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4655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docx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

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岗位职责

第1篇: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监测内容

3.1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

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

(1)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抗蚀性等),汛期降雨、大风日期等气象参数。

(2)针对工程扰动土地面积情况进行调查,并跟踪监测扰动地表面积变化情况;

(3)针对各建设区域内填方数量、挖填面积变化情况,运移变化情况,体积形态与面积变化情况分别进行调查;

(4)针对工程建设区内林草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

3.1.2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

主要包括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内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监测,此外还包括对项目周围土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监测。

3.1.3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监测

根据六项控制目标的要求,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监测内容如下:

(1)扰动土地及治理情况

根据设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分析,采取测量的方法,统计项目建设区内土地扰动面积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分别计算各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

(2)水保设施实施及保留情况

采取调查测量的方法,统计项目建设区内水土保持临时及永久设施面积,以及项目建设区扰动后治理面积情况。

(3)施工期间拦渣量

主要在施工期间进行监测,监测各区的临时堆土场地。

调查内容包括工程填方数量,取土量、堆放高度,根据调查、观测及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临时堆土堆放点的流失量,弃渣量去除流失量即为拦渣量,再推算各堆土区的拦渣率。

(4)植被可绿化面积和实际绿化面积监测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植物设施情况进行标准地样方法或样线法测定。

经过测量统计,计算林草植被恢复率。

(5)林草植被恢复情况监测

根据统计已设施的植物措施面积,并调查项目施工后的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林草植被覆盖度。

4监测方法

扰动土地面积、水土保持指定实施情况等内容以实地测量为主。

结合实际,可以布设监测样区、测钎监测点等,开展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监测方法采取调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

对水土流失量和拦渣保土量等指标进行定点、定位观测;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环境状况,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等采用调查法进行监测。

4.1定点观测监测

主要针对水土流失量的变化、水土流失程度变化和拦渣保土量等指标进行定点、定位的地面观测。

在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及要求布设监测小区,定时观测和

典型采样相结合,获取数据。

用观测结果与同类型区平均流失量及允许流失量分析比较来验证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及设计的合理性.在运行过程中做必要的补充。

在固定点位分别布设简易观测场,水蚀监测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与沟槽实地调查法和径流小区,对各类边坡所形成的侵蚀沟进行量测、统计等;风蚀监测采用测钎法或集沙仪收集扬沙法进行量测、统计等。

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进行水蚀监测,选择各监测小区内不同坡度的锥型临时堆土场,在汛期前将直径0.5~1cm,长50~100cm的钢测钎,根据坡面面积,按相距1m×1m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共9根)沿坡面垂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

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终了以及时段末,观测钉帽出露地面的高度,计算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

新堆放的土堆应考虑沉降产生的影响,在平坦地段设置对照观测或应用沉降率计算沉降高度,若竹钎不与土体同时沉降,则观测值应减去沉降高度为实际侵蚀厚度。

坡面量测法重点监测边坡的水蚀量测,量测坡面形成初期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典型场次降雨或多降雨后侵蚀沟的体积。

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计算出流失量。

具体是在监测重点地段对一定面积内(实测样方面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00m2)的侵蚀沟数量、深度、长度进行量算,同时测量坡面的坡度,根据经验一般面蚀侵蚀量是沟蚀侵蚀量的30%,将小区沟蚀量加上面蚀量从而求得边坡的土壤水蚀量。

4.2调查监测

主要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环境状况,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等采用调查法进行监测。

对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情况、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弃渣数量及堆放面积等项目的监测,实地调查结合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洪涝灾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结合实地量测等方法进行。

对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及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项目监测采用样方调查结合量测计算的方法进行。

4.3其它项目监测

主要针对防护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进行监测。

采取实地定点测量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相关规定进行测算:

扰动土地面积及再利用情况、减少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先面积治理情况、拦渣率、林草措施的覆盖度等效益通过调查监测法进行。

5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5.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5.1.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工程的总体布局及其项目特点,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永久占地在项目建设前就已经确定,并经国土部门按权限批准,该部分监测主要是对永久征地围地认真核查,监测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有无超越红线开发的情况及各阶段永久占地范围的变化;临时占地面积也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该部分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超越范围使用临时占地及临时占地面积变化情况。

5.1.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扰动土地是指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用地,均以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主要采用无人机遥测、实地量测、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

确定扰动边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时段各分区扰动土地面积。

5.2取料监测结果

分别详述设计取料情况,取料场位置、占地面积及取料量监测结果,取料对比分析,弃渣监测结果及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1.水土保持监理定义

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度、质量、投资)监控和管理的专业化服务活动。

2.监理工作方法

工程水土保持监理主要按照资料检查核查的方式进行,核查内容主要包括:

⑴核查现场记录:

认真、完整核查施工现场记录,包括人员、设备和材料、天气、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中出线的各种情况。

⑵核查发布的文件:

核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通知、指示、批复、签认等文件,核实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⑶核查主体工程监理过程:

查阅监理工程师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检查、验收资料。

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的现场指令及改正情况。

⑷核查材料报验资料:

核查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的检测,对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资质、年检情况、仪器设备的校验情况以及拟定的检测程序和方法进行审核;核查施工单位进行试样检测时,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并对结果确认。

同时,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水土保持现场调查

对施工的工程措施数量进行现场勘测丈量,对植物措施面积、数量利用手持GPS测量。

对工程质量利用现场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资料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对工程进度采用查阅各分部工程的开工报告、施工方案、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3监理内容

3.1工程措施施监理内容

⑴检测施工过程中土地整治工程与坑凹回填工程布局、规模与方法;⑵调查统计场地整治利用方向、工程措施布设的数量、规模尺寸和质量;⑶调查统计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地表引水工程、地下引水工程的布设、规模尺寸与材料;

⑷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3.2植物措施监理内容

在种草工程在施工中对照设计,逐片观察,分清荒地或退耕地长期种草与草地轮作中的短期种草,按设计图斑分别做记载,认证数量。

统计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进行检验评定。

3.3临时措施监理内容

⑴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区临时措施的拦挡形式、规模和防洪标准;

⑵统计排水沟(渠)、暗涵(洞)、临时土(石)方挖沟的标准、规模和特征尺寸;

⑶覆盖用土工布、塑料布、草、树枝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3.4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综合评价

评估项目建设单位是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是否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并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情况4.1质量控制工作

⑴事前控制

监理工程师首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力量进行审查。

其次,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

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进行控制,重点是审核其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主要技术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如何、施工方案是否科学,施工方法是否合理等。

监理工程师审查与控制施工作业的辅助技术环境(水、电、路、照明、防护、交叉作业等)、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等)

及自然环境(防洪、防高温、渗水等)。

通过以上方面的事先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事中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每个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的施工工序及特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强化管理、从严控制,将事中控制作为主要控制段加以实施。

每道工序、单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先由施工单位“三检”合格后,报工程师进行复核,工程师现场复核配料单、原材料质量和检测报告等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允许其进行下一步施工。

对不合格的石材坚决予以清退出场,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指令施工单位予以返工。

绿化主要控制其种子质量,对不合格的种子坚决予以清退出场,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指令施工单位予以返工。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周召开一次监理例会,重点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安排。

经过监理工程师认真监督,严格控制质量点,承包人按照监理工程师指令和要求认真落实。

工程建设质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有关标准。

⑶事后控制

对于浆砌石砌筑工程而言,事后控制重点检查其浆砌石勾缝质量、养护,指令施工单位认真查找工程质量缺陷,确保工程质量。

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真检查与督促,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对于绿化工程而言,事后控制主要控制管护和补植。

4.2质量检验及评定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质量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⑴工程质量检验

①施工单位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自检。

未经施工单位自检或自检不合格、自检资料不完善的分部工程,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检验。

②对完工后需覆盖的隐蔽工程,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复核,报业主核定,合格后才容许覆盖。

⑵工程质量评定

分部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工程师复核,报建设单位核定:

单位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建设单位审核、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标准为:

①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②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优良标准为:

①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②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标准为:

①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②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③外观得分率达到70%以上;④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

优良标准为:

①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②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③外观得分率达到85%以上;④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

4.3总体质量评价

工程监理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种子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实测实量检验,原材料使用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

经过参建各方友好

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工程外观规整,防护工作稳定,排水工程通畅,植树种草生长正常,各单位工程质量合格。

5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情况

采用动态进度控制监理方法,对施工单位的资源投入状态、资源过程利用状态和资源使用后与目标值的比较状态三方面进行控制。

根据工程的规模、质量标准、工序复杂程度、施工的现场条件、施工队伍的条件,对进度计划进行全面分析,审查施工工序安排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审查进度计划合理可行后签署意见批准实施。

监理工程师随时跟踪检查现场施工进度,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的进度计划施工。

要求建设单位及时核实工程完成的数量、质量,做好下步的进度安排。

督促承建单位按批准的进度施工,做好监理日志,并结合工地例会做好汇报记录,收集各种有关进度资料,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别做出具体全面分析,分析造成进度拖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分析造成进度拖延的原因,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加快进度。

并分别对投资控制工作,投资完成情况及投资控制综合评价进行简述

6监理结论

最后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是否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相关要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建议。

第2篇:

水土保持监测监监督工作总结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监测工作总体上分五部分:

一、编制《***2008年度水土保持公报》

《***2008年度水土保持公报》数据由2008年度的观测得来,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保持跟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效益数据相统一,数据进行了长时间的校核,公报于5月底印刷出来。

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编制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安全供水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并组织召开了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会。

对***道路工程、***道路工程、***路改建工程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验收。

三、>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四、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观测设施建设完工

五、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

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在每月的中旬进行取样,对海字口、西沟里小流域进行了监测,观测水样的采集运输、数据录入、审核、上传上报工作

六、基地建设及管理维护

监督执法工作

2009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情况总结

2009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检查从一月份到十月份共计现场检查12项工程共计26次。

1改建工程检查次数最多,共计检查了18次。

第3篇:

水土保持监测论文3S集成技术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

结合云南省情况,分析了水土流失进行适时动态监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简述了3S技术(RS、GPS和GIS)及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并就3S集成技术在我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3S技术;应用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大量增加,毁林开荒、陡坡耕作以及开发建设项目等使地表植被受到严重扰动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引发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已成为我省的头号环境问题。

为了动态了解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治理,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省水土流失进行适时动态监测已势在必行

目前我省对小流域以及开发建设项目实施的水土流失监测,大多采用传统的常规监测方法,如设径流小区、控制站等地面观测以及调查监测等,这些方法速度较慢,监测结果精度较低,不能实时提供水土流失情况,不能有效地实现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

利用3S集成技术,即GPS,RS,GIS相结合,可以实现重点时段对重点流域、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快速、适时地动态监测,提供较为准确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量,为灾害的发生、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13S技术简述1.1遥感(RS)遥感(RS),从广义上说是指从远处探测、感知

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遥感一般选用卫星或飞机作为传感器的遥感平台。

遥感探测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视域范围大,不仅可以获得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信息,而且可获得紫外、红外等波段的信息。

因此,卫星遥感影像能够快速提供地球表面的信息。

1999年、2004年我省先后利用遥感调查技术对全省土壤侵蚀现状进行了两次普查1.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全天候、多功能、应用广泛等特点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系统包括三部分,即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1〕。

GPSRTK技术是一种全天候、全方位的新型测量系统,是目前实时、准确地确定待测点位置的最佳方式,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包括以一台GPS接收机为基准站,一台或多台接收机为流动站,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

RTK定位技术是将基准站的相位观测数据及坐标信息通过数据链方式及时发送给动态用户,动态用户将收到的数据链连同采集的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处理,从而获得动态用户的实时三维位置〔2〕1.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具有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信息分析能力、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并存的特点,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迅速获取满足需要的各种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

利用GIS可以建立图形属性库,对遥感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管理,并且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利、快捷的决策依据

23S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监测要综合运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和地面观测、专项试验、调查统计、数理分析等方法。

可根据不同监测对象、不同监测层次,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与技术。

RS技术覆盖范围广,用于获取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信息;GPS技术数据采集速度快、精度高,主要用于确定和获得地理位置信息;GIS技术有优越的图形、属性数据处理的特点,用于编辑、分析监测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

3S集成技术对水土流失进行适时动态监测,为水土保持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技术方法。

2.1遥感(R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的多传感器、多时相的特点,通过不同时相相对同一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

遥感信息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提供了可能。

利用实时的遥感图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年度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分析土壤侵蚀总量以及年度变化趋势、植被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工程措施及林草措施治理效益等。

国内利用遥感技术,采用卫星影像已对黄河流域、长江三峡库区等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动态监测。

董敏等就地面遥感监测系统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效益评估、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如果地面遥感监测系统能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得到充分应用,将使部分监测工作自动化、数字化、高效化2.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因遥感有一定的时间性,有时地面的变化,在影像上得不到及时的反映,这时即可运用GPS对其进行补充、校正。

GPS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可分两个层次:

宏观方面,针对大流域或一个区域可建立GPS控制网,在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像控点测量,为航空遥感像片的定向提供加密点,这样有利于区域内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信息的采集和提取;微观方面,针对坡面、沟头和沟底可利用GPS技术监测坡面地形变化、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速度、沟缘线后退速度,甚至可以监测典型样点水土流失量(流失厚度),包括崩塌、滑坡及堆积。

对人为水土流失监测,不仅可以定期观测开挖面、堆积面的变化情况,而且可用GPS现场测量挖填土方量、堆积量和弃土弃渣量。

此外,还可用GPS在短时间内比较准确地确定扰动地表及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等。

〔4〕2.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为“3S”技术信息处理中心。

GIS可以通过某些已知相关的空间数据经运算得到新的空间数据,也就是可以对图形数据进行运算生成新的专题图件。

GIS的DEM和DTM模型能大量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DEM利用已知的等高线采用某种数学方法插值生成,DTM是由DEM产生的一系列与地形有关的空间分布特征,如高程分布、地面坡度和坡向等。

通过扫描设备或数字化设备将地形输入微机,经过矢量化,通过DEM和DTM模型运算,即可得到全省的地面坡度分级图。

还可把其它与水土流失相关的因素图(如降雨等值线图等)矢量化输进微机。

运用叠加分析模型把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图叠加,输入适当的参数标准,GIS即可生成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分布图等新的专题图件,通过该专题图即可以获取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动态变化情况,再通过一些其它相应的统计分析模型对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治理效益等进行分析预测,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和科研业务部门治理、监督、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33S集成技术应用探讨

利用3S集成技术在我省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客观地掌握各地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有关信息,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给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实用价值。

但目前3S集成技术在我省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3.1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

为从遥感数据中精确提取水土流失影响因素有关信息,必须采用区域遥感信息多波段、多时相、多平台复合以及遥感信息与地图的复合,遥感信息与DTM的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分析相结合,室内判读与外业调查相结合等办法,尽可能准确地获取水土流失因素等信息。

3.23S集成与4D技术相结合GIS、RS、GPS三种技术逐步走向集成化和相互交融,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传统的GIS以矢量数据为主,与遥感数据结构不一致,从而限制了3S的集成。

而以栅格数据为主,兼容矢量数据的4D技术为3S集成提供了最佳技术手段和途径。

4D技术是指DEM(数字高程模型)、DOQ(数字正射影像图)、DRG(数字栅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