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185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docx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

贵州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三招生适应性考试

理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lCl2N14O16P31S32Fe56Cu64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相应变化的是

A.蛋白质种类B.基因种类

C.细胞器种类D.转运RNA种类

2、在一密闭容器中用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有关物质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酵母菌的碳源和能源

B.15min后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出现了无氧呼吸

C.15min后CO2的积累量仍然在增加

D.15min后ATP分子开始分解为ADP和磷酸

3、下表为我国对初生婴儿预防乙型肝炎的免疫计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

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方式

出生时

第一次

肌肉注射

出生1个月

第二次

肌肉注射

出生6个月

第三次

肌肉注射

A.初次注射疫苗后,参与识别抗原的是吞噬细胞和记忆细胞

B.再次注射疫苗后,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淋巴因子

C.多次注射疫苗有助于提高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D.该种计划免疫属于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4、当成人取手指的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到疼痛但并未将手指缩回(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1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兴奋作用

B.一般情况,针刺手指会产生缩手反射,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C.成人取血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当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5、下图为某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产物属于初级代谢产物,b产物属于次级代谢产物

B.t1-t3期间种内斗争激烈,活菌数目最大,增长速率最大

C.因为t2-t3期间细菌数目稳定,所以应选取该期间的细菌作菌种

D.要大量获得代谢产物a,可以通过连续培养法延长t2-t3时段

6、“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乙醇是厨房里常见的调味品,它们都是电解质

B.蔗糖、麦芽糖都是二糖,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能水解且产物只有葡萄糖

C.正常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HCO3-起了稳定血液pH的作用

D.未来,我们可以从火星上获得3He作为新的能源原料,3He与4He互为同素异形体

7、下列实验设计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用铁与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2Fe+6H+===2Fe3++3H2

B.往AlCl3溶液中滴人过量氨水制Al(OH)3:

Al3++3NH3·H2O===Al(OH)3

+3NH4+

C.将SO2通入溴水,证明SO2有较强的氧化性:

SO2+Br2+2H2O==4H++SO42-+2Br-D.用AgNO3溶液区别NaCl、Na2SO4溶液:

Ag++Cl-===AgCl

8、有机物M的结构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分子式为C11H11O3N

B.M遇三氯化铁溶液呈紫色

C.M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D.M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a~e与N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a

a

b

Ne

c

d

e

B.a、b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C.单质的氧化性b>e>d

D.a、c氧化物的晶体类型相同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4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为0.6NA个

B.1.0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2NA个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NA个S原子

D.NA个Na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Na+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

100,则所需H2O为100NA

11、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X和Y气体,发生反应:

x(g)+Y(g)

3Z(g)。

分别在100oC和300oC反应时Z的含量Z%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在t3时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

则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b表示的是l00oC时的图像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t2时,曲线a、b对应反应速率v(a)>v(b)

D.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12、25oC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12的一元碱与pH=2的一元强酸等体积混合后c(OH-)=c(H+)

B.向水中加入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w增大

C.pH=7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D.0.1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c(Na+)=c(CO32-)+c(HCO3-)+c(H2CO3)

13、0.6mol·L-1Fe2(SO4)3和l.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

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A.0.16molB.0.22molC.0.30molD.0.48mol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增大时,它的内能一定减小

B.相同温度的氧气和氢气,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等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D.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15、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B.核反应方程:

中的X为中子

C.

衰变中产生的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

D.

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有核式结构的主要依据

16、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并分成a、b两束,下列关于a、b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比b光的小

B.若水中入射光SA的入射角不断增大,则a光先发生全反射

C.若用b光照射某金属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光照射该金属时也没有光电子逸出

D.使用相同的装置,用a光做双缝于涉实验得到的条纹比用b光得到的条纹宽

17、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从波传到x=lm的P点开始计时,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B.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

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谷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7.5m/s

1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行金属板间存在匀强电场,P、Q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P小球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Q小球从两板正中央与P球等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运动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N点,则从开始释放到运动到右极板的过程中,它们的:

A.运动时间tP>tQ

B.电荷量之比qP:

qQ=2:

l

C.电势能减少量之比

=2:

1

D.动能增加量之比

=4:

1

20、关于我们的地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带有一定量异种电荷的两云团相互靠近时,它们间的电场强度增大,所以更容易发生雷电现象

B.我们可以发射这样的地球卫星,它的圆周轨道的圆心不在地心

C.将地球视为球体,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km.那么位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大于空气中的声速340m/s

D.将地球上海水的温度降低1oC,便可以获得大量内能供人类使用

21、如图所示,一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从距离匀强磁场上边界h高处,由静止开始沿竖直平面自由下落,线圈平面始终垂直于匀强磁场的方向,且磁场区域高度大于线框的边长.对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线框有可能做匀变速运动

B.若线框做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减小

C.若h足够大,线框可能反弹向上运动

D.h越大,线框的机械能损失越多

第Ⅱ卷

本卷共13小题,共l74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2、(6分)

在用盛沙的漏斗描绘单摆振动图像的实验中,漏斗下面放一木板,让漏斗摆动起来,同时其中细沙匀速流出

(1)不拉动木板,经历一段时间后,观察木板上沙子的堆积情况,则沙堆的剖面应是下图中的

(2)在沙摆的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细沙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摆动的周期将增大

B.在细沙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摆动的周期将不变

C.在细沙不再流出的摆动中,摆到最高点时,漏斗的加速度为零

D.在细沙不再流出的摆动中,摆到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最大

23、(12分)

在测定灵敏电流计内阻的实验中,备用的器材有:

A.待测电流计(量程0—300

A)

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C.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9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0

,额定电流1.5A)

E.电源(电动势2V,有内阻)

F.电源(电动势6V,有内阻)

还有若干开关和导线

(1)如果采用上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计G的内阻,并且使测量误差尽可能小,那么从以上备用的器件中,可变电阻R1应选用,可变电阻R2应选用,电源应选用(用字母代号填写)

(2)如果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

A.合上S1

B.合上S2

C.观察R1的阻值是否最大,如果不是,将R1的阻值调至最大

D.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E.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记下R2的阻值

把以上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实验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3)如果在步骤F中所得R2的阻值为600

,则被测电流表的内阻

的测量值为

(4)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测与其真实值r真的大小关系是r测r真(填“>”“<”或“=”)

24、fl5分)

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l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37o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取g=10m/s2,sin37o=0.6,cos37o=0.8)求:

(1)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加速度a的大小;

(2)已知R=2

,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8W,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M到N,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

25、(19分)

如图所示,极板A、B间距为d,在A、B间加电压,B板电势高于A板电势,且A、B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1.P为一内壁光滑、绝缘、两端开口的直细管,左端开口位置如图所示,右端的开口在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中心(作为坐标原点),此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2(不考虑细管中的磁场和电场).细管的中心轴所在的直线通过S粒子源,粒子源可发射出电荷量为q、质量为m、速度大小不同、方向都沿细管中心轴所在直线的粒子,当有粒子从圆形磁场区域射出时,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偏向角(不计粒子重力).

(1)已知A、B间电压值为U,求从磁场B1射出且能射入P管的粒子速度v的大小;

(2)若粒子能从圆形区域磁场B2射出,其偏向角为

,求A、B间的电压值U;

(3)若粒子不能从圆形区域磁场B2射出时,A、B间的电压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26、(20分)

如图所示,一个带有

圆弧的粗糙滑板A,总质量为mA=3kg,其圆弧部分与水平部分相切于P,水平部分PQ长为L=3.75m.开始时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B=2kg的小木块B从滑板A的右端以水平初速度v0=5m/s滑上A,小木块B与滑板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5,小木块B滑到滑板A的左端并沿着圆弧部分上滑一段弧长后返回,最终停止在滑板A上(取g=10m/s2,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1)求A、B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

(2)若B最终停在A的水平部分上的R点,P、R相距lm,求B在圆弧上运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3)若圆弧光滑,且除v0不确定外其他条件不变.试求:

B从圆弧部分滑回至P点时,能相对地面向右滑动、且不滑离木板A的v0的取值范围.

 

27、(15分)

下图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电化学相关知识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组同学实验时开关S1闭合,开关S2打开。

(1)若X为稀硫酸,A为银电极,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则B电极可以使用的材料为(填序号);

①Cu②Fe③Zn④Mg

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滤纸条的(填c或d)处观察到滤纸变红的现象,则该处电极反应式为。

(2)若X为100mL2mol·L-1的硫酸和未知浓度的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为铁电极,B为铜电极。

一段时间后,测得电子转移数目约为l.806×1023,同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0mL,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Ⅱ.乙组同学实验时开关S2闭合,开关S1打开。

(1)若X为100mLImol·L-1CuSO4溶液,A、B均为铜电极(质量均为20g);一段时间后测得A极比B极的质量多6.4g,则A极为极(填“阴”或“阳”),此时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体积不变);

(2)现有含氯化铜、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若使用该装置回收单质铜,实验中只在B极看到有气泡,则实验的“最初阶段”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8、(15分)

为探究氨的制取和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

装置如图所示。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要在C中收集满一瓶干燥的氨气,请在C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B中应装入的试剂是;

(3)为吸收处理多余的氨气,可选择D、E、F装置中的装置;

(4)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他们往C装置中通人干燥氯气与氨气反应。

①若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反应产生的氯气必须依次通过盛有试剂的洗气瓶;

②C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设计实验,检验C中生成的白烟中的阳离子。

29、(15分)

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4+、Fe2+、Fe3+、CO32-、SO42-、SiO3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下图。

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2)溶液X中,关于NO3-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一定有b.一定没有c.可能有

(3)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

(4)转化⑥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5)转化④中产生H的离子方程式为;

(6)若转化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则反应中D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最好是。

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MnO4溶液,⑥氯水和KSCN的混合溶液

30、(15分)

有机物A、B均为芳香族化合物。

1molA水解得到lmolB和1molCH3CH2OH,A、B相对分子质量均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又知A分子中碳原子数比氢原子数少一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8.18%。

I.

(1)A、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2)一个B分子中应有个氧原子;

(3)A的分子式为。

Ⅱ.若有机物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大l8,由芳香烃C合成H的路径如下:

(1)C的结构简式为;

(2)从C到F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类型有(写出反应类型名称);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无其它环状结构,苯环上只有两个邻位取代基;

②一定条件下,该物质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1、(9分)

过氧化氢酶(CAT)是生物体中重要的抗氧化酶,能有效地清除各种活性氧化基团(如过氧化氢),从而防止这些基团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坏。

CAT活性的变化可以灵敏地反映外界环境条件是否对植物细胞产生了压力。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P对小麦幼苗CAT活性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均分三组,分别放人缺N、缺P的完全培养液和正常的完全培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连续培养。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上图a、b、c三条折线中,表示在完全培养液培养的是。

(2)在缺N、缺P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枝叶干枯、含水量减少、衰老速度加快。

处于该种状态下的细胞CAT活性(不变/降低/升高),细胞膜的损害程度(不变/变小/变大)。

(3)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叶片细胞中过氧化氢含量升高最快的是(从a、b、c折线中选择)。

(4)如果实验过程中,三组幼苗细胞CAT活性都出现d折线变化结果,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5)与小麦根尖细胞吸收N、P离子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其中的N元素在叶肉细胞中可参与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32、(10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的实验。

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从生长出的根部某区域剪取10mm长的根段,如下图。

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在相同适宜条件下浸泡两天。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1)实验所用的根段取自区域A还是区域B:

,简述理由:

(2)上述表中数据,(能/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3)从上述表中可知,分别用生长素浓度为10-11mol/L和10-9mol/L处理根段,两天后的长度基本相同。

假设用某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根段,两天后的根段长度为12.3mm左右,你如何确定该浓度是10-11mol/L还是l0-9mol/L,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①实验处理:

将该生长素溶液后,处理根段;

②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a.如果,则;

b.如果,则。

33、(11分)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

下表为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三类样区。

下表为这三类样区的情况及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

请分析回答

(1)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

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大,而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影响较大。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薇甘菊属于,薇甘菊与本土植物的关系是,中小型土壤动物属于、。

入侵区薇甘菊的覆盖度大于90%,会使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薇甘菊在土壤潮湿疏松、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特别迅速,但不耐荫和土壤干瘠。

由此可以看出:

限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4)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

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要的依据是:

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

34、(12分)

棉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作物,科学家对棉植株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抗旱性棉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

此代谢产物在叶肉和茎部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性状的表达是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实现的。

(2)①现有一不抗旱棉(基因型rr)的根部分生区某细胞在有丝分嚷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Rr、rr。

该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基因的突变情况为。

(从甲、乙、丙、丁四图中选出)

②基因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转录出的mRNA为:

UAUUCGUACUGU;基因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转录出的mRNA为:

UAUUCGUCCUGU。

基因r突变为基因R后,发生改变的碱基对是:

→。

(3)现有一抗旱棉(基因型Rr),其棉纤维呈深红色,称为深红棉(基因型bb),发生了如图变化,产生了粉红色的棉纤维(粉红棉)的新品种。

①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的变异。

②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后代出现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