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529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docx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1

还有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

我趁10。

1假期期间想亲手为爷爷奶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陪他们过个快乐的重阳节。

做点什么呢?

我思前想后,后来爸爸说做重阳糕啊,不过有点复杂的,你最好去小区卖早点的叔叔那学下。

吃完午饭我就立马去店里学习,只见糕点店的师傅正在忙着,还有几天就重阳节了,他们家重阳糕的卖得很好,我就站在一旁认真的看着,一道道工序我看花了眼。

这时一位叔叔对我说:

“小朋友这个太难做了,你还是做点简单的吧,这个要技术的”。

我回到了家,爸爸问怎么了?

"叔叔说重阳糕难学的。

”妈妈听到了说:

“做饼好了,简单又美味”。

这主意好,因为之前妈妈在做饼的时候我有这一旁看过,我倒挺感兴趣的。

妈妈很快帮我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

米粉,南瓜,紫薯,白糖。

我按照之前她做的方法先把南瓜和紫薯洗净放锅里蒸,15分钟蒸熟了,先把南瓜泥白糖和米粉搅拌均匀,那颜色黄黄的真好看,然后再把紫薯糖和米粉搅拌均匀,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

全部拌好我开始学妈妈的样子做小饼了,捏来捏去就是不圆,也学妈妈在紫色的饼上加上黄色的眼睛和嘴巴,黄色的饼上加上紫色的眼睛和嘴巴,做成了笑脸的形状。

全部做好下来开煎饼了。

这时妈妈说爷爷奶奶年龄大了,牙不大好,最好蒸着他们吃。

妈妈的心真细,不是她提醒估计这饼爷爷奶奶也吃不了了,10分钟后爱心饼热腾腾的出锅了,我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迫不及待的给爷爷奶奶送去。

爷爷奶奶听说饼是我亲手做的,一人拿起一块品尝了起来,连连夸赞我:

“小乐乐你做的爱心饼既好吃又好看,棒极了!

”只见他俩笑得合不拢嘴,我在一旁也自得其乐。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我要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经常陪他们出去走走玩玩。

最后衷心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2

虽然外公外婆、爷爷不在我的眼前,我不能够在他们面前做一些孝顺他们的事,但是我依然得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儆效尤!

那我也已经打电话给他们了,也祝他们重阳节快乐!

既然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便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冥思苦想。

刚好这个时候妈妈要去洗衣服了,还带了我的一双鞋子,我便想:

既然妈妈不让我洗衣服,那我就帮妈妈洗那一双鞋吧。

说实话,那实际上是帮我自己洗一双鞋!

自己想不如自己做,于是我便用实际行动来表明。

我急忙跑下楼,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帮你洗一双鞋,行吗,这样也算我帮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务事吧!

妈妈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答应了。

等妈妈洗完了衣服,我便开始洗自己的鞋子。

以前妈妈教过我,要洗鞋子,得先把鞋里的袜子拿出来洗。

我拿出袜子,觉得臭极了,我想:

爸爸妈妈是多么的关爱我啊,虽然我的袜子那么臭,但是依然帮我洗,这多么伟大啊。

我得感谢他们!

我洗好了袜子之后,把鞋垫拿出来洗,鞋垫很容易洗,两面都放点洗衣粉,两个一起刷,一下就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鞋子本身了。

鞋子我穿了很长时间,本来很白的一双鞋,现在变得黑不溜秋。

但是爸爸妈妈以前仍然不厌其烦的把我的鞋子洗的干干净净。

真的对我很关爱,我真的不应该天天惹他们生气,不然我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对我的用心良苦!

我拿了些洗衣粉,先抹在鞋子外面,在拿刷子用力的刷,好不容易才把这只鞋子的外表洗好。

继而,我又弄了些洗衣粉抹在鞋子的里面,然后先把刷子放在鞋里,用力的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费经心思才把这一只鞋子洗完呢!

我也感到了爸爸妈妈的洗鞋的不容易!

重阳敬老,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品德。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3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重阳节。

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每年的重阳节妈妈都要带我去爬南山。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流传了很多年。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有五种,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

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种带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驱赶蚊虫,茱萸还可以制作药酒,养身祛病。

三是饮酒赏菊。

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观赏千姿百态的秋菊,喝几杯菊花酒,也是重阳节快乐事。

四是吃重阳糕。

人们把粮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所以吃了重阳糕就可以步步升高。

五是开展尊敬老人的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为什么重阳节有这么多风俗习惯呢?

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折磨。

有一个青年叫恒景,他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恒景不畏艰险找到了法力无边的仙长,经过勤学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一天仙长对恒景说: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让恒景赶快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杯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不敢往前,脸色大变,这时恒景挥着降妖宝剑追下山来,一下就把瘟魔刺死了。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现在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一天我在家还给外公外婆盛饭、讲笑话、弹琴给他们听,做了很多敬老爱老的事情,大人们都很开心。

重阳节不仅让我们登高望远,身心愉快,还让我们懂得了要关心老人,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4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正如诗中所说:

“每逢佳节倍思亲。

”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__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一年,__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__小时候听大人们说:

“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

__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

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__一把降妖青龙剑。

__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

转眼又是一年,那天__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

“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

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__回到家乡,召集乡亲。

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

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

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

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

__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__“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__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5

清幽的.菊花香醉人心脾,她缓缓迎来了九月,迎来重阳节。

看着家里满园种着的菊花,听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忙着登高望远,准备重阳糕,插茱萸,谈笑间,不禁惆怅,人们是不是也忘了些什么……

菊花依盛开,只是人已不在。

就是在这样一个重阳节,外婆走了,只留给了我满园的菊花,我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物是人非”,我才终于明白重阳节的真正含义,不是玩乐闲赏,是敬老、爱老呀,我不会忘记,在我忙着插茱萸时,外婆对我最后的呼唤,可是终于为了所谓的“辟邪”而没能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外婆最爱重阳,最爱菊花,最后,外婆终于随着在菊花飘香的重阳节去了。

那满园金黄的菊花,争相开放,生气勃勃,就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般流满花园,一个个像在对我笑。

邻里们每逢见了都会称赞:

“啊呀,你们的菊花开的可真好。

”纷纷在重阳时节和我一起把酒赏菊,是啊,花开的是好,但只有我知道其中的原因,这花,是爱浇灌的,它里面溢满了浓浓的爱呀。

外婆爱菊,种了一院子菊花,我说外婆“不吉利”,而外婆却笑着说,她与外公是在重阳节认识的,是他们的爱情之花,对于她来说是最吉利的了。

外婆是多么珍爱那一院子菊花呀,就如同疼爱我一般,年幼的我摘下几朵来把玩,也会被她严厉地斥责一番。

每到九月重阳节的日子,外婆总是最开心了,她忙上忙下,不亦乐乎。

她还喜欢坐在那菊花间,轻摇躺椅,笑着招手让我坐在她的膝盖上,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给我讲有关重阳节的传说,外婆文化程度不高,尽管如此,她还是尽自己的能力,用最生动、最丰富的语言来修饰她讲的故事,每一次都不尽相同。

听着外婆那和蔼可亲声音,尝着外婆给我做的重阳糕,我每次总会感到满足,而那菊花淡淡的花香,也让我心安。

在重阳,我常会坐在菊花间,微微闭目,我总能依稀看到被金色菊花所环绕的外婆,在那一片被金色渲染的梦里,外婆那充满爱的笑容和被爱浇灌的菊花相映生辉,让我的心永远充盈着爱,让我忘不了外婆,忘不了那菊花,也让我永远忘不了,在这个菊花飘香的重阳,去告诉人们,孝敬老人。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6

重阳节快要来临,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准备迎接重阳节。

我的家也不例外。

瞧,我的爸爸在做重阳糕,妈妈在酿重阳酒,爷爷奶奶在做菜呢。

至于我嘛,当然是后备支援——给爷爷奶奶备材料。

一会儿,我便跑得大汗淋漓,看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做食物,我心里有一些嫉妒,凭什么他们可以做食物,我就不可以呀。

看我做一道菜出来,让他们刮目相看。

于是,我便偷偷地溜到爷爷奶奶身边拿走了一些材料,看也不看,就往锅里倒,拿起锅铲就开始炒,可炒着炒着,我就觉得不对劲,总觉得有股怪味在空气中飘来飘去,我往锅里一看,原来我拿的材料是巧克力酱和鸡蛋,把它们炒成了巧克力味的鸡蛋。

我奶奶要往锅里放材料,不见了鸡蛋和巧克力酱,就叫我:

“聪聪,给我买些材料去,我这里少了鸡蛋和巧克力酱。

”好吧,我在心里想,只好把事情讲一遍了。

于是我就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奶奶听完哈哈大笑,说:

“聪聪,奶奶这就教你一道菜,但要买些材料,不知道你可否愿意呢?

”“当然愿意了!

”我一边说,一边飞快地跑出家门,买了材料回来。

“这道菜菜名叫天神劫,是这样做的:

把鸡蛋敲碎敲好的鸡蛋放进模具里,再倒一些水,再把面筋放进模具里,在上面放一些小巧克力,再放进微波炉里加热10分钟,即可完成。

谁知,这一次并没有做好,做成了一个里面全是水的东西。

第二次,跟上一次一样。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外面的蜘蛛,我想:

既然蜘蛛网被吹破了蜘蛛还能再织,蜘蛛都有这样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为什么不能呢?

于是,我开始了第三次,我认真地做好每一步,终于做好了天神劫。

我咬了一口,香喷喷的。

这一次,让我尝到的不仅是嘴里的甜蜜,更是心里的甜蜜。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7

在这个金秋送爽,菊香,桂香飘香的`季节,也正值迎来了重阳节。

听妈妈说,重阳节有好多习俗,例如:

登高、做菊花糕、祭祖等等。

总之是孝顺父母及老人的节日。

重阳节这天,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连空气中也弥漫着成熟,热烈的气息,我们一家六口准备好去南阳森林公园——独山。

未出发前,我偷偷告诉奶奶说: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们去爬独山"。

奶奶仿佛信了,可过了一会,奶奶自己哼哼哼哼哼哼哼唱着,九九重阳日,是我老太太的老人节。

看着奶奶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乐的很,因为奶奶知道今天是重阳而不是我的生日。

我搀着奶奶的手,上了公交车。

在公交车上,奶奶给我讲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孩子在重阳节这天离奇失踪了,原因是他们不孝顺父母及老人,所以重阳这天才被鬼抓走的。

故事是假的,可它反映了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孝顺!

我一直挽着奶奶的手,走走歇歇,走走停停,至到十一点钟,我们一家才爬到独山之顶。

站在山顶之上,我突然想起了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重阳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样的千古绝句,又想到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在下山的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许多关于重阳的感人事迹,使我对重阳节的理解更加彻底了,我自行惭愧啊!

内心决定,以后多帮妈妈干点家务,多给奶奶端茶送饭,做一个孝顺父母及老人的好孩子!

此时此刻,我仿佛陶醉了,陶醉在这个尊老,爱老,敬老的重阳节日里!

陶醉在中华民族大孝大爱的美德里!

让我们携起手,把孝顺父母及老人的美徳传遍神州大地吧!

我家的重阳节作文600字左右7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