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1632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哈九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构成纤维素、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2.下列有关N、P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1)大气中的N2必须经过生物或非生物的固氮过程才能被其他生物所利用

(2)N、P不仅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成分,也是ATP、DNA、RNA不可缺少的成分

(3)正常的植物转入无N、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顶端叶片首先表现出来缺乏症

(4)健康的青少年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摄入和排出的N、P量基本相等

A.

(1)(3)

B.

(2)(3)

C.

(1)

(2)

D.(3)(4)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2)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3)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4)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5)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6)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

(1)(4)(5)

B.

(1)(4)(5)(6)

C.(5)(6)

D.

(2)(3)(4)(5)(6)

4.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描述正确的是()

A.多肽键在核糖体上一旦形成便具有生物活性

B.淀粉和蔗糖的基本单位分别是麦芽糖和葡萄糖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蛋白质与物质出入细胞、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分裂都有直接关系

分离,后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开始时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9.下图表示生物异化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示意图。

对这一图解的解释,错误的是()

A.人体内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能促进①②过程

B.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⑤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③⑥过程所需的各种酶

D.A为非糖物质

10.下列能在人体细胞内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1.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这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

下面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

12.由肝糖元转变成其他物质并供给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1)

(2)

(3)

(4)

A.

(1)→

(2)→(3)→(4)

B.(4)→

(2)→(3)→

(1)

C.(4)→(3)→

(2)→

(1)

D.(4)→

(2)→

(1)→(3)

1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兴奋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4.最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A.茎的背地性

B.茎的向光性

C.植物的顶端优势

D.无子番茄的培育

15.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刚孵出的鸭总是紧跟着它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着的大目标行走,这种现象属本能

(2)“飞蛾扑火”的行为属于趋性

(3)马戏团里的小狗做算术题是条件反射

(4)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激素控制

A.

(2)(3)

B.

(2)

(2)(3)

C.

(1)(4)

D.

(1)(3)(4)

16.把“长芽”的马铃薯块种到地里,就能够长出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营养生殖

D.有性生殖

1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够形成四分体

B.利用水稻稻种出芽长成秧苗来繁殖水稻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蚕豆种子中和卵生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由预细胞发育而来的

D.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导致子代个体之间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8.下图所示细胞来自下列哪项实验材料?

()

A.大肠杆菌

B.人的造血干细胞

C.柳树雌株的胚囊

D.雄性果蝇的精巢

19.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性激素有关

B.青蛙的胚胎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C.芥菜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D.爬行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

20.下列每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乙肝病毒、大肠杆菌、艾滋病病毒

B.蓝藻、酵母菌

C.支原体、放线菌、细菌

D.草履虫、变形虫、SARS病毒

21.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22.下面的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某细菌的生长状态(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表示不能正常生长,“+”表示能正常生长)问哪一种物质该细菌不能合成?

A.U

B.V

C.Y

D.Z

23.下图表示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内,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百分率。

图示表明植物细胞()

A.有不同浓度的细胞液

B.不同厚度的细胞壁

C.体积不同

D.对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有抗性

2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

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

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25.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的环境条件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与a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与c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内C3的含量,其变化情况依次是()

A.高、基本一致

B.低、基本一致

C.高、高

D.低、高

26.植物个体发育过程大致可表示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所需营养由胚柄吸收提供

B.b过程所需营养由子叶或胚乳提供

C.c过程所需营养由植物自身光合作用提供

D.a、b、c过程所需营养均由受精卵提供

27.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

(1)合成抗体

(2)ADP与磷酸合成ATP

(3)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4)人体骨骼进行无氧呼吸

(5)酵母菌有氧呼吸

A.

(1)

(2)(3)

B.(3)(4)(5)

C.

(1)

(2)(5)

D.

(1)(3)(4)

28.下表是为培养某类微生物而配制的培养基的成分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固体培养基

B.运用上述培养基可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C.运用此培养基可以成功地进行植物无土栽培

D.该培养基中

只提供氮源

29.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无关的是()

A.垂体分泌的一类促激素的调节

B.下丘脑对肾上腺和胰岛细胞的调节

C.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拮抗作用

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

30.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与外界溶液的分界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膜

D.核膜

31.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采用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

A.小麦

B.玉米

C.黄豆

D.辣椒

32.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数目,如下表:

据表格分析,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

(2)表中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各具专一性

(3)这六种肽类化合物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4)⑥中常见的氨基酸最多有22种

(5)假如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A.

(1)

(2)(3)(5)

B.(3)(4)(5)

C.

(1)

(2)(5)

D.

(2)(4)

33.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所示。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期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35.下图中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

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36.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的变化情况。

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B.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原因相同

C.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D.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37.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

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水稻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硅>水>镁

(2)番茄吸收水、镁离子、硅离子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硅>水>镁

(3)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

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5)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

(6)植物吸收矿质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与吸收水分毫无关系

(7)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和Si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

(8)载体运载矿质离子的运动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相符

A.

(2)(6)(7)

B.

(1)(6)(7)

C.

(2)(7)(8)

D.

(2)(6)(7)(8)

38.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

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割开。

他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如图所示),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移走胚芽鞘尖端。

下列有关移走胚芽鞘尖端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39.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粗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

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

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40.若将某种细菌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菌群(如下图所示)。

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用: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41.(7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1——9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既能获得必需氨基酸,又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能增加氨基酸的种类,但不能增加氨基酸数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4和6过程都必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才能形成糖类和脂肪,同时产生其特有的代谢终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不能在人体内贮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促进8过程的激素与促进5过程的激素表现为_____________作用。

糖尿病病人的2、3过程不能平衡,其中相对较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

42.(11分)

如图表示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性植株及繁殖后代的两种方式。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B→C表示从植物茎尖取材进行组织营养,与长期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相比,此繁殖方式的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E中[]将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3)图E中⑦细胞中来源于植株A染色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7的基因型是AAaBbb,则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植物是黄瓜,发育成果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E的⑥中可以找到图F(均为该生物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中的哪一个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并且根据图F推测此植物以下结构中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卵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房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3分)

如图所示,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可代表()

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或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用字母和有关数据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里,温度不变,呼吸作用速率不变(与下午4时至晚上10时呼吸速率相同),则这段时间里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________________g(用字母和有关数据表示)。

(6)叶肉细胞中制造有机物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发生生理作用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测定时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单位:

ml)。

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光照时间10小时,黑暗下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44.(8分)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

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

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了较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可选择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金黄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

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和美蓝培养基鉴别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生长。

45.(11分)

为验证叶绿素合成所需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配制培养基:

1号(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2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

(2)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

(3)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在培养基上。

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

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设计中,为什么不是每组只用1个培养瓶或每个培养瓶中只接种1粒种子的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何不采用完整种子萌发的方法,而是去掉胚乳,将胚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萌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基中的各种矿质元素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被种子的胚细胞吸收的,其吸收过程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包含了多组对照实验,请列出每组对照实验及得出的相关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