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33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docx

最新高考生物模拟仿真试题及答案15套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一)

本试卷共32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

B.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不含蛋白质

C.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D.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活动有关,A正确;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等,也含蛋白质,B错误;小肠黏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死亡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

【答案】A

2.在某实验中,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

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

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甲组中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35S,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32P;乙组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32P,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35S,故C正确。

【答案】C

3.下列关于NaOH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pH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酸碱度

B.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

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解析】探究pH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酸碱度,A正确;鉴定蛋白质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以NaOH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体积比表示吸收速度,D错误。

【答案】A

4.某科研人员以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所用大豆幼苗的品种、大小以及生理状态属于无关变量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三种植物激素对大豆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C.该实验能反映出IAA的两重性,但不能反映出IBA和NAA的两重性

D.IAA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可能在0.05μmol·L-1~0.5μmol·L-1之间

【解析】该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试剂和各试剂的不同浓度,因变量是大豆幼苗生长程度,其所用大豆幼苗的品种、大小以及生理状态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实验中的三种试剂并不都是植物激素,吲哚丁酸和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B错误;该实验能反映出IAA的作用效果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体现了IAA的两重性,而IBA和NAA的作用效果均是抑制生长,没有体现两者的两重性,C正确;IAA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在0~0.5μmol·L-1之间,故有可能在0.05μmol·L-1~0.5μmol·L-1之间,D正确。

【答案】B

5.美国弗吉尼亚州的ArcTech公司给白蚁喂食煤炭,然后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再以煤炭为主要营养专门培养这些微生物,生产甲烷用于发电,这一方法消除了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白蚁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用样方法调查白蚁的种群密度

B.白蚁消化道内的全部微生物和白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是CO2,该项研究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

D.温室气体影响生物种群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白蚁食用煤炭,在生态系统结构中属于分解者,其活动能力不强,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题干信息“在它们的消化道内寻找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只能说明最擅长将煤炭转化成甲烷的微生物与白蚁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引起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该项研究能够消除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几乎全部温室气体,有可能成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关键,C正确;温室气体影响生物种群变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正确。

【答案】B

6.若控制小鼠某性状的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基因纯合时能使胚胎死亡(XDY或XdY也能使胚胎死亡)。

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B.若致死基因为D,则F1雌鼠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C.若致死基因为D,则F1小鼠随机交配,F2代存活的个体中d基因频率为5/7

D.若致死基因为D,则F1小鼠随机交配,F2代雌鼠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1∶3

【解析】若致死基因为d,F1中雌雄小鼠数量比为2∶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则F1中雌鼠有2种基因型,分别为XDXD和XDXd,只有1种表现型,A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说明亲本基因型为XdY和XDXd,F1中雌鼠有2种基因型,分别为XDXd和XdXd,有2种表现型,B正确;若致死基因为D,F1中雌性基因型为XDXd和XdXd,雄性基因型为XdY,随机交配后代雌性个体比例为XDXd∶XdXd=1∶3,雄性个体只有XdY,且XDXd∶XdXd∶XdY==1∶3∶3,因此d基因频率=(1+6+3)÷11=10/11,C错误,D正确。

【答案】C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9分)

某小组将水生植物黑藻分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高浓度CO2(5000μLCO2·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30μLCO2·L-1)下,都在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然后把甲、乙两组都放在自然空气CO2浓度和保持相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两组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l00μmol·m-2·s-1时,甲组有气泡释放,而乙组无气泡释放,甲组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证明,水生植物黑藻经高CO2浓度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并未影响呼吸速率,从图分析未影响呼吸速率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得出,高浓度CO2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时甲组叶肉细胞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等于”)乙组。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将甲组置于高浓度CO2(5000μLCO2·L-1)下,乙组置于自然空气CO2浓度(330μLCO2·L-1)下,说明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CO2浓度(或高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据图分析,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

甲乙两组在光照强度为0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虚线以下表示两组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而以上表示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两者的光合速率不断增加,但是甲组一直低于乙组。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CO2浓度(或高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光照强度为l00μmol·m-2·s-1时,甲组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因此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甲乙两组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但是在光照强度为0时的呼吸速率相等,说明水生植物黑藻经高CO2浓度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但是并没有影响呼吸速率。

已知高浓度的CO2会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时甲组叶肉细胞C3的含量会降低,即小于乙组。

【答案】

(1)探究高CO2浓度(或不同CO2浓度)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CO2(1分)光强为100μmol·m-2·s-1时,甲组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气泡中的气体为CO2

(3)光照强度为0时,甲组和乙组的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小于

30.(8分)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人体在禁食且安静条件下,体内三种物质含量变化。

据图分析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上图中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

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

(2)据图可知,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原因是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

(3)禁食后,血糖的来源有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其中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

【答案】

(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随禁食时间的延长,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来源:

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

氧化分解

31.(10分)

春季浮游藻类群落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以硅藻为主的群落,而后转为绿藻,继而转为以蓝藻为优势种的浮游藻类群落。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上述藻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它们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2)进入春季后,湖泊各种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否会发生改变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春季升温过程推迟,而光照已然增强。

研究表明,蓝藻更适应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

由此推测气候异常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__________(填“提前”“延迟”或“不变”)。

【解析】

(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以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上述藻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上述藻类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2)进入春季后,由于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所以湖泊中各种藻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3)蓝藻更适应高温低光照的新环境,由此可推测气候异常对湖泊中蓝藻成为优势种的时间将延迟。

【答案】

(1)第一营养级竞争

(2)会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或从结果来看,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

(3)延迟

32.(12分)

已知果蝇的红眼(A)与白眼(a)、长翅(B)与短翅(b)这两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知道长翅与短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现有纯合的红眼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白眼短翅♂,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能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判断长翅与短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此子一代相互交配,理论上子二代中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白眼短翅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可以利用白眼短翅♀与红眼长翅♂杂交,通过子一代表现型判断长翅与短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若子一代表现为红眼长翅♀、白眼短翅♂,则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一代表现为红眼长翅♀、白眼长翅♂,即后代雌雄性都表现为长翅,说明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红眼基因与白眼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即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如果长翅与短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一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则此子一代相互交配,理论理论上子二代中红眼∶白眼=1∶1,长翅∶短翅=3∶1,即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白眼短翅=3∶1∶3∶1。

【答案】

(1)白眼短翅♀、红眼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长翅♀、白眼长翅♂

(2)不遵循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

(3)3∶1∶3∶1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工业上常用酵母菌来改善酿造酱油的风味,在稀释发酵阶段,由于添加了较多的盐,抑制了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而一些耐盐酵母菌会继续生长,发酵产生乙醇、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增加酱油的风味。

某实验小组从传统发酵酱油中筛选并分离耐盐酵母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酵母菌用于酱油发酵过程中,密封的发酵罐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则培养基的pH需要调至__________。

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筛选耐盐酵母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保证筛选出的酵母菌具有耐盐性,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_。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与_________(试剂)反应会呈现灰绿色,该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4)在对菌液中的耐盐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一般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将酵母菌用于酱油发酵过程中,密封的发酵罐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促进酵母菌的繁殖,使发酵后期有较多的酵母菌参与无氧呼吸。

(2)大肠杆菌适宜的培养基pH应为中性或微碱性。

实验室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培养基灭菌。

(3)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

筛选耐盐性的酵母菌,培养基中应加入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

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会呈现灰绿色,可用于乙醇的检验。

(4)在对菌液中的耐盐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需要从涂布平板中筛选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所以要将多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涂布在平板上培养。

【答案】

(1)为酵母菌提供氧气,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

(2)中性或微碱性高压蒸汽灭菌法

(3)抑制细菌的繁殖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酸性重铬酸钾

(4)保证能从中筛选出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烟草是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双子叶植物,易受TMV(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而大幅度减产。

绞股蓝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

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①表示遗传信息流动中的_________过程,过程③所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2)大量扩增目的基因可以使用PCR技术,该技术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变性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过程⑤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

(4)过程⑥还需要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的______________,在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TMV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图分析,①表示逆转录,②表示目的基因的获取,③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植株,⑥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③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

(2)利用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过程中,变性的目的是使DNA解链为单链。

(3)④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⑤表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再生植株的过程。

(4)过程⑥还需要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个体水平上检验获得的烟草能否抗TMV的方法是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

【答案】

(1)逆转录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使DNA解链为单链(DNA解旋)

(3)农杆菌转化法植物组织培养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用TMV感染烟草,观察烟草是否被感染(患病)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二)

本试卷共32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Cl35.5 Ca55 Zn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和复原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的过程发生了膜流

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了膜流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

【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A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没有发生膜流,B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存在膜流,C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D错误。

【答案】C

2.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B.转录时DNA双链解旋需要RNA聚合酶

C.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和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

D.RNA既能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还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解析】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这样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RNA聚合酶既有连接核糖核苷酸的作用,又有解旋作用,所以在转录过程中,DNA双链打开,需要RNA聚合酶,B正确;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因此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和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完全相同,C错误;RNA既能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还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比如艾滋病病毒,D正确。

【答案】C

3.地震发生时,灾民们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食物、饮用水的缺乏和各种疾病。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灾民中许多人都出现了全身浮肿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体内严重缺少蛋白质

B.灾民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减弱

C.因饮水不足,灾民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在寒冷环境中,灾民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解析】体内缺少蛋白质时,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导致全身浮肿,A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B错误;饮水不足会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灾民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

【答案】B

4.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与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见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的32P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H2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

B.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没有影响

C.GA处理后32P放射性在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中的强度差异不明显

D.H2O处理后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无关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赤霉素对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脱落率与营养物质运输的影响,H2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