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6065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docx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

安龙县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08.12)

安龙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县人民政府:

为充分了解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根据中共安龙县委办公室、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的通知(县办明电〔2008〕40号)精神和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床位、人员

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271所,其中:

县级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站各1所,民营医院1所,村卫生室265所。

全县编制病床369张,实有床位297张(其中县医院123张,县妇幼保健站30张,乡镇卫生院144张)。

全县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8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在职卫生技术人员39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81人),村卫生技术人员295人(其中255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民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2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

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约1.79(按43.5万人口),全民所有制在职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约0.9人,每千人有床位0.68张。

(二)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三项建设”、“卫九项目”、“国债项目”等项目支持,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投入国债建设资金

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330万元(其中土建建设资金283.8万元,购置医疗设备资金46.2万元),在16个乡镇建设66个村卫生室,目前已全部验收。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县正逐步推进甲级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度,预计2009年底在所有行政村完成187个甲级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三)初保工作

2008年我县被纳入全省初保合格县评审验收范畴。

为全面推进我县初保各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我县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制定规划、加强督促管理,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初保各项工作。

通过各部门的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初保工作达到了项目实施预期目标。

2008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省初保验收组评审验收。

(四)改厕工作

为做好我县改厕项目实施工作,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黔西南州2008年暨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发动、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积极开展了项目实施工作。

截至11月底,已完成上级下达我县2000户卫生厕所的改建任务。

(五)疾病预防控制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了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了6次冷链运转和督导。

据统计,各疫苗接种情况为:

卡介苗接种率90.96%;脊灰接种率为90.32%;百白破接种率为78.7%;麻疹疫苗接种率84.63%;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54%。

认真开展了鼠疫、结核病、艾滋病、麻风病、狂犬病、碘缺乏病等防治项目工作,达到了项目实施预期目标。

2008年5月兴隆镇发生麻疹暴发流行,疫情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了医疗救治、应急免疫接种、流行病学调查等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由于反应及时、措施有力、处置得当,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发生,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33例。

(六)新农合工作

我县于2007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发动、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收取参合金等积极开展了新农合工作。

2007年全县参合农民32.7万人,收缴参合资金327万元,参合率为81.68%;全年共为参合患者审核报销医药费用779.19万元(共97141人次),其中:

住院费用663.43万元【25873人(次)】,;门诊费用115.76万元【71268人(次)】。

2008年全县应参合农民40.232万人(截至11月底),共收缴参合金336.62万元,参合率为83.67%。

截至11月30日,共为参合患者审核报销医药费用1025.28万元(其中住院费用878.47万元【共22602人(次)】;住院费用206.81万元【共107605人(次)】。

全县定点新农合医疗机构150个(其中:

县级2个,乡镇级16个,村级132个),基本覆盖全县。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省、州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就医条件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有力推动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从硬件设施、自身管理、医疗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因病致病、因病返贫的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善。

但因为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等多种因素,我县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地方财政困难,在尽力保障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经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外,基本无财力再进行卫生院建设。

从1990年撤区并乡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基本没有进行维修,虽然通过多种渠道使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医疗设备得到了一定更新,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还较弱。

(二)基层卫生人员严重不足,现有卫生人员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

我县现有在编卫生技术人员392名,根据《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试行)》(黔计社会[2001]959号)文件精神,按每千人应有卫技人员1.26~1.35人计算(按全县43.5万人算),我县至少拥有卫技人员548人,我县现有卫技人员392人,缺编156人;按每千人床位1.15~1.24计算,至少应拥有床位500张,现有编制床位369张(实有床位297),缺编床位131张。

近年来,由于卫生技术力量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有卫生技术人员老化、人才断档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麻醉、影像、卫生检验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我县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床位、职称结构与省、州平均水平比较,依然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医疗条件差、设备落后

近年来,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得到了一定更新,但不少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依然还十分缺乏,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卫生技术专业人才,致使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大大增加,多数乡镇卫生院仅能开展一般基本医疗服务,以致农村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难以达到有关要求,广大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需求。

(四)新农合工作

一是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未落实。

虽然我县县、乡两级都建立了新农合经办机构,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制约,工作职能未能很好履行。

从县合管中心看,县政府于2007年10月落实了合管中心人员编制9人,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主任一人,业务审核人员3人,财务1人(借调),主要职责是业务审核和报销,定点医疗机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由于业务量大,基本都是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不高。

如2007年审核处方9万多份,2008年1-9月审核处方11万余份,业务审核和报销几乎占尽了工作时间。

因此,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也就力不从心。

从乡镇看,虽然各乡镇都成立了合医办,人员都是抽调临时组成,流动性大,加之工作经费没有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合工作。

二是新农合制度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特别是报销比例和门诊看病方面,还存在不够合理和完善的地方。

特别是州级以上的报销比例较低,部分患者患大病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时,由于费用较高,报销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现阶段,在我县只有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看门诊每人只有15元,造成许多农民在就诊过程中为了享受报销而片面选择住院。

其结果,一是一些只须看门诊的病人转入住院治疗,增加了医院工作量,二是患者实际自付费用大大超过看门诊的费用,增加了农民负担。

部分看门诊未得到报销的农民会对新农合产生怨言,进而对新农合失去信心,打击了其参合积极性。

同时由于大量资金沉淀(到2008年9月,全县新农合沉淀资金有3105.91万元),致使资金使用率和农民受益率偏低。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

广大农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好处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边远地区群众,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同时,在新农合宣传工作中,有少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包村干部),片面认为自己所承担的新农合工作无非就是每年参与收取农民参合金,而对政策的把握和宣传没有足够认识,对新农合报销程序、报销比例等问题没有深入理解,以致在工作过程中,对广大农村群众的宣传动员效果不理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卫生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经费保障是搞好各项卫生工作的前提,而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的建立健全,又是保证各项卫生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三级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网络,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等。

(二)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和促进发展,切实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不足、医疗设备落后、诊疗水平不高的现状,逐步使基层医疗单位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县拟对1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建设,共投资626余万元(资金计划已下达),改扩建业务用房建筑总面积为11980平方米;,目前项目工作待上级发改部门审查后即可进行招投标;拟建设1所规范性县级医院,项目一期总投资2206余万元;拟建设2-3所规范性中心乡镇卫生院,每所投资300-4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可研上报州发改局)。

拟新建一所安龙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业务大楼,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950万元。

目前正在进行可研前期准备工作(具体项目建设情况附后)。

(三)盘活现有卫生资源,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入手,增强自身活力和造血功能。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其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以更好地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

同时积极制定了《安龙县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已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

(四)建议逐步充实基层卫生技术力量。

针对乡镇卫生院严重缺编、断档现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对卫生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给予优惠政策,每年招考一部分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逐步解决人员缺员缺编问题。

同时鼓励现有卫生技术人员加强在职学习和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整体水平。

(五)稳步推进新农合工作。

一是加强新农合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建议把经办机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尽快解决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编制问题,充实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

或者在机构编制未落实前,能否考虑按县烟办的机构设置,把新农合经办人员抽到位,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工资福利由原单位解决,工作由经办机构考核,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的问题。

二是完善补偿方案。

一是提高报销比例。

特别是提高州级以上的报销比例,让患大病而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的参合患者充分享受新农合政策的好处,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

二是积极推行门诊统筹。

推行门诊统筹,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农民的受益面,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资金使用率。

三是根据上级有关新农合文件精神和要求,按照便民惠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掌握新农合政策,自觉参与到新农合工作中来。

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切实使这项惠民政策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实践证明,参合农民能不能真正受益,与定点医疗机构行为密切相关。

现阶段,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定服务投诉与办理的制度,建立起服务行为、服务价格和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解决农民对医疗机构服务不满意的情况。

五是建立落实准入与退出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通过每年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评估,对医疗服务质量差、农民不满意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黄牌甚至取消其定点资格。

同时,吸收其他基础条件好、服务好的医疗机构加入到新农合中。

(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有关免疫规划实施要求,2009年为免疫规划规范管理年。

为确保2009年免疫规划各项工作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我局将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和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方面,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各项工作。

同时,为稳步推进我县乡村医生管理,积极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促进免疫规划各项工作的发展,我局制定了《安龙县乡村目标绩效考核及补助发放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要求,将乡村医生管理纳入目标绩效考核,以切实加强农村卫生网底建设,确保免疫规划目标的实现。

安龙县卫生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