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746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docx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薛万祥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健康人、病人或医务人员中,大都有不同程度地忽视心理健康,这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与提高医疗效果都产生消极的影响。

例如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营养,而忽视饮食时的心理因素作用,注意身体的锻炼,而不重视心理的锻炼,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锻炼。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医务人员在病因上,重视细菌感染、理化因素,而忽视疾病的心理因素作用;在诊断上重视物理诊断而忽视心理诊断;在治疗上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

其实,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同等重要的。

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身心两方面健康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医学认为:

精神心理活动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与身体是人体组成的两个不同方面。

身体是由各个器官组成的完整身躯(肉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的实体,而心理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主观反映。

人是高级动物,人与动物最重要的差别就是人有思想,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大脑支配,反过来又对大脑形成一种刺激(良性的或恶性的),然后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态度表现出来,这就是精神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对人的身体影响巨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心理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而健康的躯体又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正确处理各种复杂事物,减少烦恼和忧愁,才能培养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

有了开朗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有了稳定的情绪,才能遇怒而不燥,遇悲而不痛,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情。

这就是说,也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心理健康,但反过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活动是一种双刃剑,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可以战胜生理上常人难以战胜的疾患,创造种种奇迹。

相反,心理素质差或有心理疾病,往往大大加速生理疾病的过程,有的甚至发生自残行为。

这是因为,当大脑接受了良性刺激时,心理状态平衡时,人就心情愉快,精神焕发,内分泌及中枢神经都处于良性状态,血流通畅,免疫力良好,各器官运作正常,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而当大脑受到恶性刺激心理不平衡时,就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变化,愁容满面、愤怒生气,进而会出现心慌、失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内分泌及中枢神经都处于抑制状态,良性激素分泌减少,恶性激素分泌增多,影响到胃肠道时表现出不思饮食、胸腹胀满、恶心、腹泻等,容易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

如果这种心理不平衡程度较轻,时间短暂,可出现功能性疾病,而心理不平衡强烈,时间长久,就会发生器质性病变。

医学实践证明,许多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消化性溃疡、过敏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肿瘤、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病、神经性皮炎都与心理不平衡有极大关系。

国内外的研究均充分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结局方面均起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类疾病我们统称为心身疾病。

如果我们注意了心理健康,就可能避免或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即使已发生了此类疾病,也有助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患躯体疾病尤其是严重的躯体疾病的人,往往会被抑郁、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所困扰。

这些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致的困扰,会干扰病人的治疗及康复,加重躯体疾病的病情,缩短这些病人的寿命。

现代医学已逐渐认识到很多致病因素是心理活动破坏了体内各系统平衡所致。

研究表明,免疫反应是人体生理反应的重要环节,受控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变化包括了情绪等心理活动,必然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

精神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保护和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促进疾病的康复,阻止患病时病情的恶化和进展,减少疾病的发生。

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调节失常,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这样不仅会减弱机体抵抗一般疾病的能力,甚至还会削弱监视和清除自身细胞突变的能力,由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心情这个东西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体,中医学认为: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的情绪变化,我们生活在世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许多成败得失、恩怨情仇,也会执著于功名利禄、爱憎取舍中,也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全球每5人中有1人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联合国专家甚至认为,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重的痛楚。

医学家在一项调查中发现,81.2%的癌症病人在患病前曾遭受过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百病皆生于气”、“万病皆源于心”,人要经历各种事件和应激反应,也会患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我们要想达到身体的全面健康,就一定要重视心理平衡,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只有心理平衡了,人体的各器官的生理活动才能稳定,有了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

要有好心情,首先要有好心态,你的心态状况决定了你的健康状况,学会心理调适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你驾驭生命,还是生命驾驭你?

全看你能否有健康的心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样一个口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要获得全面健康,人们既要进行生理保健,又要特别注意心理保健,二者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的意义不仅是健康的需求,也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似乎“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真正概念和含义现在已被许多人所领悟。

当前人们正处于历史上生活水平最好时期,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延年益寿,而是更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

所有这些,都将以健康的心理做保障。

当然,外来的各种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环境也不断改变,但只要采取正确态度,适应事物和环境变化并调节稳定情绪,泰然处之就能维护正常的心理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才能达到身体的全面健康。

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洪昭光在甬称,健康是一种智慧

昨天下午,当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洪昭光教授出现在宁波饭店时,大家无不为他的“驻颜有术”而折服。

年逾古稀的洪老气色甚好,脸上几乎看不到老年斑。

近2个小时里,他饶有兴致地讲述他的健康经。

洪昭光认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要做到生如夏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只需做到一个“中”字。

“健康不是一招一式”

虽被奉为中国健康教育第一人,也在全国各地开展健康演讲、报告,但洪昭光日常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健康法则的束缚,也丝毫不神秘,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平”:

平常饭菜,不碰什么山珍海味;平和心态,凡事看得开;平均身材。

洪昭光颇得意于自己的“平均身材”。

1961年,大学毕业,时年22岁,体重62公斤,血压110(70),50年后的今天,体重64公斤,血压120(80),“明年去参加校友会,他们估计都会羡慕我。

在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中,洪昭光认为最重要的是心理平衡。

在一项针对百岁老寿星的调查走访中,研究人员发现,100位百岁老人就有100种活法,有的长年吃素,有的顿顿红烧肉,有的滴酒不沾,有的三餐不离酒,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老人们都有良好的心态,性情随和且乐天安命。

吃苹果到底要不要削皮?

鸡蛋胆固醇高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哪些运动对付局部赘肉有效?

在洪昭光看来,健康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智慧,不该拘泥于一招一式和细枝末节。

洪昭光称,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而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恪守一个“中”字,这里的“中”,是指中庸之道,不走极端。

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做到这个“中”字,就离不开自我调适。

即使是最简单的生气,也分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人会哭、闹、酗酒,扰人伤己;中间层次的人会找人聊一聊,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排遣负面情绪;最高层次的人就会换位思考,反思自己的过失和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对于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要认牢一个“中”字,不要认牢某种食物大量地吃,吃得“杂”才是王道。

“60岁前不生病,80岁前不衰老”

洪昭光之所以会走上健康教育的道路,还是受到一名局级干部的病例启发。

这名局长能力很强,工作起来也是个拼命三郎,一天雷打不动两包烟提神,明明都三高了也顾不上按时吃药。

52岁应该是正值壮年,偏因心肌梗塞而动了大手术,花钱又遭罪。

当时的洪昭光还是一名普通的心内科医生,他认为局长的病完全是多余的,局长不解,洪昭光就给他讲。

开始是两人之间的对话,渐渐地病房里其他病人也围上来了,再后来有人拿本子记了,最后手抄本在医院里广泛传阅,“我知道病人很想听这方面的知识,但不知道大家的渴望这么强烈。

在洪昭光看来,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社会的第一资源,也是国民的第一素质。

然而十余年健康巡讲下来,他发现,国内的健康形势异常严峻,10年间糖尿病患者从2000万飙升至9200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其他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而事实上,55%的高血压都是“自找”的,1/3的癌症也是可避免的,寿命延长10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洪昭光接触过很多案例,当事人大病缠身才惊觉健康可贵,病愈后就像换了个人。

但这样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更多的人就在无尽的后悔中离开了人世。

在现实中,有些老人打着点滴,吸着氧气,卧床不起,固然长寿,却不让人向往。

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并非是不可企及的梦想。

“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60岁前不生病,80岁前不衰老。

”昨天,洪昭光放出“狂言”。

记者童程红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2011-09-2012:

29陈勇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

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身体没有疾患,功能正常;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适度;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别人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后来又提出: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以平衡的、正常的心态去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才能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

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云:

“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

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表明,长寿者多是忠厚、善良之人。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心中充满善意,多行善事,视他人为朋友,乐于助人,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心地坦荡,乐于对人敞开心扉,不仅百事无忧,而且心旷神怡。

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这样能促进体内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

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人免疫力高,抵抗力强,就会灾病不生,福寿明存。

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的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各自扮演着一个角色,社会生活的纽带又将各种角色牵缚于一起,因而难免磕磕碰碰,恩恩怨怨。

邻里不睦、夫妻不和、同事不谐、子女不亲等等,会使人陷入感情的沼泽,出现悲伤、痛苦、气愤,甚至憎恨等情绪反应。

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

面对这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宽容。

宽容就是指胸襟宽阔,大度处世,事理通达。

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鼠肚鸡肠、对己放纵、对人挑剔、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讥人之短、笑人之过,整天打个人的“小九九”,总是思量着算计人,处处招嫌结怨,烦恼重重,忧郁寡欢,必然会导致心理障碍,有损于身心健康。

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谅人之过,宽容能使非原则的矛盾悄然化解,也可使紧张的人际关系变得宽松。

有人对你不尊重,甚至说了你的坏话,“伤害”了你,由于心宽,就不会耿耿于怀;别人误解了你,冤枉了你,也不会介意,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生活中左右适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才会觉得身更健,心更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