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230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x

鲁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08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

鲁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08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1.(2分)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成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烯合金和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混合物    

2.(2分)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和CO都具有还原性,均可用于冶金工业    

B.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CO不行    

C.CO2和CO都可以使动物死亡,所以都有毒性    

D.与金刚石、石墨一样,活性炭是碳的另一种单质    

3.(2分)关于“家庭小实验”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醋可产生二氧化碳

C.把钢针烧红放入水中冷却后取出,钢针变得更容易弯曲

D.把6B的铅笔芯和导线、电源等相连,灯泡发光,可验证石墨的导电性

4.(2分)(2016•南岗区模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物质引起的火灾可以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B.汽油能溶解油污,因而可以用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人们常将纯棉和羊毛混合纺织制成混纺,使衣服穿着舒服又不易褶皱

D.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只要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获取即可

5.(2分)下列化学用语或结构表达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化学式:

C12H22O11    

B.2个氮气分子:

2N2    

C.镁离子的符号:

Mg2+    

D.石墨的结构:

    

6.(2分)下面是某同学的“错题集”中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A.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B.二氧化碳灭火只利用其化学性质    

C.洗洁精除去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7.(2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

A.都不能供动植物呼吸       

B.都能还原氧化铜    

C.都能燃烧       

D.都是无色的氧化物    

8.(2分)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石墨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9.(2分)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

C.用途:

CO2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D.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0.(2分)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人工降雨等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1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将一种碱溶液和一种盐溶液混合,它们可能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沉淀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

12.(3分)用下列常见物质来完成以下各题:

(填序号)

①干冰 ②葡萄糖 ③石墨 ④硝酸铵固体 ⑤水银

(1)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________ ;

(2)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 ________ ;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

(4)温度计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

(5)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的是________ .

13.(3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干冰         B.聚乙烯       C.明矾        D.硫酸铜   E.火碱          F.稀硫酸         G.酒精        H.石灰石

(1)常作生活净水剂的是________;

(2)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工业炼铁的是________;

(5)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_;

(6)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6分)

14.(5分)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

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_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15.(5分)走进微观世界:

(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基本类型)。

②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保持生成物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化学式)。

③某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图是某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①变化Ⅰ的现象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下列关于Ⅱ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交

③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

则参加反应

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6.(6分)根据模拟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炼铁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3)现有1000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粉,理论上可生成纯铁________g;

(4)工业炼铁过程中,利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一氧化碳,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体现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性。

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7.(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史实在线—水的组成的发现历程)。

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不可再分。

1766年,英国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发现将金属锌加入到硫酸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威力巨大的爆炸,他将这种气体叫做“可燃空气”。

 

同一时期,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在研究这种“可燃空气”。

这种气体密度只有空气的1/11。

普利斯特里多次将这种猛烈的爆炸当作魔术在当时的欧洲贵族聚会上进行表演,直到某一次爆炸表演结束后,他发现玻璃容器的内壁有白雾。

随后通过多次反复实验,确认这种白雾就是水。

1775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不是一种元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1/5。

1776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加热硝酸钾获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

1781年,卡文迪许改进了原来的实验方案,他用纯净的氧气代替空气,发现“可燃空气”在纯氧中可以安静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他还发现1体积氧气和2体积“可燃空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水,没有别的物质。

但卡文迪许未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错误地用两种气体里都含有水这种“元素”,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782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1000多摄氏度高温金属铁管,获得了“可燃空气”和一种黑色固体。

这个变化可以表示为:

铁+水

黑色固体+“可燃空气”。

由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可燃空气”和氧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1787年,拉瓦锡命名这种“可燃空气”为“氢气”,正式提出“氢”是一种元素。

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进行了水的电解实验,获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拉瓦锡的结论。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空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

(2)“可燃空气”是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已知1782年拉瓦锡实验中产生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Fe3O4)。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上述史实,你认为可以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有________(填序号)。

A.普利斯特里爆炸实验             

B.1781年卡文迪许实验    

C.1782年拉瓦锡实验              

D.1800年尼克尔森和卡里斯特尔实验    

(5)获得的启示:

化学上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8.(6分)某工厂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废水中含有氨水.

(1)大量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可能会导致________(填序号);

①酸雨 ②温室效应 ③臭氧空洞

(2)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色,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________;

(3)将废水和废气进行一系列反应后,生成一种常用化肥硫酸铵,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1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

12-1、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6分)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6-1、

16-2、

16-3、

16-4、

四、综合题(共2题;共14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8-2、

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