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3510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docx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实训报告

 

XX大学专业技能实训报告

 

 

通信设备测试与维护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通信XXX班

XXXX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二〇一X年X月X日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1前言……….…………………………………………….….……….….….….………..1

1.1目标与要求..........................………….………….………..1

2基本概念……..…….………………………….…..........….………….2

2.1交换……….........……........…..………………………………...2

2.2拓扑结构…...........………….…………………...………………..2

2.3路由器….......…………….……………...……………………....3

2.4TFPT…...………………………………………………………….…..…..…...3

3实习内容及具体步骤.……………………………………….….….…..….………….4

3.1通信设备维护...........................................................................4

3.2网络连通性测试......................................................................13

3.3网络安全与维护.................................................................13

结语......................………….………….……………………..….……...…..….……..…...21

参考文献......................…………….…………………..….…..……………….…………22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1前言

1.1目标与要求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并在负责人的指导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养成。

巩固和加深对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网络技术的理解。

掌握常用交换机、路由器、配置管理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见网络系统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与配置方法。

初步掌握网络规划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并能针对实际单位的需求情况进行网络规划和具体设计。

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安全技术、能够分析解决网络故障。

学习掌握通信设备测试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以某具体网络为例,学习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综合设计与课程实验,学习掌握网络系统软件、常用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与配置方法。

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常用交换机、路由器的使用与配置方法,及设备恢复。

能针对具体的网络规划和设计,在实验室进行验证,要求达到网络通常,满足要求。

-0-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2基本概念

2.1交换

交换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

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改进了共享工作模式。

而HUB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

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

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通俗的说,普通交换机是不带管理功能的,一根进线,其他接口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了。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

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IP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

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减少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

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

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

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帧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2.2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

路由器是互

-1-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

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

-2-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

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

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2.3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关系的方法,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反映出网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的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

2.4TFTP

tftp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

TFTP是一个传输文件的简单协议,它基于UDP协议而实现,但是我们也不能确定有些TFTP协议是基于其它传输协议完成的。

此协议设计的时候是进行小文件传输的。

因此它不具备通常的FTP的许多功能,它只能从文件服务器上获得或写入文件,不能列出目录,不进行认证,它传输8位数据。

传输中有三种模式:

netascii,这是8位的ASCII码形式,另一种是octet,这是8位源数据类型;最后一种mail已经不再支持,它将返回的数据直接返回给用户而不是保存为文件。

-3-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4-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3实习内容及具体步骤

3.1通信设备维护

3.1.1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

1.拓扑结构图

图3.1

2:

设置正确的时钟和标识符、设置姓名。

图3.2

3、为交换机设置授权Telnet用户。

-5-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3

3.1.2交换机文件备份1、网路拓补图

图3.4

2、配置TFTP服务器

-6-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5

图3.6

-7-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7

3、给交换机设置IP地址即管理IP。

图3.8

4、验证主机与交换机是否连通

-8-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9

5、查看需要备份的文件

图3.10

6、备份配置文件

图3.11

7、验证是否成功

-9-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12

3.1.3路由器的文件维护1、实验拓补图

图3.13

2、tftp设置

图3.14

3、设置DCR-1702的F0/0接口地址为192.168.3.1,并测试连通性

-10-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15

图3.16

4、查看路由器文件,并将配置文件下载到TFTP服务器上

-11-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17

5、文件备份

图3.18

备份机IP:

配置

-12-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19

图3.20

-13-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3.2网络连通性测试

3.2.4测试网络连通性1、网络拓补图

图3.21

2、pc1pingpc2

2.2.1交换机链路聚合

正文

2.2.2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

正文

2.2.3路由器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组件局域网正文

图3.22

3.3网络安全与维护

3.3.1交换机端口与MAC地址绑定

1、网络拓补图

-14-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23

2、获得本地的MAC地址

图3.24

3、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图3.25

-15-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4、添加端口静态安全MAC地址,缺省端口最大安全MAC地址数为1,验证配置

图3.25

5、使用ping命令验证

PC

端口

Ping

结果

原因

PC1

0/0/1

192.168.4.11

PC1

0/0/7

192.168.4.11

不通

PC2

0/0/1

192.168.4.11

PC2

0/0/7

192.168.4.11

图3.26

图3.27

不通

-16-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28

图3.29

图3.30

3.3.2交换机端口镜像功能获取其他端口数据1、拓扑结构图

-17-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31

2、交换机配置源端口1和端口2镜像到端口24

图3.32

3、关掉pc3上IIS中的ftp服务器

3.在pc3上启动ftpserver软件

4.使用pc2登录pc3上的ftp,同时在pc1上用ethereal抓取数据包(方法见文档“网络数据包的监听与分析”),截取pc2登录ftp的用户名和密码。

图3.33

3.3.2路由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1、实验拓补图

-18-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34

ROUTER-AROUTER-B

S0/2(DCE)192.168.1.1/24S0/2(DTE)192.168.1.2/24F0/0192.168.0.1/24F0/0192.168.2.1/24

PC-A

PC-B

IP192.168.0.2/24192.168.2.2/24

网关

192.168.0.1192.168.2.1

2、参照上表,配置所有接口的地址,并测试连通性

图3.35

3、参照实验八,配置静态路由

4、PC-A能与PC-B通讯

-19-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36

5、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禁止PC-A所在的网段对PC-B的访问

图3.37

6、验证

图3.38

7、测试

-20-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图3.39

-21-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自己对通信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闻,明白了一些通信设备的简单原理,也明白了目前该行业的最新发展,把平时书本的知识应用在了实践中,自己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财富,另一面自己也看见了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努力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多请教老师和专家,通过各个渠道学习和了解通信工程的有关知识。

同时,通过此次学习,我对整个的软件测试行业的了解大大的加深。

以前认为软件测试只是枯燥的反复的使用被测试软件来发现异常的问题,以为软件测试并不重要,低开发一等。

现在认识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是软件产业向软件工业化生产时代迈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软件质量达到客户需求不可缺少的环节。

软件测试在国内是一个新的职业,发展得比较晚,但它的重要性正在为行业所重视。

这次课程为我们以后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为我们的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对测试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开发、测试执行、测试评估、测试报告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证测试每个阶段都应以用户需求为依据。

这些基本的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对以后的实践是大有益处的。

此次实训当前通信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美好的前景。

感受到了信息科技给今天带来的美好生活,当然以后自己也要立志献身于通信事业,重点研究移动通信新技术。

因此,在明年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深造的时候,我自己应努力从事移动通信课题的研究,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22-

济南大学实训报告

参考文献

[1]陈会安.ASP.NET2.0网页制作彻底研究:

第二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晨.ASP.NET2.0+SQLSever2005数据库开发与实例[M].北京:

清华出版社,2008.[3]陶国荣.ASP.NET数据库与网络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4]席向涛,邱世坤.HSPDA技术细解.邮电设计技术,2006年第9期

[5]吴家安.语音编码技术及应用.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7

[6]颜谦和.交换机与路由器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

[7]蒋青泉.交换技术.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8]张继荣.现代交换技术.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

[9]席向涛,邱世坤.HSPDA技术细解.邮电设计技术,2006年第9期

[10]吴家安主编.语音编码技术及应用.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1]章坚武.移动通信[M].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

1-8

[12]王淑香.移动通信系统与应用[M].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

20-23

[13]邹思轶.嵌入式Linux设计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14]NewmanWM,SbroullRF.PrinciplesofInteractiveComputerGraphics[M].NewYork:

McGrawHill,1979.10:

10-25

[15]MastriAR.Neuropathyofdiabeticneurogenicbladder[J].AnnInternMed,1980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