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319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ocx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指导老师:

俞梅珍

学生姓名:

古秋娥

学号:

44451012130002 

院系:

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

金融学

毕业时间:

2012年7月

原创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__古秋娥__

日期:

2011年11月28日

摘要……………………………………………………………………………………I

Abstract………………………………………………………………………………Ⅱ

引言(导言\绪论)……………………………………………………………………Ⅲ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1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概况……………………………………………………1

(二)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1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背景与现状………………………………………2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背景………………………………………………2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现状………………………………………………2

三、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5

(一)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5

(二)信用社稽核机构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5

(三)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意识不够强………………………………………………5

(四)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6

四、提升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思路……………………6

(一)提升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的思路……………………………………………6

(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建议………………………………………………………7

注释……………………………………………………………………………………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摘要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一大难题,不良贷款导致信贷资金循环不畅,助长了道德风险的滋生,减少了经营收益。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对策:

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信用社信贷风险;加大信贷审核力度,发挥信用社稽核机构的职能作用;增强信贷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加强信贷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沟通协调,优化不良资产处理工作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信贷管理信贷人员

 

Abstract

Non-performingloansofruralcreditcooperatives,creditunionsoperatehasbeentroubledbyamajorproblem,leadingtobadloans,creditfunds,poorcirculation,contributingtothemoralhazardofbreeding,reducedoperatingincome.Thispaperanalyzesthestatusofnon-performingloansofruralcreditcooperativesanditscauses,made​​thebadloansofruralcreditcooperatives,measurestopreventandresolve:

improvecreditmanagementsystem,effectivelypreventingthecreditriskofcredit;effortstoincreasecreditreview,creditunionsplaythefunctionsofauditinstitutions;enhancetheawarenessofcreditrisk,creditriskmanagementtocreateagoodculturalatmosphere;strengthencreditpersonneltraining,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credit;tostrengthencommunicationandcoordination,processingofnon-performingassetstooptimizethesocialenvironment.

[Keywords]ruralcreditcooperatives,non-performingloans,creditmanagement,loanofficers

 

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

引言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

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今天,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盘活不良贷款,保全信贷资产”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

本文拟在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就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依法成立的合作金融组织。

所谓合作金融,就是商品生产者为了解决经济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资金困难,为了取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金融组织。

我们的信用社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特殊群体。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自五十年代初建社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概况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从50年代初建社以来,农村信用社长期坚持“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经营宗旨,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和农户,积极筹集融通资金,引导民间借贷,帮助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决资金困难,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许多群众都把农村信用社称为“社员自己的银行”。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年到1956年,兴起阶段。

这一时期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信贷活动为社员生产、生活服务,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制性质;第二阶段,1957年至1976年,停滞阶段。

在此期间,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基本成为基层社队的金融工具,其业务发展缓慢;第三阶段,1977年至1996年,恢复与发展阶段。

农村信用社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这个时期农村信用社既是集体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第四阶段,1996年至今,改革阶段。

1996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9月,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农村信用社移交给银监会托管,同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方案》,启动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

(二)农村信用社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础。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8.8万亿元,比2002年增加6.2万亿元,增长3.4倍,年均增长42.5%;各项贷款余额5.9万亿元,比2002年增加1.8万亿元,增长了3.2倍,年均增长40%。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金融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背景与现状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始终困扰和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各级农信联社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一些“玩疾”不良贷款仍然得不到解决,且新的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背景

首先,农信社管理体制自解放初建社以来,曾随着农村体制的变化而经历了多次变革,如“文革”期间曾下放给人民公社代管,后又委托农行代管而成为农行的下属机构;1996年底行、社“脱钩”后,成立农金改办进行管理,但随后农金改办又并入人民银行,使人民银行既施行监管又施行行业管理,现在部分地区又成立了省级联社、协会,而前段日子又有各种关于农信社体制改革的传闻。

变来变去,在现在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体制改革面前,农信社成了50多年来长不大的“婴儿”。

由于农信社产权关系长期模糊不清,并且在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上举棋不定,严重阻碍了农信社的发展。

其次,农行代管以来,农行一直将农信社当成自己的“调节器”、“蓄水池”、“输送站”和“替罪羊”,当信贷规模紧张时,通过农信社发放贷款,绕开人行的监督。

当经费紧缺时,伸手要农信社上缴,将农信社当作“唐僧肉”,任由其宰割。

据保守的估计,如今农信社的不良贷款中,至少80%以上是当年农行代管期间造成的。

在经营方向上,由于过去体制性、政策性、经济大环境、行政干预及自身的原因,基层农信社脱离了“三农”方向,办成了中不中洋不洋的“小商业银行”,受追求高额利润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曾一度出现了支农贷款“农转非”的现象,大额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多,并且贷款垒大户,有些半死不活的乡镇企业呆滞贷款占到信用社贷款总额的90%以上,行业风险严重积聚,背离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形成了大量的呆滞款;加上前几年放贷收息、高息揽存等违规现象严重,基层社亏损面在95%以上,造成经营效益低下,严重威胁了农信社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制约当前农信社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现状

1、清收力度加大,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有所下降

近年来,全国各级农村信用社采取各种各样的有力措施,加大了对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有所下降。

201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3月末,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4亿元和7.7%,不良贷款比例比2009年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

2009年末,广东省农信社存款和贷款分别比改革前翻了一倍,不良贷款率从34%降至6.68%,经营利润年均增长近50%。

以广东揭阳市某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可从表一数据进行分析。

表一:

广东揭阳市某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结构表单位:

万元、%

 

 

 

项目

 

 

 

 

 

 

年份

 

 

 

 

 

 

各项贷

 

 

 

 

款余额

 

 

其中

 

 

 

 

不良贷款余额

 

 

 

 

 

 

占比

 

 

其中:

不良贷款结构

 

 

改制破产企业

 

 

村镇集体

 

 

农牧户及个体工商户

 

 

党政企事业单位

 

 

党政企事业单位职工个人及担保

 

 

信用社内部职工

 

 

其他金融机构职工

 

 

2009.11

 

 

34941

 

 

8791

 

 

30.99

 

 

2275

 

 

1552

 

 

4240

 

 

506

 

 

120

 

 

72

 

 

26

 

 

2010.11

 

 

54677

 

 

7674

 

 

14.03

 

 

1190

 

 

1552

 

 

4687

 

 

0

 

 

150

 

 

0

 

 

95

 

 

从表一数据可以看出:

经过两年来的不良贷款专项整治活动,清收效果比较显著,整体上不良贷款额度和占比均呈下降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村镇集体不良贷款清收没有进展。

2、不良贷款依然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

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达到10.6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1.7倍,其中:

贷款余额5.7万亿元,是“十一五”初期3.0倍;实收资本达3461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0.9倍。

2004年实现统算盈利后,连续7年利润保持大幅增长;与2003年改革前相比,资产负债和存贷款规模均增加了5倍以上。

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资产质量显著提升。

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统计,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738亿元和5.7%,比上年末分别下降466亿元和1.7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为9.6%,比上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

但是,由于历史及诸多因素,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比较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偏高的,有的地区不良资金率甚至达到了60%,由于历年的资金消耗,资本没有渠道进行补给,其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甚至为负数。

一些地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包括逾期、呆账和呆滞贷款)比重较大,成为长期困扰着信用社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管理者的严重问题。

3、部分地方信用社不良贷款增长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

信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部分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但是原有的不良贷款未能盘活,而且新发放的贷款也有部分沉淀,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信用社的负担,形成了安全隐患。

不良贷款作为制约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在本人工作的广东省普宁市农村信用社同样表现得非常突出,清收盘活工作任重而道远。

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不良贷款绝对额净下降难度越来越大,而新的不良贷款又陆续显现,大量潜在的不良贷款逐步暴露。

同时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和粗放型信贷管理,信贷规模盲目扩张,大额贷款增长较快,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

例如,据统计,广东普宁市农村信用社2006---2007年两年形成不良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的20.54%。

以广东揭阳市某县级市农村信用社为例,可从表二数据进行分析。

表二:

广东揭阳市某县级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态表单位:

万元、%

 

 

 

项目

 

 

 

 

 

 

年份

 

 

 

 

 

 

各项贷

 

 

 

 

款余额

 

 

其中

 

 

 

 

不良贷款余额

 

 

 

 

 

 

占比

 

 

其中:

不良贷款形态

 

 

逾期

 

 

贷款

 

 

余额

 

 

占比

 

 

呆账

 

 

贷款

 

 

余额

 

 

占比

 

 

呆滞

 

 

贷款

 

 

余额

 

 

占比

 

 

2008.10

 

 

34941

 

 

8791

 

 

30.99

 

 

0

 

 

0

 

 

5443

 

 

61.92

 

 

3348

 

 

38.08

 

 

2009.10

 

 

54677

 

 

7674

 

 

14.03

 

 

395

 

 

5.15

 

 

3010

 

 

39.22

 

 

4270

 

 

55.63

 

 

从表二数据可以看出:

按照四级分类口径,这部分不良贷款中呆账贷款就达3,010万元,整个不良贷款的利息就高达5,000多万元,可想清理整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4、一些农村信用社重扩大信贷规模,造成不良贷款的产生

个别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业务经营中只顾眼前效益,单纯追求利润;对贷款的审查不严,对抵押品低值高估,导致抵押不实;对住房按揭贷款、私营企业抵押贷款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足值额审查不严,致使贷款在发放前就潜藏着风险。

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

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我们遵照办理。

这种与商业银行自下而上实行贷款营销的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三、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

借款人欺诈,贷款企业逃废债务,行政干预,信用环境差,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会造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

本文着重从农村信用社自身出发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一)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

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贷时审查与贷款审批有待加强,部分信用社、县联社信贷岗位人员既是贷款审查岗,又是贷款审批岗,而参与贷审会人员对借款人的基本情况所知甚少,难免会造成决策失误,存在未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的现象。

三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笔数多,金额少,信贷员未实行客户经理制,有些大额贷款发放后根本无人问津,对借款人的经营、资金使用情况不了解,一旦贷款形成风险,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预防。

四是信用社各岗位之间,县联社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会计、稽核人员在行使监督职权上缺乏独立性、权威性。

(二)信用社稽核机构监督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对其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各项自律、自控机制进行的再监督,是农村信用社自我监督、主动规范、查错除弊、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由于农村信用社业务日益发展壮大,信贷规模急剧增加,稽核人员有限,一个稽核人员要负责4-6个网点的业务稽核,加上社与社之间的距离要耽误时间,有时上级要抽稽核人员参与其他检查工作,实际上稽核人员不是专职搞稽核,成了综合人员,造成对部份信贷业务跟踪稽核不及时。

有的监督检查人员履职欠佳,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其根源是对查出的问题未能得到严肃处理,严重挫伤了稽核的监督力,一旦违规违纪事实形成,无权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和领导的连带责任,从而削弱了监督管理人员的权力。

加之上级一味地强调稽核任务和稽核面,有时为了完成稽核任务和稽核面,在稽核过程中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稽核监督的真正作用。

(三)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意识不够强

由于信贷风险管理观念滞后,在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对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信用社对在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角色转变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导致对风险控制的认识不足。

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

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我们遵照办理。

这种与商业银行自下而上实行贷款营销的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县级以下信贷市场全面收缩,信用社成为贷款的主力军,企业的贷款风险也主要转移给信用社,信用社为了争取客户,占领市场,风险控制退居次席,一些贷款的发放不是建立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还款能力上,而是建立在企业和行业一时的表面繁荣上。

(四)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大多数信贷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信贷理论培训,对有关问题缺乏应有的观察、分析、解决能力,难以对贷款项目作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于农村信用社本身来说,信贷工作要求就高,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担当信贷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加上人员少,甚至,有的农村信用社还是3人社,无专业的信贷人员,难以抽出时间去搞贷前调查。

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

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

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

四、提升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思路

农村信用社遭受不良贷款困扰的主要原因却是对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

随着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格局也随之发变化,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市场目光瞄向了广大农村市场,而农业银行更是将发展战略重新调整为大力发展县域农村经济,邮政储汇银行、村镇银行的逐步设立,其市场定位也是面向广大农村。

这对目前仍处于改革和发展中受亏损挂帐、不良贷款等困扰的农村信用社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笔者认为有如下管理对策,可以真正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使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提升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的思路

1、加强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增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提高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建立一大批真正懂得经营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真正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2、积极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活动。

一是信贷业务的创新。

要开发不同的贷款业务品种,使贷款品种多样化,以适应广大农民和乡镇企业等各类客户的不同需要。

二是中间业务创新。

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逐步扩大代理、委托、信息咨询等低风险中介业务的市场份额,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要加大POS机的增设力度,扩大农村信用社银行卡的使用范围。

要积极开展代发工资、代收水电费、代收通讯费、代收养老金、代缴保险、代收税款等中间业务。

三是存款业务创新。

要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在传统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加大营销力度,加快存款服务的多样化建设。

要大量增设自助银行服务的网点,这将无形中延长了我们为客户服务的时间,从而满足客户的需要。

要加大力度,吸收春节前后农村闲散资金,在农副产品收购季节积极揽储,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制高点。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维护农村信用的社会知名度。

要进一步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树立农村信用社的崭新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以改变农村信用社知名度不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