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865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2.doc

天津城建集团地铁5号线中医附属院站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附件1

预案编号:

DTZYFSY—Y.A—2013-02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5号线中医附属院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4月

批准书

项目部属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项目经理部、各岗位及人员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了《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02),自即日起开始执行。

要求各部门认真组织各岗位人员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执行.

批准人: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5号线中医附属院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3年4月5日

天津城建集团地铁5号线中医附属院站

颁布通知

《天津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公司地铁5号线中医附属院站项目部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02)经天津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公司审议通过,现予以颁布,自2013年04月5日起生效。

项目部各部门及所属各施工队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签发:

年月日

目录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4

四、预防与预警—----——-—-——--—-—————--————--———————————-—---——5

五、信息报告程序———-————-—--——---—--—--——-——--——-———-——--——-—-—5

六、应急处理————-——-———-——-———————-—-—--—————-——-————-—————6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0

八、培训与演习   —————--—--—-—---——--—---——-—--—-—-——---——-———-11

九、奖励与责任         -————-————-—--———--—-—--—————-—--——-——-—-———--11     

十、预案管理          ——---——-————-———-————————-——--——————-——---————11

附件1:

防基坑坍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通讯录———---—————————-—-———--———-12

附件2:

急救医院路线图:

   ——---—--——-————--—-----—————---—————-———-——-—---13

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中医一附属院站位于规划昌凌路与规划鑫通道交口,车站主体沿规划昌凌路布置。

为地下两层车站,长201。

6m,宽18.3m—22。

5m,深度16。

6m—18。

5m,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4个出入口及2组风亭,总建筑面积为13810m2。

坍塌是指基坑作业深度过深,防护不到位,支撑系统遭到破坏所造成的基坑坍塌事故发生。

根据项目部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结果,确立项目部可能导致坍塌事故主要有:

1、支撑系统遭到破坏;2、基坑外侧压力发生变化;3、未及时对基坑支撑系统进行观察、监测;4、其他意外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事故主要体现在开挖时发生流沙、涌水、涌沙,基坑支撑系统受到不均衡的压力或压力过大,基坑支撑系统遭到碰撞、打压破坏以及安全管理监察不到位等。

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

工点

名称

序号

风险

因素

风险

事件

风险状况描述

风险

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1

基坑围护结构管涌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施工中垂直度控制不佳,底部开叉、地墙刷壁效果不佳、砼浇注间断,新旧混凝土间出现接缝,底部存在绕流混凝土或地下连续墙出现不均匀沉降均可能造成基坑围护结构管涌

三级

1、严控地墙等围护垂直度,避免开叉;

2、地墙施工时,严控刷壁质量,保证刷壁次数,确保刷壁效果;

3、砼连续浇注,避免堵管、导管,及时清除绕流混凝土或底部设置防绕流铁皮;

4、地墙进行墙趾注浆.

2

基坑土体纵向滑坡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基坑开挖坡度过大、降水措施效果不佳、暴雨冲刷边坡、坡顶堆载或者周边积水向坑内渗流,都可能造成该风险事故。

二级

1、严控基坑开挖坡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降水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2、暴雨前边坡铺设塑料膜,坡脚设置大功率水泵抽水;

3、较长停工时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

4、坡顶严禁堆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

5、紧贴基坑四周设置挡水墙。

3

基坑支撑失稳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支撑设计施工强度不够、

监测数据有误或出现异常未予以足够重视、采用有缺陷支撑材料、预应力传感器损坏失效或者立柱桩沉降或上台导致支撑偏心可能造成该风险事故.

三级

1、支撑失稳前提前采取加固或者补撑措施;

2、分析检测数据有无异常;

3、严把材料关,杜绝缺陷支撑进场;

4、及时检查传感器,并采用特殊措施保护;

5、根据立柱桩沉降情况及时调整支撑.

4

基坑坑底隆起

及突涌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基坑周边超载、地基加固及井点降水效果不佳、围护渗漏部位未作超前处理、测数据有误、井点布设不合理、井点管损坏以及承压水位监测有误,都可能导致基坑坑底隆起及突涌。

三级

1、基坑周边防止超载,地基加固、井点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要求施工.

2、开挖前对围护结构可能渗漏部位作处理,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分析数据有无异常;

3、合理布设井点,为防止井点坏损,布设一定数量的预备井点.

4、开挖过程中,加强承压水位观测和控制。

5

二层承压水控制

房屋沉降、倾斜

第一承压水层为⑨2粉土层局部夹粉砂土层,高程为—21。

5m~—27.58,厚度1.2m~5.7m,位于基坑底以下约为2。

5m;地连墙已穿过⑨2粉土层。

第二承压水层为(11—2)粉土及(11—4)粉砂,地连墙穿过(11—2)粉土承压水层,墙趾插入11—3粉质粘土层。

未穿透(11-4)粉砂层,如处理不当,将造成基底隆起,甚至管涌现象,其危害极大.

二级

1、采用基坑内降水、减压储备方案。

2、第二层承压水减压井在基坑开挖至—16m时启动,并在下阶段开挖实施前5~10天提前进行.

3、加强水位观测,做到“分层降水、按需降水、动态调整”。

8

基坑开挖周边沉降过大,影响周边建筑及管线安全

地表沉降、基坑坍塌、房屋沉降、倾斜

施工中如果发生围护结构漏水,涌砂、承压水抽排过量、开挖净高过高,围护变形超标、未及时加撑,或者支撑体系强度不能满足要求,会造成此类风险。

一级

1、对影响范围内建筑进行必要的预加固;

2、超前探挖,减小风险的产生;

3、分层开挖,及时支撑,快速封闭;

4、加强对周边建(构)筑及管线的监测,密切关注围护变形情况;

5、对存在安全隐患地墙接缝背后注浆加强,开挖后立即进行封堵处理;

6、支撑于围护体系可靠连接,减少失稳风险。

对突发事故及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与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在事故发生的前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应急救护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尽可能的减轻伤亡的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随后安全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责任人,应拨打电话向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值班电话:

、。

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自救,同时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

有序地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指挥小组:

项目经理:

安全经理:

项目总工:

安全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

安全

技术负责人

后勤保障

负责人

医院急救负责人

救援

器材负责人

事故

现场负责人

事故报告负责人

应急救援负责人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并做到“分工明确、临阵不乱、指挥有效、层层落实"。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

负责组织人员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总指挥。

副组长:

协助组长做好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协调、调度工作。

成员、:

负责与医院联系并向公司汇报

负责伤员送出施工现场的急救及协调。

:

负责现场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并负责保护现场

负责调动现场人员协助进行抢险及技术支持.

负责伤员急救所需的后勤保障。

:

负责驾驶急救专用车运送伤员,急救专用车为银灰色长安面包车,车牌号为津MAD600

负责组织人员利用应急药物抢救伤员

:

负责抢救受伤人员,做人工呼吸等,确保抢救的及时准确.

其他人员在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采取抢救工作.为保证坍塌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对伤员进行抢救,指挥组应急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积极救治,调动机械车辆,以最快速度进行抢救,同时与项目最近的医院取得联系,争取时间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第四章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存在主要危险源的部门,其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对主要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应急救援抢险小组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

项目应急小组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

应急救援小组相关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安全与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按照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

应急救援小组或现场负责人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避险方法书面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