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89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

1.班级:

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办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班级管理: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空中,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班级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4.班级平行管理:

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5.班级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6.班级目标管理:

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7.班集体:

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8.班主任: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9.班会:

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10.主题班会:

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有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

第九章

1.课外、校外教育:

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家庭教育:

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3.社会教育:

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4.教育合力:

是这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余人的力量,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失效。

第十章

1.教育研究:

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

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简言之,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3.观察研究法:

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调查研究法:

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机器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5.实验研究法:

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6.个案研究发:

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7.比较法: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研究方法。

8.行动研究:

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已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9.质性研究:

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10.(教育)叙事研究:

是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即教育主体叙事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11.教育随笔:

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也可以说“教育心得”,主要是写教育过程中某一点体会的心得。

 

心理学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可以归纳为: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

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3.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插一特征。

(1)个性心理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4.无条件反射:

是先天的饿,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5.条件反射:

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6.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7.第二信号系统: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8.神经活动:

神经活动主要是大脑皮层活动。

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第二章

第一节

1.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2.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饿,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观察: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4.观察力:

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5.视觉:

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6.听觉:

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7.嗅觉:

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8.味觉:

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这些是基本的味觉,其他的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

9.肤觉:

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皮肤觉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10.机体觉:

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1.平衡觉:

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2.运动觉:

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

13.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距离知觉:

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

14.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5.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1)真正运动的知觉: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由此引发的知觉。

2)似动知觉: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a)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电、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到货自主运动现象。

d)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16.社会知觉:

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知。

有下列几种偏差

17.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18.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的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

19.首因效应:

也叫光环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20.近因效应:

也叫最近效应。

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1.投射效应:

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22.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23.感受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24.绝对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25.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

能够感受刺激之间的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6.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7.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8.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

29.感觉的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30.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31.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分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对象优先地背景中区分出来。

32.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说明的加工过程。

33.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3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第二节

35.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36.形象记忆:

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7.情景记忆:

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时间(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38.语义记忆:

又称词语逻辑记忆,是个体对以各种有组织的遏制是为内容的记忆。

39.情绪记忆:

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0.动作记忆:

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运动记忆。

41.外显记忆:

是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42.内隐记忆: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43.陈述性记忆:

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44.程序性记忆:

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45.识记:

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46.无意识记: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47.有意识记:

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48.机械识记:

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49.意义识记: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有人也称之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50.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

51.记忆恢复:

(记忆回涨)是指识记某种材料,进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52.遗忘:

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53.系列位置效应:

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54.过度学习:

是指学习达到恰好能背诵之后在继续学习。

55.前摄抑制: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6.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7.舌尖现象:

也叫话到嘴边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

58.再认:

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9.回忆: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60.联想:

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他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第三节表象与想象

61.表象: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62.记忆表象:

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记忆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感知的形象,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但和知觉相比,形象的鲜明性、完整性和稳定性都有差异。

表象的形象具有较模糊、暗淡、片段、不稳定等特点。

63.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4.无意想象:

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65.有意想象:

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66.再造想象:

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67.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8.灵感:

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称为灵感。

69.幻想:

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是创生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四节言语与思维

70.语言:

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71.言语:

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72.对话言语:

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是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等。

73.独白言语:

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想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74.书面言语:

试试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

75.内部言语:

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

76.先天决定论:

先天决定论者乔姆斯基在批判环境论的同时,提出了“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语言获得装置是以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为依据,然后在再输入本族母语的语言素材,加以调整和修正之后,建立起一套个别语法系统。

77.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78.间接性:

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

79.概括性:

包含两层意思: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讲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80.思维的广阔性:

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露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

81.思维的深刻性:

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82.思维的独立性:

是指既不能接受他人暗示,不人云亦云,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依赖现成的方法和结论。

思维的独创性人人都有,只是在表面程度和早晚上存在差异。

83.思维的批判性:

是指既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思想的精华,摒弃别人的短处、缺点和思想的糟粕,也善于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