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docx
《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
练习太极拳问题解答
这些问题都直接来源于太极拳的实践当中,主要以健身为目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家们对这些问题都做了详尽的解析。
我们把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摘录出来,并请专家们进行补充、修订,收编于此。
全部解答通俗易懂,切中实际,力戒繁奥,对太极拳健身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1、练太极拳选择什么式子好?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通常所说的陈、杨、武、吴、孙等式是流传较广,比较著名,练习人数比较多的几种流派。
每种流派的太极拳又有很多的套路,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拳术套路,还有器械套路。
这给广大群众练习太极拳提供了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能充分适合各种情况的人选择,可以说,这些太极拳的流派套路都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但就每个人的情况来说,选择上也有些讲究。
基本上可以参考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每种太极拳虽然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上有很大的相通性,但也有很明显的区别,有些地方区别还很大,特别是在风格上。
在开始练习前,建议大家可以先看一看各种太极拳的套路,你喜欢了一种风格,你就有兴趣练,练了才有兴趣坚持下去,因为太极拳健身不仅是个体力活动,还是一个享受、审美、对自我身体感觉的综合性的过程,甚至还有文化心理上的感受问题。
你越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不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你的健身效果就会更好。
太极拳讲的就是“身心合一”。
第二,要结合你的学习条件。
比如说,有没有老师?
有哪个流派太极拳的老师?
你喜欢一种太极拳,开始还要有老师来教。
如果你有条件跟随一个好的老师学,对太极拳入门和提高非常重要。
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身边有一位非常好的老师,也可以先跟随他学习。
第三,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
你的体能情况如何?
体质弱一些的,可以选杨式、吴式等,体能充沛一些的,可以选练陈式、赵堡等。
第四,在套路上,开始练习时,要选择比较简单的。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各太极拳流派几乎都有自己的简化套路,当然更多的是传统套路。
开始学习,最好先由简单套路入手,先把一些典型动作学会。
太极拳有个特点,很多基本要领,特别是一些原则性要领,基本上都融会在典型动作中,你练好了几个典型动作,对学好整个太极拳套路会有很大的帮助,而各流派的简化套路,都是将典型动作提取出来组合编排而成的。
2、风雨天能练太极拳吗?
练太极拳是一个养生活动,要避风避寒。
拳谚中说:
避风如避箭。
所以刮大风时不宜练习太极拳,因为练拳时全身内外放松,有时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出汗,如果在风中,很容易受凉感冒。
中医上叫做“外邪入中”。
下雨天时,如果穿的衣服多一些,不至于受凉,而且不是在露天下受到雨淋,还是可以练习的。
但雷雨天练太极拳,有一定的危险性。
过去流传一种说法,认为雷雨天练武术能提高功夫,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3、太极拳可以在室内练习吗?
太极拳锻炼的一个优势,就是场地的简易性,随时随地都能拉开架势,比划一下。
室内只要地方足够大,就可以练习。
所谓足够大,不一定是把一个完整的套路从头练到尾,那样地方的选择性就有局限了。
但至少要能把若干个动作完整连下来,一段一段地分开练习。
如果你练一个动作挪一下地方,就做不到连贯性,体现不出太极拳套路的锻炼特性。
那样你就干脆在原地练单式,到宽敞的地方再连起来练。
总的来说,因地制宜。
但室内练太极拳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保障,就是通气性要好。
4、患了慢性病的人是否可以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柔和的运动,既有强身健身的效果,对于慢性病的恢复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逐步增强病人体质,所以中医学把太极拳纳入康复保健的体系之中,作为重要的理疗手段,现在中国很多疗养院、康复医院都引入了太极拳锻炼手段。
但太极拳不能代替中西医治疗,慢性病应首先是在医生的正确护理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慢性病人练习太极拳要根据是何种慢性病来选择适当的太极拳。
一般慢性病患者应选择较舒缓、起伏小的拳种,如24式简化太极拳。
还要根据具体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练习。
慢性病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慢性病有不同的特点,某些特殊种类的慢性病恐怕就需要特殊的关照。
比如下肢活动不便,当然就不能像平时练太极拳那样蹲得那么深,甚至还可以坐着只做上肢的练习,要因人而异。
一般的慢性病,比如心脏方面的、呼吸方面的、神经方面的,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特殊注意的,只要依照要领做就可以。
有相当一部分打太极拳的人可能是慢性病患者,他们已经把太极拳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病的手段,所以不是可以打不可以打的问题,是如何打好的问题,讲究方法的问题。
如果你的慢性病是下肢的关节炎,并且已经很厉害了,那么在做屈蹲、蹬腿的时候当然就要减低一点儿了,不要让它的负荷太重。
慢性病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不是一个积极的方法,应该配合一些舒缓的运动,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慢性病康复的医疗手段。
5、有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这是怎么回事?
如何练习才可以避免?
太极拳的锻炼具有强健体魄、增强体质的作用,尤其对于下肢力量的增强具有突出效果,正确的练习不应导致膝关节疼痛。
打太极拳应该特别注意保护你的膝盖,膝盖发生问题,一般可能是两个原因。
一是你的运动量过大了,太勉强了,比如屈蹲过深,比如打拳贪多贪量。
有很多人每天把所有自己会的套路都从头到尾打一遍。
跟其他运动一样,太极拳的练习方法不应单一,并非一定要从起势开始完整地练,可以在原地做一些单势,做一些压腿、单c等辅助动作练习,难度动作做不好的动作,可以靠单c反复强化。
比如说独立动作不稳可以单独挑出来作为独立动作来训练,腿的支撑力量不稳可以配合桩步的练习等。
这样就可以使膝关节不是总处于满负荷状态,有张有弛。
太极拳的练习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每次练习认真做两三套完整的就可以了,不能一味地追求套的数量,这样效果不好,不仅仅训练单调枯燥,而且也不科学,无法真正提高水平。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很多人以为太极拳很柔和,没有做相应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放松活动。
太极拳是个很柔和的运动,这是整体风格上的,但是在一些局部,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运动量,否则难以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膝关节的运动量就很大,不是很柔和的,不像一般的散步,膝关节一张一弛,而是长期处于一种紧张中。
所以打太极拳一定要像其他的运动一样,先做热身活动。
练完太极拳也应该散步、放松,应该像武术拳谚中说的“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不要以为只有长拳才需要踢踢腿、放松放松、走动走动。
人们往往在打太极拳的时候忽略了这样一个环节。
打拳以前要做c热身,而打完以后则应该配合一些其他的活动放松调整,甚至可以在训练后打打球、跑跑步,来缓解太极拳那种静力的疲劳。
运动的变换和运动量的调剂实际上也是解除疲劳的方式。
一般人可以采取散步、压腿、做c等整理恢复活动,这是必要的。
以上的两种原因都可能导致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出现疼痛。
在打拳时应该自己监督掌控,膝关节酸不是肌肉的酸,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你在下一次练的时候就要控制蹲的姿势和量,并且在练拳间隙多做一些放松。
另外还有个别的可能没有注意保暖,出现了关节炎,这个不是运动问题,而是运动卫生问题了。
感觉膝关节酸痛了就应该戴薄护膝,这样既可以支撑,作为一种辅助力量,也可以保暖。
人们常常忽略了太极拳的运动安全和运动卫生问题,太极拳对大腿的肌肉和膝关节静力负荷量和疲劳程度丝毫不亚于蹦跳等爆发性的动力性运动,我们不能忽视。
只要掌握运动的适量和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这些保护膝关节的手段,膝关节就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
6、男女练太极拳有什么区别吗?
太极拳适合各种人群练习,男女尽管有性别上的差别,练太极拳上应该没有大的区别。
如果硬要细分,可能在几个方面可以适当注意一点。
一是因心理上的差异,在选择拳种和套路上有所不同,如女同志可能比较多地喜欢柔和的,如杨式等;男同志喜欢运动量大一些的,如陈式等。
另外一点就是在女同志生理周期,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波动较大时,适当调整练拳的密度。
还有就是在运动量的把握上,男女同志都要以自己的适当承受能力为宜。
7、每天练习多长时间合适?
太极拳健身是一种整体的锻炼,不能简单地从量上来衡量,更应当看“质”。
要领正确每天练20分钟,比要领不对每天练一个小时效果要好。
另外,还跟你在锻炼时间内的密度、强度有关系,你是在一小时内不停地打拳,一遍一遍来,还是有间隔、有不同形式的交替进行,都不一样。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合理科学安排锻炼内容,动静结合,单式、套路结合,拳、械甚至推手结合等。
平均来说,每天练习半小时至两小时都可以。
有时花上10分钟练一套简化太极拳,如果持之以恒效果也会不错。
8、练太极拳怎样呼吸?
呼吸是太极拳的重要内容。
关于太极拳的呼吸,各家论述不一样,如有的强调“气沉丹田”,有的主张“腹式呼吸”等。
但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呼吸方法,一是自然呼吸,二是拳式呼吸。
自然呼吸就是不要过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动作的配合问题,在做好拳势动作基础上,呼吸以自然、舒服为宜,你觉得舒服了,就对了。
长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合上了,这实际上是以动作来调节呼吸。
这种办法的前提是动作要准确,要合乎规格,要规范,对动作要求比较高。
拳势呼吸就是有意识地将呼吸和动作结合起来,呼吸的长短和动作的过程相联系,呼吸的吐纳也和动作的开合曲伸相关联。
一般是动作外展为呼,内收为吸;动作沉降为呼,提升为吸;发劲时为呼,蓄劲时为吸。
不管哪种呼吸,基本要领都应是细、匀、深、长。
9、练太极拳的套路是否越复杂、功夫越深效果越好?
传统的武术套路,包括太极拳套路都比较复杂,主要是通过套路这种形式把许多武术动作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综合运用,并加大运动量。
进入现代社会后,为适应更多的人练习,特别是作为健身为目的的锻炼,对传统太极拳进行了系统的简化处理。
简化之后,不是说锻炼效果就差了,因为简化动作要领并不能简化,否则就不是太极拳了。
所以如果仅仅健身来说,练一些简化套路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或者想在更多方面提高功夫,就应当多学一些内容更好。
10、练太极拳一定要练推手么?
太极拳推手的目的是通过对抗的形式,更清晰地体验太极拳的劲的特点和劲力的变化,这种体验在练拳时也可以进行,但推手更直接一些。
另外推手还增加了交流和趣味。
所以,有条件的,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进行一些推手的训练还是有益的。
没有条件一个人进行练习的,就要多注意自我总结,行拳时也要有对敌意识,这是武术的特征。
11、太极拳能自学吗?
过去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表示太极拳很难练好。
这一是说明其内涵丰富;再者是由于过去条件所限,师傅也比较保守等原因。
从现代社会的条件看,从健身的角度来说,太极拳是能够自学的,这是因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太极拳已经是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一种运动形态,大家对她多少有点了解,风格上有所熟悉。
二是有许多出版物可供参考,不仅有文字的,还有音像,另外还有很多途径能接触一些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请教。
只要自己用心,太极拳是可以自学的。
但自学中还是要注意一些方法。
首先,不要急于马上比划动作,先看一看别人练习,揣摩一番,不管你是上公园去看,还是在家里看录像,看光盘,先得看“整体”,再划“局部”。
再者,就是要学会看书,要先弄明白一些专有词语的含义,以及太极拳动作解说文字的规律,熟悉一些说法,便于准确理解图书中传递的要领。
第三,初学动作时,可以先分解学会,再整个合成。
在学动作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点是刚开始时进度一定要慢,仔细琢磨,学习几个动作后,会越来越快,越好掌握,开始的“模子”打好。
第二点,就是每个动作的变化中一定要把方向搞清楚。
自学者有条件最好是一遍一遍看老师,特别是明师的示范录影。
过去说“拳打千遍,其义自现”,是指拳要看千遍,其法也能明。
12、练太极拳如何运用眼神?
“眼为心之苗”,眼是反应你内在状态的窗口,练太极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内”,眼神是表现你精气神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太极拳中眼神的运用很关键。
首先在练拳中眼神不能散,一散就乱,神气外泄,精神就不饱满。
所以练太极拳时眼神应该始终是含蓄的,含而不露。
但不能呆滞,你含倒是含了,但目光恍惚,不流畅,气韵不生动,你打的这个拳就没有生气,所以既要含,又要饱满,叫作“神光内敛”。
在具体方法上有一个要求,就是眼随拳走,你的眼神要和动作相配合,要一致,要跟着拳势的变化而变化,有时要眼随手走,但不绝对。
要针对每一个式子的具体要求,细心体会眼神的变化。
我们在练拳架时是以腰为主宰,以腰带动一切,四肢随腰的转动而动。
手、腿有阴阳、虚实、上下之分,这时我们的眼神要随手的阳、实、上而转,否则就不能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等,太极拳的“十要”就不可能做到。
也就是说我们在练拳时要分清虚实、阴阳、上下的动作,眼神才能有效的运用。
13、太极拳健身需要练哪些基本功?
太极拳健身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基本功是打基础,所以要重视。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几方面,一是基本的手形、手法,步形、步法和身形、身法;二是一些最基本的式子,如云手、单鞭、如封似闭等;三是基本的内功,如站桩、呼吸训练等。
这些基本功可以单独提出来练习,也可以结合拳术套路加以体会。
14、练习太极拳科学的程序是什么?
练太极拳怎么上手,这是很多人关注的,许多人学太极拳上来就开始学套路,这不太合适。
学太极拳的程序对了,就会有长远的效益。
开始学动作前,要先看点太极拳的书,了解一下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这对学拳有好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之后,先练基本功,根据你所学的太极拳式子的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几项重点基本功先练习,体会要领。
再进一步,开始练单式,通过单式练习,体会太极拳的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内外相合的技术特征。
单式练习熟练了,就可以练套路了。
学习套路也不一定要依照顺序从头到尾的来,可以先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式子拿出来反复练习,之后再串起来。
但最后,一定要仔细体察整个套路连接后的韵味,因为太极拳的很多感受都是在完整的套路连接中体现出来的。
15、什么样的练拳速度是合适的?
太极拳的速度也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一般来说,大家感觉太极拳练习起来很慢。
这是通常意义上的,特别是作为养生健体。
在套路熟练后,按照正常速度慢慢练习,现在一个简化套路练习下来一般是在5分钟左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再适当放慢也没关系。
总之要把动作做到位,把要领突出出来。
但对于太极拳的速度理解也不要机械,也要有变化。
陈式太极拳的套路本身就有快慢相间的变换,这种变换就是它的特点之一。
在练习中要表现出来。
在学习和训练中,有时还要故意运用速度变化的方法来体会拳式内在的结构,比如对一些拳式的快练,你就很鲜明地感觉到它的技击含义,有时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不得要领,你把速度一改变,就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
这是训练方法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传统的太极拳流派中,专门有速度非常快速的练习套路,比如杨式就有“快架”,但因过去公开流传较少,所以鲜为人知。
16、太极拳健身中的平衡如何理解?
平衡是太极拳的健康原则。
中医学上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平衡结构,阴阳互动,互为平衡,人体内外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产生病变。
所以太极拳处处以平衡为原则,平衡的思想始终贯穿在理论和实践当中。
对于太极拳的每个动作,要注意理解她内外平衡的关系,外在的形态是怎样的,内在的功能又是如何,做到“内外平衡”。
只练了外形,达不到深度效果。
每个动作都有开合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平衡,开多大,怎样合回去,这一开一合的连带关系是什么?
开是对外,对他人,对环境;合是向内,对自我。
这种转换中如何达到平衡?
这是“开合平衡”。
还有“上下平衡”,许多动作有上也有下,拳论上说“欲上必先寓下”,是个对立统一的矛盾。
其他还有很多方面的平衡关系,如呼吸和动作的平衡,手和脚的平衡,概括起来,就是个“阴阳平衡”,阴阳元素有哪些,要搞清楚,每个元素的阴阳属性也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理解平衡关系也要动态掌握。
17、一天中什么时间练习太极拳好?
对于练太极拳的时间问题,一句话:
“选择自己适当的时间”。
怎么理解?
一是自己的空余时间,或有意识地安排系统的时间,那样最好。
二是心情比较放松的时间,即使你有空余,但心事重重、心烦意乱,也练不好拳。
当然,也有的人心情一烦躁就想去打拳,逐渐心情反而平静下来了,这是太极拳调节心理的一种功能,但这是练习时间较长、有了一定功夫的情况。
初学者最好还是心情轻松地练。
具体时间全天当中无所谓,但如能坚持晨练还是比较好的。
18、练太极拳配乐好还是不配乐好?
太极拳配乐也是个发展中的新事物。
过去传统太极拳中没有音乐,也没有条件去考虑配乐。
后来一些人练习,特别是在表演中加入了音乐,感觉效果挺好。
一开始也有争论,有的人认为配乐破坏了太极拳的内在韵味,把太极拳机械化了,影响了她的深度。
但另一些人认为,太极拳本身就是有内在的节奏,是一种很优美的运动,配乐挖掘了她的音乐潜能,更好地表现了太极拳的美。
一般来说,作为大众健身的太极拳,适当地配上音乐练习是可以的。
能提高练习者的兴趣,还便于记忆,音乐也是一种调节工具。
配什么样的音乐要讲究,既然是健身,音乐也要愉悦身心,所以要选择舒缓、优美的,节奏上不能激烈,音乐主题上要健康。
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中国古典音乐来伴奏,也不错。
中国传统音乐宝库十分丰富,能体现民族文化特点。
选择音乐的长短要和太极拳套路练习长短想符合,特别是开始和结束,跳跃性不要太大。
现在有人用一些现代音乐来伴奏太极拳效果也很好,如果有条件还可以专门选择、制作一下,以便使音乐更好地配合拳术套路。
另外,不同特点的太极拳套路音乐上应有所区别,如果要求更高一些,音乐的意境上能和套路的风格相吻合就更好了。
为了太极拳推广的需要,有关方面也编创了一些规范的太极拳配乐带,可以作为参考使用。
19、太极拳健身需要练器械吗?
传统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技术体系,器械在其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和比例。
一般认为,器械是拳术的深化,就是在身体上的一些感受、要领,要通过器械再呈现出来,运用出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以它不简单地等同于把拳术中的技术“移植”过来,因此练器械的难度也比拳术要大。
在传统的观念中,把器械看作是练好拳术后的一种提高性练习。
先要练好拳,再练器械。
从普及性健身角度看,可以把器械练习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进行,有利于提高兴趣,扩大选择的范围,只要有条件,都可以练一下。
现在可供练习的太极拳器械套路很多,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球、太极扇等。
当然,如果你聚精会神练好拳,也不一定非练器械不可。
20、练太极拳如何做到“松”?
松是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对养生尤其重要。
做到了“松”,拳架子才能自然流畅,心理上才能稳定。
通过练拳,解除身心上的紧张点,气血贯通,虚心实腹。
太极拳中的“松”指的是全身自然舒松的意思,不是懈怠和疲沓。
它对肢体有“曲中求直”的要求。
练拳时周身关节、肌肉,凡能够或应当舒松的部分都必须做到自然松开。
松的目的一是便于做到“柔、圆、缓、匀”“节节贯串”等,以求运动的灵活轻松;二是胸腹松静,便于沉气,稳定重心。
完全做到太极拳的“松”,也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从外,即从人体躯体着眼。
头部,要求顶头悬,做到不丢顶。
颈部要自然,颈肌要放松,避免颈顶强直。
躯干,要求立身中正,就是要求脊柱自然地呈现直立状态,不能倾斜,也不可故作姿态,安舒中心、符合自然才对。
含胸拔背,胸部略内含避免挺胸,则背部成自然的微弧背弓状态,其作用是使胸部松开,便于内脏自然适宜。
四肢,要求松肩垂肘,溜臀松胯。
两肩自然下垂,不前扣、不后挤,前扣则胸紧,后挤则背部紧张。
肘要自然下垂,不可有意下坠。
臀部不凸出,要自然含垂,避免随便扭动。
两胯要松,使两腿自然伸屈不受影响。
两膝盖勿向前或左右闪出,前膝盖与脚尖自然对正。
两脚掌、两手掌也应舒展、松开,不要用力。
二从内,对人体内部而言,要保持头脑安静,神经不紧张,以便周身松静。
头脑安静,运动才能做到“纯以意行”,不使用拙力。
要做到放松腰、腹部位,“腹内松静气腾然”。
腰、腹不用力,气自然下沉,就是利用腹呼吸,做到“气沉丹田”,既可避免气上浮,也可稳定重心,以利运动的变转灵活,不迟不重。
21、“虚心实腹”在太极拳健身中有什么作用?
如何做到?
“虚其心,实其腹”是中国传统养生的一个理论。
“虚心”就是心要静,减少杂念,高的要求是“一尘不染”,有杂念就耗神,不利健康。
“实腹”是气沉不上浮,上浮则心烦气燥,内息紊乱。
有的武术拳种和运动为了增强力量,在练习中要求挺胸、收腹,太极拳是要求涵胸,实腹,这与“气沉丹田”相一致,使小腹有充实感,行拳时从容、稳定,沉着则宏大。
所以,打拳时身体要稳,呼吸要匀,不急不躁,心境自如,则可“虚心实腹”。
22、练太极拳常见的主要错误有哪些?
任何人练太极拳开始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不断地纠正错误,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纠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个锻炼的过程,所以练太极拳不能怕出错而缩手缩脚,要大胆动。
太极拳顺应人体规律,你练的舒服状态,就是对的状态。
但总结一些出错的规律可能会有助于大家的练习。
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有几点。
一是急于学多的动作,造成动作规格练的不扎实,不到位,你动作做得不充分,劲力没展开,效果就不充分,克服这一点的关键在开始学习时不要急于追求数量,而要要求质量,而且始终仅仅抓住规格这个要点,贯穿于练拳的全过程。
第二个常见错误是,练拳时心不静。
太极拳是身心并练的运动,心静则气顺,前人在说及修养时有句话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们在练拳时要偷得半小时闲,抛开一切杂念,专心练拳。
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对性情、心境的陶冶。
第三个常见错误是,套路不连贯。
每个动作倒是做得不错,但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平滑不够,太极拳的套路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是一个一个实体的连接,转折处处理不好,拳的韵味就出不来,你练得也就不舒服。
所以要细心研究每个式子之间的连带关系,认真处理好过度,这样太极拳就成了一个圆。
第四个常见错误是僵硬。
有的人柔软性不够,练拳时硬来硬去,好像长拳慢练。
要克服这一点,可以先练一两个单式,反复把太极的感觉练出来,再练其他动作。
第五个常见错误,是“软”,有的专家称之为“病态练拳”。
太极拳柔和归柔和,但她毕竟是武术,是“柔中寓刚”,人越练越精神,您别越练越萎靡不振就不对了。
所以练太极拳时尽管“静”,尽管“松”“柔”,但“静中生动”,松柔中含张力,精神饱满,精力充盈,术语叫精神能“提得起”。
第六个常见错误是交代不清。
交代不清是练拳者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路线不很明了。
太极拳走的是圆形,动作在空间上没有像算术那样精确地以几度几度来定位,那样就死板了。
但行拳的手、眼、身、法、步还是非常清晰的,你不能比划个大概,特别是学习初期,宁可失之板,不可失之乱。
有的老拳师练得功夫深厚了,圈越练越小,重意不重形,那是高级境界。
23、刚开始入门学太极拳要做好哪些准备,解决哪些问题?
刚开始学太极拳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个适合你练习的套路;第二,买一本简单、准确的太极拳辅导书看一看;第三,找一位明白的老师教你,或参加辅导班。
第四,把学习开始就当作锻炼的开始,心理上不急于求成。
第五,服装上简单准备一下,衣服宽松一些,鞋子轻便一些,最好不要穿皮鞋。
第六,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24、如何看太极拳辅导书和音像制品进行学习提高?
现在太极拳的书和录像、光盘很多,要选择比较权威、准确的,这是前提。
看书和音像资料自学时首先要把当时学习的动作名称记住,不要小看这一点,很多练了多年太极拳的人还不能把每个动作的名称说全,或不能完全把动作和名称对应上。
记住名称有助于记动作。
看书学习时要搞清动作的方向,你和书中示意图人物的动作方向的一致性要弄明白。
开始练习时不要看一句学一动,而是先把整个动作的说明看一遍,了解整体动作的梗概,再一动一动学。
对一些关键的说明文字反复多看几遍,理解准确。
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开始可以分解来学,比如先练上肢动作,再练下肢动作,最后把他们整体协调一致来练。
对于每个拳式的方向性要特别关注,有一个检测方法,就是练一段后,对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