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榆林市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试题(卷)和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美学一方面否定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另方面又否定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那么,“美”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美学的回答是:
“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所谓“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包括各种审美形态)。
。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
但是这里所说的“情”与“景”不能理解为互相外在的两个实体化的东西,而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
王夫之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如果“情”“景”二分,互相外在,互相隔离,那就不可能产生审美意象。
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客体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
朱光潜、宗白华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
朱光潜在《论美》这本书的“开场白”就明白指出: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朱光潜在《诗论》中强调,“诗的境界”(意象)是直觉的产物。
他说:
“凝神关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志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
”这就是“直觉”。
宗白华指出,意象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这是一个虚灵世界,“一种永恒的灵的空间”。
在这个虚灵世界中,人们乃能了解和体验人生的意味、情趣和价值。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选编自叶朗《美在意象》)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自然段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既否定美是客观的,又否定美是主观的,是基于对美是实体化的否认。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存在于意象之中,这里的“意象”就是美和艺术本体。
C.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截然不同的意象世界。
D.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意象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景”不能二分,没有本质区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全文的总观点,既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
B.第二段对于“情”“景”的分析是为了解释意象为什么能产生美感。
C.文章引用朱光潜在《论美》和《论诗》的论述都是为了进一步证明美存在意象之中。
D.文章引用宗白华的论述,是为了进一步分析意象就是“情”与“景”的结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我们就能获得美。
B.只有情景统一,互相融合做到“情不虚情,景不虚景”才能构成审美的意象。
C.朱光潜认为凝神关照外物,达到物我两忘的状态就产生了直觉件,进而就催生了意象。
D.宗白华认为在情景交融的虚灵世界中,人们才能了解和体验人生的审美意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
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
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障一般华丽,村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
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的收服自己,渐渐饱满。
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洌……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疲倦而幸福的等待着圆满的凋落。
鸟雀们吃柿子、石榴、无花果,在飞行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的生长。
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狂草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里尽是勃勃生气,仿如虫沥沥。
近期,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醒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大面积的鸣叫,吵的睡不踏实,前后窗户关起来,又闷,开一扇吧,即便用上耳塞,也阻挡不了油蛉们潮水般汹涌的叫声,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停止鸣叫。
仿佛是为了抗争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光的短暂。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
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的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笑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
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
读这样的小说犹如喝了一碗家常的热汤,那份生活的朴素的静气,把你深慰良久。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
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
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
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
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
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
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重读废名短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繚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在秋天的所见、所听、所读做了诗意的叙写,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文中“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一句,微微流露出作者对汪曾祺小说的一些批判色彩。
C.文章的第一段,短小精悍,在平淡的叙述中开始文章,但颇有远村孤烟的含蓄淡静之致。
D.这篇文章是在说秋天的典型事物的特点,其实也是在诉说一种人生况味。
所有的事物身上也有人的影子。
5.结合文章,说明文中的两个疲倦分别具有怎样的含意。
(5分)
6.请分析秋天的“信”有哪些?
这些“信”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公共自行车基础上,共享单车童年过提升硬件配置、创新运营方式,发展更趋成熟。
共享单车,通过短时间、大批量投放单车,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运营效率;能实现任意地点还车,提高了单车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通过扫码计时,支持支付宝、一卡通等移动支付手段。
从市场格局看,多家企业竞争激烈。
ofo公司在自行车上加装密码锁,通过App实现租赁归还,“摩拜”单车凭借防爆轮胎、轴传动等高科技配置,以及实时定位、扫码开锁、智能计费等信息化手段,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共享单车发展至今,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快速普及、智能硬件水平持续提升,共享单车通过精准定位、扫码解锁等技术手段,摆脱了传统公共自行车赖以存在的停车桩,一举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租借归还不便等问题,迸发出巨大活力。
共享单车是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手段。
一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发展,地铁、公交已经构建起城市交通的“大动脉”。
数量充足的共享单车能够充当“毛细血管”,补充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为民众出行提供高效的点到点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二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雾霾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共享单车在“尾气零排放”的同时,促进了私家车出行数量降低,减少了碳排放。
共享单车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而且能促进大众健康、推动创新创业。
国务院曾先后发布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便捷的出行方式,兼具锻炼的功能,更容易推广普及。
共享单车是推动“双创”的重要试验田。
共享单车与网约车平台不同,其流量从线下导入,业务布局存在地域分隔性,具有重资产经营等特点,难以形成垄断,为各地创业企业提供了巨大空间。
(摘编自《发展共享经济,推动绿色出行》2017年2月10日新华网)
材料二:
“原本应该文明共享的单车被恶意损坏或占为己有,使用者不按规定地随意停放,影响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
”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倪素香看来,从一定程度上说,共享单车确实像一面反映国民素质的镜子,“照”出了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不尽如人意。
“出现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固然有个人道德素质和道德自律的问题,但也有法律制度落后、监管缺位的问题。
”倪素香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仅仅依靠个人自觉往往无法完全履行道德义务。
共享单车等新业态的发展对使用者的素质提出了考验,同样也对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提出了挑战。
“共享单车企业应当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让管理服务更加完善。
比如有单车公司给单车配备的是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锁,内部带有GPS系统,保证实现实时监测,对停车规划、规范消费者行为都有帮助。
关于支付安全、押金管理、车辆安全、‘僵尸车’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李伦说。
倪素香建议单车公司完善用户信用管理,奖励文明的用户,对损坏或随意停放的用户给予信用扣分,并对信用分数累计低的用户限制其借用。
目前已经有多家单车公司采取了信用积分模式,信用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免押金。
专家指出,共享经济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重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重拾共享精神,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正确认识共享与私有、共有的关系。
在共享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闲置的社会资源只有得到更广泛地分享才能获得效益。
(摘编自《共享单车如何实现文明共享》,2017年4月2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享单车在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提高了使用运营效率和便捷性,更新了支付手段,使得其发展愈加成熟。
B.当前共享单车企业竞争激烈,分别利用各自优势来赢取市场认可过,扩大市场格局。
ofo公司加装密码锁、摩拜通过高科技配置和信息化手段等。
C.在全球共享单车的发展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处于落后状态,其无论从租赁模式、资源利用率,还是服务供给,都存在很多问题。
D.共享单车出现后,也带来了被恶意损坏、占为己有、随意停放影响交通等社会问题,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道德素质的高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分为两部分,分别就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和作用意义做以说明;材料二揭示了共享单车所遭遇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B.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是多元力量的推动的结果,如移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的普及,智能硬件水平的提升,使其技术手段得一飞速改进,讯速解决了系统设备复杂、成本高、归还不便等问题。
C.共享单车是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
其数量充足,完善公交系统,又低碳节能环保,可解决交通拥堵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D.材料二将网约车与共享单车进行对比,证明共享单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能促进大众健康,是创新创业的试验田。
E.由共享单车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以及其带来的变化表明,共享经济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重构着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怎样才能使共享单车实现文明共享?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司马迁的《鸿门宴》(节选),完成8~11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
始为隋将来护儿麾下,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使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
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
注①:
禭(suì):
向死者赠衣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B.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C.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D.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麾,原指军旗,用以指挥军队。
将帅以自己的姓氏为军中旗号,故“麾下”也指将帅的部下。
B.擢选拨提升,属于官职的升迁。
古代官职晋升一般按等级逐次变动,“超擢”就是破格或越级提拔。
C.公,属于爵位名,始于周代。
“公”为一等爵位,其后依次为“侯”“伯”“子”“男”,各有食邑封赏。
D.斛,古代量器,也作计重的单位。
“斛”比“斗”“升”“石”“钧”等都大,是古代最大的重量单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琼勇猛过人。
在攻打卢明月时,敌众我寡,秦琼奋勇当先,纵火焚烧敌营;归顺唐后,他更是冲锋在前,无人可挡。
B.秦琼克尽忠诚。
虽然几易其主,但秦琼始终能忠于主上,只身解救濒于死地的裴仁基,为唐朝讨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三盗。
C秦琼战功彪炳。
秦琼初为隋将来护儿部下开始,一生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屡战屡胜,战功卓著,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
D.秦琼性情直率。
秦琼在万军中跃马挺枪,没有不取胜的,颇为自负;秦琼也能坦然接受多次战争流血导致的身体病痛的事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2)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
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桂岭”,在今广西贺县东北。
14.下列各项对本首诗歌理解错误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明别离,描述兄弟惜别之情。
“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B.颔联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既是对柳宗元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又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C.颈联一写山,一写水,借景抒情,遥想宗一此去路途遥远,充满坎坷艰辛,表达出作者对舍弟此去的担忧关切之情。
D.尾联运用想象,以虚写实。
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烟”字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恍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E.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柳宗元的这首诗融以上多种情感于一诗,雄浑阔远,感慨深沉。
15.人们普遍认为柳宗元的这首诗是一首“伤别并自伤之作”。
请结合全诗谈谈哪里体现了柳宗元的“自伤之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古讽今,感慨六国灭亡,用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官室的句子是
。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句表现词人于楼中面对明月,回望故国,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玛旁雍错是世界高寒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湖泊湿地,保护区在对特殊干旱荒漠气候区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发挥着巨大作用。
B.我国经济中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的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C.中国万米级全海深潜水器,预计在2020年前往马丽亚纳海沟进行下潜,潜水器每平方厘米都将要承受1.1吨的压强,能否保证三位潜航员的安全,是潜水器控制系统的关键。
D.对古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进行现代设施改造,方便人们居住生活;同时开展旅游保护与古镇开发,让古建筑得以最大限度还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将这一古镇保护模式称为“乌镇模式”。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朱立伦曾多次表态,卸任新北市长后,不会参选台北市长。
有媒体曾猜测,朱立伦或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两个太阳”的传闻甚嚣尘上。
②在那些凝聚人生的成败、得失、沉浮之经典中,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甜酸苦辣都有了个中况味,沉浸在浓厚馥郁的书香中,去享受那含英咀华的滋味,参透一生。
③读书时心静意专,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境,愉悦之情就会在心底升腾起来。
即使有忧愁烦恼,也会因书中的情趣和韵味使不良心绪涣然冰释。
④老年人不必像中年人那样,从业而学,所学图所用而已;可以不求甚解,大概管用就行;可以选择志趣,天马行空,或质疑,或研读,或养气。
⑤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告诉我们:
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社固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
⑥前些年,时常有某外企或合资企业对应聘的共产党员敬谢不敏的新闻;近来又有外企或合资企业招聘时党员优先的消息。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①。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②。
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
那么,③?
它把我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
根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喜欢和比较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4%。
可见,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
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的。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就一定能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①喜欢京剧艺术的大学生少,不代表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碎片化阅读”正以异常迅猛的速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冲击着传统阅读的堤岸。
对此,有人忧心忡忡,有人不以为意;有人坚持创作长篇作品,与“碎片化阅读”相抗衡;有人顺应“碎片化阅读”的形式,将凝练后的生活体验,用简短的文字传递给读者。
有人说,《论语》也是碎片化的形式,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有人说,如果孔子能形成非碎片化的系统性论著,则会对后世有更强大的精神影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3分)【分析】A项,原文是“中国传统美学一方血霄定了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另-方面又霄定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并不是选项所指的“基于美是实体化的否认”。
C项“曲解文意”。
原文是“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交融的意象世界”。
D项,“没有本质区别”说法绝对。
2.B(3分)【分析】文章第二段对于“情”和“景”的分析是为了史深层次的阐释“意象的概念。
3.A(3分)【分析】A项“美”扩大范围,原文是“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
4.B(3分)
5.第一个“疲倦”是指没有生气,没有精神。
(2分)第二个“疲倦”是指果实累累,压迫树枝,让树枝有承受不住的样子。
(3分)
6.示例:
(1)满山遍野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