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2275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docx

完整word版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光的折射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8•乐山)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C.

“后视镜”中的景物D.

树在水中的倒影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

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解答】解:

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2018•扬州)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

(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BD错误;

(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A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C正确。

故选:

C。

 

3.(2018•辽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舞台激光束

B.

错位的“铅笔”

C.

反光镜中的像

D.

水中的“倒影”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追光灯射出的光柱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B、错位的“铅笔”,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汽车反光镜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B。

 

4.(2018•东营)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A、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

BC、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而图中池底的位置在看到的池底虚像的上方,故B错误,故C正确。

D、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图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故D错误。

故选:

C。

 

5.(2018•吉林)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折射时形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解:

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的,因此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并且像为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6.(2018•威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分析】

(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斜射入”和“一般”;

(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正确;

故选:

C。

 

7.(2018•衡阳)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有:

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4)所有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

A、图中小孔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图表示的是近视线的成像情况,应该佩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由于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故C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

C。

 

8.(2018•海南)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

A.等于0°B.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

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9.(2018•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A.

放大镜成像

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

近视眼的矫正

【分析】

(1)根据放大镜成像特点分析;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由此分析;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

(4)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正确;

C、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

D、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D正确。

故选:

C。

 

10.(2018•恩施州)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日偏食

B..

照镜子

C.

汽车观后镜

D.

水中筷子变弯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11.(2018•广东)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镜中生花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捞月是指月在“镜子”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2.(2018•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房屋在水中的“倒影”

B.

小鸟在镜中的”像”

C.

日食的形成

D.

竹筷在水面处“折断”

【分析】

(1)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

(4)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竹筷在水面处“折断”等。

【解答】解:

AB、房屋在水中的“倒影”、小鸟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错误;

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水中筷子“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D正确。

故选:

D。

 

13.(2018•盐城)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分析】

(1)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

(2)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光斑右移,故A错误;

BC、向水槽内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图分别如B、A图所示:

比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动,故B正确,C错误;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右移,故D错误。

故选:

B。

 

14.(2018•广安)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

C.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分析】

(1)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平行光线经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

(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解答】解:

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不会变大,故B错误;

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

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D正确。

故选:

D。

 

15.(2018•广州)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

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下列选项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

A.

B.

C.

D.

【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由此先判断甲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由此根据物体通过甲和乙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两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从而解答。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由图可知,f甲=20cm,

设物体到甲和乙凸透镜的距离都为u,

物体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u<f甲,

物体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u>2f乙,

所以f甲>2f乙,即:

20cm>2f乙,

所以f乙<10cm,

由各选项知,A凸透镜焦距5cm,BCD凸透镜焦距都大于10cm。

故选:

A。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2018•眉山)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

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53° ,折射角的大小为 44° 。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则入射角为90°﹣37°=53°;反射角为53°;

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83°﹣37°=46°,折射角为90°﹣46°=44。

故答案为:

53°;44°

 

17.(2018•湘西州)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 折射 形成的。

【分析】当光从液体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因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偏折,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解答】解:

用于搅拌的玻璃棒在溶液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溶液中的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

故答案为:

折射。

 

18.(2018•枣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折射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乙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

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故答案为:

折射;乙。

 

19.(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

凸透镜;会聚。

 

三.作图题(共19小题)

20.(2018•威海)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解答】解:

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说明此时的折射光线会沿着杯子的上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点,做出入射光线,如图:

 

21.(2018•成都)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射到半圆形玻璃砖上(O为圆心),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

①反射光线;②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图中法线已经画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2.(2018•黄石)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连接像点和P,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

得出了入射点,可以分别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

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23.(2018•衡阳)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已知入射光线AO,画出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

题目已经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已知入射角为43°,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3°,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OB;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

 

24.(2018•淮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先过入射点作水面的垂线,即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25.(2018•河南)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分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解答】解:

经S点折射的光线射到BC面上时发生反射,且反射光线恰好过P点,因为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一定过像点,可以先作S点关于BC的对称点S',即S在BC中的像点,连接S'与P的连线,与BC交于O点,OP即为反射到P的反射光线,连接SO为经AB面的折射光线;

过P点作法线,根据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射出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2018•娄底)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

延长线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如图所示:

 

27.(2018•广东)利用太阳光测量两块凸透镜的焦距,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测量焦距的实验记录表格。

(物理量和单位均可采用文字或符号说明)

【分析】太阳光近似可以看作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

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解答】解:

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在有阳光的室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在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f。

 

28.(2018•兰州)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分析】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该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右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9.(2018•通辽)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

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

(1)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2)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