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6119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5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docx

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作者从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等方面对儿子进行引导,字里行间凝聚着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

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且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养料。

C.《伊索寓言》叙事简洁客观,很多故事是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它所蕴含的道理。

《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盛,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B.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量已超出30台左右。

C.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D.每逢节假日,他常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到公园玩耍。

3.下列有关名著《西游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很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B.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

他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C.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自神通,如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能力。

D.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作村姑、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均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D.比雨水还多的绿色颜料,被谁掀翻了,泼泼洒洒地,愣是将山野莽原,绿得一望无际,绿得一塌糊涂。

二、字词书写

5.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泰州,海的故乡》一文用细nì不失大气的文字描绘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yùn,记录着人间的美好,传承着历史的辉huáng,延续着生命的永恒,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盛yàn。

 

 

 

 

 

 

 

 

 

 

 

 

 

 

 

 

三、现代文阅读

胡屠户道: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造饭。

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

“你如今即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

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范进道:

“岳父见教的是。

”胡屠户又道:

“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

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

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

可怜!

可怜!

”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

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

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

“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

“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

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

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用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

”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

“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

‘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今日果不其然!

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6.小说善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试分析下列两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中的表达效果。

(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2)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7.从选文看,两次出现的“千恩万谢”的意义有何不同,作用是什么?

8.《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请你就选段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达到讽刺效果的。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中国菜系的形成

①古人认为,美味佳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

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论治庖时,也认为“烹调得宜,便为美馔”;“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只要对口味。

”如黄河流域的人们就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它以齐鲁饮食文化为代表。

古籍中记载齐鲁地区人们的经常性菜肴有:

醢、菹菜、酱等,这都是用盐腌制的食物。

所以,生活在鲁国的孔子,平日饮食是“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篇》)。

而长江流域人们的饮食口味就与黄河流域大相径庭,它以荆楚饮食文化为代表,楚人饮食大体是遵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来调和五味的。

②这种不同地区口味的偏差,成为中国饮食格局构建的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艺术烹调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味觉习惯,在选料方式、操作方法、色泽搭配等方面,逐渐构成了区域性的食谱程式——菜系,以及由此而衍化的各种风味饮食,食用惯制。

③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食品种类的不同,各地人们的饮食口味和饮食结构都有明显差异。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分布格局,大致可以划分为11个相对独立的特色板块:

1. 东北圈;2. 京津圈;3. 黄河下游圈;4. 长江下游圈;5. 东南圈;6. 中北圈;7. 黄河中游圈;8. 长江中游圈;9. 西南圈;10. 西北圈;11. 青藏高原圈。

④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指出: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

”各地饮食的差异乃自然形成,自然环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譬如,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食品容易发酵。

发酵食品的一大特色是酸。

久而久之,形成了傣族人酸食的饮食个性。

而酸味食品恰恰满足了炎热地区人们对口味和健康的需求。

因为酸食具有两大功能:

一是刺激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二是有消暑解热的效用。

⑤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饮食调制的地方风味差异,其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礼记·内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时代天子食用八样美味菜肴(号称“八珍”)的烹饪方法,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北方菜的最早食谱。

其用料多为陆产,属黄河流域地方风味;而《吕览·本味》《楚辞·招魂》所列举的菜肴,其用料多为水产禽类,属长江流域地方风味。

两汉以后,西南部的巴蜀、益州以及东南部的吴越广陵成为天下重镇,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富饶的物产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及至唐代,中国饮食调制法的风俗传承在南方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区域:

西南长江中上游的川味,中南长江中下游的淮扬味以及岭南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粤闽味。

⑥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发源地之一,秦汉时期,冶铁、煮盐、纺织三大手工业尤其发达,生产力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山东烹饪的发展和提高。

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见于典籍。

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基本形成,元、明、清三代,特别是清代,各地方风味有明显发展,《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一节说:

“肴馔之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

”在四大菜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闽菜、京菜、湘菜、徽菜,成为八大菜系。

9.本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

请简要概括。

10.第⑤⑥段能否调换顺序?

为什么?

11.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见于典籍。

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基本形成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恰与够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

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

黄帝想了想说:

“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

”仓颉击节赞叹:

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

什么情况下够了?

什么程度才叫够了?

很难有个量化。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

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

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

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

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

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

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

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

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

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

”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

“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

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

“将军,是不是太过了?

”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

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

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

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

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

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4.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15.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16.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观点?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B.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

C.第①段的作用是引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第③段“说话也是如此”中“如此”是指:

对“够”的把握是困难的,很难有个量化。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③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⑥,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

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

①涯:

岸边。

②欧阳公:

即欧阳修。

③构:

搭建。

④直:

当,临。

⑤洒然:

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

指皇帝;优游:

悠闲自得;无为:

清静自然。

⑦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______)

(2)耳新乎其所闻(______)

(3)非丝非竹(______)

19.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2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充分表现了滁人、宾客、太守的欢乐。

B.甲文写滁州的老老少少互相提携出游,前后呼应,歌声不断的情景,正是政通人和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欧阳修虽遭贬,但他并不消沉,而是为政一方,造福一方。

C.甲乙两文都写了太守的醉和众宾的欢,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而乙文的景色更富于变化,更能表现作者爱好游乐的性格。

D.在滁州西南泉水边,有“丰乐亭”和“醒心亭”;“醒心亭”在“丰乐亭”的东边,地势比“丰乐亭”高。

欧阳修与众宾客游乐时,一般是在“丰乐亭”饮酒喝茶,有时醉了或感觉疲劳时就到“醒心亭”去眺望风景。

22.(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五、句子默写

2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

(2)(6)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__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2)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

(贺知章《________》)

(3)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

(张志和《渔歌子》)

(4)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5)__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6)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_______)《卜算子·咏梅》)

(7)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_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该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六、诗歌鉴赏

24.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阅读诗歌,分析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七、语言表达

25.仿写句子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请你另外写三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26.(题文)“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红楼梦》中《__________》诗中的句子。

九、作文

27.任选一题写作。

(1)题目:

我的________行动

要求:

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种子只有向下生出根,才能向上长出嫩叶,凭着它们的天生的力量,日后长出枝干和树叶,铺展绿荫,开花结果。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8.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以“这样多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女儿:

“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

父亲:

“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

女儿:

“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

父亲:

“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

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3、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