发总体规划的批复云政复[1998]23号)

15、《三江并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月亮山片区总体规划》

16、《三江并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里雪山景区总体规划》

17、《三江并流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丽江老君山景区总体规划》

18、《云南省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

19、《云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

20、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请报送2007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国债投资申请报告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07]1045号)

21、云南省住房与建设厅关于云南省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争取国债资金有关问题的函(云建景函[2009]40号)

22、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1.4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要求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建设规定,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未来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资金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和计算,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2项目建设背景

2.1项目背景

“遗产地”位于东经98°00ˊ—100°30ˊ,北纬25°30ˊ—29°00ˊ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北起西藏和云南交界。

南到六库、兰坪县、丽江北部、石鼓至大具。

东与四川接壤,西同缅甸相邻。

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区域地跨三个州的八个县六十六个乡,南北直线距离400余公里,东西最宽处约250公里。

该区域南北交错、东西汇合、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突出的横断山区生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和核心地带,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名列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

区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独特,具有无与伦比的综合价值。

除独有的“三江并流”世界奇观外,风景区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珍稀动植物、丹霞泉华等自然景观于一体,雄、险、秀、奇、幽、奥等各类景观齐备。

可以说是北半球除沙漠、海洋景观外各类自然景观。

三江并流区域人口80余万,其中兄弟民族占86.6%,区内主要有藏、纳西、白、彝、傈僳、普米、怒、独龙等少数民族在此生息繁衍。

各民族为适应“三江并流”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种宗教信仰、多种生产生活方式和多种风俗习惯并存的汇聚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难以计数的历史文化古迹。

为这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厚的人文资源。

该区域集高山雪峰、峡谷冰川、湖泊温泉、地质遗迹、森林草甸、珍稀动植物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以科学考察、探险度假、生态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结构为: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片(景)区→景点。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包括三个流域和十个片区。

流域为:

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十个片(景)区为:

片马景区、月亮山景区、贡山景区、梅里雪山景区、聚龙湖景区、老窝山景区、红山景区、千湖山景区、哈巴雪山景区、丽江老君山景区。

其结构如下:

 

“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结构示意图

丽江老君山景区包括“黎明黎光丹霞地貌”、“老君山九十九龙潭高原冰蚀湖群”、“大羊场高山草甸”、“金丝厂金山玉湖”、“白崖寺”、“桃花溪”等主要景点资源,是“遗产地”重点展示示范景区,具有丰富的地质、生物、景观和文化多样性。

怒江月亮山景区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多彩,以地质地貌类景观、水体类景观和生物类景观为代表。

月亮山片区独特的地质地貌结构是进行地壳运动、板块碰撞、山脉生长、早期海洋生物等地球物理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石月亮更成为了怒江流域乃至“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代表性景点。

亚坪景点为怒江月亮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里雪山景区是“遗产地”的精品景区,也是云南省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

世代生活在梅里雪山周边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创造出了“香格里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并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

2.2自然地理和资源价值

2.2.1丽江老君山片区

丽江老君山片区位于丽江县西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6°38’—27°15’,东经99°70’—100°00’之间。

东侧隔金沙江与迪庆州中甸县相望,西北、西南分别与迪庆州维西县、怒江州兰坪县接壤,南侧与大理州剑川县相邻。

丽江老君山片区气候属寒温带,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太平洋东南风和青藏高原气团的控制。

由于受地形的支配和海拔的影响,气候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带明显,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

丽江老君山片区内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65.4%,老君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有利栖息地。

丽江老君山片区是特提斯构造与演化历史、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横断山巨型陆内造山带形成、青藏高原隆升等地球演化历史重要阶段和重要事件的关键性地域内,是高山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的杰出代表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一流的地质、地貌自然遗迹区。

其黎明黎光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经有关部门地质学权威专家研究考证,认为黎明黎光的丹霞地貌景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高海拔、面积大、发育完整、景观效果突出的特点,无论从科研、科普和景观欣赏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丽江老君山片区的资源景观价值的丰富性优势主要体现在片区范围内保存完整的高原植物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上。

丽江老君山片区内原住民以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为主,傈僳族主要聚居在黎明黎光景区,白族、普米族则集中居住在金山玉湖景区。

相对集中的原住民居住地使他们较好的保持了原始民族文化,并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原住民生活特色。

2.2.2月亮山景区

怒江月亮山片区属福贡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东以怒江为界,南邻上帕镇,北与贡山独龙族自治县相邻,西与缅甸联邦国接壤。

地理位置介于98°41′E—90°02′E,26°28′N—27°32′N之间。

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5.5公里。

怒江月亮山片区内植物成分新老兼备,南北混杂,丰富多彩。

具珍稀种、孑遗种和特有种三者兼备的优势,是难得的寒、温、热三个气候带均备的物种基因库。

月亮山片区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多彩,以地质地貌类景观、水体类景观和生物类景观为代表,其中怒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互相碰撞及板块俯冲的缝合线地带,而整个月亮山片区是高黎贡山山脉最为奇特的东西向山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结构是进行地壳运动、板块碰撞、山脉生长、早期海洋生物等地球物理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石月亮更成为了怒江流域乃至“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代表性景点。

怒江月亮山片区是突出反映了“遗产地”区域的地质地貌资源、生物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其中尤以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花岗岩峰丛地貌、壮丽江河景观、高山飞瀑景观、珍稀濒危和特有孑遗动植物种类最为突出。

人文风景资源独特古老,傈僳族、怒族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再加之不同文化的传播与整合,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神秘的、古老的与游客市场生活环境差异极大的人文现象,展现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耦合性。

2.2.3梅里雪山景区

梅里雪山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最西北端,是云南与西藏的交界地。

地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并流横断山腹心地。

梅里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

梅里雪山季节分明,植被垂直分异明显。

梅里雪山距德钦县城升平镇约10公里。

东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望,西北、西南分别与迪庆州维西县、怒江州兰坪县接壤,南侧与大理州剑川县相邻。

梅里雪山所在地是内地通往西藏、印度、尼泊尔的重要枢纽,历史上就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陆上通道。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梅里雪山景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多样性特征。

梅里雪山景区分布有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包括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等。

梅里雪山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保存良好,代表了澜沧江干热河谷典型的多样性自然地理特征。

从海拔2200米的澜沧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巨大的海拔梯度和多变的地理环境为多种完整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使该地区成为横断山脉和“遗产地”乃至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完整,生物多样性独特和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

梅里雪山景区作为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性景区,具有典型的地质学和动植物学研究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风景审美价值。

梅里雪山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主要体现在该地区具有极其众多的生物物种,以及多种生物类型的垂直分布上。

梅里雪山景区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该区域内藏族的村庄、寺庙和节假庆典、民族民俗、宗教礼仪、以及神话传说等的丰富内容上。

梅里雪山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3社会经济

2.3.1丽江老君山片区

老君山片区及相邻周边地区,分布的乡镇有石鼓镇、黎明乡、鲁甸乡、石头乡、九河乡等,分布的民族有汉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黎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总人口9万余人。

丽江老君山片区涉及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头乡和黎明傈僳族乡两个乡的行政区域,根据对这两个乡的统计显示:

石头乡全乡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45.09万元,人均纯收入2122元。

全乡实有耕地面积11174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762亩,总产4274吨。

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达4690亩,烤烟实现产值1156.78万元。

黎明傈僳族乡到2009年底,全乡经济总收入53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35元;粮食总产9327吨,人均有粮621.8公斤;财政收入实现437万元。

2009年种植烤烟8200亩,实现产值2483万元。

片区接待国内外游客9000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多万元,但由于从最低海拔1800米至最高海拔4513米形成河谷区、半山区、高寒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上片(原黎明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困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