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2724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docx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

Technicalsafetymeansthatthepursuitoftechnologyshouldalsoincludeensuringthatpeoplemakemistakes

(安全技术)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Word文档/文字可改

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对策措施(新版)

备注:

传统安全中认为技术只要能在人不犯错误时保证人安全就达到了技术的根本要求,但更进一步的技术安全观对技术的追求还应该包括保证防止人犯错,乃至在一定范围内缓冲、包容人的错误。

  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在塑料、染料、橡胶、油漆、香料、印刷、油墨,电影胶片、医药、纺织、机械、选矿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

由于溶剂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决定了溶剂生产使用场所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且灾后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扑救困难。

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就有机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的火险特点与预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1有机溶剂的类型

  有机溶剂种类十分繁多,常见的溶剂有800多种,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9大类:

烃类,如苯、甲苯、汽油、石油醚、环戊烷等;氯代烃类,如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等;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醚类,如乙醚、甲乙醚等;酮类,如丙酮、环已酮等;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醇醚类,如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等;醛类,如甲醛、乙醛等;杂环类,如吡啶等。

  2有机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有机溶剂在备料、投料、化学反应、出料、分离等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都有存在。

有机溶剂在生产中应用大致可以归纳旭下几个方面。

  2.1溶解物料

  应用溶剂溶解物料,以提取生产所需的有效成分。

如中药雷公藤片的生产,采用乙醇和醋酸乙酯提取雷公藤片中的雷公藤甲素和乙素。

  2.2稀释物料

  采用溶剂稀释物料,经满足工艺要求。

如乙醇和醚类溶剂混合可以提高对硝基纤维的溶解能力,在硝基纤维涂料中用作稀释剂可以降低溶液黏度。

橡胶制品生产中,在生胶或混炼胶中加入大量溶剂汽油进行打浆,制成粘合用的胶浆。

油漆生产中,直接将高温树脂打到溶剂况稀罐中制成油漆。

  2.3处理物料

  利用溶剂对物料进行脱水、沉淀、结晶和洗涤等处理。

如赛璐珞生产中,采用乙醇将含水硝脂棉中的水分除去;塑料生产中,用有机溶剂洗涤固体聚合物表面的杂质。

  2.4分离混合物

  利用有机溶剂分离混合物在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在合成橡胶生产过程中,采用乙腈或二甲基甲酰胺萃取二丁烯。

以糖醛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精馏,分离环已烷与苯的混合物。

  2.5化学反应

  有机溶剂常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生产新的化工产品。

如染料N,N-二甲基苯胺的合成,由甲醇、苯胺与硫酸混合,经过甲基化反应,中和、分层、减压蒸馏而得的产品。

  2.6作为移除反应热的载体

  溶剂作为移除热的载体,蒸发回流,是较好的移出反应热的方法,例如,在溶液聚合中,常采用此法以控制聚合温度。

  2.7在特种工艺中起特殊作用

  溶剂在特殊工艺中具有特殊作用,如静电喷涂时,可用来调整防火涂料的导电率,以改进雾化和上漆率;在分散聚合物中用来控制聚合物的粒度;在溶液聚合中用作链转移剂来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等。

  3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3.1有机溶剂的危险性质

  3.1.1燃烧爆炸性

  有机溶剂绝大部分属于易燃危险化学品,它们的闪点一般在-41~46℃之间,沸点一般在30~200℃之间,密度较小,一般在0.8(水=1)左右,爆炸浓度下限一般小于10%。

溶剂所需点火能量微小,一般在0.2~0.3mJ,如苯为0.2mJ、丙烷为0.29mJ。

因而,只要遇火,都可能引起爆炸燃烧。

  3.1.2挥发性

  有机溶剂具有易挥发特性。

如汽油,即使在较低的气温下都能蒸发,挥发的蒸气能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1.3流动扩散性

  溶剂具有流动扩散性的特性,其流动性的强弱取决于本身的黏度。

一般黏度低的液体,流动扩散性强。

如果管路、溶器破损或闸门关闭不严,罐装超出溶器溶量,就容易造成跑、冒、滴、漏。

流动的可燃物就是流动火源,增加了对周围的建、构筑物的威胁和危害。

可燃性流动物越好,扩散速度越快,其火灾扩大的危险性越大。

  溶剂蒸气若比空气轻,逸散在空气中扩散,顺风向移动,可成为气体火焰迅速蔓延的条件。

溶剂空气若比空气重,往往漂流于地表、沟渠建筑的死角,不易被空气吹散,一旦遇引火源就可能发生燃烧爆炸。

  3.1.4静电危害性

  溶剂类物质大多属于绝缘物质,其导电性比较差,如汽油、甲苯等,电阻率为1010~1015Ω.cm。

在生产、使用、输送、装卸过程中,与容器、管道、机泵、过滤介质,以及水、杂质、空气等发生碰撞、磨擦,都会产生静电,由于物料本身不导电性,所产生的静电极难散失,容易产生静电火花。

  3.1.5毒害性

  溶剂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大多具有毒害性,其中芳香烃毒性最大,环烷烃次之,烷烃最小。

如油漆涂料,特别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的各种液体材料,会挥发出刺激、毒害人摇动的毒气,经常吸入这种气体,就会破坏人的生理机能,并引艳情某些器官发生病变。

  3.2有机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的火灾特点

  3.2.1易发生燃烧

  溶剂生产使用场所,一般多种原料、喑体、产品同时存在,工艺过程中,既有大量、多种易燃危险品,又有引起火源产生的可能性。

如果控制不当,易发生燃烧。

常见的引起火源有:

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高热、自燃物等。

  3.2.2易发生爆炸

  在生产设备的外部空间,由于溶剂以液态可气态的形式跑、冒、滴、漏,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引起着火爆炸。

  一些生产设备为负压操作,出现容易渗漏或误操作等异常情况,会使空气进入容器内,因氧化高温引起可燃蒸气着火爆炸。

  溶剂在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时,其操作条件大多要通过加温、加压来实现。

当温度失去控制,达到某一溶剂的过热温度极限时,就会由液相突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数十甚至数百倍,压力猛增导致容器超压爆炸;或反复使用的溶剂中,过氧化物含量增多,发生异常反应,导致温度压力升高。

当容器发生物理性爆炸后,其内部物料(溶剂)则大量地迅速扩散,物理爆炸的高温和遇外部火源又会引起扩散蒸气的化学性爆炸和燃烧。

  3.2.3易形成大面积立体火灾

  有机溶剂从罐、桶、槽、锅等容器中大量溢出,形成流淌火,流量越多,燃烧面积就越大。

溶剂随着罐、桶、槽、锅的爆炸而喷射到各个角落,瞬间形成大面积燃烧。

长期使用溶剂的设备、建筑,在可燃蒸气的熏蒸下,其表面常积有一定的数量污垢,火灾通过这些可燃污垢迅速将设备的建筑引燃。

  起火后溶剂、物料由上层流至下层,爆炸时溶剂、物料上、下喷溅,均会形成上下一起的立体火灾。

  3.2.4发生事故易引起连锁反应

  溶剂生产使用工艺各生产工序相互衔接,设备之间相互串通,溶剂往往经过几道工序后回收反复使用,一旦某个工序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易出现连锁反应,火灾爆炸事故沿着生产管道、污水管网、可燃物料、建筑物孔洞蔓延。

  4防火措施

  4.1建筑和布局符合防火要求

  溶剂生产使用场所的建筑和布局,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安装。

工厂投产前,要经过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验收批准才能投产;设备的布局一定要考虑安全防火的需要。

  4.2用难燃或不燃的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在生产中,用燃烧性能差的溶剂代替易燃溶剂,以改善操作的安全性。

选择危险性较小的液体作为溶剂时,沸点和蒸气压是很重要的2个参数。

沸点在110℃以上的液体,常温下(18~20℃)不可能过到爆炸浓度。

醋酸戊脂、丁醇、戊烷、乙二醇、氯苯、二甲苯等都是危险性较小的液体。

代替可燃溶剂的不燃液体(或难燃液体)有甲烷的氯衍生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及乙烯的氯衍生物(三氯乙烯)等。

例如,溶解脂肪、油、树脂、沥青、像胶以及油漆,可以用四氯化碳代替危险性大的液体溶剂。

可以用不燃(或难烯)清洗剂代替汽油或其他易燃溶剂,清洗粘有油污的机件和零件。

  4.3严格安全操作

  尽量减少敞口操作,采用密闭操作,容器要加盖减少溶剂挥发。

车间内各种化学原料和溶剂的储存量要严加控制,以不超过当天用量为宜,多用储罐式静态装料,而少使用桶式动态装料。

  在使用易燃易爆挥发性有机溶剂时,应控制使用温度要其沸点30℃发下。

如果操作温度高时,应采取冷凝、冷却措施。

如油漆生产中,高温树脂(200~240℃)直接加入兑稀溶剂(溶剂汽油、甲苯、二甲苯等)的兑稀罐中,会使溶剂温度升高,溶剂蒸气大量排出。

因此,要在罐上安装冷凝、冷却装置,减少有机溶剂的反复使用次数。

溶剂初次使用前进行化验检测。

清除杂质和水分。

定期取样分析反复使用的溶剂中的过氧化物含量,防止出志现异常反应。

  4.4控制和消除引火源

  溶剂生产使用场所严禁随意使用明火或其他易于生产火源的用具及装置,如必须动火、使用喷灯、焊接时,必须在安全规范的区域里进行。

禁止一切能产生火花的行为,如用铁棒敲开封盖的金属桶、穿带钉的鞋和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等。

  选用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防爆电气设备,采用耐火电缆或防火塑料管套敷设电气线路。

采用控制有机溶剂流速和搅拌速度、空间增湿,工艺设备、管线接地,投入抗静电添加等措施消除静电火花。

  揩过溶剂的棉纱、破布等必须存放在专用的有水的金属桶内,定期予以清理烧毁。

防止自燃。

  4.5保证设备完好不漏

  为了防止溶剂蒸气逸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应该密闭,对于有压设备更需要保持其密闭性。

正确选择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如设备与管理之间的连接应尽量采用焊接方法,输送易燃溶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等。

  由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温、腐蚀性,各种设备、容器、管线壁厚逐渐变薄,易发生泄漏的火灾事故。

因此,对重点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维修、更换,严格检漏、试漏。

  溶剂储罐应尽可能埋在地下,防止高温、日晒使之温度升高,发生泄漏。

  4.6设置安全装置和灭火设施

  承压设备及其他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上安装独立、合适的防爆泄压装置,如安全阀、防爆膜等。

在相互连通的生产工艺管线上安装单向阀等阻火防爆装置,以截断事故扩展途径。

排汗管沟上设置隔油池、水封装置。

  在溶剂生产使用场所,设置浓度自检测报警与通风装置联动系统。

当发生泄漏时,泄漏液体蒸气过到危险浓度时,报警系统动作,同时通风系统自动开启,驱散泄漏蒸气。

  溶剂用量较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的场所,增设蒸气幕或水喷淋系统。

一旦溶剂或蒸气大量泄漏,通风不足以排除危险时,则启动蒸气幕或水喷淋系统,以稀释溶剂、蒸气,消除起火爆炸的危险。

  根据生产使用溶剂工艺的不同特点和生产规模,设置相应的固定式或移动式灭火装置。

  4.7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溶剂生产使用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组织除按一般要求明确防火责任人,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义务消防队外,还要配备熟悉工艺流程,具有专业防火知识的专职防火安全员。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做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灭火演练。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CreativeDesignCo.,L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