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41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docx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文化相近、体制相同、水平相似的地理近邻国家建立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它以牺牲一定的国家主权为代价,以期获得更多的比较成本收益和社会经济福利,直至形成区域内统一的经贸政策和经济体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它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在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最近二三十年来,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区域经济出现的新的特点,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国应该怎样去适应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区域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

 

目录

引言………………………………………………………………………

1、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特点…………………………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原因…………………

1.2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新阶段,新特点……………………………

1.3区域经济一体的实践,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概况……………………………………………………………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积极影响………………………………

2.2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消极影响………………………………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的合作…………………………………………

5、结束语…………………………………………………………………

6、参考资料………………………………………………………………

7、英文摘要………………………………………………………………

 

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

"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

据专家考证,在1942年以前一次也没有被使用过。

到1950年,经济学家开始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

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

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

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

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

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

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

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财经学院08级国本一班郝阳阳学号:

108508618

1、新形势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个重要的世界政治、经济现象。

但是国际经济学界对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上午统一认识。

1.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就已出现,但在以后的二三十年里大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展缓慢,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一体化才呈现出重新高涨的势头,在此以后,新出现了众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

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FTA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意味着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某些新的重要的变化。

首先,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不仅有多国经济联合和多国经济一体化,而且还有两国经济联合和两国经济一体化,出现了区域内国家经济联合、一体化和两国间经济联合、一体化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区域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而且还有跨地区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出现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很明显,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新阶段与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密切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可说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的新阶段。

1、到了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迅速席卷全球。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超过100个,在20世纪70年代时,还仅有28个,到80年代时增加到32个,90年代中期已超过40个,可见,其中的60%是9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的。

有些区域经济组织互相重叠,或者大区域组织包容次区域组织,关系错综复杂。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则包括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这样的区域化组织。

虽然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其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影响力也就大,这就使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感受到某种压力,使它们感受到排挤的威胁。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越是增多,越是发展,那些尚未加入区域化组织的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压力就越大,也就更加促使它们纷纷加入,或纷纷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组织。

3、当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努力仍有增无减。

由于贸易区中各成员之间拆除所有关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

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其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

4、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除拆除成员之间所有贸易和投资壁垒以外。

还允许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通常还要求成员之间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让渡部分主权,建立负责协调和制定共同政策并且管理该组织共同事务的权力机构。

二、区域经济的新特点

〔1〕双边自由贸易和区域内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相互促进。

目前,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双边自由贸易和区域内自由贸易都在迅速发展,形成了双边自由贸易与区域内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其中,区域内自由贸易为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指引了方向,而双边自由贸易作为多边自由贸易的补充和推动,则使区域内自由贸易的时机和条件日臻成熟。

其中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于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2)多层次双边自由贸易相互促进,同时发展。

双边自由贸易不仅是两国缔结FTA,而且也包括经济联合组织与一个国家缔结FTA。

因此,就出现了多层次双边自由贸易相互促进、同时发展的局面。

例如,目前美国和日本都是以最终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为目标,优先与东亚各国缔结FTA或EPA〔经济连携协定〕,并且把与东亚各国缔结FTA或EPA,作为与东盟缔结FTA或EPA的准备和过渡。

(3)超越了传统FTA的界限。

与以往的FTA主要是废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近年来新缔结的FTA大都涉及到了广泛领域的经济合作。

以中新FTA为例,它不仅包括两国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而且还涉及到了货物贸易、海关程序、贸易救济、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服务贸易、自然人移动、投资、经济合作、争端解决等诸多方面的合作。

此外,《协议》还强调,双方将在贸易投资促进、旅游合作、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加强合作。

(4)易于达成协议。

尽管新缔结FTA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由于谈判者只有当事国双方,因此就易于达成协议。

以日新EPA为例,谈判中双方在农产品自由贸易方面曾有很大的分歧,日本因国内“农林族”的压力,并没有做出任何让步,只不过是同意把实际上已经零税率的品目实行了“自由化”,近2000个品目的农水产品进口关税仍原封未动。

尽管如此,但由于新加坡不出口农产品,因此谈判比较顺利,从2001年1月开始谈判,10月就达成了协议。

其他FTA的谈判大多数也很顺利。

例如,2000年缔结的美约FTA和EFTA-墨西哥FTA,其谈判时间都不足5个月。

(5)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分工更加深入自从世界市场形成以后,它就不断扩大。

第一是商品市场的扩大,这表现在世界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上。

“200年世界贸易额为6.2万亿美元,到2008年,世界贸易额就突破了15万亿美元。

第二,金融市场以惊人速度扩张。

国际贸易的增长,必然导致国际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大,但更重要的表现是国际间短期资本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其速度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资料,200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3万亿美元,2008年世界直接投资额达1.8万亿美元。

”而贸易和投资是衡量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两项最重要的指标。

同时,国际劳动分工也在不断的深化。

战前,国际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这是一种不等价交换。

战后,就发展中国家看,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其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出口的初级产品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仅为40%左右。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水平国际分工。

同时,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也进一步深化。

(6)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动力源泉,引领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早已被历史所证实。

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使全球网络联为一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市场得以形成。

新兴的物流业取代传统的交通运输成为一体化中的关键环节,电子商务(EC)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现代经济贸易活动结合的产物,已经成为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新纪元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所建立的虚拟市场允许全球范围内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费用低廉、24小时不问断运营,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标志性产业,较之以前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不同,其领域十分广阔。

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在世界大市场中获得比较利益,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冷战以后世界多极格局的经济基础。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新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对世界经济贸易和区域各国经济产生了许多新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2.1、从积极影响来看

(1)促进新的世界经济关系格局的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欧洲、北美、亚太、三个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块式”结构和“网络”状态的新格局。

所谓“块式”是指这个大区一体化新形成三个经济圈;这三个区域集团又与非洲、中南美、中欧、东南亚等其他大、小区域一体化组织组成一个相对峙、抗争而又联系合作的世界经济网络。

这种新的格局必然使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发生转移,即国与国的经济关系和对外贸易格局被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国际贸易所替代,各国必须更多地以自己所处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谋求发展。

同时这种格局也必然促使各国更加注重自身发展,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基本战略。

(2)推动经济国际化加速发展,提高世界科技开发水平。

自由市场的建立必然会推动和加强集团外国际垄断资本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如“跨国直接投资”的兴起。

目前西欧、北美、东亚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

而世界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仅推动了国际资本的互相渗透和交融,使集团内部优化配置资源,也使国际化生产进入利润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高了世界科技发展水平。

2.2从消极方面看

(1)拉大南北差距。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间的关税,特别是非关税壁垒严重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本来就缺乏的强有力竞争能力的商品或服务的出口。

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以寻求安全的“避风港”和突破集团内部的贸易壁垒。

这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急需的资本不能引进,加剧了其国内资金短缺的矛盾,阻碍了其经济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使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2)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组织的最近几轮多边自由贸易谈判过程屡屡受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例如欧盟东扩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而在1995年1月后在WTO备案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多达206个。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在区域一体化浪潮中进度缓慢,尚未形成区域一体化制度,贸易环境乃至投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加入WTO后更是飞速发展,2004年外贸总额首次跃居世界第三。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受到非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

作为一个内需不足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犹为重要,否则经济难以维持高速发展。

面对区域一体化浪潮,要突破区域经济集团的制约,就要寻求和发展自己的区域合作战略。

过去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目标主要在于利用区域内的资源整合,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以采取的是市场导向策略,而市场导向型的区域合作是不稳定的。

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高度,且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今天,中国的区域合作应该采取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策略,有效的约束制度的建立能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果得到加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加工组装基地,虽然中国在东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总体上看中国在该体系中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属于分工过程中初级要素的提供者,处于价值链的底端。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撤出贸易和投资壁垒,不仅可以推动商品的自由贸易,而且有利于促进资本、知识和技术等高级要素在区内的流动,通过竞争来优化制度环境,增强后发经济的学习效应,发展中国家可以缩小与发达经济的差距。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经历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维纳(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的关注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的传统理论发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关注非传统收益的新区域主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容更丰富。

本文首先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然后对中国已参与和可能参与的区域一体化协定进行了简述,并从传统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理对策

4、中国与国际区域经济的合作

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状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不可逆转的。

要研究的不是应该不应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是如何根据具体国情,顺应历史潮流,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并趋利避害,努力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此中国也不例外。

(一)、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

  中国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我国对参予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持积极态度。

1.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加强和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

所以中国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而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则给我们提供了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

2.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改善周边的整体国家关系

  “法国、英国和德国在上个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但通过近五十年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法国、英国和德国已经成为最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德国和法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了却了历史恩怨,促进了经济关系发展,同理,中国和日本、日本和韩国也正在这样做。

3.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加强中国自身经济政策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地区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各省市之间的行政计划已经构成了对生产要素自由组合的严重障碍。

在欧盟国家通过50年的谈判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鸿沟,统一了货币、贸易、财政政策。

今天在中国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当中,我们更应统一对中央政策的贯彻实施,反对各行其是、条块分割及地方保护等,从而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挥下建立统一的大市场。

  

(二)、中国沿海三大区域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于是,我国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

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虽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但毕竟在推进中。

  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GDP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5%,同比增长14.7%。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同比分别增长14.8%、15.7%和13.6%。

三大经济圈人均GDP依序分别为52519.3元、54919.8元和33576.9元。

单位国土面积GDP产出分别为4246.8、4652.7和1304.4万元/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单位国土面积产出是长三角和京津冀的1.1和3.6倍。

 

5、结束语

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越来越强的发展趋势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各类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内部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号召力,成为成员国争取国家民族利益和增加社会经济财富的有效手段,也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霸权、改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理近邻国家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或关税同盟,其目的主要是要促使成员国的投资与贸易自由化。

因为自由贸易能形成国际间的自由竞争,而自由竞争可以促使生产者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数量。

  “如果说,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贸易自由化,能使所有国家获得比较利益优势,但在达不到这种最优选择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现在可以作到的较佳选择”,因而也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在全球范围内还不能普遍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的现实约束情况下,我们所能采取的现实可行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最有效措施,因为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组织内,成员国有限的几个国家能比较及时而有效地制订统一的经贸政策,消除贸易障碍,使自由贸易能率先在一定区域范围中实行起来,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和补充,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可缺少的贡献。

 

6、参考资料

1、黄卫平等著,《中国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刘世元主编:

《区域国际经济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潇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时代经贸(下旬刊)》,2006年第26期。

4、范春辉著,《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1日出版。

5、陈昭方著: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卢忠荣著,《国际贸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

 

7、Abstract

Theintegrationofregionaleconomy,referstotheareawithinthescopeofasimilarculture,system,same,similarlevelsofgeographicneighbourcountriestoestablishregionaleconomiccooperationorganization,makecapital,technology,labor,informationservices,andthefreemovementofgoodsandeffectiveconfiguration.Itcomesattheexpenseofsomenationalsovereigntyasthecost,inordertoobtainmorecomparativecostbenefitandsocialeconomicwelfare,untiltheformationoftheuniformclassicstradepolicyinsideareaandeconomicsystem.

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isanimportantfeatureinthedevelopmentofpostwarworldeconomy,alsobecurrentworldeconomicdevelopmentisobjectiveandinevitabletrend,itisonthe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theworldhasmoreandmoreinfluenceandrole.Inthispaper,thegenerationan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cintegration,combinedwiththecurrentinternationalsituation,theregionaleconomyappearsnewcharacteristics,inthisenvironmentundertheinfluence,Chinashouldbehowtoadapttothenewsituationoftheregionalizationoftheworldeconom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