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03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9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数学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数学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数学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数学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定稿.docx

《数学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定稿.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定稿.docx

数学定稿

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

2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4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位数

5

第五单元面积

6

第六单元年、月、日

7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9

第九单元总复习

10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5.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

7.在参与观察、实验、蔡祥、郑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8.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9.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10.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共(4)课时

(一)周——第

(一)周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认识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从中体验方位知识,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

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共(13)课时

(二)周——第(五)周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能进行估算,掌握笔算除法的笔算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引导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能正确的进行笔算除法,学会除法的估算。

 

本单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本套教材涉及的计算内容,不论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一般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

口算是最常用、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估算、笔算)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

因此,先学口算就成为十分自然的顺序了。

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

因此,把估算和笔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是顺理成章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

本单元分两个小节:

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

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2)课时

第(五)周——第(五)周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认识两种新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引导学生经历完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新的统计图,探究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平均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共(11)课时

第(六)周——第(八)周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解决问题”的教学以及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

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估座位、购书等。

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共(8)课时

第(九)周——第(十一)周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

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

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共(6)课时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

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

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同时要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过的时间。

(七)单元教材分析

共(5)课时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1、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重点内容:

1、联系儿童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重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大小比较和加减法。

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措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是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八)单元教材分析

共(4)课时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九)单元教材分析

共(15)课时

第(十六)周——第(十九)周

1、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清楚本册知识的分布,学会整理知识。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察、应用意识等得

到发展。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知识的运用。

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内容: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八部分:

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

教学措施:

1、通过计算与比较,回忆、整理乘法知识。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有口算、笔算、估算等几种不同的计算形式,各有具体要求和算法技巧。

教材让学生完成第1~4题的计算,整理乘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计算和比较,回忆、整理除法知识。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里面有除的顺序与商的位置,求商的思考与被除数高位上的余数的处理,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要商0等知识。

3、通过测量,回忆和整理周长知识。

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总和。

理解周长的意义,首先要明白周长是长度,其次要明白周长是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总和。

4、通过想象,回忆和整理图形运动的知识。

5、通过选择,回忆整理质量的知识。

本学期教学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认识每一个质量单位都在形成一个相关的观念。

质量单位的观念是否清楚,往往表现为能不能正确使用质量单位。

教学

内容

一、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快速辨别四个方向。

教学

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

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备课

教师

刘吉艳

授课

教师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行为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

 

三、实践应用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景(5分)

师:

我相信同学们都到过大商场或和父母出去旅游过,你们在出去玩的时候有没有迷路过哪?

师:

(多媒体演示)现在有个小朋友在出去玩的时候不小心和自己的妈妈走散了,你能帮他找到他的妈妈吗?

请说出你是怎样帮小朋友找到妈妈的?

 二、探究新知(20分)

(一)教学东、西、南、北

师:

刚才同学们都非常的乐于助人,生2同学描述的很好,非常的具体,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方向东、西、南、北(板书)

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用到方向,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指南:

1、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

师:

从刚才同学们指的方向来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好,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板书:

东←→西 南←→北

师:

下面请2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给大家看一下(教师统一口令)

(1)2名学生相对站立指同一方向。

(2)一名同学变化方向指同一方向。

师:

从刚才2名同学所指的方向来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师:

你能根据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出你和周围同学所在位置的关系吗?

师:

为什么在描述所在的位置时,而有不同的说法哪?

师:

因为在你们的描述中,你们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说法,参照物就是指以谁为依据,来进行对比的物体。

(二)教学例2

师:

请在练习本上自己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不错,都能够根据方向的相对性进行表示方向,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历东来绘制的,所以以后我们在进行看图描述位置的时候,一般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进行描述。

(三)练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