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084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x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2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

一、选择题

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为了改变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20%-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状况,1947年中国共产党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提出“平均地权”口号

C.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D.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3.纽约《世界日报》评价毛泽东生前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反映下图这一大事的诗词是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4.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准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他的作品《乡愁》中“…乡愁是—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那头。

”表达了作者在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对祖国大陆的无限思念。

造成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现在分离的原因是()

A.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B.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

C.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台湾D.西班牙人占据台湾

6.4月23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

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7.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果是()

A.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B.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C.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D.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

8.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

》。

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9.毛泽东主张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与国民党军队开展大规模运动战。

其中,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战役是

A.青化砭战役B.孟良崮战役

C.沙家店战役D.辽沈战役

10.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A.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B.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保障解放战争胜利

D.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

11.“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

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毛泽东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2.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13.邓小平曾说:

“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

这里的“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14.1947—1948年解放区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实行B.北平的和平解放

C.农村经济的发展D.敌后战场的开辟

15.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和中农的土地

16.关于如图文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颁布于抗战时期②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A.孟良崮上火如潮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大军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8.下图是一幅漫画:

《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它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你认为这一历史事件是

A.红军接连四次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C.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19.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

解放战争中为保护这些文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傅作义B.陈毅C.刘伯承D.邓小平

20.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B.此事件成果是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C.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D.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1.下图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B.黄埔军校的创建

C.重庆谈判D.北平和平解放

2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

“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23.如图为影视作品《红日》,主要描述了陈毅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

通过剧中描述可知这部经典作品中的情节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4.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有

①淞沪会战

②渡江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形势图。

这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阶段的理解。

分析选项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C正确;转战陕北发生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辽沈战役发生在战略决战阶段,渡江战役是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ABD排除。

故选C项。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故D符合题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1953年,故A不符合题意;提出“平均地权”口号和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文献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渡江战役。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出自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就写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之后,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C。

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渡江战役,攻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解放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推往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还未实现统一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通过重庆谈判中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B正确;粉碎了蒋介石的阴是中共重庆谈判的目的,排除A;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排除C;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相关史实。

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

《毛泽东先生来了!

》--这是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结合所学知识:

《大公报》的这篇社论,讲的是1945年8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重庆谈判的历史事件。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B符合题意;ACD项战役与题干内容“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战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反映的是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故C符合题意;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属于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故A不合题意;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属于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故B不合题意;发展农业生产,联合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处的土地政策,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7年夏,刘邓大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进攻,直插大别山,威胁着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关键词“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可知是解放战争,转战陕北是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挺进中原标志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渡江战役则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故答案选C。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D选项符合题意;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A选项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B选项不符合题意;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所以材料内容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实行有关。

故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1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中,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没收地主土地,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故A说法正确,排除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故B说法正确,排除B;抗战胜利后,中共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故C说法正确,排除C;故本题选D。

16.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故②符合题意;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故③④符合题意;1947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时间1947年,可以判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CD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卡片里的“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选B。

1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脊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从此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因此漫画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影响。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等于在蒋介石的脊骨上打上了沉重的铁锤。

1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和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A符合题意;BCD项人物都参与了解放战争,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故选择A。

20.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事件与重庆谈判有关。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ABC解读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与周恩来、王若飞来到重庆进行谈判,这张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老照片,就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拍摄的,所以答案选C。

2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选项C符合题意;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进行重点进攻,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贺龙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就是采“蘑菇”战术,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七战胜利,歼敌三万余人,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选项A不符合题意;1947年刘邓大军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选项B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渡江战役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分别向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在山东的孟良崮战役中,陈毅消灭了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孟良崮战役”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2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是1946-1949年间,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①不符合题意。

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②符合题意。

淮海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故③符合题意。

孟良崮战役属于解放战争中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战役之一,故④符合题意。

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25.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晋冀鲁豫”“山东”“大别山”可知,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由国统区作战转入解放区作战,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