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22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docx

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第6讲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政治:

国家分裂,出现民族大融合;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北魏均田制形成,草市产生。

科技文化:

三教并行,儒学危机;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民族融合的特点;书法、文人画等成为自觉艺术。

隋唐时期(581~907年)

政治:

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

经济:

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科技文化:

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第6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

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分工

①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政令。

②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运作程序: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3)特点

相权三分

相权被分割为三部分,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4)评价

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易错提醒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二者反映的本质却不同。

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唐太宗时,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

2.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割据势力发展。

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教材补缺

 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三、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

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

门等出身。

(4)弊端:

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选修4)

1.“贞观之治”的出现

(1)原因

①历史:

吸取隋亡教训,深信“民本”道理。

②用人:

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③经济: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④以民为本,慎用刑法:

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⑤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2)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

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措施

①武力讨伐:

先分别讨伐,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

②设置机构:

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世袭。

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③册封首领:

接受“天可汗”的尊称,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后裔。

④和亲通婚:

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2)作用:

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3.开放的对外政策

(1)政策

①积极友好的中外交往态度。

②宽容的宗教政策。

③重视传播唐文化。

(2)作用

①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②推动日本“大化革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考点一 隋唐中枢机构的成熟

宦官专权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

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弊端

(1)特点

①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④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弊端:

相权分属三个部门,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之责”的局面,及至中唐,出现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弊政。

针对练1

 (2018·德州模拟)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的局面,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被破坏B.专制皇权的强大

C.尚书省的地位更高D.三省间不能制约

答案 B

解析 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A项错误;材料表明,因为唐太宗做皇帝前曾担任过尚书令一职,所以后来没人敢担任“尚书令”这一官职,这说明了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B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C项错误;三省互相制约,D项错误。

考点二 隋唐选官制度的成熟

1.士族门阀制度

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

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2.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指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

该制度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才能、品德和门第出身。

但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在评价人才时往往忽视品德和才能,只重门第,成为巩固门阀统治的工具。

针对练2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测试三,4)“从汉末起门阀制度正在滋长,现实政权的基础建立在世家大族所支配的经济结构上面。

而九品中正制尽管有将选举权收归中央的企图,但最终结果却是加重了大族在地方上的权威。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

A.造成世家大族对皇权的妥协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落

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大量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政权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经济基础上的,导致了九品中正制更多的是维护世家大族利益,即加强了地方的权力,导致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因此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1.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家国情怀——科举制体现的公平、开放的思想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

材料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要求:

分析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

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

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

“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

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

这更显得君主不德。

……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

”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

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观点

思考方向

历史结论

角度1

唐太宗的立法思想

角度2

唐律体现的实质

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角度3

唐律为什么被东亚其他国家接受

答案 角度1:

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角度3:

东亚为君主专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其统治阶级的需要。

材料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

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发现问题:

武则天下达的敕书被刘祎之拒受。

思考:

分析材料,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全国卷考题统计

年份

考题

2018年

卷Ⅰ,25 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

卷Ⅱ,26 武则天加强君主专制

2017年

卷Ⅰ,26 唐朝统一与历史叙述

卷Ⅱ,25 官修史书与加强中央集权

2016年

卷Ⅱ,25 科举制

1.(2018·课标全国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D对: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技巧点拨] 巧用“以偏概全”排除法。

解题中要善于寻找题干中“个别的”材料,用这类“个别的”材料可以排除选项中“一般的”选项。

如用东南型的“上供”可排除A项。

2.(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解析 C对:

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技巧点拨] 巧用题干关键字解题。

隋唐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而加强皇权,武则天时期采取措施的结果是“宰相数量大增”,这显然表明了其削弱相权控制朝政的目的。

3.(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 C

解析 四则材料记述的共同点是唐军“败绩”,故C项正确。

A项“皇帝”与材料中“秦王”不符,故排除。

四则材料中仅有一项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非“主帅”,故排除B项;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而其他三则材料均未提及,故排除D项。

4.(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

史书的编写受编写者的才识和自身观念等影响往往带有主观性,官修的史书在史书中必然会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故A、B、D三项不准确,排除。

5.(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1.(2018·郴州质量监测)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

以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著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入儒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答案 D

解析 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2.(2018·聊城模拟,25)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睉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

A.吏治渐趋清廉化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官员日趋专业化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答案 C

解析 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反映的是中枢机构权力变化而不是吏治清廉的问题,故A项错误;据所学,唐初具体政务由尚书省负责,据材料“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可知部门权力出现重合,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可知官员的政务要求提高,即官员日趋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中枢权力的变化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

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26)在唐代,政务裁决机制出现了由以奏抄为主向以奏状为主的转变。

政务多由宰相汇总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直接向皇帝申奏,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的职掌也随之从以审读奏抄为主转变为以封还制敕为主。

这一转变(  )

A.导致了三省合作体制名存实亡

B.有利于避免政务决策严重失误

C.强化了谏官纠正宰相过失能力

D.助长了权臣专政乱政贪腐风险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门下省具有封还制敕之权,仍体现三省合作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政务裁决由奏抄为主向奏状为主转变,门下省具有封还制敕的权力,这样可以防止政务决策失误,故B项正确;门下省封还制敕主要是防止皇帝决策失误,并非纠正宰相过失,故C项错误;材料与权臣专政乱政无关,故D项错误。

4.《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

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

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夷夏大防的观念B.因俗而治的政策

C.天朝上国的心态D.维护国家的主权

答案 B

解析 唐代社会对外开放,兼容并蓄,其法律制定没有夷夏之观的天朝上国心态,故A、C两项错误。

唐代国力强盛,国家主权的威胁,并不是很严重和迫切,故D项错误。

唐律的规定因俗而治,体现了开放和包容,故B项正确。

5.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了征兵18岁以下体壮者的敕书,但时为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拒不署敕,结果把事情搞黄了。

材料主要说明(  )

A.三省制有利于决策合理

B.门下省是三省的核心

C.唐太宗对于魏征信任有加

D.三省之间分权制衡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与三省制对决策的影响无关,故A项错误;门下省可以对政令封驳,有利于纠正决策的失误,是三省的核心,故B项正确;材料魏征拒不署敕唐太宗敕书,没有体现出他们间的信任,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决策过程中门下省的作用,没有反映出三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洛阳模拟)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

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的现象。

这一现象(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C.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答案 B

解析 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必然导致官僚众多,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故B项正确。

2.(2018·太原期中模拟)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

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

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答案 B

解析 抓住科举制纠正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把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3.(2018·三明模拟)隋朝初年,按照“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制。

上述改革(  )

A.导致封建国家财政开支增大

B.增强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C.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 D

解析 裁撤地方行政制度的考虑之一即是削减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故A项错误;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并不会因机构的裁撤和合并而增减分毫,故B项错误;单单通过地方行政级别的调整并不能削弱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裁撤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削减地方行政开支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4.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

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的情况报告宰相。

宰相说:

“科举是国家抡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送给不合格的人?

”玄宗只好取消成命。

这则记载表明(  )

A.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B.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D.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答案 B

解析 “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的情况报告宰相”表明礼部负责科举,并非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A项错误;“宰相说:

‘……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送给不合格的人?

’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表明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B项正确;此记载只是个案,难以表明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C项错误;在君主专制下,科举制度就是为皇权服务的,D项错误。

5.(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质量考评)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

这一做法(  )

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