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课练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课练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课练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试吧高中全程训练计划生物课练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课练2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小题狂练
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
1.[2019·湖南长沙质检]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答案:
B
解析:
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说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A错误;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正确;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没有体现自动调节能力,C错误;废弃的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D错误。
2.[2019·广东汕头金山模拟]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
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C.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答案:
D
解析:
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A错误;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B错误;若引进外来物种不当,则有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其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D正确。
3.[2019·晋江模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
A.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答案:
A
解析: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体现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价值;观赏价值、实验材料、艺术创作属于直接价值。
4.[2019·无锡模拟]生命系统通过某种方式阻止某个反应或过程,以达到自我干预和自我保护的现象称为阻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中食物和空间对种群的增长有阻遏作用
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有阻遏作用
C.正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的倾向有阻遏作用
D.负反馈调节对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或过低有阻遏作用
答案:
C
解析:
环境中食物和空间等环境阻力会对种群的增长有阻遏作用,A正确;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升高,对侧芽的生长有阻遏作用,B正确;正反馈调节会加剧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的倾向,负反馈调节对生态系统偏离平衡的倾向有阻遏作用,C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存在负反馈调节,使得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所以负反馈调节对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或过低有阻遏作用,D正确。
5.[2019·遵义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
A
解析:
有些生态系统如极地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抵抗力稳定性弱,但由于温度极低,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A错误;湖水自净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适当增加生物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
6.[2019·大庆质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负反馈调节
C.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态系统组分的复杂性
答案:
B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7.[2019·西安模拟]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关系(a~d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图中d包含第二营养级所排粪便中的能量
C.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D.某有毒物质污染湖泊,次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往往比生产者多
答案:
B
解析:
流经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其数值为a,A正确;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第二营养级所排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能量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在d所包含的范围内,B错误;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00%=
×100%,C正确;导致湖泊污染的某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在生物体内富集,因此次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往往比生产者多,D正确。
8.[2019·福建模拟]某农场面积12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00只,发现其中有5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5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鹰与黑线姬鼠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
C
解析: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种群中个体总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因此该农场黑线姬鼠的个体总数(N)=100×300÷5=6000只,因此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6000只÷120hm2=50只/hm2,B正确;群落的丰富度与该群落物种数目成正比,而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使得种群密度下降,C错误;鹰以黑线姬鼠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D正确。
9.[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y)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25%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答案:
B
解析:
图中A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A正确;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70+23+3+14)×103kJ/(m2·y)=1.1×105kJ/(m2·y),B错误;肉食性动物从植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2.5kJ/(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4+9+0.5)×103kJ/(m2·y)=16×103kJ/(m2·y),所以由植物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03kJ/(m2·y)÷16×103kJ/(m2·y)×100%=15.625%,C正确;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是单向流动的,D正确。
10.[2019·菏泽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对大熊猫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B.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自然气候等特点,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原产美洲的互花米草入侵沿海一带并迅速扩散,增加了当地物种的多样性
D.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被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答案:
C
解析:
因为大熊猫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所以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A正确;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特点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使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C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最高营养级,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正确。
11.[2019·济南质检]朱鹮是濒危动物。
朱鹮的食物
是小鱼,
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食物链中,碳以CO2的形式被循环利用
B.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C.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37.5kg(干重)
D.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答案:
C
解析:
在食物链中,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被利用,A错误;光照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至少消耗水草1.5kg÷20%÷20%=37.5kg(干重),C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由于环境、空间的限制,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
12.[2019·三明模拟]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B.生物多样性锐减,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问题,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答案:
B
解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A正确;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正确;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
13.[2019·广东中山模拟]下面列举的在设计小生态瓶时应遵循的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
A.瓶中动物与植物之间应有捕食关系
B.瓶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经常向瓶中通气,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
D.瓶中生态系统应有充足的太阳能
答案:
C
解析:
小生态瓶中,动物与植物之间应有捕食关系,以实现物质循环再生,A合理;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B合理;小生态瓶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应密闭,C不合理;为保证生态瓶有足够的能量输入,瓶中生态系统应有充足的太阳能,D合理。
14.[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
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
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答案:
B
解析:
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错误;由题意“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可知,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B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C错误;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不能达到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D错误。
15.[2019·大庆铁人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答案:
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正确;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D正确。
16.[2019·河南林州模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
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从1997年起,湿地国际联盟组织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
D.湿地生态系统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答案:
B
解析:
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多,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A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的浮游动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湿地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来消除轻度污染,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D正确。
17.[2019·黑龙江实验中学检测]如图是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是图中的A
B.图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碳在B、C、D、E、F之间,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答案:
A
解析:
图中A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生产者,A错误;C为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供植物利用,因此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B为三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F为初级消费者,碳在B、C、D、E、F之间即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C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也是碳循环的途径之一,需补充之才能完整表示碳循环,D正确。
18.[2019·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科研人员在同一温带草原中选择放牧、割草、围封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样地,测定湿润年和干旱年的土壤呼吸总量(样地内土壤动物、植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总量),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降水量
B.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不敏感
C.土壤呼吸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输出的唯一途径
D.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
答案:
D
解析:
分析柱形图可知,三种草原利用方式均表现为湿润年土壤呼吸总量大于干旱年土壤呼吸总量,因此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D正确;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有降水量、对草原的不同利用方式,A错误;对比干旱年和湿润年,割草样地湿润年土壤呼吸总量与干旱年相差最大,因此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敏感,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输出碳的途径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而土壤呼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C错误。
19.[2019·广东模拟]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答案:
D
解析:
图示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c表示捕食,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e、f表示动植物的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g表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正确;由图形分析可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d、g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C正确;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碳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总碳量+流到动物体的碳量+流到分解者的碳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D错误。
20.[2019·广西桂林模拟]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有机物
B.参与过程②的生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C.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③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①的依赖
答案:
B
解析: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正确;参与过程②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途径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以减少大气中的CO2量,C正确;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①的依赖,D正确。
课时测评
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
一、选择题
1.[2019·武汉测试]蝙蝠能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某些种类的灯蛾也能发出超声波干扰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后者堵塞或失灵,从而干扰蝙蝠的捕食。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与灯蛾通过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蝙蝠与灯蛾发出的超声波属于行为信息
C.蝙蝠与灯蛾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蝙蝠的种群数量会制约灯蛾的种群数量
答案:
B
解析:
蝙蝠与灯蛾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在相互选择中实现共同进化,A项正确;蝙蝠与灯蛾发出的超声波属于物理信息,B项错误;蝙蝠与灯蛾都可以发出超声波,互相影响,说明其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正确;蝙蝠是灯蛾的天敌,蝙蝠的数量变化会影响灯蛾的种群数量,D项正确。
2.[2019·河北月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群落应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生物,除1、2外还应包含3,A错误;分解者也可以是真核生物,如蚯蚓,B错误;4可以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C正确;①代表的是捕食,②是呼吸作用,③是光合作用,D错误。
3.[2019·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不仅来自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还来自无机环境,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物种之间,而植物激素的作用是在某个体内部,B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如孔雀开屏等,C正确;一定限度内,食草动物吃草也有利于牧草的生长,D错误。
4.[2019·江西九江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答案:
C
解析: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没有流向植物,植物利用的是微生物分解后的无机物,A项错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B项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项正确;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所以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相对越多,D项错误。
5.[2019·吉林长春模拟]关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
B.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必须接近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C.自然界中,某些植物的开花也需光信息刺激
D.生物种群的繁衍无需信息传递
答案:
D
解析:
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几乎完全依赖于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的应用,A正确;某些植物如莴苣、茄、烟草的种子为需光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某些植物开花依赖于光周期,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错误。
6.[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弱
答案:
B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C正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正确。
7.[2019·吉林辽源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答案:
C
解析:
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归根结底都来自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正确;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碳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B正确;碳在无机环境中以CO2、碳酸盐等形式存在,C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D正确。
8.[2019·广东中山一中统测]选择某养猪场附近一条河流,从上游到下游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D.地点3溶解氧减少,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答案:
D
解析:
地点3溶氧量最少,说明污染最严重,A正确;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开始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B正确;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地点3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D错误。
9.[2019·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联考]2017年洞庭湖环境保护行动全面展开:
全境砍伐欧美黑杨、拆除外湖砂石场、拆除湖洲内的钢制矮围、清退外湖珍珠养殖场、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等。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美黑杨引进后,洞庭湖区鸟类大量减少,表明外来物种入侵会降低生物多样性
B.湖洲钢制矮围严重影响洞庭湖鱼类的正常繁殖,进而影响种群数量增长
C.沟渠塘坝清淤增蓄、拆除外湖砂石场,有利于提高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D.长期在洞庭湖进行珍珠养殖会导致水体中Na、K等元素含量增多,引起水华现象
答案:
D
解析:
欧美黑杨引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