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863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docx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图文精

第38卷

增刊22009年

12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RARE

METALM[ATERIALSANDENGINEEIUNG

V01.38,Suppl.2December2009

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

丁贺玮1,刘宝林1,一,高德利2,黄朝晖1,房明浩1,吴小贤1,陈

博1,刘艳改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中1虱4:

/油大学(北京),北京102249)

要:

以Si粉和SiC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冷等静压成型,通过反应烧结成功制备了SbN。

.SiC复相耐磨材料。

并将其

和95A1203耐磨陶瓷在以水和SiC混合颗粒为冲蚀介质实验条件下,进行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原料中Si粉加入量为40%~80%(质量分数)试样的耐冲蚀磨损性能优于95A1203耐磨陶瓷。

原料中Si粉加入量为70%试样

的耐固液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最好,在平均线速度分别为132和67m/rain的实验条件下的冲蚀率分别仅为0.87%和O.30%。

此外,通过SEM观察了冲蚀后试样的显微形貌,探讨了其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机理。

关键词:

Si3N4.SiC:

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95A1203耐磨陶瓷中图法分类号:

TQl7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2.185X(2009)¥2.0209.04

冲蚀磨损是钻探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常见问题,是钻探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

如在现代石油钻井生产中的泥浆泵的损坏主要是泥浆泵缸套被冲蚀磨损导致。

由于钻井泥浆泵一直是在高压情况下输送钻井泥浆的,而且泥浆的粘度高、有时还具有腐蚀性,其工作条件较为恶劣。

目前优质缸套大多使用的是离心浇铸而成的高铬合金材料。

金属材料由于抗冲蚀磨损性能差、耐化学腐蚀性差(特别在中高温的使用条件T)t11,在泥浆的冲刷磨损和腐蚀共同作用下,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化高技术的生产要求。

特别是对一些地质条件较恶劣的油田,其使用寿命较短。

而具有较高强度、较高硬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的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材料在耐磨零部件上使用已经表现出优秀的抗冲蚀磨损性能。

但是,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材料烧结时是液相烧结,有较大体积收缩,制品容易变形,因此制品烧成时成品率相对较低,且无法制备形状复杂的大型制品。

另外,由于氧化铝和氧化锆陶瓷材料热膨胀系数大和导热系数低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较难缓解摩擦发热产生的应力,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型开裂而严重影响其推广应用。

Si3N。

.SiC复相耐磨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以及低热膨胀系数、高导热系数、良好的热震稳定性等优点[21。

与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的导热系数相比,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高,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了在钻探中由于干摩擦

工作温度升高导致陶瓷开裂;同时Si,N。

.SiC复相耐磨材料的烧结属于固相反应烧结,制品不容易变形,烧成过程相对容易控制,可以制备形状复杂的大型制品,

成品率较高【3】。

本实验利用工业原料si粉和SiC细颗粒等原料,在先进结构陶瓷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氮化反应烧结的方法,对实现制备钻探工程中用Si3N4一SiC复合材料进行了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研究,为其在钻探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实验

本实验主要原料是不同粒度的黑SiC,纯度大于97%;工业级Si3N4粉,纯度大于90%,粒度小于47

pm;

si粉,粒度小于43“m;Y203粉,纯度大于99.99%,粒度2-5“m;高纯氮气(N2>99.999%)作为反应气和保护气;以3%木质素磺酸钙为结合剂。

具体试样组成配比示于表1和表2。

表1

SIC的颗粒级配

TableI

Particlecompositionof

SiC(∞,%)

收稿日期:

2009—06-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摹金(50802091)资助;中国地质大学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资助

作者简介:

丁贺玮,男,1982年生,硕士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学钻探国家专业实验室,北京100083;通讯作

者:

房明浩,博士,副教授,电话:

010.82322186

,.

 

万方数据

稀有金属材料与T程

第38卷

表2

Si3N‘-SiC复相耐磨材料配方

Table2

CompositionoftheSi3N4-SiC

samples(to/%)

表1介绍了不同粒度SiC具体加入量。

表2给出了具体原料的配比,其中Si粉和SiC为主要原料,Y203粉、Si3N4粉为添加剂。

Y203能与Si粉表面的Si02反应,去除了Si表面Si02膜,裸露Si表面,加速了Si的氮化反应,促进口相Si3N4形成和晶体长大的作

用更明显。

选用Si3N4粉为添加剂,因为在Si粉中加入Si3N4(一般不超过5%)能明显提高Si粉的氮化率。

若在Si粉中加入纳米数量级的Si3N4颗粒,发现可以降低烧结的温度,增加烧结体的综合性能。

这是由于纳米级的Si3N4颗粒在坯体中更分散,能在反应烧结时形成更多的Si3N4的核心,有利于氮化硅的结晶。

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造粒后用10

mm×10mm×80

mm模具在50MPa成型后,再用冷等静压在150MPa下密实。

经过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下在最终温度l500℃下保温3h氮化烧成。

冲蚀磨损实验:

将各组试样和用于对比实验的95A1203耐磨陶瓷分别固定在自制冲蚀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测试,冲蚀介质比例为水:

500“mSiC颗粒:

700

lam

SiC颗粒=1.5:

1:

1(质量分数),在冲蚀角度为900,

平均线速度分别为132和67m/min的实验条件下,对试样进行24h冲蚀磨损实验。

使用荷兰Philips.FEI公司产XL30ESEM—TMP型扫描电镜(SEM)进行显微形貌观察。

2结果与分析

2.1

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比较

各组试样在冲蚀角度为90。

,平均线速度分别为

132和67m/rain的实验条件下,不同Si粉加入量试样S1~S10(原料中Si粉加入量由100%~10%变化)的耐液

固冲蚀磨损的冲蚀率以及相同实验条件下的95A1203耐磨陶瓷的冲蚀率分别示于图1a、lb。

由图1可以看

出,在相同冲蚀角度、不同冲蚀速度下,所制备试样的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为:

随着Si粉含量降低和SiC含量增加,Si3N4一SiC复合材料的冲蚀率先降低后增加,且冲蚀速度越快,其冲蚀率也越高。

从图1可见,S1的冲蚀率最高,为1.18%,s4的冲蚀率最低,为0.87%,95A1203的冲蚀率为1.04%。

S1为全Si粉试样,氮化烧成后为全Si3N4陶瓷,其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性反而最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Si粉在氮化反应烧结成Si3N4材料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微气孔结构,从而耐冲蚀磨损性能降低。

而当试样中含有一定量的SiC,则可以提高其耐液固两相流的冲蚀磨

损性能。

但当SiC含量超过一定时,其耐冲蚀磨损性

能又降低,主要是由于SiC是脊性料,是共价性极强

的化合物,在高温状态下仍保持很高的键合强度,所以极不容易烧结,所以通常采用Si3N4结合SiC的方法使其达到致密。

如果Si,N。

基质相含量不够时,试样就难以达到致密烧结,因此其耐液固两相流的冲蚀磨损性能就会比较差。

图1不同线速度时试样冲蚀率

Fig.1Erosion-wearing

rate

ofsamplesat

all

erosionspeedof

132

m/min(a)and67rcI,'min(b)

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当组成为30%SIC、70%Si粉时,其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最优。

本实验制备的Si3N4.SiC复相耐磨材料试样,冲蚀线速度为132m/rain时,S3。

S7号样的冲蚀率均低于95A1203耐磨陶瓷,而冲蚀线速度为67

m/rain时,¥2-¥9试样冲蚀率

 

万方数据

增刊2

丁贺玮等:

Si3N4一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

・211・

均低于95A1203耐磨陶瓷。

说明反应烧结制备的si3N。

.SiC复合材料具有比较优良的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性能,部分甚至优于常用95A1203耐磨陶瓷的耐液固两相流的冲蚀磨损性能。

2.2

SEM照片分析

从图2a可见S1试样表面有很多冲蚀后留下的点

坑和犁削坑。

因为实验用冲蚀介质SiC为不规则形状,且有棱角,当其冲蚀试样表面后就会形成这些凹坑。

Sl表面被冲蚀的比较严重因此凹坑较多,这也印证了其耐冲蚀磨损性能差。

而图2b中S4试样冲蚀后表面凹坑明显较少,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加入一定量的SiC颗粒后,提高了其抗冲蚀磨损性能。

Si3N。

基质和SiC颗粒紧密结合。

不同粒度的SiC颗粒相互堆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致密堆积,Si粉氮化生成的Si3N4可以填充在颗粒间的空隙中,形成了Si3N4包围SiC的紧密结构。

此外在冲蚀磨损过程中,SiC颗粒可以起到一个“屏蔽保护”作用,见图3。

因为坚硬的SiC颗粒具有硬度大、耐磨损的特点,当冲蚀介质对Si3N4基质不断冲蚀磨损过程中,遇到坚硬耐磨的SiC颗粒就阻止了对里面基质的冲蚀磨损,如图3b中Sj3N4基质被冲蚀破坏后露出SiC颗粒的表面,就阻碍了底下或Si3N4基质的进一步破坏。

另外,当迎着冲蚀方向

一侧的Si3N4基质被破坏后,露出的SiC颗粒保护了

SiC颗粒另一侧的Si3N4基质。

图2

Sl和S4试样冲蚀后表面形貌

Fig.2

MicrostmctureofthesurfaceofSl(a)andS4(b)after

erosiveWeal"testing

S4试样的基质与颗粒具体结合情况示于图4。

观察发现SiC颗粒被Si3N4紧密集合,图4a为试样断口形貌,发现试样断裂时发生穿晶断裂,说明试样具有很好的结合强度。

图4b中,白色部分为Si3N4基质,可以见到一些长柱状晶粒生长到SiC颗粒表面一些缺陷中,这些晶粒可以起到“铆钉”的作用。

这些结构不但可以提高Si3N4一SiC复相耐磨材料的强度,也可以

增加其耐冲蚀磨损性能。

图3颗粒的“屏蔽保护”作用形貌

Fig.3

SEMphotosofthe“ScreeningProtection’’ofparticles

图4

S4试样的颗粒与基质结合形貌

Fig.4Microstructureofthebondingbetweentheparticlesand

matrixofS4

结论

以30%SIC和70%Si粉为主要原料在最终温度1500℃下氮化可以制得具有优良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的Si3N4一SiC复合材料,其在平均线速度分别为

132和67m/min的实验条件下的冲蚀率分别仅为

0.87%和0.30%,均优于相同条件下常用95A1,O,耐磨陶瓷的耐冲蚀磨损性能。

SiC颗粒可以对Si3N4.SiC复合材料中的Si3N4基质在冲蚀磨损过程起“屏蔽保护”

作用,适量的SiC颗粒可以提高Si3N4.SiC复合材料的

耐液固两相流冲蚀磨损性能。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JiangXiaoxia(姜晓霞)eta1.CorrosiveWearofMetal(金属的

腐蚀磨损)【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Press,2003:

122

【2】Dong

Wenling(董文麟).彤批Ceramics(氮化硅陶瓷)【M】.

BeUing:

ChinaArchitectureIndustryPress,1987

【3】HuangZhaohui(黄朝晖)ela1.Refractories(耐火材料)[J】,

1990(5):

10

 

万方数据

・21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第38卷

Solid—LiquidTwo-PhaseFlowEros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