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1940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课参观和旅行.docx

第1课参观和旅行

第1课参观和旅行

教学内容:

《参观和旅行》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教学内容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恰值暑假过后,许多学生都有一些参观和旅行的亲身体验,可能还在谈论着暑期参观和旅行的趣闻轶事,或许还沉静在参观和旅行的美好、愉悦的回忆中,此时设置此课内容适时又应景。

本课学习以“感知•体验”贯穿始末,以“造型•表现”抒发情怀,注重对参观和旅行途中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秀的回想、奇闻趣事的回忆和情感体验的回味,通过以上回想、回忆与回味,抒发对“参观和旅行”的所见、所想与所感,用造型语言表达参观和旅游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

同时激发学生,通过参观和旅行感受纷繁的世界,获取新鲜的印象,描绘难忘的情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大师作品以及教材例图的赏析,了解构图与色彩知识,掌握创作技巧,并依据自己的参观和旅行的切身体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构图、色调,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进行造型表现,将参观和旅行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加以描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回忆、表述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感受参观和旅行中的趣闻轶事,分享

快乐;运用分析、探讨等方法了解学习构图与色彩知识;通过直观演示与绘画实践提高造型表达能力,展现参观和旅行的多姿多彩,并以拓展内容来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提升艺术修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从参观和旅行的回顾中获得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体会,感受参观

和旅行的乐趣与意义,调动学生对参观和旅行的向往与热爱,激发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现参观和旅行中美好、难忘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参观与旅行的乐趣与意义,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参观和旅行中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学习构图与色彩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构图表现出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处理好画中人物和景物的主次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梳理,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准备仰视、平视、俯视等多种构图的范画若干,示范所用的工具与材料,以及拓展所用的工具与学生用纸。

学生准备:

各地参观旅行的照片,水彩颜料、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读书的话题导入,请学生简要交流喜欢的书目和感想,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读书使人快乐、使人智慧。

2.教师出示近期所读的一本书(不呈现书名),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

请学生阅读书中的片段,感受优美文字的同时,体会文章的形式和字里行间所描写的主题,并以此猜测书名或书籍内容。

3.从对书名的揭示引入对徐霞客的简要了解。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人。

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

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出生入死。

被称为“千古奇人”。

二、大胆猜想尝试练笔

1.以设问的形式调动学生对徐霞客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作一个猜想,并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与学识能力,尝试着简要勾画出那里的景致。

2.从学生的小练笔中初涉徐霞客足迹所到之处,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三、画作欣赏学习构图

1.从名家画作的欣赏中领略徐霞客曾经游历过的自然景观的风貌特点,感受山水之美。

引导:

从画中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特点?

你想到了哪里的景致?

提示:

如果学生看不出画面山水的地域,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语。

(1)通过张大千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华山的山势峻峭、雄伟奇险,并从中了解高远的画面构图特点:

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

比如为了夸大山之高峻或建筑的气势,可以把人物、房屋、树木画得很小;有时也可把峰顶或建筑的顶部推出画外或隐入云层,使人不知其有多

高多大。

就像古人所说: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

”提示语:

“险”啊,号称第一天险。

教师引导学生:

表现高大景致的构图特点,并出示竖构图的参考图,引导学生以仰视的角度描绘高大的景致。

(2)从沈周、吴湖帆表现的庐山画作中进一步体会画面的高远。

提示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要演示山石与瀑布、流水的画法。

(3)从祝大年的绘画作品中感受漓江春色,分析构图的变化。

提示语:

这可是甲天下的山水呀!

《漓江春色》:

碧波荡漾,新叶如洗,群峰兀立,帆影点点,一派春意盎然。

漓江的春色在画家的笔下呈现出一种整齐、均衡的美感。

工笔重彩中富有极强的装饰意味,被烧制成陶瓷笔画,装点在日本的横滨饭店。

教师引导学生:

以较高的视点来表现宽阔的景致,构图特点是:

画家依据自我的观察,以强调近景、中景,由近及远按比例逐渐放小的方式来描绘景致,并出示横构图的参考图。

(4)以刘海粟的黄山系列,引导学生在感受画家笔下壮阔雄奇的黄山景致的同时,体会画面的色彩特点,从而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作品意蕴。

提示语:

迎客松,云海

画家十上黄山,描绘自己对黄山的爱恋,色彩运用丰富而强烈,力图主观色彩对自然光色的超越。

画中形色绝不束缚于自然外观,而纯属画家对其物象所生情绪的表白。

他笔下色彩虽然也源于自然,却超越了自然,显得比自然光色更加丰富而强烈,也更耐人寻味。

2.从欣赏中感受徐霞客曾经游历的人文之秀,了解深远的画面构图。

(1)再以日记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徐霞客游历的足迹不仅踏遍名山胜水,还饱览人文大观,参观了多处静室,并进行了详细记录,为今人了解明朝僧侣的生活起居状况提供了生动的感性资料。

(2)从明代杜琼的《南村别墅图》中体会画面造成的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参考图,了解画面纵深之感的表现方法。

小结:

艺术家们也像徐霞客那样酷爱自然、崇尚自然,游踪遍及名山大川,用澄澈的心怀去

观察和体悟客观实体的本质和规律,看山水自然激发内心的思绪,以解放的思想、独立的精神,随心所欲、自由驰骋,也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画作的内在美——“情趣”“意境”。

四、点题

1.同学们有没有参观与旅游的经历呢?

可以请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依据同学出示的照片猜一猜地点,描述景致特点;也可以请学生结合自带的照片,回忆、介绍自己参观和旅行的经历,讲讲途中的趣闻轶事。

2.小结:

这些经历不仅使同学们增长了许多知识、增添了许多乐趣,也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富有情趣、意境的“参观和旅行”。

(板书课题)

五、创作与表现

1.交流与探讨如何根据自己参观、旅游的印象创作一幅画?

同座位议一议,大家说一说。

小结:

并不是事无巨细地如实描绘就好,而是要重点画出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可以“以景为主表现自然、人文景观”,也可以“以人为主描绘风土人情”。

2.赏析与构思

(1)赏析同龄人的作品,感受画面的色调、表现形式、构图特点,以及人物、景物的层次《埃及文物展》画面以人物为主,视角较高,形成俯视的画面效果。

《旅游》画面色彩亮丽、富有层次感,人物较为突出,且在描绘时人物动态活泼、形象可人,整个画面呈现的是快乐和愉悦。

《海边的阳光》高空俯视,展现了宽阔而金灿灿的海滩,描绘了人们或水中嬉戏、或岸边慵懒的情景。

《乡村游》画面以暖色为主,表现了乡村繁荣、热闹的新气象。

《从高空俯瞰大地》以高空俯视的角度表现了山川的壮阔。

《夫子庙》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在夫子庙的旅游印象。

(2)学生构思创作设想,描述画面构图。

3.示范与讲解根据学生的构思,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4.创作与表现

(1)画一画根据自己参观、旅游的印象进行绘画创作;重点画出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吸引人的情景和地方;可以画单幅画,也可以画连环画。

(2)学一学铅笔淡彩:

可以先用软铅笔画好底稿,再涂上轻淡的水彩或水粉色,干后再用软铅笔加工。

也可以先涂上水彩或水粉色,再用铅笔添画。

六、评价与回味

1.通过对自己画作的介绍,表达参观或旅游中难忘有趣的记忆,分享快乐与幸福。

2.从画面主题、构图、色彩中感受同伴的才能,给予学生赞赏与鼓励。

七、拓展与延伸

1.手绘旅游日记的赏析与制作。

出示学生制作的简易手绘旅游日记,感受图文并茂呈现出的特殊味道;带领学生用4K或8K卡纸,通过剪、折的方法巧做“8格书”;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参观和旅行的经历以图文并茂的手绘形式记录在8格书上,并在内页贴上照片、添上文字,加以美化。

2.简要了解我国旅游知识,鼓励学生“爱旅游、爱生活”。

欣赏《马踏飞燕》,认识中国旅游标志。

教师在黑板书写“旅”字甲骨文,引入对我国旅游日的了解。

结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观和旅行既能锻炼人的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留下美好难忘的记忆,让我们“爱旅游、爱生活”吧!

作业要求本课学生作业主要分为课堂主题创作和课后拓展延伸。

1.课堂主题创作调动学生回忆各自的参观和旅行经历,结合仰视、平视、俯视等构图知识,参考教材图例以及教师提供的构图图例进行绘画创作。

本次作业要注意三点:

一是引导学生尽量从不同的视角选择画面内容、考虑画面构图,使学生的画作彰显个性;二是在色调的运用上可以融入主观色彩,增添画面色彩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三是学习铅笔淡彩的表现技法,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2.课后拓展延伸

此项作业两个目的,一是以巧妙的方法制作8格书,重在激趣;二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自己参观和旅行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在8格书的内页贴上参观和旅行时拍摄的照片,最后加以美化,以此串成较为完整的一段记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生活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

反思和总结

参观和旅行是让人向往的活动,由此可以获取情感体验、知识增长。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激发思维、融入想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交流的环节,让小组同学在交流中回味各自的经历和感受;又要针对以往出现的“会讲不会画”的情况,引导从生活中幻化出诗意的想象,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画出有趣、有个性的画面。

第2课学学构图

教学内容:

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引导观者按作者的意图构想来浏览画面。

观画的经历人人都有,如去美术馆的专题性的正规化参观,生活中的很多场所也能欣赏到一些画作,甚至平时的美术习作都是观画的对象。

如何读懂这些图画,走进画者的内心,与作者进行内心的审美交流,了解一些构图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构图知识对于平时的绘画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构图这一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很强,构图的种类也很多,古今中外各个不同的画种其构图形式也有很多的讲究。

但是在小学阶段,是这类知识的起始课,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宜简明浅显,不宜复杂深奥。

可以构图的几种典型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了解构图的形式美法则,并尝试在欣赏图画、创作图画时合理地运用,感知构图在画面处理时的重要作用,体验构图带来的艺术美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绘画作品的构图美,了解构图的意义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常见的构图形式,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以及作者想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范画、炭笔、画纸。

学生准备:

画纸、炭笔。

教学过程:

、赏析作品感知构图

1.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师:

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一起来赏一赏、品一品。

(PPT分别出示三位同学的作品)

2.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喜欢哪一张?

理由是什么?

师:

这三幅画都是小朋友的纸版画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生:

……

小结:

三位同学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图画中物象比较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3.猜一猜学习的内容。

师:

能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些什么吗?

生:

画面的大小和位置。

4.揭示课题:

学学构图。

设计意图:

通过三位同学作品的展示和比较,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印象,感知相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一般的视觉审美效果。

直白式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凸显美术课程的特点,关注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分析理解掌握构图

1.什么是构图?

(PPT)师:

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达出创作意图,称为构图。

2.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师:

在美术课上,当我们翻开作业本,总是会思考一下是横着画呢还是竖着画?

专业画家们在作画时同样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冷冰川叔叔画了一幅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到视野很开阔。

如果再把画纸变得更狭长些呢?

感觉有没有变化?

生:

景物离我们更近了。

师:

如果变成竖构图呢?

同样的风景,感觉是否又有不同了?

生:

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师:

如果把画纸变得再瘦长些呢?

或是把画纸变成其他形状的,感觉肯定又会产生变化。

小结:

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设计意图:

把同一幅图画,通过画面的不同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1山水画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

猜猜原作有多长?

近12米,有5-6张大画桌这么长呢!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当长长的画卷舒展开来,山峰绵亘、江河旷远,真可谓是千里江山。

《溪山行旅图》是另一位宋代画家之作。

同样也是山水画,但竖构图的形式让画面产生了怎样的一种气势?

生:

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小结:

同是山水画,但不同的构图形式,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视觉差异。

2人物画

人物画的构图处理,也同样如此。

由于构图形式的不同,两幅儿童人物画传递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审美。

通常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

这幅竖构图的人像画,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形式感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

生:

表现了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式的观察分析,学习风景画和人物画中运用横构图、竖构图的不同处理方式,感受其画面的不同气势和意境。

3.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师:

如何使纷繁复杂的画面内容组成统一完整的作品呢?

不同类型的构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

1满构图:

画面饱满,在儿童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2S形构图:

这幅是曲线构图,你能找到小朋友和大狮子的行走足迹吗?

(请学生找一找)小结:

画面有动感。

3三角形构图:

有的同学认为这是一幅三角形构图,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斜线构图,你认为是哪种构图呢?

生:

……

事实上,在一幅画中不仅仅只有单一的一种构图形式。

比如,这幅画既是三角构图又是斜线的构图形式,只不过其中有一种构图形式显得相对主要些。

4.连线选择、巩固知识。

师:

有三幅儿童画,仔细观察,它们的构图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视觉感受?

(PPT)

请2-3个学生来连线选择。

小结:

绘画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往往通过外在的视觉作用,对观众的第一眼产生支配作用,引导其视觉的顺序,使观众基本上按照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明确画面的中心。

(PPT这幅画里动物们的目光都朝向主角鳄鱼,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所以构图是强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

同时,多样化的构图形式一般都遵循一个相同的法则,即疏和密的对比处理。

(PPT这幅画中主体物画的很小,背景空阔,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画面宁静悠远)

设计意图:

以“连一连”的学习形式,适当调节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和节奏,也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牢固地掌握三种典型的构图形式,起到一个巩固知识的作用。

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渗透一些构图的法则,使学生对构图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5.尝试构图,学以致用。

师:

想不想一试身手?

老师这有些器皿和水果的图片,我们一起用刚才所学的构图知识,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

要求:

把盘子和水果这两种物品安排在画面中,互相有联系,可

以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

请1-2个学生来创意练习,其他学生提提修改意见,指出运用了怎样的构图形式。

设计意图:

以盘子和水果为主题,通过“拼一拼”的形式,把构图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运用。

这是个小练习,参与操作的学生也不多,但是黑板上的当场示范可以直观地让大家看到其他同学对构图知识的理解和审美倾向,对下一环节的大练习具有指导性的帮助和借鉴。

这个练习也是多向互动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提提自己的建议,老师也很容易发现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可以及时地对下面的教学内容作出调整。

6.小结:

构图的外在形式和类型是多样化的,但是反映作者创作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在表达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被人们称作“马一角”,原因是他在画画时总喜欢取一角之景,其实间接地反映了画家的内心思绪:

感慨当时南宋的残山剩水。

挪威画家蒙克在他的《呐喊》中也强

烈地表达出挣扎绝望的内心情感:

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传递

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竭力想摆脱困境的恐惧感。

三、练习内化运用构图

作业要求:

运用构图知识,有选择地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设计意图:

这是第二次练习,虽说用于构图的物品比第一次练习稍稍多了几样,但是有了第一次练习的学习基础便把难度分步化解了。

本次练习的时间安排不太长,作业形式为线造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构图多做深入的思考。

四、作业展评理解构图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可以略做点评。

可以找找各自作品中的优点,也可以互相提提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总结深化构图

构图的成功与否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所以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都会在构图之时不断地苦心经营、反复斟酌。

(PPT中西构图比较)“之”字构图是中国画常用的构图,山水画中常常运用此法,可以使画面产生曲折,层层递进,表现河山的深邃感和流动感。

西方则比较喜欢用射线构图,辐射线的轴心在视觉上自然集中的作用,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村落,展现村野的平远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觉审美也会逐渐产生变化,构图形式也随之在不断地变化。

吴冠中、赵无极等现代画家的作品,构图大胆而具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今天,我们对于绘画构图的形式和类型做了一个简要的学习和了解。

今后我们在绘画表现或去美术馆参观时,不妨用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许你对构图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生学构图知识不需做太专业化的讲解。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构图的几种典型形式,应该把学习的时间多安排在主要的内容上。

构图知识比较专业枯燥,需要提炼,挑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内容。

但是,时代的变迁、地域的改变也会在画面构图上有明显的表现,因此可以在课堂结尾环节拓展性地介绍,使有兴趣的孩子有机会做深层的学习。

作业要求

第一次练习:

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把盘子和水果这两种物品安排在画面中,使之互有联系,并使画面产生美感。

第二次练习:

运用所学的构图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反思和总结构图这个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有些枯燥。

如果讲得比较深奥,更不易被学生接受,也很难激起他们学习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本课的教学定位是欣赏评述的分量多些,操作练习的比重轻些,即以大欣赏小练习的形式呈现。

构图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围绕典型的几种构图形式,深入分析并略加渗透视觉中心、疏密对比等构图法则以及构图中隐含的画家的内心情感。

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习形式的多样性。

第3课版面设计

教学内容:

《版面设计》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

在校园活动中,学生们经常会参与班级板报的绘制。

学校也经常会组织各种主题的板报展示和评比活动。

因此,版面设计非常具有实

用意义。

教材中收录的板报范例有很多是由学生自己设计与制作的,它可以给学生实实在在

的启发和借鉴。

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版面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图画、边框与文字编排的基本规律,从而在校园的艺术活动中能得到进一步的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知版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实用意义,初步了解版面设计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思考、分析、实践等系列化的学习,知晓版面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运用形式美等法则,使之设计的版面主题突出、个性鲜明、图文并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版面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锻炼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个体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并学习版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版面设计的原创性、新颖性与视觉美感的有机融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KT板、大头针、学生作品、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

作品收集、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合作布展初浅体验

1.出示上一节课《学学构图》的学生作品,邀请6位学生(分为2组)分别把这些作品陈列在两块KT板上,做一个简易的“学学构图习作展”版面布置。

设计意图:

教师给两个组分别提供10多幅习作以及“学学构图习作展”几个剪制好的文字图片,另有一块KT板,大头针若干个。

教学伊始,利用上一课的作业布置一个作品展,使前后的美术学习有个互为贯通的效应,也使学生在布置的过程中对版面设计有初浅的感知。

版面设计选择用KT板和大头针,便于学生操作并随时可以更换作品和主题摆放的位置等,在短时间内达到表现出设计构想的目的。

2.大家一起赏析,交流两组“学学构图习作展”版面设计的视觉感受。

3.再次邀请其他学生,对版面设计进行细微调整和完善。

4.小结:

都是一些同学们的课堂习作,但不同的排版陈列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这就是版面设计的魅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回版面设计的乐趣。

5.揭示课题:

版面设计。

二、欣赏讨论渗入新知

1.浏览“剪纸作品展”,比较并感受有设计感的作品展带来的艺术美感。

(PPT)对比赏析:

图①随意张贴且显凌乱的剪纸作品布置。

图②剪纸作品摆放整齐、工整且有些呆板。

图③作品布置化了一些心思,但缺少一定的美感。

图④以绿、黄、蓝三种底色把版面分为三部分。

一些作品摆放在底边上又把三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整个版面主次分明,整体感强。

图⑤以蒙德里安《构成》为设计蓝本,其中有机地穿插安排了很多的剪纸作品。

黑色的直线把版面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许多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