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743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兽医寄生虫学 复习资料.docx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 论

一寄生虫概念与类型

寄生:

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

寄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动植物与在其体表或体内生活的各种致病性生物。

1、寄生虫(parasite):

是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2、寄生虫的类型:

从寄生部位来分:

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

凡是寄生在宿主体内的寄生虫称之为内寄生虫,如线虫等;

寄生在宿主体表的寄生虫称之为外寄生虫,如蜱、螨等。

单宿主寄生虫:

发育过程中仅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土源性寄生虫),如蛔虫。

多宿主寄生虫:

发育过程中需要多个宿主,(生物源性寄生虫),如猪带绦虫等。

人畜共患寄生虫:

既能寄生于家畜,又能寄生于人的寄生虫。

如日本血吸虫、猪囊虫、旋毛虫、棘球蚴。

长久性寄生虫是指寄生虫的某一个生活阶段或终生不能离开宿主体,否则难以存活的寄生虫,如牛皮蝇,旋毛虫。

暂时性寄生虫(间歇性寄生虫)是指只在采食时才与宿主接触的寄生虫种类,如蚊子等。

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这种寄生虫就叫专一宿主寄生虫。

例如,人的体虱、马的尖尾线虫、鸡球虫等。

有些寄生虫能够寄生于许多种宿主,这种寄生虫就叫非专一宿主寄生虫。

如肝片形吸虫、锥虫。

专性寄生虫:

在其生活史中,寄生关系中的那部分时间是必须的,没有这一部分,寄生虫的生活史就不能完成。

专性寄生虫必然同时又是长久性寄生虫,如血吸虫、蛔虫等。

兼性寄生虫:

指可寄生也可不寄生而营自由生活的种类。

如自由生活的纳格里虫(Naegleria),有时也可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二、宿主概念与类型

1.宿主(host):

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都称为这种寄生虫的宿主。

2终末宿主:

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

如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是指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

如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后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补充宿主。

如华支睾吸虫的补充宿主是淡水鱼。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或叫转运宿主。

即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叫作贮藏宿主或转续宿主。

如蚯蚓是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某些惯常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有时也可寄生于其它一些宿主,但寄生不普遍多量,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种不惯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之为保虫宿主。

如耕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这种宿主在流行病学上起一定作用。

6、带虫宿主(带虫者)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

它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对同种寄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7、超寄生宿主许多寄生虫是其它寄生虫的宿主,此种情况称为超寄生。

8、传播媒介通常是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多指吸血的节肢动物。

例如,蚊子在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之间传播梨形虫等。

三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叫作寄生虫的生活史或发育史。

潜隐期:

寄生虫从感染到发育成熟,由体内排出新的虫体阶段的时间。

如猪蛔虫的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粪便中排出新一代的虫卵的时间。

两种类型:

直接发育型:

不需中间宿主的发育史,这种寄生虫称土源性寄生虫;

间接发育型:

需要中间宿主才能完成发育史,这种寄生虫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

寄生虫感染(parasiticinfection):

寄生虫侵入动物机体并能生活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寄生虫感染。

潜伏期:

从寄生虫侵入宿主之日起,到引起宿主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那一段时间。

寄生虫病(parasitosis):

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

慢性感染(chronicinfection):

寄生虫多次低水平感染或在急性感染之后,由于治疗不彻底,未能清除所有病原体,转入慢性持续性感染。

隐性感染(suppressiveinfection):

是指动物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一种状态。

只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寄生虫才大量繁殖,导致发病,甚至造成患畜死亡。

如弓形虫感染。

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或混合感染:

动物机体同时有2种以上虫种寄生。

如鸡球虫。

带虫免疫即寄生虫在宿主体保持一定数量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一旦宿主体内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

这种免疫现象就是带虫免疫。

四寄生虫病控制

寄生虫病的控制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控制和消灭感染源

最主要的措施是要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

驱虫时间的确定:

在对当地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进行“虫体成熟前驱虫”,或采取“秋冬季驱虫”。

驱虫应注意事项:

驱虫应在专门的、有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

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统一集中,用“生物热发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搞好环境卫生。

如,逐日清除粪便,打扫厩舍,减少宿主与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接触机会,也减少虫卵或幼虫污染饲料或饮水的机会;是设法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例如,粪便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灭虫卵或幼虫;也包括清除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媒介等。

2、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

利用寄生虫流行病学特点,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如进行轮牧。

3、控制、消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和媒介:

利用它们的习性,设法回避或加以控制。

如羊莫尼茨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

地螨畏强光,怕干燥,潮湿和草高而密的地带数量多,黎明和日暮时活跃。

据此可采取回避措施,以减少绦虫的感染。

如消灭丁螺、灭蚊。

(三)增强畜禽体抗病力

实行科学化养殖。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饲料保持平衡;合理放牧,减少应激因素,提高易感动物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

对于孕畜和幼畜应给予精心的护理。

第二章吸虫与吸虫病

一、吸虫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1、外形:

多数背腹扁平,呈叶片状;有的似圆形或圆柱状;只有血吸虫为线状。

体表常由具皮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色一般为乳白色、淡红色或棕色。

虫体的大小随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在0.3~75mm之间。

特殊结构--吸盘:

肌肉质杯状吸盘,一般有2个,口吸盘(oralsucker,环绕口)和腹吸盘(ventralsucker,位置前后不定或缺失);起固着作用。

2、体壁

吸虫无表皮(epidermis),体表由具皮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壁由皮层和肌层组成,又叫皮肌囊。

3、生殖系统

•大部分吸虫雌雄同体(分体属吸虫除外)。

•雌性生殖器官:

包括卵巢(ovary)、输卵管(ovidcut)、卵模(ootype)、受精囊(seminalreceptacle)、梅氏腺(Mehlis’sgland)、卵黄腺(vitellineglands)、子宫(uterus)及生殖孔(genitalpore)等。

•雄性生殖器管:

包括睾丸(testes)、输出管(vasaefferentia)、输精管(vasdeferens)、贮精囊(seminalvesicle)、射精管(ejaculatoryduct)、前列腺、雄茎(cirrus)、雄茎囊(cirruspouch)和生殖孔(genitalpore)等。

4、消化系统

一般吸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前咽(prepharynx)、咽(pharynx)、食道及肠管几部分。

少数虫种的口在腹面,多数在虫体的前端、口吸盘的中央。

二、吸虫的发育

生活史:

所有吸虫在生活史过程中必须更换1~2个中间宿主。

多数吸虫的第1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2中间宿主是鱼、蛙、螺或昆虫等。

吸虫的发育经过:

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和囊蚴。

三、片形吸虫病

主要病原:

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大片吸虫(F.gigantica)

中间宿主:

淡水螺(小土窝螺)

终末宿主:

牛、羊等反刍兽,亦可寄生于人体。

寄生部位:

肝胆管

主要病症:

肝炎、胆管炎,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

1、形态肝片吸虫虫体形态:

•背腹扁平,树叶状;大小为21~41×9~14mm;体前有一锥状突,其底部有1对肩;口吸盘围绕锥状突,腹吸盘离口吸盘较近,径大于口吸盘;生殖孔位于口腹吸盘之间;消化道包括:

口孔、咽、食道、肠管,肠管外侧高度分支,内侧分支少;睾丸:

2个,高度分支,各有一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雄茎、雄茎囊;卵巢:

鹿角状,位于腹吸盘后方右侧。

子宫:

腹吸盘前方,内充满虫卵。

卵黄管位于体两侧,与肠管重叠。

虫卵的形态

大小:

133~157*74~91um,长卵圆形,黄色或黄褐色,前窄后钝,卵盖不明显。

2、肝片吸虫生活史

 

3、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广泛,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大片吸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宿主范围广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猪、马、驴、兔及有些野生动物,人亦可感染;实验动物中大鼠最易感。

•传染来源:

患畜

•重要因素:

温度、水、淡水螺;

•流行季节:

多雨季节,北方多在夏、秋季;南方不仅夏秋季,冬季亦可发生;

•获得性免疫特点:

绵羊对肝片吸虫的再感染不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发病时包括那些曾感染过本病的成年羊;但牛则与其相反,犊牛发生本病后可获得免疫力,因此流行区内成年牛的症状不明显

4、临床症状

寄生数少不显症状。

一般在寄生量牛大于250条、羊大于50条时就会出现症状。

•急性型(童虫移行期):

吞食>2000个囊蚴,感染后约2~6周发病,多于夏末、秋季和初冬,病畜突然死亡。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衰弱,贫血,肝区扣诊浊音扩大,压痛,出现腹水。

•慢性期(成虫胆管寄生期):

感染200~500个囊蚴后4~5个月发生,多见于冬末春初。

主要是逐渐消瘦、贫血和低蛋白血症,黏膜苍白,眼睑、颌下及胸腹下水肿,出现恶病质症状;孕畜流产。

牛多呈慢性经过,犊牛明显;绵羊多呈急性经过,死亡率高。

6、诊断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需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粪便检查和死后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

粪检:

水洗沉淀法,急性病例找不到虫卵;带虫现象。

免疫学诊断:

皮内变态反应、间接血凝、酶联免疫等方法;

血象变化:

肝功能变化;

病理剖检:

检获虫体。

7、防治措施

1)定期驱虫:

北方地区进行冬、春2次驱虫,南方3次驱虫;驱虫后的粪便堆积发酵;2)消灭中间宿主:

灭螺;

3)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使牛羊避开含有中间宿主的水,并保持水源清洁。

四双腔吸虫病

重要的有歧腔吸虫病和阔盘吸虫病。

(一)双腔吸虫病

病原:

双腔科、双腔属(Dicrocoelium)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lanceatum)和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

中间宿主:

第1中间宿主陆地螺,第2中间宿主蚂蚁;

终末宿主:

反刍动物,还可感染马属动物、猪、犬等动物,亦可寄生于人。

寄生部位:

胆管和胆囊。

1、形态

中、小型虫体,体细长;扁平,半透明;有咽和食道,肠支简单,通常不抵达体末端。

睾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列、斜列或前后排列,位于腹吸盘后。

卵巢圆形,常居睾丸之后。

生殖孔居中位,开口于腹吸盘前。

卵黄腺位于肠管中部两侧。

子宫由许多上、下行的子宫圈组成,几乎充满生殖腺后的大部空间,内含大量小型、深褐色卵。

2、生活史

虫卵蜗牛吞食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逸出螺体被蚂蚁吞食形成囊蚴被牛、羊吞食,由十二指肠进入肝胆管寄生。

•在终末宿主体内72~85天发育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