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5823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docx

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15年第3版NCCN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南

一、概述

乳腺癌目前仍是美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2014年全美共有235030名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40430名患者死于乳腺癌。

另外2013年有64640名女性被诊断为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

过去十年乳腺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死亡率却在下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

二、更新要点本次指南在晚期乳腺癌诊疗上的更新不多,主要包括:

1、乳腺癌转移患者,应对转移灶再

次活检以确定ER/PR及HER2状态。

如果无法安全取得活检样本,则按照原发肿瘤的ER/PR及HER2检测结果治疗。

2、唑来膦酸的最佳使用方案是1月1次,持续12个月后减为3月1次。

3、有限的研究显示,ER、HER2阳性并

且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中加用曲妥珠单抗或者拉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有所获益,但无证据显示总生存期(OS)延长。

4、已经接受化疗和曲

妥珠单抗治疗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可考虑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同时结合或者不结合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紫杉醇)。

三、病情检查与评估1、怀疑乳腺癌复发或转移患

者,建议行胸部CT和腹部±骨盆CT或MRI检查。

2、

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建议行脑部MRI检查。

3、当PET/CT在PET和CT两部分都清楚提示骨转移时,可不必行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检查。

4、专家组不推荐

使用氟化钠PET/CT作为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检查手段,除非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评估目前病情。

5、初次复发与疑似转移的病灶需再行组织活检。

6、对遗传性乳腺癌高风

险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7、由于原发肿瘤ER/PR及

HER2检测可能存在假性结果,因此建议再次检测转移灶ER/PR及HER2状态,特别是在初始未知或初始阴性或未过表达的情况下。

四、局部/区域复发治疗1、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

如可能则行手术再切除。

如最初未接受放射治疗,于术后行胸壁、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照射。

必要时先予全身治疗,达到最佳缓解率后再行手术切除。

2、对于初治局部病灶切除术的局部复发患者,行全乳切除术+腋下淋巴结清扫。

3、区域复发的患者均应对胸壁、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及相应区域淋巴结进行放射治疗。

4、

局部治疗后应继续全身治疗

五、骨转移的治疗骨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其发生率为49%〜60%,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但造成的骨相关事件会导致患者极度痛苦,严重影

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骨转移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预期生存期>3个月、肌酐v3.0mg/dl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应在常规化疗、内分泌治疗的方案中加入狄诺塞麦、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抗骨质破坏,特别是溶骨性骨转移和/或承重骨骨转移的患者(一类推荐)。

2、对于溶骨性

骨转移,唑来膦酸优于帕米磷酸。

3、研究显示双磷酸

盐药物和狄诺塞麦的使用有可能导致下颌骨坏死(发生率约5.48%),较差的口腔基础健康状况或服药期间的牙科手术是已知的危险因素。

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上述药物静脉给药前,进行牙科检查与预防性处理,并在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牙科操作。

4、没有研究显示双磷酸盐或狄诺塞麦的使用对总生存期有影响。

5、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期间应同时

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日剂量为:

钙1200〜1500mg,维生素D3400〜800IU。

6、目前的研究数据支持双磷酸盐的

治疗时间为2年。

六、内分泌治疗ER和/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

者适合内分泌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和来曲唑)、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他莫昔芬、托瑞米芬)、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氟维司群);对于大多数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卵巢去势或切除配合内分泌治疗方案也是合适的选择。

1、近1年内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ER和/或PR阳性的绝经前患者,建议卵

巢去势或切除,依照绝经后内分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1年内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前患者也可给予SERM(他莫

昔芬、托瑞米芬)治疗。

2、近1年内接受过内分泌治

疗的ER和/或PR阳性的绝经后患者可继续原方案治疗直至疾病进展;1年内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患者,建议予芳香化酶抑制剂(AI;阿那曲唑、来曲唑或依西美坦)或SERM(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或SERD(氟维司群)治疗。

3、由于ER/PR检测存在假阴性可能,因此非内脏转移或无症状内脏转移瘤的乳腺癌转移患者即使激素受体阴性仍可考虑采用内分泌治疗,特别是临床特征提示激素受体阳性可能的患者(如长无病生存期、局限的复发灶、进展缓慢的病灶、高龄等)。

4、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表明500mg氟维

司群对比250mg剂量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有获益

(HR0.8),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4.1

个月(26.4:

22.3),死亡风险降低19%(HR0.81)。

5、

对于曾接受抗雌激素药物治疗并且用药时间不超过1年的绝经后乳腺癌复发患者,有证据支持使用AI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6、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之一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

一项意向性分析显示他莫昔芬联合依维莫司对比他莫昔芬单药在治疗内分泌药物耐药的患者有较大优势(PFS8.5m:

4.5m)。

但在另一

项BOLERO-2试验中,来曲唑联合依维莫司对比来曲唑单药的结果无差异。

两项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未知,可能与患者之前接受的内分泌治疗程度和药物种类有关。

7、

BOLERO-2试验显示依西美坦联合依维莫司能够显著延长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发生复发或进展的乳腺癌患者的PFS。

专家组强烈建议符合BOLERO-2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上述方案治疗。

七、化疗及靶向治疗指南建议激素受体阴性、转移灶不局限于骨头或软组织并且有明显症状,或激素受体阳性但内分泌治疗无效的乳腺癌晚期患者可以接受化疗。

1、

单药方案中,艾日布林适用于曾接受过至少两种含有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方案的乳腺癌转移患者。

艾日布林在OS、PFS上相比其余单药方案均有较大优势。

2、对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方案为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多西他赛(一类推荐)或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紫杉醇。

3、对于曾接受过曲妥珠治疗的晚期患者,建议使用T-DM1治疗。

八、总结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很多,尽管有大量的临床使用做依据,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案能达到最大疗效最小毒性,因此患者不应该满足于仅仅接受目前水平的治疗方法。

患者和临床医生都有责任来探索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分期和检查

分期评估包括病史和查体、CBC和肝功检查、胸部CT、

骨扫描、腹部CT或MRI,如果可能还应包括首次复发的活检。

除非分期不明确,一般不建议氟化钠PET或PET/CT扫描。

使用PET/CT扫描的证据有限(多数为回顾性研究)。

与PET/CT扫描比较,可疑部位活检能提供更准确的分期信息。

FDGPET/CT对可疑部位有用(2B类),推荐骨扫描或氟化钠PET/CT帮助确定骨转移情况(2B类),但如果FDGPET/CT已明确了骨转移,则不需再进行骨扫描。

已存在转移或首次复发时应进行活检,这有助于确定其组织学、生物标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应反复检查受体情况,特别是对于以前未知、阴性或未过度表达的患者。

对于受体持续阳性或以前阳性的患者,无论反复检测或最近检测结果如何,均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对于高风险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建议进行遗传学方面的咨询。

局部病灶的处理对于大多数保乳治疗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局部复发的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是乳房切除术和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

对于复发灶局限于某个部位的患者,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IV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处理全身治疗可延长

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但不能治愈。

因此,应优选毒性最小的治疗方法,内分泌治疗的毒性小于细胞毒治疗。

据显示,双膦酸盐药物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可用于防治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骨相关事件(SRE)。

双膦酸盐药物和迪诺塞麦均与颌骨坏死(ONJ)有关。

牙齿健康情况和牙科手术是已知的ONJ危险因素。

因此,注射双膦酸盐药物或狄诺塞麦前,建议进行牙科检查,并尽可能在用药期间避免牙科手术。

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化疗或皮质类固醇药物,以及牙周疾病和牙脓肿。

1)双膦酸盐药物骨转移

患者应采用注射双磷酸盐(如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联合钙剂和维生素D口服治疗,特别是对于存在溶骨灶和/或负重的骨骼,或预期存活》3个月,或肌酐水平低于3mg/dl的患者(1类)。

2)迪诺塞麦(denosumab)适合

双膦酸盐药物治疗的患者也适合狄诺塞麦治疗(1类)。

这项推荐是基于狄诺塞麦与唑来膦酸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2、IV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ER和/

或PR阳性的复发性或转移性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

经后妇女的内分泌治疗包括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阿拉曲唑和来曲唑)、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血清ER调节剂(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ER下调剂(氟维司群)、孕激素(醋酸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和高剂量雌激素(炔雌醇)。

绝经前妇女的内分泌治疗包括选择性

ER调节剂(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LH-RH激动剂(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卵巢切除、孕激素(醋酸甲地孕酮)、雄激素(氟甲睾酮)和高剂量雌激素(炔雌醇)。

对于大多数他莫昔芬治疗后的患者,卵巢抑制或切除联合内分泌治疗均适合。

内分泌治疗的毒性较低。

专家组建议,无论其HER2情况,激素受体阴性患者(病灶仅局限于骨或软组织,或无内脏器官症状)均可考虑内分泌治疗。

对于未进行过抗雌激素治疗或前期进行过1年以上抗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可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选择性ER调节剂或ER下调剂。

一年内进行过抗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前妇女,优选的二线治疗是卵巢切除或抑制。

未进行抗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前妇女,初始治疗为选择性ER调节剂或卵巢抑制/切除加内分泌治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阳性的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少数研究发现芳香化酶抑制剂加用曲妥珠单抗或拉帕替尼对PFS有好处。

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疾病恶化或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依西美坦加用依维莫司。

在病情恶化时,许多对激素敏感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贯续内分泌治疗有效果。

3、IV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细胞毒化疗未局限

于骨或软组织的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出现内脏器官转移症状的患者,或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应进行化疗。

与单药化疗比较,联合化疗的反应率更高,出现病情恶化的时间更延后;但毒性有所增加,对患者存活的影响不显著,且需降低单个药物的剂量。

1)单个细

胞毒药物

根据疗效、毒性、治疗方案等进行分类。

专家组优选的单个药物包括:

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和Peg化脂质体多柔比星;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抗代谢类药物,卡培他滨和吉西他滨;非紫杉烷微管抑制剂,艾日布林和长春瑞滨。

艾日布林是一种非紫杉烷微管抑制剂,用于前期至少采用过2种化疗药物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前期治疗应包括一种蒽环类和一种紫杉类药物。

3期临床试验显示,艾日布林可延长一年期OS和延后恶化时间。

几个试验均证实了艾日布林对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

其他单个药物,专家组列出了:

环磷酰胺、卡铂、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顺铂、伊沙匹隆和表柔比星。

伊沙匹隆是埃博霉素B类似物,也作为单个药物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中,专家组建议包括FAC/CAF、FEC、AC、EC、CMF、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吉西他滨和紫杉醇、吉西他滨和卡铂、紫杉醇和贝伐珠单抗。

一系列试验确证了贝伐珠单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

与内分泌治疗一样,化疗也采用贯续疗法。

目前的指南中包括了化疗剂量和方案。

3个贯续化疗无反应是姑息治疗的指针。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出现局部问题;局部放疗、手术或局部化疗(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软脑膜癌)可能对解决局部问题有

帮助

4、IV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HER2靶向治疗HER2阳性患者可能从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

专家组建议选择ISH检测HER2阳性或IHC检测3+的患者进行HER2靶向治疗。

HER2阳性的一线治疗方案

NCCN专家组将HER2靶向治疗方案分为首选方案和其他方案。

首选一线方案:

NCCN专家组建议,帕妥珠单抗加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首选一线方案。

帕妥珠单抗加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NCCN1类推荐,联合紫杉醇是NCCN2类推荐。

其他一线方案: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或作为单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是其他可选择的一线方案。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患者,专家组建议初始采用内分泌治疗。

NCCN专家组列出了曲妥珠单抗可与以下药物:

紫杉醇或再加卡铂、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卡培他滨,作为HER2阳性患者的其他一线治疗方案。

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NCCN专家组建议,采用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一线方案持续产生HER2阻断作用,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该建议也适用于前期采用过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多个试验已证实了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疗效。

但曲妥珠单抗的最佳持续给药时间暂未确定。

NCCN指南中列出了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代表性方案。

但HER2靶向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暂未确定。

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首选方案:

T-DM1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药物,通过稳定的连接,具有HER2靶向抗肿瘤特性的曲妥珠单抗与具有细胞毒性的微管抑制剂DM1相偶联。

最近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已证实了T-DM1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比较,T-DM1可明显改善PFS和OS指标。

对于前期采用过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进行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NCCN专家组推荐T-DM1作为首选方案。

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其他方案:

帕妥珠单抗可用于一线治疗之外的患者。

NCCN专家组认为,对于在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病情恶化的患者,可以考虑曲妥珠单抗加帕妥珠单抗(再加或不加细胞毒药物,如长春瑞滨或紫杉类)。

抗HER2治疗需要进一步确定理想的用药顺序。

卡培他滨加拉帕替尼也是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病情恶化的HER2阳性患者的一个选择。

也有试验证实了拉帕替尼联合来曲唑、拉帕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具有疗效。

因为缺乏数据,专家组不推荐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联合治疗再加用其他化疗药物

IV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对于转移性乳腺癌和原发性肿瘤患者,NCCN推荐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全身治疗;对于需要缓解症状或可能出现并发症(皮肤溃烂、出血、菜花状病变、疼痛)的患者,初始全身治疗后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通常只在能够完全清除肿瘤或其他部位疾病不会立即危险生命的情况下,才采用手术。

放疗可作为手术治疗的一种替代考虑。

需要考虑局部治疗的远处转移灶:

外科手术、放疗或区域化疗(如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适用于局部临床病变。

对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可以考虑辅

助热疗(3类)。

转移性乳腺癌的监测转移性乳腺癌的监测包括进

行各种评估,需要临床医生收集病情信息,确定治疗的有效性和毒性在可接受范围。

建议采用广泛接受的标准(如

RECIST或WHO标准)来评估疾病。

在一段时间内应采用相同的评估方法,如最初采用CT扫描诊断的胸部异常应在监测时再次采用CT扫描。

检测的最佳频率还不确定。

转移性乳腺癌的监测原则一页中列出了一个表格,对监测的频率和类型有一个简要的建议,但这只是基本原则,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