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265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新源县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集体备课

一、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内容:

教学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共10个单元(其中包括总复习),主要学习以下内容:

1、测量;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四边形;4、有余数的除法;5、时、分、秒;6、多位数乘一位数通过;7、分数的初步认识;8、可能性;9、数学广角;10、总复习。

三、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两、三位数加减法。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5、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6、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

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为了使学生掌握好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知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突破以上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迁移法、引导法、讲解法、联系法、自主探索法来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复习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万以内数加减进位算、退位算

3、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4、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分数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7、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不同。

五、复习难点

1、万以内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3、多位数乘一位数,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4、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7.分数的含义。

六、复习方法

1、讲练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小组内采取结对子方式,以优带劣,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另外,小组长采取竞争形式,以每次检测成绩高者担任小组长。

4、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5、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七、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转困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第一课时

课题

万以内的加减法

课型

复习

学习内容

万以内的加减法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对万以内加减法

复习重

难点

正确地掌握笔算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复习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做第120页第一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这道题错在哪里?

想一想: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然后完成第一题,可选2道题进行验算。

订正,结合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进行验算?

2、完成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独立完成,订正。

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解决问题

1、第120页第二题

仔细读题,观察图

笔算之前可先估算一下,然后列式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现有的书的本数该怎样进行计算,

使学生理解要求现有书的本数要从原有的书的本数中去掉借出的,再加上还回的。

四、练测促学:

五、反馈延伸

(1)全课小结: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型

复习

学习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复习重

难点

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复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复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1、完成第12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口算时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

2、口算练习

7÷3=18÷4=16÷7=

25÷4=22÷5=43÷8=

2、笔算

27÷6=38÷6=36÷8=

58÷7=75÷9=44÷5=

二、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1、完成第121页第4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练习二十六第3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3、练习二十六第4题

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练测促学:

五、反馈延伸

(1)全课小结: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型

复习

学习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

难点

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提高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完成第121页第5题

先估算,连一连,再计算。

订正。

2、练习二十六第5题

独立做,订正。

针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3、笔算以下各题:

31×3=206×9=230×3=

372×7=1458×4=276×6=

二、解决问题

1、第121页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可先让学生估算一下收入大约是多少,再进行计算。

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练习二十六第6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时说说怎样想的。

弄明白这次旅游究竟要买多少张火车票

215×6,3个人来回要买6张车票。

四、练测促学:

五、反馈延伸

(1)全课小结: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四边形

课型

复习

学习内容

四边形

1、进一步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2、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重

难点

正确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复习四边形

1、学生交流

2、做121页第7题

独立画,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才能画好平行四边形。

二、复习周长

1、什么是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3、如果已知周长如何求边长或长、宽?

4、第122页第8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说说怎样计算的。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5、练习二十六第7题

学生读题,先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学生知道只要分别求出正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再加上15厘米,就是所求的结果。

四、练测促学:

五、反馈延伸

(1)全课小结: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

时、分、秒,千米、吨

课型

复习

学习内容

时、分、秒,千米、吨

1、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3、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复习重

难点

1、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复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示标导入:

二、查学诊断:

三、导学施教:

一、复习进率及单位换算

1、口答:

1厘米=()毫米1分米=()厘米

1千米=()米1吨=()千克

3分=()秒6时=()分

120秒=()分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