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38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8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D.存在温度差的两个物体接触会发生热传递,与内能多少无关

2.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B.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教室里的空气质量约为250kg

3.2020年4月复学后,小明去学校上课进教室前,需用电子体温计检测体温。

放学后教室喷洒酒精来消毒。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B.小明步行的速度约为1.lm/s

C.酒精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D.电子体温计利用了红外线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8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C.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蜡烛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5.下列图示实验中,能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解释的是

A.

水果电池

B.

导线框绕底部有磁铁的电池转动

C.

旋转电扇叶片让二极管发光

D.

自制电磁铁吸起大头针

6.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

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7.如图所示,物体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至底端.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通过的距离

、机械能

和动能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

A.

B.

C.

D.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约为10N

B.学生课桌高度约为200cm

C.让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

D.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

9.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不断减小

B.在B点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D.小石块在C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10.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核桃夹

B.

起子

C.

镊子

D.

羊角锤

1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200g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

C.洗澡淋浴时水温约为80℃D.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00W

1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泡均发光,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一只电表指针仍明显偏转,另一只电表示数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甲灯泡短路B.乙灯泡短路C.甲灯泡断路D.乙灯泡断路

1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14.下列实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750nm

B.初中生以正常的速度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的功率约为30000W

C.人体电阻值约为几欧姆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1A

15.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海绵无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B.乙图所示,小孩通过沼泽地时垫木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C.丙图所示,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所示,“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若瓶子侧放则无法完成实验

16.关于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光年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时间单位

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其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D.扫地时灰尘飞舞可以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7.下列四幅图中,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甲图,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B.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N极将顺时针偏转

C.丙图,发电机应用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丁图,说明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1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可以用来演示物理现象或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乙图可演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C.丙图可演示发电机原理

D.丁图可演示电动机原理

1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20.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2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面上升时(  )

A.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小B.电压表和油量表示数都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油量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油量表示数变大

21.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思想方法不同(  )

A.图①中,烛焰随着声音节奏晃动

B.图②中,水流使水轮机转动;电流使灯泡发光

C.图③中,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场使小磁针转动

D.图④中,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22.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比较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8s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约为36V

2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24.用图中的甲、乙两种方式分别提升同一重物,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匀速升高相同的高度,拉力F甲、F乙的作用点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

B.

C.

D.

25.如图所示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樟脑丸逐渐变小B.露珠的形成C.正在消融的冰凌D.夏天湿衣服晒干

二、实验题

26.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温控电路,它包括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两部分,用于获得高于室温、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恒温”.其中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36 V,R为可变电阻,Rt为热敏电阻(置于恒温箱内),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继电器线圈电阻R0为50 Ω.已知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4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的电流减小到0.036 A时,衔铁会被释放.加热器的规格是“220 V1000 W”,恒温箱内部空间大小是2 m3,空气的密度是1.30 kg/m3,比热容是103 J/(kg·℃).

(1)如图甲所示状态,通过加热器的电流多大?

(2)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有80 %转化为恒温箱内空气的内能,若使恒温箱内空气温度从25℃升高到65℃,加热器需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3)若要使恒温箱内可获得上限为100℃的“恒温”,当可变电阻R调节到多大?

(4)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下限温度设为50℃的“恒温”,则应将可变电阻R调节为多大?

27.如图是建造楼房时常用的混凝土泵车,它使用柴油提供动力,能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抽到高处进行浇灌,该车满载时总重为2.5×105N,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它装有四只支腿,支腿和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2,该车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可以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求:

(g=10N/kg,ρ混凝土=4.3×103kg/m3,q柴油=4.3×107J/kg)

(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

(2)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

(3)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消耗柴油2kg,则泵车的效率为多少?

28.某同学利用图中演示板上的5根金属丝A、B、C、D、E进行四次实验,通过分析初步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粗细和长度有关的结论。

已知板上各金属丝横截面积都相同,A、B、C、D长度相同,E的长度是它们的一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_来判断演示板上金属丝的电阻大小;

(2)演示板上E和________材料肯定相同(填字母);

(3)演示板上的金属丝中,_________(填字母)所对应的材料比较适合用作家用电线。

2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平行光源、蜡烛、光具座、凸透镜、光屏(中心位置载有光敏电阻,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或光斑越小光敏电阻的阻值越小)、电流表、开关、电源完成实验。

实验前将平行光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电流表、开关、电源、组装成如图1所示。

(1)闭合开关,当光屏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电流表示数随光屏透镜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平行光源换成蜡烛放到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____的实像。

(3)在步骤

(2)中成清晰的像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位置,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____。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同时移动蜡烛和光屏,且光屏上始终成清晰的像,在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则蜡烛是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30.在做“测量某品牌白酒密度”实验时,2班同学的方法各异。

(1)甲组: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白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白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白酒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白酒的质量。

①经小组分析,发现以上ABCD4个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_____(填序号)

②甲组测量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m1时,估计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在7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50g、2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③由图可知待测白酒的质量是_____;体积是_____cm3,密度是_____kg/m3。

④甲组同学在向量筒倒入白酒时,不慎有酒溅出,则测出的白酒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组:

进行了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白酒,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量筒,测出白酒的体积V。

乙组同学得出白酒的密度ρ白酒=_____(用已知符号表示)。

经分析发现该实验结果比真实值_____(“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

(3)丙组:

进行了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白酒的体积V;

C.将量筒中的白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m2。

丙组同学得出白酒的密度ρ白酒=_____(用已知符号表示)。

经分析发现该实验结果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原因是_____。

(4)丁组的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能天平来测量白酒的密度。

于是他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白酒的密度表达式ρ白酒=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小明针对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_____。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

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

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刻度处,用时1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s/m

0

0.05

0.20

0.45

0.80

t/s

0

0.50

1.00

1.50

2.00

t2/s2

0

0.25

1.00

2.25

4.0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

(__________)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是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多个因素有关,因此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了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

C.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缸内气体做功,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

D.热传递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个物体之间,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与内能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八下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g,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大约1×103kg/m3,则体积约为

V

=0.05m3,

故C不符合实际;

D.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的体积约为6m×8m×4m=192m3,则质量约为

m=

=1.29kg/m3×192m3

250kg,

故D符合实际。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生活常识可知,小明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酒精变干,是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电子体温计是通过红外线来进行体温的测量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甲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A.由图乙知,此时物距为

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20.0cm,等于二倍焦距,将光屏移动到85cm刻度线处,则此时像距为30.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此时在光屏上看不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相当于在光进入凸透镜前先被发散,此时像距增大;若保持凸透镜与光屏的位置不变,要得到清晰的像,则增大物距,从而使像距变小,即将蜡烛向左移动,故C正确;

D.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处气体流动速度变大,则A点处气体压强变小,烛焰将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详解】

水果电池是电源,是把化学能转化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导线框绕底部有磁铁的电池转动,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电扇的内部有磁铁和线圈,当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线圈转动时,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故能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白制电磁铁吸起大头针,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人走路时,使人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摩擦力,为了防止人走路时摔倒,也要用到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是有益摩擦,故①符合题意;

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阻碍了汽车的前进,是有害摩擦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阻碍了自行车轮的转动,是有害摩擦,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皮带传动时,主动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带动了皮带的转动;同时皮带与被动轮之间的摩擦带动了被动的转动,都属于有益摩擦,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物体从光滑的斜面滑下因为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做加速运动,故

正确;

.由

图象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

得物体做加速运动,故

错误;

、物体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动能增加,故

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D,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

正确.

故选

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一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手指甲的面积大约1cm2,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F=pS=1×105Pa×1×10-4m2=10N,故A正确;

B.学生课桌高度大约为80cm,故B错误;

C.让人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3℃,37℃为人体正常体温,故C错误;

D.家用节能灯功率大约20W左右,故D错误。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系小石块后平衡点应位于B点下方,故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在运动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在B点时弹性势能为零,故此时小石块的机械能最大,故B正确;

C.小石块的机械能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在不断变化,故C错误;

D.小石块在C点时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核桃夹支点在最前端点,核桃的夹子作用力为阻力,支点到核桃的距离为阻力臂,手的力为动力,支点到手的距离为动力臂,据此判断A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起子支点在上端瓶盖处,阻力作用在下面卡口处,动力作用在手握的地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镊子上端点为支点,手的作用点为动力作用点,夹东西的地方为阻力作用点,阻力臂大于动力臂为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D.羊角锤的支点在和桌面的接触点,阻力在钉子处,动力在手作用点。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

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淋浴时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C不符合题意;

D.家用液晶电视机的工作电流约0.9A,电功率在

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甲灯泡短路,则甲灯泡所在支路无用电器,电源会被短路,与题中故障现象不对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乙灯泡短路,电源会被短路,与题中故障现象不对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甲灯泡断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仍然会有明显偏转,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电压表阻值太大,电流表示数基本为0,乙灯泡正常发光,故C符合题意;

D.如果乙灯泡断路,甲灯泡所在支路不受影响,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与题中故障现象不对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OA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

由于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也是不变的。

故选B。

1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课本每张纸的厚度约在0.075mm,估测750nm等于0.00075mm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以正常的速度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的功率约为150W,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在2千欧到20兆欧范围内,故C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1A,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解析:

C

【解析】A、甲图,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乙图,由

可知,小孩对沼泽地的压力不变,垫上木板,增大了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故B错误;

C、丙图,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丁图中,“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由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若瓶子侧放仍然可以顺利完成该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A错误;

B.“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故B错误;

C.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故C正确;

D.灰尘在空中飞舞,那是物质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故D错误。

故选C。

1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甲图:

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是受到了磁场的作用,而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

乙图: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先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然后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出小磁针N极的指向;

丙图:

发电机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