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165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执教者:

单位: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课程标准: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插图、视频、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了解自主学习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再对比今天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是国家关注民生、注重科技创新的结果,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继承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印刷术的发明及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最近咱们国家出现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你知道是什么吗?

(不知道)老师告诉大家,分别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展示“新四大发明”图片)这是在去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由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他们一致认为这四种东西就是中国“新四大发明”,并且想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国家。

说到新四大发明,其实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你知道是什么吗?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咱们在上册就已经学过了,关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如何发明的、发明之后有什么应用、以及有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展示课题《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新课讲授:

现在特别流行穿越剧,这节课我们也来穿越一下,穿越到宋朝,以小记者的身份去探寻了解宋元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展示本课专题)

各位小记者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从以下三个主题入手:

创新篇、应用篇和交流篇。

首先,我们来进入创新篇的学习。

1、创新篇—活字印刷术

各位小记者请采访收集第一个当事人(印刷术)的信息,完成撰稿工作。

(展示课件

印刷术的演变、影响及传播

演变

隋唐

宋代

元代

元朝中期

影响

传播

隋唐时期的印刷术是什么样子的?

(雕版印刷术)

那我们看一下雕版印刷术的样子,用什么工具刻?

刻在什么材质上?

(锋利的刀子,刻在木板上)

宋代印刷术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播放视频)

(活字印刷术)

是谁发明的呢?

字体是什么材质?

(毕昇胶泥)

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

课件展示:

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

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归纳为:

①胶泥刻字②烧制字模③排字固版④印刷拆版。

(展示课件内容)

合作交流环节

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有什么进步之处?

(点学生回答问题)

师总结:

在于活字,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更省时省力省钱,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元代的印刷术演变成什么样子了?

(转轮排字法)

发明者是谁?

用什么材质做成的?

(王祯在《农书》中做了记载,用木刻字)

到了元代中期,出现了什么印刷术?

(铜活字印刷术)

接着我们看一下活字印刷术有什么影响?

给大家展示一段文字(展示课件)活字印刷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像我们熟知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大文豪的作品以及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典四大名著都是出现在活字印刷术普及之后,积极思考。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关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以一个方位图来显示,向东传播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波斯欧洲、向南传到东南亚地区。

课件展示印刷术的发展演变历史,介绍现代印刷之父——王选,以及激光照排系统,感受中国科技的不断创新。

2、应用篇

(1)应用篇—指南针

各位小记者采访第二个当事人(指南针)的信息完成撰稿工作

1、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史

2、指南针的外传

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

课件展示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课件展示:

战国司南的工作原理。

提问:

罗盘是如何发明的?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

展示课外话,罗盘还是风水师的饭碗,给学生留下课下自主探究的悬念。

出示问题:

指南针如何传播的?

(传播: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指南针应用的意义?

展示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

“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展示指南针的发展演变认识到祖国的科技不断创新。

(2)应用篇—火药

请小记者采访收集第三个当事人(火药)的信息,完成撰稿工作

秦汉时期(炼丹家在炼丹的活动中发明了火药)——烟花爆竹——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展示宋元时的火药武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传入到欧洲。

相关史事南宋初,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烧伤敌人。

南宋后期,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

竹管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使学生明白火药的发明使火器制作和作战方式发生了变化)

火药传入欧洲之后有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的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美国学者德克~海德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马克思

通过两则材料得出结论: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合作交流环节:

议一议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展示五张图片得出结论:

社会统一提供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的提高。

宋元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吸收前代的科技成果。

展示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这也显示出我国对外交流的频繁。

3、交流篇

向学生介绍马可波罗,以马可波罗的一系列问题掌握本目的内容。

(1)怎样达到元朝?

得出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的认识。

(2)元朝的疆域太辽阔了,忽必烈是怎样加强各地的联系呢?

认识到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并且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3)太累了,我需要休息,我的马儿需要喂食粮草,去哪好呢?

认识到元代驿站的重要性。

宋元时期除了陆路交通发达之外还有发达的海陆交通。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海陆交通发达的背景和表现分别是什么?

背景:

①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②中国的航海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表现:

①宋代海路多条航线:

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有何影响?

通过展示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等传入到外国、外国有数学、医药等传入到中国,认识到使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三、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有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后向外传播。

所以说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宋元时期还有发达的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四、巩固练习:

培根说,中国有三样东西改变了世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五、情感升华: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创新于中国,改变了世界,使世界文明得到极大发展;如今的中国关注民生,注重科技创新,出现了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塑造了过去的世界;如今,作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也是一条希望之路,共赢之路,必将行稳致远,惠及天下。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说出我对祖国的感慨:

厉害了我的国,创新中国的力量果然震撼,为祖国点赞。

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

初一的学生由于受个人阅历、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历史学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不理解。

在这阶段,学生心理的特点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思维活动既有具体的形象成分,又有抽象的逻辑思维,但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或认清历史问题的实质很重要。

另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强,如果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

1、本课学习的是属于科技史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为了调动学生更投入的学习本节课,我通过图片教学法,史料分析法,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真切的感受到我国四大发明的伟大。

2、利用设置问题,小组合作法,步步引导,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教学课件,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

效果分析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研究,已不局限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同时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探究,首先让学生设想自己生活在宋元时期,让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去探究宋元的科技发展,增加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掌握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通过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演变有一个真切的认识,再通过阅读教材再次加深印象。

活字印刷术的制版步骤则通过四字一步骤的总结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在总结步骤时学生理解出现了偏差,我及时给予纠正。

另外两个重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和外传主要通过时间轴的方式,让学生理清发展外传的概况。

在教学难点——宋元时期科技发明的影响,是通过出示材料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认识,有利于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最后,通过古今对比,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到宋元时期科技的发达,以及今天祖国的科技更上一层楼。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语言需要精炼的地方比较多。

课堂上还可以更加有激情的讲授,这都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全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是第二单元的收尾之课,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

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科技成就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与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快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有:

社会统一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互相学习,同时战争不断促使军事技术提高;宋元时期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吸收了前代先进的科技成果。

【教材突破点】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学习本目,既要把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排版方法和影响,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活”字的含义。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到隋唐时期是雕版印刷术,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宋代活字印刷术及其发明者毕昇。

其次通过与雕版印刷术的对比,认识活字印刷术的突破与发展就在于印刷刻版省时省力,且能够更加灵活的印制书籍。

在通过元代的转轮排字法,加强对“活”字的理解,认识到它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制书成本,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指南针和火药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讲授时从其发明、发展、

应用与传播这四个步骤展开叙述。

从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工具“司南”到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罗盘”,到北宋末年,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之后传到阿拉伯国家,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通过两则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不仅应用于中国的航海事业而且传到世界其他地方,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发展传播则通过一个时间轴,让学生知道秦汉时期火药偶然在炼丹活动时发明,之后出现了烟花爆竹,到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世纪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传到欧洲。

介绍火药的影响时,通过美国学者德克海德和马克思对火药的评论,使学生认识到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的巨大冲击力。

3、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材从陆、海两个方面介绍了中外交通的发展情况和由此带来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教学时,抓住宋元时期陆上交通与海上交通的突出特点。

通过马可波罗这一人物为主线,从他怎样到达元朝?

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辽阔疆域的联系的?

以及在旅途中累了需要去哪休息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陆上丝绸之路。

在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时,主要通过启发诱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认识到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的发达,尤其强调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正是由于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评测练习

1、培根说,中国有三样东西改变了世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

2、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火药 ②纸 ③活字印刷术 ④司南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

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

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5、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B.五代C.宋朝D.隋朝

6、“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

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

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

”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

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发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课后反思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最后一课的内容,讲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同时还涉及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回顾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我以中国“新四大发明“”为切入点,学生基本都不知道,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堂上来。

继而,让学生说出中国的四大发明,可以很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上来。

二、为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提供一个新的时空,新的身份,即穿越时空来到宋元,以小记者的身份探究本课的知识,凸显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历史教学中的时空观念。

在讲到交通时,设置了马可波罗这个人物,通过马可波罗提出的三个问题,掌握宋元时期发达的陆上交通。

三、本节课,选用了大量史料,尤其以适合七年级学生特点的图片史料较多,例如在总结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时,通过五幅图片,教师加以解释,让学生从五个方面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同时,运用了文字史料,在学生阅读后,我会帮助学生读懂材料,使学生理解新知识。

此外,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讲课的语言不是很精炼,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不能及时的给予反馈评价,课堂细节不能很好的处理。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将来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学习,在教学这条艺术道路上愈走愈远。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解读】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

他用胶泥刻反体字,用火烧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到了元代,发明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课标实施】

1.在活字印刷术的讲授前,让学生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弊端,通过观看视频和自己总结归纳的方法认识到活字印刷术的进步之处。

2.指南针和火药的外传及应用的意义则通过相关图片和文字史料,让学生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坚持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