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183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遵义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告子》“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表明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礼乐征伐自大夫出D.礼乐征伐自庶人出

2.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是

A.征召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世禄制

3.对下列人口统计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南北经济趋于平衡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逐步发展D.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4.《新唐书·食货志》记载:

“(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这表明

A.具有商业交易凭证功能B.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具有货币兑换凭证功能D.提高了商贾的社会地位

5.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某时期儒家学说的有这样一段描述:

“……它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最早造成上述影响的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

6.黄宗羲评价某先贤时说:

“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不假外求。

”下列属于该先贤的主张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D.“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

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

A.自然经济的阻碍B.专制制度的逐渐腐朽

C.传统思想的顽固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8.下列对话材料中,尚缺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

背景

对话

1912年,清帝退位

文三:

“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

赵四:

“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帝复辟

赵四:

“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文三:

“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A.民风兴衰B.民智未开C.民主日新D.民族觉醒

9.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B.外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外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

“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曾国藩、李鸿章B.康有为、梁启超

C.陈独秀、李大钊D.孙中山、黄兴

11.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

“……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某一时期是指

A.太平天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2.“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13.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

“1905年——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4.《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D.“一大片”

1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6.《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7.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18.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保持道路畅通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规范人们行为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19.有人说:

“美国的颁布《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人权宣言,但也是一部妥协宪法。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妥协的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南方与北方的关系D.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

20.名城遵义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某中学在宣传“红色印象”活动中,制作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这一专题卡片。

其错误有

◇中共二大,建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党中央左倾错误

◇中共七大,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

◇中共八大,提出“多快好省”的经济建设方针

A.1处B.2处C.3处D.4处

2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22.XX百科关于“义务交售制”解释为:

国家半无偿或近乎无偿地占有集体农庄的大量农产品,方法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带有课税性质。

这种制度在苏联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是

A.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适应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3.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曾发出“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的感叹。

德国诗人阿恩特也曾追问:

“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

是普鲁士?

是士瓦本?

是葡萄映红的莱茵河畔?

是海鸥翱翔的波罗的海沿岸?

噢,不!

不!

不!

他的祖国必须更大”。

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导致诗人们如此感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现状B.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

C.君主专制的黑暗D.异族入侵、领土被宰割的现状

24.中新网2013年4月8日电据英国媒体报道,被称作“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女男爵8日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她曾经主导的“撒切尔主义”主宰英国政坛近20余年。

“撒切尔主义”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

据此判断“撒切尔主义”

A.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B.主张福利国家政策

C.反对全面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支持平等主义,积极促成社会公平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为25~26题,所有考生必答;选做题为27~30题,考生任意选择其中一道题回答,多做则按第一道题评分。

必做题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毛泽东统一了中国,给予人民一套新的道德观,提高了工农的地位,并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廉洁的政府。

……无论人们将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使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其实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

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

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80年代将找不到要改革的对象。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

材料二1956年底,第一个到“红色中国”的北美记者、美联社的兰卡什尔在游历8000公里后,发表了关于中国的预见性报道:

“中国就像一部由6亿个零件组装的超级机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

”兰卡什尔写道,“6亿中国人忘我地埋头苦干,要把他们落后贫穷的祖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

材料三1976年毛泽东去世,一位摄影师在珠江边,拍下了晨练的老人戴着黑纱打太极拳的照片。

他感到,“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他后来成为《时代》周刊的驻京摄影记者。

“中国人把一个巨大的包袱放下来。

”他说。

在大连理工学院,一个滑冰的学生展开双臂,从毛主席像身边掠过,把它甩到身后。

“如果当时我没感觉中国在变的话,这个事情可能在我眼中一下子就过去了。

——《“蚂蚁山”上的理想与奋斗》——西方媒体的六十年“中国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是怎样从政治上提高工农地位的?

(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是怎样开展的?

有何成就?

与西方的工业革命相比,毛泽东时代发生的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造成这一特点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这部“超级机器”高速运转中的成功与失误。

(5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中国人是怎样迎来“新时代”的?

(6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588年英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的格拉沃利纳大海战图21894年中日黄海大战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场海战的政治、经济背景比较说明其爆发原因、影响和反映的本质问题。

选做题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亚崛起,群龙竞舞。

以“升龙”为国都的越南,同为龙图腾之国,其现代化,亦与中国基本同步。

目前,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1986年开始的越南“革新开放”,相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可谓青出于蓝。

在政治领域,2002年,越南国会即可质询中央政治局等核心机构;2006年,越南在其十大上,就已经实现了总书记的差额选举;同年,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国会议员实现了直选,国会甚至可以否决政府总理提出的关于高铁投资的计划;2009年,越南又实现了地方党委书记由党员直选的制度;2010年,越南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党政军及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均需公开个人财产。

越南基本实现了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并且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行政权力基本不干涉法院运作。

在经济领域,越南亦成绩斐然。

越南在革新之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到100美元,目前则突破1000美元大关。

革新以来,越南综合经济增长率,大约为7%左右,居东盟各国之首,在亚洲亦仅次于中国。

2005年,越南更被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盛赞为“一个同时达成发展与均衡的国家”,其基尼系数,为亚洲国家最低,可谓“藏富于民”。

(1)根据材料概括越南改革的政治经济内容(11分)

(2)根据材料总结概括中越改革成功的共同启示。

(4)

28.(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独立宣言》确立的政治原则及其历史作用。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对此,你有何认识?

(11分)

29.(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日本人在高调纪念日俄战争的时候也不忘这样评价自己的胜利: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震撼了整个世界。

亚洲弱小的国家居然击败了大国俄国。

这是有色人种第一次战胜白种人的战争,给被欧美列强支配的亚洲、非洲,世界各地的独立运动带去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日俄战争的评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材料一越南著名爱国志士潘佩珠,曾赋诗一首——《提醒国民歌》,赞颂日本打败沙俄的战功。

诗中有云:

“沙场几度交峰,鸭绿旗飘扬,辽阳号角响。

旅顺口白雾迷蒙,奉天城惊愕江山。

海军一战瓦解,东方巨声劈开泰华山”

——《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1卷第118页

材料二“日俄一战,日本便战胜俄国。

日本人战胜俄国人,是亚洲民族在最近几百年中头一次战胜欧洲人,这次战争的影响,便马上传达到全亚洲,亚洲全部的民族便惊天喜地,发生一个极大的希望”。

——《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402页

材料三这场战争“实有一大可喜之事在”,因为若日本战胜,则可打破黄种人不如白种人的谬见,使国人认识到“国家强弱之分,不由于种而由于制”,立宪还是专制,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中外日报要闻》,1904年2月13日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

日本、越南和中国就日俄战争对亚洲的影响的共同评价是什么?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及亚洲形势回答为什么会有如此共同的评价?

(9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日俄战争的特点(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该报的政治观点(4分)

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

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

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

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

……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由于相互牵制,人人都不能按自己所认可的准则行事。

这是十分有利的,因为人如果能够随心所欲,就无法对植根于每一个内心的鄙陋和丑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就是应用伦理学。

……真正的政治家都要专门地研究德性。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

(1)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学的观点。

结合所学,指出其关注的对象。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主张的内在联系。

(11分)

贵州省遵义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C

C

A

C

B

B

D

D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C

A

B

C

D

D

A

B

A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必做题为25~26题,所有考生必答;选做题为27~30题,考生任意选择其中一道题回答,多做则按第一道题评分。

25.(25分)

(1)先后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2)开展:

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走工业化道路);(2分)

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②长春“一汽”③沈阳机床厂④沈阳飞机制造厂(任答两点即可得全分。

参考得分点:

建立东北工业基地;)(2分)

阶段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2分)

历史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旧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参考得分点:

或旧中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畸形发展等)(2分)

(3)成功:

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国情,制定正确任务;(2分)

失误:

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分)

(4)迎来新时代: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得分点: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策等);②开展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③实施对外开放;④提出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26.(12分)

(1)信息一: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说明:

①政治:

西班牙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②经济:

西班牙通过殖民探险扩张获得巨额财富;英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③影响:

西班牙衰落,英国建立其海上霸权;④本质: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必然被资本主义所击败;两国对世界海上霸权的争夺。

(信息归纳3分,说明任答2项即得3分。

共6分)

(2)信息二: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黄海战役中各有损失。

说明:

①政治: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经济: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或答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亦可)④先进的资本主义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主义。

(信息归纳3分,说明任答2项即得3分。

共6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内容:

①政治体制改革:

a、建立国会质询制、总书记差额选举制;b、国会议员直选、扩大过会否决权;C、建立地方党委书记党员直选制、官员财产申报制;d、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6分)

②经济体制改革:

a、改革开放;b、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c、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东盟)等。

(5分)

(2)启示:

政治公开透明、健全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机制科学、完善;依法治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等(2分)

28.(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原则:

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

(2分)

作用:

鼓舞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分)

(2)变化:

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6分)

认识:

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美国的选举制度日趋完善等。

(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

29.(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共同评价:

日俄战争激励和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产生共同评价的原因:

①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政治军事侵略和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亚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兴起;③亚洲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欧美列强的奴役;④亚洲同属有色人种,有共同的种族认同心理;(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

(2)特点:

日俄交战,以中国为战场;(2分);

观点:

决定日俄战争胜负的是政治体制,而不是人种。

(4分)

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观点:

德性(善和美);中庸,适度。

(2分)

对象:

人和人类社会或雅典公民。

(2分)

(2)主张:

法治,理性;民主,反对专制。

(4分)

背景:

民主政治的发展(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古希腊人文主义。

(3分)伦理学是政治学的基础;政治学就是伦理学的应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