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概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21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选线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铁路选线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铁路选线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铁路选线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铁路选线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选线概述.docx

《铁路选线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选线概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选线概述.docx

铁路选线概述

第一篇 概述

  一、铁路线路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铁路线路设计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其设计内容和深度不同,主要体现在设计原则和方案、设计图纸和资料、设计文件等方面。

  

(一)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1、方案研究和设计原则编制

  

(1)线路走向、接轨方案、越岭方案、桥址方案、大面积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等方案的比选。

  

(2)改建既有线及增建第二线的意见

  (3)主要技术标准的比选及推荐意见

  (4)编制线路主要设计原则

  2、工作内容及成果资料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不做现场勘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重点踏勘并征求地方意见。

提出线路走向方案、接轨方案及与之相适应的主要技术标准。

  完成线路平纵断面缩图、线路平纵断面图、地理位置示意图、线路说明书素材等。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1、方案研究和设计原则编制

  根据预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对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修改设计原则。

对主要技术标准如正线数目、设计行车速度、限制坡度、牵引种类等做进一步比选,并给出推荐意见。

  2、工作内容及成果资料(图表、资料、设计说明书)

  

(1)主要为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及方案比选(含既有线改建)。

  

(2)地理位置示意图、线路方案平面图及平面缩图、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的线路平、纵断面图、既有线放大纵断面图等。

  (三)初步设计阶段

  1、方案和设计原则编制

  根据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修改完善设计原则、方案。

  2、工作内容及成果资料(图表、资料、设计说明书)

  

(1)主要包括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含既有线改建)、施工过渡工程平纵断面设计等。

  

(2)地理位置示意图、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线路方案平面图、线路平面图、详细纵断面图等。

  (四)施工图阶段

  工作内容及深度与初步设计阶段基本一致,需要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图纸、资料、工程数量和本阶段设计文件。

  四、与市政配套工程设计界面

  

  二、主要技术标准选择

  

(一)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是指:

铁路等级、设计速度、正线数目、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到发线有效长度、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行车指挥方式等。

  1、铁路等级

  铁路等级涉及铁路的运输性质,可说明为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

  2、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一般分为三档:

350km/h、300km/h、250km/h(城际铁路为200km/h、160km/h、120km/h三档)。

  3、正线数目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式要求高密度、安全、准时、快速的特点必然要求正线数目为双线。

  4、最小曲线半径

  与铁路运输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度、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的运输模式为高速与低速列车共线运行,因此最小曲线半径应考虑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高速列车设计最高速度、实设超高与欠超高之和的允许值;另一方面为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低速列车正常运行速度、欠过超高之和的允许值。

  5、最大坡度

  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采用大功率、轻型动车组,牵引和制动能力优良,最大坡度可以不考虑曲线、隧道引起的坡度折减。

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30‰。

  6、到发线有效长度

  到发线有效长度除满足列车长度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安全防护距离。

到发线有效长为650m(城际铁路为400m),尽端式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可按列车编组长度和列控系统要求计算确定。

  7、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设计速度300km/h及以上时应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设计速度250km/h时宜采用CTCS-3级列控系统;城际铁路设计速度200km/h时应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设计速度160km/h及以下时,可采用CTCS-0或CTCS-2级列控系统。

  8、行车指挥方式

  客运专线行车指挥方式采用综合调度集中。

  

(二)客货共线铁路

  客货共线铁路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是指:

铁路等级、设计速度、正线数目、最小曲线半径、限制坡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质量、闭塞类型等。

  1、铁路等级

  铁路设计年度分为近、远两期,分别为铁路交付运营后10年和20年。

客货共线铁路的铁路等级,根据其在路网中的性质、作用、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和近期年客货运量确定,划分为Ⅰ(大于20Mt)、Ⅱ(10Mt~20Mt)、Ⅲ(5Mt~10Mt)、Ⅳ(小于5Mt)级。

  2、设计速度

  客货共线铁路客车设计速度一般不大于200km/h,货车设计速度一般不大于120km/h考虑。

  3、正线数目

  新建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分别大于或等于35Mt的平原、丘陵地区和大于或等于30Mt的山区,宜一次修建双线。

远期年客货运量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按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和客车对数折算的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30Mt时,宜预留双线。

  4、限制坡度

  设计线(或区段)的限制坡度应根据铁路等级、地形条件、牵引种类和运输要求比选确定,并应考虑与邻接铁路的牵引种质量相协调。

铁路等级

I

II

III

IV

地形类别

平原

丘陵

山区

平原

丘陵

山区

 

 

牵引种类

电力

6

12

15

6

15

20

25

30

内燃

6

9

12

6

9

15

18

30

  5、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

  铁路牵引动力有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两种方式。

电力牵引具有牵引动力大、启动加速快、制动性能好、环境污染小、热效率高等优点。

目前铁路电气化率已达到60%以上,电力牵引、大功率机车是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

  6、到发线有效长度

  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运输需求、货物列车长度确定,且宜与邻接线路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相协调,并应采用1050m、850m、750m、650m等系列值。

重载列车牵引质量10000t到发线有效长一般采用1700m,牵引质量20000t到发线有效长一般采用2800m。

  7、闭塞类型

  闭塞类型分为五种:

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电气路签闭塞、电话闭塞。

  

(1)单、双线铁路的闭塞类型宜分别采用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

  

(2)当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120km/h时,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单线区段宜采用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一个区段内应采用同一种闭塞类型。

  8、其他主要技术标准如轴重、荷载、限界等需结合铁路项目运输性质确定。

  

第二篇 铁路选线设计

  基本概念:

术语、精度及工作要求

  选线railwaylocation:

在已确定的铁路起点、经由点和终点间,根据国家技术政策及发展规划、地形地质条件,经勘测设计,对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线路走向、越岭位置、展线方式、不良地质处理、车站分布等提出各种可供比选的方案,以选定最佳线路位置的工作。

  定线paperlocation: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在一定的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铁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布置车站、确定桥隧等建筑物位置的工作。

  选线与定线就是选择线路空间位置的工作。

按照研究阶段不同的相应精度要求、利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纸质或电子)做选线工作。

  一般精度要求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需要在1:

50000(工程复杂时1:

10000)比例的图纸上进行选线设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需要在1:

2000或更大比例的图纸上进行铁路定线设计。

  工作要求

  线路选线是一项总体性和系统性工作,综合性强,需要甄别各种控制因素、兼顾各专业技术要求,确保线路方案的可靠性、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及社会接纳性。

  由于沿线车站、桥梁、隧道等工点在技术上的要求,以及考虑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综合技术经济合理性,都会影响铁路线路走向的选择,因此铁路选线设计是一项需要一定循环渐近最佳方案的研究过程。

  

  一、铁路选线应遵循的原则

  影响铁路选线设计的因素很多,不同区域的铁路建设项目,所受控制因素不尽相同,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铁路网规划

  影响铁路选线设计的因素很多,不同区域的铁路建设项目,所受控制因素不尽相同,或有所侧重,必须将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因此选线设计过程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带,从带到线,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线路功能要求及技术经济合理。

  铁路选线必须结合本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意义、客货流方向,研究可能的接轨方案及走向方案。

  1、接轨方案的选择

  根据铁路网上车站(特别是区段站)位置及分布、客货流方向等选择合适的接轨站,满足运输目的与需求。

  2、线路走向方案的选择

  根据铁路网分布,选择线路合理走向,填补铁路网空白,避免与铁路网中其他线路在功能、吸引范围等方面的重叠,以便充分吸引客货流,发挥本线的作用。

  

(二)经济选线原则

  根据沿线城市分布及形成客、货流条件选择线路走向。

应以在区域内具有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和重要意义的城市为线路走向的主要控制点。

由于铁路建设投融资条件及主体趋势上的变化,沿线地方对于铁路线路经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三)环保、水保选线原则

  环境保护包括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态敏感区包括: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社会环境敏感区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等。

选线受水土保持的限制因素还有重要江河、湖泊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以及水功能二级区的饮用水源区。

  《水土保持法》规定:

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选线过程中如果遇到上述保护区,总的原则是尽量绕避,不得在景观保护区范围内设置车站、取弃土场、施工场地和施工营地。

  铁路选线时要重视噪声、辐射污染问题。

除较大城市的设站要求需要适当靠近城市以外,线位应尽量远离村庄、城镇。

当线位必须经过学校、医院、居民区附近时,要考虑设置隔音和电磁屏蔽措施等因素对工程费用的增加,进而对方案稳定性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有“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的条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有“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从事与有可能污染该段水与水质的活动”的明确规定,等等。

  (四)规划选线原则

  铁路交通运输效果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城市规划的结合与衔接。

铁路建设带来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对城市规划具有导向作用;而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样会对铁路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以,铁路线路规划应最大限度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线路走向及车站设置应与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相一致,这样才能避免对城市用地的再分割,并充分吸引客流,便于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换乘。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建铁路的引入及既有铁路的改扩建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与城市规划的配合、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等方面。

为此,铁路建设及规划必须与城市规划紧密配合、相互协调,以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个长久的工程,与城市发展需要相适应,而铁路建设属于百年工程,有扩能或技术升级改造需求时,一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造工程,因此在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前期,一定要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