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38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docx

中西医结合五官科学题库

鼻科学基础

第一节鼻应用解剖与生理

填空题

1.中鼻道是位于()与()之间的通道。

答案:

中鼻甲、下鼻甲

2.鼻窦共包括前、后两组,其中前组鼻窦有()、()、(),后组鼻窦有()、()。

答案:

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

后组筛窦,蝶窦

**3.鼻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其中呼吸功能包括()作用、()作用、()作用。

答案:

呼吸,嗅觉,共鸣,过滤,调温,加湿

单项选择题

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外鼻部份名称:

D

A鼻根

B鼻梁

C鼻背

D鼻阈

E鼻翼

多项选择题

1.鼻腔的主要生理机能有:

(A.B.C.E.)

A.呼吸功能

B.共鸣作用

C.嗅觉功能

D.屏气功能

E.反射作用

2.开口于中鼻道的鼻窦包括:

(A.B.C.)

A.额窦

B.上颌窦

C.前组筛窦

D.后组筛窦

E.蝶窦

问答题

1.鼻窦共有哪几对?

它们分别开口于何处?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中,后组筛窦窦口位于上鼻道,蝶窦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2.试述鼻腔的生理功能。

(1)呼吸功能

肺主气,开窍于鼻,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

(2)保护功能

①过滤消毒作用——肺气御敌“正气存内”

正常人鼻毛及其方向(朝向前外)可以过滤吸入气流中的颗粒状物,并使异物难进易出。

吸入气流中较小的颗粒状物,或通过喷嚏反射被排出体外,或借助湍流的作用沉降于鼻粘膜表面,然后通过粘液毯的摆动被“送”入咽部。

②调温作用

肺恶寒,吸入之寒冷空气必须加温以后才能进入肺中。

《格致余论》:

“诸阳聚于头,则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中央,而阳明起于頞中,一身之血运动面鼻”鼻中阳气充沛,故能起加温作用。

鼻甲海绵体血管丰富,能使吸入鼻腔的气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

③加湿作用

肺主宣发,通调水道。

肺又喜润恶燥,受不了干燥的空气。

依赖鼻腔粘膜中的分泌性上皮和各种腺体的分泌物以及毛细血管的渗出维持进入鼻腔的空气湿度。

④反射功能

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的反射动作,如悬雍垂下降,舌压向软腭等,然后声门突然开放,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借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鼻肺反射(),鼻腔阻力增加或化学气体刺激引起支气管收缩,肺通气量下降,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鼻甲缩小,鼻翼煽动,鼻阈变宽,使鼻阻力缩小,通气量加大。

附:

鼻心反射

(3)嗅觉功能

《灵枢·脉度篇》: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嗅觉功能主要依赖嗅区粘膜及其中的嗅细胞。

嗅觉起着识别、报警、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

(4)共鸣作用

鼻腔及鼻窦的三维构筑产生共鸣作用,使音质圆润而富有个性特色。

(5)排泪功能

第二节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填空题

4.鼻与以下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

答案:

肺、脾胃、胆,肾、心

问答题

*3.在鼻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与哪些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简单说明之。

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之所属,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

其中与肺和胃的生理病理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胆、肾、心次之。

鼻为肺之外窍。

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助肺而行呼吸,鼻之所以能知香臭,依赖肺气的通调。

肺与鼻在生理功能上是互相配合,二者相互协调,则肺气宣畅,呼吸平和,鼻窍通利,能知香臭。

肺气虚,或外邪犯肺,可致鼻窍发生病变。

阳明(胃)经夹鼻。

《素问·刺热篇》: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

”阳明火热上扰可致鼻衄。

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又主统血。

鼻的健旺,有赖脾气的滋养。

胆为中清之腑,其清气上通于脑。

胆之经脉,曲折布于脑后。

脑下通于頞,頞之下为鼻。

胆之经气平和,则脑、頞、鼻俱得健康。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肾藏精,主纳气,主五液。

鼻的生理功能健旺,有赖肾之精气供养。

病理上“肾为欠为嚏”。

肾阳不足,鼻失温煦。

心者君主之官,主宰人的一切感觉。

幻嗅症、失嗅症与心有关。

《素问·五脏别论》: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故有“鼻塞治心”的说法。

第三节鼻病的病因病理概要

填空题

**5.鼻部疾病的病因为()。

答案:

邪毒侵袭、胆经热盛,脾胃湿热,肺脏虚弱,脾虚湿聚,肾元亏损

第四节鼻科常用检查法

单项选择题

2.摄副鼻窦X线华氏位片主要是观察:

B

A.筛窦

B.上颌窦

C.额窦

D.蝶窦

E.以上都是

3.副鼻窦摄片,需观察上颌窦时应摄:

A

A.华氏位片

B.许氏位片

C.斯氏位片

D.梅氏位片

E.反斯氏位片

4.鼻腔检查60°位时可以看到的部位:

D

A下鼻甲

B下鼻道

C总鼻道

D嗅裂

E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3.副鼻窦拍片可选用哪些体位?

(A.C.)

A.华氏位

B.斯氏位

C.柯氏位

D.许氏位

E.汤氏位

问答题

**4.试述鼻窦X线检查常用拍片位置及其作用。

①华氏位(鼻颏位),主要检查上颌窦,也可显示筛窦、额窦、鼻腔和眼眶。

②柯氏位(鼻额位或枕额位),主要检查额窦和筛窦,也可显示上颌窦、鼻腔和眼眶。

③侧位,从侧面观察各鼻窦、蝶鞍及鼻咽。

④视神经孔位,观察筛窦及蝶窦,亦可检查额窦及眶尖。

⑤颅底位,观察蝶窦、上颌窦后壁、颅底、鼻腔及鼻咽。

第五节鼻的症状学与中医辨证概要

问答题

5.鼻塞常见于哪些疾病?

婴幼儿及儿童期鼻阻塞见于先天性鼻部畸形(如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腺样体肥大、鼻腔异物、鼻腔鼻窦炎症等。

成人鼻阻塞的常见原因有各种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肿瘤、鼻中隔偏曲等。

全身因素所致鼻阻塞也不少见。

如内分泌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青春期鼻粘膜腺体功能旺盛),全身血管舒缩失调,以及服用降压药等都可以引起鼻阻塞。

第六节鼻病治疗概要

填空题

6.鼻病的外治法有()。

答案:

滴鼻,吹药,外敷,蒸气吸入

问答题

6.鼻病的中医内治法有哪些?

鼻病的中医内治法有:

芳香通窍、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温肺补脾、滋补肾阴、补益托毒等法。

鼻科疾病

鼻疖(鼻疔)

单项选择题

5.鼻疔的危重证候是:

C

A发热

B鼻部化脓

C走黄逆证

D头痛

E鼻流血

多项选择题

4.外鼻疖肿并发严重的海绵窦血栓是因为:

(B.D.)

A.面部血管丰富,血循环良好

B.面部静脉管内无瓣膜,血液可上下流通

C.鼻腔与颅内直接相通,感染可直接播散

D.面部静脉均与海绵窦相通

E.鼻部皮下组织紧密

鼻前庭炎(鼻疳)

名词解释

**1.鼻疳

答案:

鼻疳又名鼻疮,是指鼻前孔附近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灼痒,有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

类似西医学的鼻前庭炎。

急性鼻炎(伤风鼻塞)

填空题

7.伤风鼻塞病因共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答案:

风寒、风热

单项选择题

6.下列何药久用后会引起反应性鼻粘膜充血,使鼻塞加重?

C

A.1%麻黄素

B.0.5%可的松

C.0.1%滴鼻净

D.0.5%苯肾上腺素

E.0.5%链霉素

7.以下哪项不是急性鼻炎的表现?

B

A.鼻痒打喷嚏

B.鼻腔有绿色脓痂

C.鼻塞,嗅觉减退

D.头痛,发热

E.咽喉不适

8.以下那一项检查不属于急性鼻炎所见:

D

A鼻腔粘膜急性充血

B双下鼻甲大

C鼻腔有稀白清涕

D嗅裂有脓涕

E双侧上颌窦透光好

多项选择题

5.用麻黄素药水滴鼻,目的在于:

(A.B.D.)

A.利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

B.收缩局部血管,促使鼻粘膜功能的恢复

C.消毒杀菌

D.减轻炎症反应

E.润滑粘膜

病案分析

1.余××,男,17岁,鼻塞流清涕2天。

患者鼻内有痒感、喷嚏,鼻塞较重,涕多而清稀,嗅觉减退及闭塞性鼻音,伴头痛,恶寒,发热轻,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浮紧。

鼻腔检查:

鼻粘膜充血、肿胀,总鼻道和鼻底有较多水样分泌物。

写出:

中医病名、证型,西医病名,外治法,中医治法、方药。

答案:

中医病名:

伤风鼻塞

证型:

外感风寒

西医病名:

急性鼻炎

外治法:

1%麻黄碱生理盐水每次1~2滴,每天2~3次。

(也可用1%麻黄素呋喃西林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葱白滴鼻液滴鼻、柴胡注射液滴鼻,鼻通口畜鼻)

中医治法:

辛温通窍,疏散风寒

方药:

通窍汤加减。

麻黄、防风、羌活、藁本、川芎、白芷、细辛、升麻、葛根、苍术、甘草。

2.柳××,男,15岁,鼻塞流涕2天。

患者鼻痒气热,喷嚏,涕黄稠,伴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咳嗽,咯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鼻腔检查:

鼻粘膜充血肿胀较重,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粘液性分泌物。

写出:

中医病名、证型,西医病名,外治法,西医内治法,中医治法、方药。

答案:

中医病名:

伤风鼻塞

证型:

外感风热

西医病名:

急性鼻炎

外治法:

1%麻黄碱生理盐水每次1~2滴,每天2~3次。

(也可用1%麻黄素呋喃西林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葱白滴鼻液滴鼻、柴胡注射液滴鼻,鼻通口畜鼻)

西医内治法:

可口服抗生素。

中医治法:

辛凉通窍,疏风清热

方药:

银翘散、桑菊饮加减。

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桔梗、荆芥、牛蒡子、淡豆豉、薄荷。

慢性鼻炎(鼻窒)

名词解释

2.鼻窒

答案:

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生,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者,称为鼻窒。

西医学称为慢性鼻炎。

填空题

**8.鼻窒的表现特点为()。

答案:

交替鼻塞,反复发生,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

单项选择题

9.邪毒久留,气滞血瘀所引起的鼻塞“除……以外”的症状。

A

A间歇性鼻塞

B嗅觉减退

C涕倒流

D双下鼻甲肥大

E双下甲桑椹样

10.鼻塞,嗅觉减退,流白粘涕,鼻粘膜淡红,肿胀,下鼻甲肥大,气短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主治方为:

C

A补中益气汤

B温肺止流丹

C参苓白术散

D四君子汤

E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6.气血瘀滞的鼻窒表现为:

(C.D.)

A.鼻甲肿胀色淡

B.鼻甲肿胀潮红

C.鼻甲肿实呈桑椹样

D.持续性鼻塞

E.交替性鼻塞

问答题

7.慢性鼻炎与哪些因素有关?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

(1)局部因素

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获彻底治疗。

②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脓液长期刺激鼻粘膜。

严重的鼻中隔偏曲阻碍鼻腔通气引流,增加鼻粘膜反复发生感染的机会。

③邻近感染性病灶:

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

④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如长期用滴鼻净或麻黄碱滴鼻,可导致药物性鼻炎。

鼻内应用丁卡因、利多卡因等可损害鼻粘膜粘液纤毛输送功能。

(2)职业及环境因素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如水泥、石灰、煤尘、面粉等)或有害化学气体(如二氧化硫、甲醛等),生活或生产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如炼钢、烘熔、冷冻作业)均可导致本病。

(3)全身因素

①全身性慢性疾病:

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结核、心肝肾疾病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慢性便秘等,可引起鼻粘膜血管长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

②营养不良,维生素A、C缺乏。

③内分泌疾病或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粘膜水肿。

妊娠后期和青春期,鼻粘膜常有生理性充血、肿胀。

④其他因素:

嗜好烟酒,长期过度疲劳,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