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930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docx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

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

仇保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京,100835)

【摘要】使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从城市发展的三角形,即可持续性、经济利益、幸福指数入手,回顾了近现代城市建设的三个里程碑,并以美国的居住地与幸福程度的抽样调查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中幸福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典范———德国弗莱堡的经验。

【关键词】生态城市;幸福指数;新城建设;弗莱堡

 

  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之一。

当前在探讨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时,一般集中在碳排放减少和能耗降低等方面,但是,本文将从城市的本质的角度来探讨,即生态城市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使生活更美好。

引言:

城市发展三角与三个里程碑

离开了使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任何城市,包括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都将失去城市发展本身的意义。

城市发展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孜孜不倦地探求城市应该如何规划建设。

经历了工业化的洗礼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发展可用一个等边三角形来表示,其中一条边是可持续性,另一条边是经济利益,第三条边是幸福指数。

这等边三角形构成了城市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内涵。

1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人类在过去,特别是在大工业革命以前,往往发展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如祭祀用的城市、防御的城市,以及后来为周边农村服务的城市。

大工业革命时期专门为工业发展区、原材料区、港口等发展一些城市,当时城市发展主要就是为了工业配套的目的,城市本身的含义却退居其次了。

英国人将这样发展起来的城市称为蘑菇城,形容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然而,这种蘑菇城存在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其恶劣的生活环境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居民的预期寿命大大缩短。

据史料记载,在大工业革命前期,曼彻斯特作为当时的世界纺织中心,其城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只有25岁,比周边的农村地区还低。

在这一时期,人类文明发展速度更快,但是这种发展反过来又摧残着人类的幸福生活,变成一个悲惨世界。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双子城》的第一句话就写到: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对当时情况的最真实写照。

经历了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疾病丛生的困境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城市的意义,城市应该如何发展。

在反思的基础上,以霍华德为代表提出了应该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城市,要建设田园城市,让田园风光在城市中驻足,让城市活力向乡村辐射。

这样,其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就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学诞生的主要基石,这是一个里程碑,让人类主动认识到城市的目标应该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第二个里程碑是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为主倡导的新城计划。

仅英国,二战后就有几百万的军人退役并组建家庭,需要提供大量的住宅,当时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30多个新城来分流涌向伦敦的人口压力,目标是使英国的城市布局形态更加和谐,更能促进国民的幸福和国土经济的均衡发展,实现等边三角的发展。

第三个里程碑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既是人类创造和追求梦想的地方,也可能是毁灭人类的武器。

这是因为80%的CO2是城市排放的,这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威胁了人类的未来,同时,城市还造就了收入不平等、污染、动乱和失业,所以,城市既是人类所有的梦想所在,但也是未来最大的威胁。

为此,人们提出要建设低碳生态城和绿色城市,要重新走绿色、和谐发展之路。

以上三个里程碑是大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经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走过的城市三种发展阶段。

以上是国际新城的建设经验和教训,以及生态城怎么处理好幸福与增长两者之间均衡的理论阐述。

从实例来看,100多年前,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认识到城市已成为人间地狱,不能再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了,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即田园城市的三重目标:

第一、空间目标。

(1)每个田园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开敞地将居住区、工业区隔开。

绿带的概念开始形成。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良好的交通联结。

(6)市民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田园风光接触。

第二、社会目标。

人们理解田园城市往往局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忽视了它的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来限制房客的房租压力。

当时的土地全部是私有的,私有化的土地造成了土地投机,使居住人承受过高的房租压力。

霍华德提出城市土地应归集体所有,并通过公共政策来降低土地和住房的租金。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广泛进行城市更新改造。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即城市经营获得的收入要为社会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有利于自我创业。

第三、组织管理目标。

(1)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以法律为后盾来约束所有开发行为。

英国在1903年颁布了城市规划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划法规。

(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

(3)政府应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

(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3%~4%范围之内。

(5)公营或共营企业的建立,由政府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

霍华德不仅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而且身体力行,在英国尝试建设了两个田园城市,一个是莱奇沃思(Letchworth),另一个是韦尔温(Welwyn)。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紧接着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建筑学家勒·柯比西耶领导的新建筑学派否定了繁缛的建筑风格,发展了一种简洁、机械的建筑流派。

柯比西耶认为建筑的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应该把建筑设计成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建筑。

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住宅产业化实际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有人说城市就是放大了的居住机器,但是,建筑学家如果把建筑机器的思想应用扩大到城市时,往往同时会放大了这个机器的错误。

在勒·柯比西耶的组织下,这种简洁、机械、对称的模式应用到了世界上很多地方,如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等等,都是这种建筑流派留下来的遗产。

这些按照柯比西耶的规划放大了的城市,非常对称、有序,充满了技术美,从空中俯视非常的壮观。

如巴西利亚看上去像是一只“大鹏”,两翼展开,“鸟头”朝向一个湖泊,所有的建筑非常整齐地排列在两侧翅膀中。

但在这个城市里面,很难分清东南西北,经常会让人迷路,这个城市奇特的形态纯粹是一个象征,因其生活枯燥反而成为一个新城建设的反面教训。

 

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是位于墨尔本和悉尼之间的一个新城。

美国建筑师格里芬是勒·柯比西耶的忠实追随者,他的设计方案通过两条主大道把这个城市连接起来,并让城中间的一个峡谷蓄积了雨水,将城市分成两半。

正是这个湖泊才使城市有了整体上的改观,看上去比较秀气,人们为了纪念格里芬,就把这个湖泊称之为格里芬湖。

堪培拉展示了对称、庄严、秩序和技术美。

然而,到过堪培拉的人都有一种感受,第一天对这个城市的整齐、绿化感到震憾,第二天就对这个城市的机械、对称的美有了审美疲劳,感到枯燥乏味,到了第三天就只想赶快离开,没有想再来第二次的愿望,很少有旅客想在这个城市停留超过三天。

堪培拉75%的人口是公务员,到周末时人基本上都走光了。

在堪培拉有一所大学,是澳大利亚等级最高的大学,但是这个大学经常发生学生退学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城市太枯燥了。

这种现象引人深思,为什么这些经过现代建筑师精心设计规划的新城市反而没有中世纪那些没有规划过的城市好呢?

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实践之后不久,时任该国首相的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夕,开始考虑战后军人的住房安置问题。

由于退休军人数量众多,丘吉尔决定对英国的城市进行重新布局,制订了新城建设计划,这样做很有远见。

然而,英国的新城计划实施过程中,也犯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

但这些失误并不能阻止英国的新城运动走向整个欧洲大陆,并在全世界掀起一个新城建设的浪潮。

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有英国和法国,它们的经验教训和差别非常值得总结和借鉴。

 

首先,新城计划的目的不完全相同。

英国是为了控制伦敦等中心城市的规模,在中心城市以外的若干距离范围内,选择某些被认为是适当的地点建新城,在新城设置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住宅及其他设施,以吸引大城市的产业和人口,使之逐步形成居住和就业自我平衡的新城镇。

法国的新城建设从解决大城市的矛盾出发,旨在解决巴黎中心城区第三产业无限膨胀的困境,将新城作为整个大城市地区的一个磁极,在开始规划时就确定要将中心城区内的一些事务所、行政机关及服务设施等吸引出来。

巴黎的新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注重采取适当的布局,建设有规模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以便增强对第三产业的吸引力,从而产生一种可与巴黎中心城区相抗衡的力量,以实现巴黎大城市地区的整体平衡。

其次,新城的建设标准不同。

巴黎新城创建了功能综合的现代化新城中心区,把行政管理、商业服务、资讯产业以及文化娱乐设施等多项功能都集中在一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设计新颖,并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城中心区内。

在其周围建有大量及多样化的住宅,设置相当规模的大学、商店和科研情报中心,等等。

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公共建筑,使新城的居民在就业、文化娱乐和生活方面能享有与在巴黎中心城区相等同的水平。

与之相对照,英国的新城功能不够完善,产业发展缓慢,商业氛围也不够浓厚。

第三,新城规划选址原则不同。

英国的新城建设考虑的是控制大城市的膨胀问题,要避免新城的发展与大城市连成一片,或者防止人口过分集中在伦敦。

因此新城的位置必须离伦敦老城市有一定距离;而且英国的新城定位之目的是作为一个不发达地区的生长极,要解决一个地区发展平衡的问题,因此规划所确定的新城建设地点离大城市越来越远。

而法国的新城离中心城区比较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巴黎大城市当前发展的分流途径问题,新城形成一发展极,将老城的一部分人口、服务功能、产业等吸引过去。

第四,新城建设的基础不同。

英国的新城建设有别于城镇扩建,在城镇建设中把新建和扩建截然分成两种类型。

在大城市周围建的多半是“新”城,新城在空地上建起来,要建成独立的新城,需要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人为的强制性政策和措施。

但事实上新城建设的速度很慢,往往20年左右才能建成一个有几万人的新城。

而法国的新城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城镇基础,每个新城都是由原有的10多个或20多个小村镇组织起来的,因此新城有可能在原有的城镇基础上比较快地发展起来。

第五,新城的功能不同。

英国的新城从单一的工业发展到多种工业;而法国的新城更强调吸引更多的商业、公共机构及建设各种文体娱乐设施,因此,法国新城的服务业发展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市场机制运用比较充分。

第六,新城的布局不同。

英国的新城布局比较刻板地遵循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同心圆内星状分布的新城的形状、功能分区明显,类似我国的开发区再加上一个居住区的布局,在几个不同时代建设的新城,选址都在环路周围,比较分散。

法国的新城空间形态呈手指状的格局;如巴黎的新城沿着几条放射路发展,放射路之间有楔状的绿地,新城更像是一组村镇,是互相依存的小村镇组织在一起,新老搭配,中间有绿带,景观也很好。

最后,新城的建筑风格不同。

英国的新城在建筑方面继承了英国的传统特点,比较严谨,形式上较整齐划一。

而法国的新城建筑形式多样,布局灵活,显得生动活泼,体现出新城文化的多样性。

斯蒂文乃奇(Stevenage)是英国1946年《新城法》出台后建设的第一个新城,规划目标是6万人,占地25km2,到2001年实际居住人口约8万,它的中心现在正进行改造,但规划方案看起来比较刻板。

伦康新城(Runcorn)属于英国的第二批新城,规划面积将近30km2,人口7万,规划范围包括农业、大片森林和一些山地。

在伦康新城有一个著名的八字形环路将整个城市交通串联起来,公交按照这个八字形来安排,从这一点来说,伦康新城是第一个将公共交通安排得比较好的典范。

然而,伦康新城到2001年人口才达到6万,增长非常缓慢,这是英国新城建设一个大的教训。

我国在建设曹妃甸等新城时,要认真吸取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避免许多前人走过的弯路。

2 生态城的目标:

幸福VS增长

前面介绍了田园城市和英法两国新城建设两个城市发展的里程碑,而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则以城市发展新的目标为标志,即生态城的发展,其目标不仅包括低碳排放和经济可持续,还应包括城市是为了人类更美好地居住这个主目标。

如果离开了这个目标,城市发展就会背道而驰。

在这方面,美国曾经做过一个人们对居住地与幸福程度的抽样调查,样本超过3万人,最后把调查结果整理成一张表,这个表能给人很多启迪。

在城市发展中强调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就是要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这张表将所有的指标作了分解,并突出了最主要的指标。

美国是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国家,据统计,美国人一生平均要搬12次家①。

在这个调查结果里可以看到,美感和生活方式满分是5分,调查的总体评价是3165分,其中总体幸福感满分是1分,调查评价是01622分,高于对城市的满意程度、向朋友家人推荐度和对未来的期望等几项的调查分值。

在美感和生活方式方面再加以细分:

首先是感到美,充满愉悦,即城市应该是让人感到愉悦的;第二是美观和物质环境,第三是户外公园、游乐场和散

步小路。

另外还包括空气质量、气候、生活方式、能不能结识新朋友,文化活动丰富与否,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城市美好生活最基础的方面,对企业开发一个小区也同样适用。

第二个大的方面是基本服务。

基本服务的总体评价是3146分,仅次于美感,其中小学与中学教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这一点美国人与中国人很相似,家长都想为子女找好的小学和中学。

比如,波士顿房价最高的地方不在市中心,而是在当地几个非常著名的学校周边,其中卫斯理学院(WellesleyCollege),是20世纪30年代宋家三姐妹读过书的名校。

其他的包括宗教场所、高等教育、住房、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这些构成了基本服务。

第三个是开放度,即是否能够适应不同阶层人的需要,这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评价一个地方是否适宜居住,首先是看有孩子的家庭所占的比例。

如果一个小区都是单身宿舍,住着清一色的白领阶层或蓝领工人,小区是难有生活气氛的。

有小孩子的家庭居住才能体现出稳定的、均衡的、永久的居住地性质。

吸引的其他人群包括老年人、单身的年轻人、新近的院校毕业生。

其他因素包括对种族、移民等的包容性,宜居的社区必须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没有歧视的、包容性非常高的社区。

所以,在城市规划史上的两大宪章中都强调,城市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包容性。

第四个是经济和个人的保障。

经济和个人的保障总体评价分值并不高,因为一个城市的经济保障不好的话,人们可以选择到其他城市去,所以整体的经济保障不是最主要的。

但是从经济条件单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评价分值为3124分,个人保障为3154分,所以,现在整个欧盟已经实现了任何人在不同的地区流动,他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就业保险都可以跟着走。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做到互通。

现在一些城市互相签署协议,住房公积金在这些城市之间可以迁转,下一步应该逐步将养老保险等也可以通用起来。

最后一个是领导力。

一个城市,尤其像我国处在发展阶段的城市,有没有一个好的领导人,有没有一个决策敏锐、民主、科学而且实施能力强大的领导班子,对一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中央领导反复强调,一定要把城市领导人的培训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去做。

战争年代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懂得战略、战术,而搞现代化建设,不论原来的专业背景,领导人都必须懂得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这是基本功。

在总结城市发展的三大基石和美国的居住地与幸福程度调查基础上,归纳起来,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在交通方面,要求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充分体现绿色交通的原则,将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作为生态城镇的整体发展目标,至少减少50%的小汽车出行。

在国外,自行车出行已经巍然成风,市长带头骑自行车,对民众形成号召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住宅的规划和区位设置的标准具体规定为:

10分钟以内的步行距离,能够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或地铁车站;设置完善的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包括卫生健康、社区中心、小商店等,减少日常服务的远距离出行频率。

在生态城镇各种设施的整体布局规划上,不能出现依赖小汽车的规划模式和空间布局,即美国南部的郊区化模式。

第二,在土地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镇内部应当实现混合的商务和居住功能,使居民能够就近就业,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钟摆式的通勤出行的生成。

在服务设施上,要求建设可持续的社区,能够提供为居民的富裕、健康和愉快地生活有所帮助的设施。

第三,在绿色基础设施方面,要求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不低于总面积的40%。

这40%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绿色空间要求具有多功能和多样化,例如可以是社区绿地、湿地、城镇广场等;可以用于游玩和娱乐,能够提供野生憩息功能。

要尽可能将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与更为广阔的乡村衔接在一起,使田园风光和城市的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霍华德认为:

城市和乡村应该按照原来各自的本质来互补发展,最后像夫妇那样结合,这样的结合将会萌生新的希望、焕发新的生机、孕育新的文明。

如果把农村和城市按同质化的模式进行发展,城市和乡村就变成同性恋了,就不可能孕育新的文明。

所以,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城市与乡村之间特色鲜明,而美国的郊区化导致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第四,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要求生态城镇在节水方面具备更为长远的目标。

生态城镇的开发建设应采用低冲击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模式,城市建设不能对地表径流的原有状况作很大的改变,不会恶化水源质量,城市的地面50%以上是可以透水的;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和水景观开发利用规划。

第五,在防洪风险管理方面,要求生态城市以合理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利用现代气象预报等技术,以非工程措施来应对雨洪威胁。

曾经有部门做出防洪规划,要将西湖用115m高的坝围起来。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西湖一年几百亿的旅游收入将无从谈起,城市景观就会被严重破坏,所以当时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单纯追求以工程的办法来应对雨洪威胁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最近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水利部老部长、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女士,对以大量的工程方法来取代正确水管理的错误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我国的堤防系统已经达到25万km的规模,不宜再增建和加高,而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固,并充分利用各类分洪、蓄洪、行洪区,以及尽可能用非工程措施来解决洪水灾害的威胁。

当前要防止那种认为防洪就是无限制地修建和加高堤防的认识误区,应该还河流一个健康的、生态的、相对自由的空间,人类应该学会与河流和平相处。

钱正英老部长的报告非常精彩,总结了60年以来大工程崇拜带来的教训,指出应该进行高水平的城市设施规划和建设,要以人的幸福生活为目标来规划和建设。

现在很多城市的建设是以车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这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的。

在巴黎市政厅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巴黎的城市宣言第一句话就是把塞纳河还给那些热恋中的情人。

第六,在城市设计方面,无论是街道、公共场所、公园或公共空间都应进行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要让生活充满愉悦,充满诗一般的气息。

无论是出售或出租住房,无论是商业的或社区职能的建筑都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这种高质量的设计还应是充满人性的、具有美感的,不能简单盲目地拷贝。

现在一些建筑裸着身体、套着套子、歪着脖子,片面追求新、奇、特,实际上并不具备美感。

所以,要保证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必然按照凯文·林奇(KevinLynch)的五大节点来精心设计修建展示城市的内在美,要能有效指导生态城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碳排放。

第七、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上,应尽可能吸引国家或区域一流的公共服务机构入驻,迅速提升宜居水平。

以曹妃甸为例,曹妃甸建设生态城要吸引华北地区最好的中小学入驻,甚至超越唐山市区的办学水平,吸引华北地区最好的医院在曹妃甸设立分院,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就有了很好的保证。

第八、在研发方面,要吸引一流大学设立专业院校,尽快形成人才集聚、持续研究、企业孵化等等独特效应。

著名的马斯达(Masdar)生态城,计划投资200多亿美元打造一个5万人口规模的生态城。

该生态城的原则之一是力求开放,第一个项目就是设立马斯达理工学院,通过这个学院,既培养相关人才又就地开展持续的项目研究,使生态城市能够得以延续。

曹妃甸生态城的新城建设要有一所跟生态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大学入驻,通过这所大学对曹妃甸的能源、物资、水的循环利用,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幸福指数的提高进行持久地就地跟踪、研究、实践、试验、反馈、改进。

这种研究方式意义重大,还能产生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和活力源增进等效果。

第九,要设立专门基金来吸引一流目标企业入驻。

美国一些州政府为了吸引大公司总部入驻,政府出资给企业盖房子或给予企业一些赞助。

在曹妃甸建生态城,建议唐山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共建一个专门的基金,对一流的项目,即对曹妃甸会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给予扶持。

第十,要设置入城产业的单位碳排放门槛。

建设部将来要对所有新建的绿色城市和生态城进行星级绩效评估,对碳排放量水平进行考核。

按照以上这些原则,城市就能够实现增长和幸福两者均衡发展,在可持续、社会就业、幸福感等方面都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3 两者均衡的范例-弗莱堡市

在幸福与增长两者均衡方面,德国弗莱堡市堪为典范。

弗莱堡是全球公认的四个“生态城市”之一,从弗莱堡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在追求两者均衡方面,以下几点特别值得研究借鉴:

(1)建立适用的法规体系弗莱堡在1996年就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

2010年城市的CO2排放量降低25%,2030年降低40%。

这在整个欧盟是最早采取行动的。

弗莱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得到明显的控制。

更重要就是使能源供应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奖励基金,用于交通和房屋建设项目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奖励。

(2)领导人意识弗莱堡市市长迪特·萨洛蒙博士说:

“‘绿色之都’的城标涵盖了诸多理念,这些理念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冲突,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让生活更美好,这些理念完美地体现在地区环境和气候保护的政策中。

与此同时,科研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高品质增长和创造具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

如今,环保经济早已成为本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现在,“绿色之都”弗莱堡被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视为楷模。

这对弗莱堡本身而言是巨大的荣誉,而且能够激励他们不断开拓新思路,为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3)研究机构追求增长与幸福两者的均衡,应该聚集一批合适的、先锋性的研究机构。

没有先锋性的研究机构不可能产生先锋性的理念和先锋性的社区。

比如,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等是弗莱堡从事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核心机构,这些机构周围集中了数百家相关的工商服务企业和各类组织,其中包括弗莱堡太阳能电池厂、弗莱堡地区能源代办处、咨询公司、太阳能建筑设计公司、节能环保饭店以及手工业协会的“未来车间”等,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在这种集群里各种组织具有紧密的分工和专业化特征,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自我循环、自我增值、自我发展的自组织形态。

正像哈佛大学波特教授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若干个重要的宏观指标,而是取决于那些不起眼的“马赛克”。

弗莱堡经验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形成了绿色产业的“马赛克”,这些绿色的“马赛克”并不起眼,但是它产生的理念、创造的就业岗位、培养的人才、产生的可实践的技术创新方案不可忽视。

目前,弗莱堡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出口转让和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已经成龙配套。

(4)交流学习机制

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自从2000年在弗莱堡首次举办以来,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