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557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154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

A.描述教育事实

B.探讨教育问题

C.分析教育现象

D.揭示教育规律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第2题:

教育起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是()。

A.劳动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抓住关键词“无意识模仿”。

因此,断定该观点属于心理起源说。

第3题:

“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尽可能地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够独立地往前进。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范例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发现教学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认知心理学观点提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尽可能地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够独立地往前进。

第4题: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第5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

这种观点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

B.教育改造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D.教育适应生活说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抓住关键词“生长能力”,这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相似。

杜威是教育适应生活说的代表人物。

第6题: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涂尔干和凯兴斯泰纳

B.卢梭和凯兴斯泰纳

C.涂尔干和裴斯泰洛齐

D.卢梭和福禄贝尔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抓住关键词“社会本位”即可判断答案为“涂尔干和凯兴斯泰纳”。

第7题:

提出“教育成本分摊机制”政策的教育改革文件是()。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教育成本分摊机制相关内容。

1999年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了教育经费拨款方法,并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摊机制,即政府的教育拨款主要用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和承担普通高等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体制。

第8题: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布鲁姆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他认为除了1%~25%的超常儿童和2%~3%的低常儿童外,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学习速度等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的和现时的条件,学生就能够学会他想学的一切。

第9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由于“身正”、“身不正”两个情况导致其“令行”与“令不从”的两种结局,体现了在德育中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

第10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范例教学论者选择教学内容时所要考虑的因素。

A.基本性

B.新颖性

C.基础性

D.范例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范例教学论者指出,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以下三个特性:

(1)基本性;

(2)基础性;(3)范例性,不包括新颖性。

第11题: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所谓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以集体教育为主,在教育集体的同时教育个人,又在教育个人的同时影响集体。

第12题:

成人和同伴言行不一的榜样对儿童不良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实验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科尔伯格

B.米切尔

C.沃尔斯特

D.班杜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米切尔1996年的实验结果表明,成人和同伴言行不一的榜样对儿童不良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该题学生很容易误选班杜拉,注意区别。

第13题:

规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工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随意搜查未成年人的住所、身体或用具。

第14题:

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被称为()和()。

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成均、瞽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西周时,天子所设大学被称为辟雍,诸侯所设大学被称为泮宫。

第15题: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适用于()。

A.所有人

B.圣人

C.一般

D.小人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孔子认为,圣人是天生的、小人是不可教化的,教育只适用于一般人。

第16题:

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是()。

A.王充

B.董仲舒

C.韩愈

D.王守仁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王充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第一人。

第17题:

我国历史上首次设立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朝代是()。

A.西周

B.汉代

C.隋唐

D.北宋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隋唐时期设立的国子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

第18题:

随着书院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A.大都授

B.下帷讲学

C.讲会

D.转相授受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书院的教学方法为讲会。

第19题:

洋务运动时期,由于民用企业的开办,急需技术人才,为此国家开办专业技术学堂,各大企业自己也纷纷举办附属的技术学校。

其中,1866年设立的()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实业学校。

A.上海江南制造局

B.福州马尾制造局

C.天津水师学堂

D.天津武备学堂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抓住关键词“船政学堂”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福州马尾制造局”。

第20题:

近代最早提出“美育”这一教育目标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蔡元培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

第21题:

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

A.《阿斯蒂埃法案》

B.《费里法案》

C.《富尔法案》

D.《教育改革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法国近代教育状况的了解程度。

《费里法案》是一部颁布于1881年和1882年、确立法国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法案;《富尔法案》是法国议会颁布于1968年的一部高等教育法案,该法案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项办学原则;《教育改革法》是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1月颁布的一部教育法,主要规定了法国义务教育年限由战前的6~14岁延长到16岁,并规定到1969年实现该目标。

只有1919年颁布的《阿斯蒂埃法案》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被誉为法国教育史上“技术教育的宪章”。

第22题:

1913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A.改革普通教育

B.发展师范教育

C.扩大高等教育

D.推进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黄炎培于1913年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对“癸卯学制”颁布以来中国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作了考察,指出学生在学校中所受到的道德、知识、技能训练,走上社会后毫无用处。

这就从理论上论证了改革普通教育,加强学校教育与个人生活和社会需要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第23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A.重视普通教育和国民教育

B.教育为政治服务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依靠群众办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该题属于基本知识点识记内容。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包括:

(1)教育工作必须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服务;

(2)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应由共产党领导,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针;(4)要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建立文教统一战线。

其中A选项与革命根据地重视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符。

第24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或研究方法,它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性地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这一方法属于()。

A.辩论法

B.讲授法

C.示范法

D.实验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苏格拉底方法,也被称为“问答法”或“产婆术”,它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硬性地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25题: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

体验意志的实现:

幼儿的主要发挥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第26题:

中世纪大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

A.自学辅导

B.讲演辩论

C.示范模仿

D.实践练习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中世纪大学主要采取讲演辩论的教学方法。

第27题:

18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