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874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标杆专业分析报告.docx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一、标杆专业

本专业确定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作为境内标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境外标杆,理由如下:

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通过了国家骨干校校建设,也是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开始设立移动应用相关专业的学校,2009年软件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验收。

2011年软件技术专业(含移动应用开发方向)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成果突出。

2.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久负盛名,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具有一流高职教育的环境与做法,是新加坡政府所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

学校素来以学风严谨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是一所被公认的、具有创新的综合性学院,着重培养与训练未来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该校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及市场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经过若干年的创新与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了自己独特职业教育理念和学院文化及精神,典型代表包括:

“教学工厂”、

“综合科技环境”、“经验积累与分享(AES)”、“无界化校园”及"4C"特色【"学院文化(culture)】创新理念(concept)】技能开发(capability)和企业联系(connection),,]等新颖的职教理念。

因此,本专业拟将以上两个学校作为国内外标杆,通过充分了解、细致分析、梳理厘清它们的发展理念、建设思路和专业特色等情况,能够清楚本专业与其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更好的开展本特色专业建设

提供有益的启鉴。

二、境内标杆专业建设情况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内职业院校中综合实力强,建设步伐快,也是全国骨干院校。

选定的标杆专业为该校计算机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该专业的前身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方向)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江苏省示范院校建设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

经过充分的调研,该标杆专业的建设基本情况及其特色之处概括如下:

1.专业建设基本概况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的前身是软件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始建于2006年,是全国高职类院校最早开始建设移动应用相关专业的院校,2009年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并通过验收,2011年被列为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4年被列为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目前拥有专职教师8人,混编师资团队1个,“双师型”教师100%。

为了加强教学开放性和实践性,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教学团队还长期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学科建设,该专业现在在校生达到213人,2013年开始省外招生。

该专业建设有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物联网信息处理实训室、嵌入式Linux实训室、网站开发实训室。

通过校企共建、资源分享、社会捐建等多种途径,和H3C合作在校内建立了数据库存储实训室。

此外,还与南京智达康无线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创软件研究院,上海伯俊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为了进一步扩大师生国际交流规模,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各个专业积极开展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从业人员国际化能力的需求。

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境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逐年增加外派学生人数,累计接收境外交流生91人,选派197名学生进行境外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国际化视野得到了扩大。

2.该专业建设的主要特色

(1)实施“岗位主导、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完善“岗位主导、任务驱动、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依托“南信软件园”,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混编师资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共同培养人才,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条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校企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包含“职业素质、岗位能力、专业知识、个性拓展”的

课程教学体系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按照毕业生“从第一岗位切入,向第二岗位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突出“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学生职业生涯”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由“职业素质课程、岗位能力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个性拓展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核心技能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适应力。

课程建设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机制为先导,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努力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本技能课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内容先进、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三、国际标杆专业建设情况

南洋理工学院博采各国之长,同时结合自身,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专业建设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成为新加坡享誉世界的品牌。

南洋理工学院与我校同层次高职院校,我校教师多批次考察学习南洋理工学院先进做法和经验,我校教师对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经验和专业建设有较深刻的领会。

1.学校概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三年制职业学校,是新加坡政府所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跃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

学校素来以学风严谨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是一所被公认的、具有创新的综合性学院,着重培养与训练未来的工程技术型人才。

主要招收现设有工程、工商管理、互动与数码媒体、设计、信息科技、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六个学系,在校学生16000人,全职教职员工1600人,校园占地面积450亩(30.5公顷),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南洋理工学院曾先后获颁IS09002、IS01400KIS09001质量管理证书和新加坡质量级机构奖、卓越人才开发奖、环保成就奖、公共服务卓越组织奖等奖项。

2.专业特点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国内有一定的区别,本专业接近南洋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的电子、电脑与通讯工程专业的一个方向。

(1)“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的专业设置原则

南洋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上,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按市场需求采用了“2+1”的教学模式。

如图2所示

宽基础,重实践,备专能,求创新

通识课程

专向培训

CoreModules+Electives(Technology&IndustryDomain)

毕业项目(12

周)、企业实习

(12周)

(含竞赛项目)

深化培训

AdvancedTopics

学期项目

(含竞赛项目)

专业基础培训

Foundation

问题主

学科主导

项目主导

图2“2+1”教学模式

第一、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理论及实践),以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专业理论和基本能力。

这两年主要是进行宽基础培训,既进行课程学习和各类实验,也从事学期项目开发和竞赛项目。

南洋理工学院特别强调“2年的基础”不是理论的基础,而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

第三学年实施双轨制教学,学生用半年时间学习专业方向的应用性课程,另外半年进行毕业项目开发及企业实习。

在这一年里,由于学生能依据自选的专业方向进入有关“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毕业项目开发和竞赛项目开发。

(2)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与国际企业接轨一双轨制教学

南洋理工学院素来有“亲商”的文化底蕴,70年代,就与达达、罗莱、飞利浦、日新等企业合作成立了相应的培训中心;80年代,与跨国企业合作先后成立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精密工程学院;1992年,把精密工程学院和三所跨国合作科技学院及20多个应用科技中心整合成立现在的南洋理工学院,提出“教学工厂”理念。

“教学工厂”是学生能力培养和教职员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

课程是“教学工厂”的血液与灵魂,没有与市场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工厂”将无法运转。

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开发,一是要满足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依据经济发展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开发专业、设置课程。

二是要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开发课程时第一件事就是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实施课程开发。

三是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要提请有企业资深人士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董事会论证、批准。

这些措施保证了课程内容能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

在课程实施之后,还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修正。

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是“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学生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融合。

通过项目研究,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地进行专业开发准备,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新专业与新课程的开发,同时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提高,提升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

在课程安排上,“教学工厂”吸取了德国“双元制”的经验,第一年学习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搞工业项目设计,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3)职业经历和专业能力兼备的教师团队

南洋理工学院招聘的教师不仅要有大学以上学历,而且要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

这些教师不仅带来了他们的学识,带来了他们的工作经验,而且带来了企业的人事关系,带来了企业项目。

正是有了这些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才保证了“教学工厂”企业项目教学的实施。

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坚持“六超越”的培训原则,即超越现有工作经验,超越现今的职位,超越现在所处的部门,超越现今状况,超越理工学院之外,超越国土。

确立了终身学习理念,建立了一整套教师专能开发系统。

通过实施教职员技能转型计划,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学习,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学院规定20%的教师要进行专职项目开发1〜2年,并实行轮换制,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及与企业合作的延续性),使教师能力多元化,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实现了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教学设施设备与企业接轨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秉承“用明天的科技,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思想,把工厂目前使用的先进的机器设备装进实验室,让学生去看,去操作,去理解,不惜投入巨额资金保证教学所用的教学设备实用、超前,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

如工商管理系的传媒教学企业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学生超市;保健护理科学系的智能病人、x光透视仪;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的医药制造设备、食品酿造设备以及裕廊化工科技中心(新加坡政府投资4000万新元而建设的教学实训基地)等等,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了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胜任岗位工作。

四、本校移动应用开发专业概况

1.专业基本情况

我院自2011年以来就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开设了游戏软件开发方向,2012年,游戏软件(移动游戏开发)专业正式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