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50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docx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

2019-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物理考点详解

考点1:

要求学生理解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分清什么是机械运动;能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状况。

考点2:

要求学生具备估测时间、长度的能力;会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本考点主要考查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估测一些物品长度的大小和一段时间的长短。

考点3:

要求学生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本考点主要考查速度大小比较,能运用公式进行速度、路程、时间的相关计算。

考点4: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本考点考查力的概念,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作力的示意图

考点5: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本考点考查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考点6: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

本考点考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识别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考点7: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本考点考查压力、压强的概念以及应用压强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考点8: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本考点考查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9: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考点考查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解释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第二、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考点1:

要求学生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并会测量温度。

此考点重点考查估计常见的温度值。

考点2:

要求学生能区分出固、液、气三种物态。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及规律。

此考点重点考查物态变化现象区分及伴随的吸放热情况。

考点3:

要求学生利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以及其它生活中的常见物态变化现象。

此考点重点考查与熔点和沸点相关的现象和应用。

第三、物质的属性

考点1:

要求学生能描述质量这一物质的属性。

尝试将质量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性质联系起来。

考点2:

要求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考点3: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考点4:

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这一章考点中测质量和密度属基本技能,因此题型中探究与实验题相对多一点,大多是对探究过程以及实验方法的考察,另外还有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的题。

第四、声

考点1:

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通过实验能探究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实例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考点2:

要求学生了解乐音的特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音调、响度、音色意义及其决定因素。

考点3:

要求学生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生活中防治噪声的途径,超声波、次声的应用实例。

第五、光

考点1: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本考点重点考查学生识别生活中的光的传播现象种类,并会简单做图。

考点2:

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本考点重点考查运用平面镜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考点3:

要求学生知道光的色散表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资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本考点重点考查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第六、电和磁

考点1: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考点2: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考点3: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考点4:

要求学生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考点5:

要求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七、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考点1:

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联系。

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考点2:

通过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八、机械能

考点1:

要求学生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能否结合实例解释功的含义,以及功和功率的综合计算。

考点2:

要求学生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生产、生活中应用杠杆、滑轮、斜面等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情况。

考点3:

要求学生理解机械效率,本考点主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考查影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的测量及计算。

考点4:

要求学生能够解释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本考点主要考查能否分析说明实例中的上述能量形式的转化情况。

第九、内能

考点1:

了解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一些现象。

本考点考查对于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的理解。

考点2: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了解热量及比热容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本考点考查利用比热容解释一些自然和生活现象;利用Q=Cm△t进行有关热量计算、试题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等形式考查。

考点3:

能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及内能的利用。

本考点考查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现象。

第十、电磁能

考点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考点2: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考点3: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4: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考点5: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考点6: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考点7: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考点8:

通过实验,探究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电阻成正比。

第十一、能量守恒

考点1: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能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考点2:

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第十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1:

要求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考点2:

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考点3:

要求学生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考点4:

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再补充一丁点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t°)

比热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

主单位:

米;测量工具:

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

主单位:

秒;测量工具:

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

千克;测量工具:

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

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

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

G=mgm=G/g

g=9.8牛/千克。

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方向相同:

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

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国际单位:

千克/米3,常用单位:

克/厘米3,

关系:

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

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

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

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

牛/米2;专门名称:

帕斯卡(Pa)

公式:

F=PS【S:

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

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

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公式:

P=ρghh:

单位:

米;ρ:

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

竖直向上;原因:

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

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

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

F浮ρ液

七、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

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

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

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

两个必要因素: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W=FS功的单位:

焦耳

3.功率:

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P的单位:

瓦特;W的单位:

焦耳;t的单位:

秒。

八、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等大。

【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

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

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

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

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

[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

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光路图应用

u>2ff

f2f倒放大实幻灯机

u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九、热学:

⒈温度t: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

有温度差。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

物质从液

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

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

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

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

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

⊿t=Q/cm

6.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内能单位:

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十、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串联:

电流不分叉,并联:

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

采用电流流径法。

十一、电流定律

⒈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

库仑。

电流I:

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

安培(A)1安培=1000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

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

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单位:

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

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

R,单位:

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

1)

⒋欧姆定律:

公式:

I=U/RU=IR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

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

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

答:

(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②I=I1+I2③1/R=1/R1+1/R2或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

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

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

求:

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

I=1.2安I1=0.4安R2=6欧

求:

R1;U;R

解:

∵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R=U/I=4.8伏/1.2安=4欧(或利用公式计算总电阻)答:

(略)

十二、电能

⒈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

W=UQW=UIt=U2t/R=I2RtW=Pt单位:

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⒉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

公式:

P=W/tP=UI(P=U2/RP=I2R)单位:

W焦U伏特I安培t秒Q库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

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

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

例:

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

十三、磁

1.磁体、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

磁体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

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个对其它磁体发生作用的区域。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体周围磁场用磁感线来表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电流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一)

声学

5.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声音靠介质传播,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真空不能传声.

热学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8.温度的单位有两种:

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9.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10.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要放热).

1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13.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4.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15.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志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是100℃.

16.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17.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气化(吸热),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光学

18.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空气)的速度是3×100000000米/秒.影子、日食、月食都可以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

19.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2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2.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如老花镜.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如近视镜.

23.照相机的原理是:

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4.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5.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6.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