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692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兰坪

自治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言

“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编制好“十一五”规划,对我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准确分析和把握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正确估量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本规划在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州在“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构建两个国家级基地,打造一个世界级品牌”和县委、县政府“一手抓强县,一手抓富民”的战略部署,遵循“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对我县今后五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规划时限从2006年至2010年,远景规划到2020年。

规划的编制对于团结和动员全县各族人民,共同推进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章“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近二十万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强化基础、调整结构、建设基地、兴工强县、生物富县、建镇活县、科教兴县、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县情认识,明确了“工业经济强县、绿色经济富民”的发展思路。

积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优势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

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县的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4528万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82元,年均增长11.43%;三次产业经济结构由“九五”末的24:

51:

25调整为“十五”末的18:

59:

23,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6亿元,较“九五”增长29%;粮食总产量达73396吨,年均增长1.1%;财政总收入达20228万元,年均增长16.30%,地方财政收入8518万元,年均增长10.90%;农民人均纯收入1319元,年均增长6.1%;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10.05‰;城镇登记失业率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48亿元,年均增长12.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53%;城镇化水平26.8%,较“九五”末净增3.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亿元,年均增长17.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亿元,年均增长18.70%。

附表一:

“十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幅度

单位:

万元

附表二:

“十五”期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完成状况

单位:

万元

附表三: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状况单位:

万元

附表四:

“十五”期间农民人均可分配净收入、农民人均所得完成状况

单位:

附表五:

兰坪县分年度三次产业结构演化(%)

附表九

 

 

二、主要经验和启示

1、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改革中寻找切合兰坪发展的路子。

县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着力解决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科教落后和劳动者素质低等瓶颈制约,创新发展思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依照“一手抓干部、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强县、一手抓富民”的工作举措,形成了“投资拉动、产业互动、经济总动”的强劲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高度重视大项目前期工作,初步实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格局。

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和云南省宏观调控政策、发展战略和规划,结合兰坪实际,以园区建设、澜沧江干流开发、剑兰二级路、沘江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建设项目为龙头,就重大项目提前开展方案策划、可研等前期工作,一旦上级出台政策或有相关资金扶持,短期内即可组织项目上报。

3、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

构建省级工业园区、制定招商引资管理暂行办法、成立项目协调办公室、提高办事效率、为外来客商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等措施,极大地吸引了四方客商参与兰坪的资源开发,金鼎锌业、茂和水电、春益水电等企业入驻兰坪,加快了我县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发和建设进程,营造了一个“创业的宝地、资金流入的洼地”,区域内掀起了建设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和小水电开发高潮,大力推进了以矿电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强县步伐。

4、提出有色金属、电力、旅游、畜牧和生物五大支柱产业并进行重点培植,促进了强县富民战略。

5、积极争取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温饱安居、国土整治等扶贫资金投入我县扶贫攻坚工作,较好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6、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完成“普九”攻坚任务。

三、“十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兰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的五年;是凝聚人心、团结干事的五年;是把握机遇、迎难而上的五年;是锐意改革、激活机制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五年;是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五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的五年。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滞后,与全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兰坪是一个集贫困、民族、山区、老区、资源富集五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工作县,同时又是全省扶贫攻坚重点工作县,尽管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值。

境内“直过民族”“较少民族”人口总量、国土面积占全县的近60%,而且生存条件恶劣,发展环境令人担忧;此外,思想观念、改革开放意识与全省相比也存在巨大差距,“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急需树立积极主动,自力更生,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出现问题的观念。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较弱。

“十五”期间尽管经济总量有大幅增加,但经济依然未摆脱高投资、高能耗、低质量、低效益、低附加值的重复建设上,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的采、选、冶上,科技水平低,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粗放,资源利用率和加工度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依然严重,以浪费资源、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回报情况特别突出,沘江河、通甸河、碧玉河污染尤为严重,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明显高于全省,人才匮乏和使用不当依然非常严重,经济增长后续发展难以为继。

3、产业结构调整深度和广度不足。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仍处在较低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成为阻碍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不稳,基础脆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困难;第二产业仍然处于原料型、资源型、传统型和初级产品加工,发展主要依赖外延扩张的方式,无市场竞争优势;第三产业发展乏力,水平低,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在工业化进程中未予充分体现其职能。

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实质不变,主要是城乡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市场结构、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失衡、城市化进程滞后,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容量有限,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和周边区域。

4、社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仍然突出,受国家扶贫政策变动和地方财力影响,公共投入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日愈显现,同时因乡镇文化娱乐匮乏给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压力,农村基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与建设小康社会仍存在较大差距。

义务教育投入不足,“普九”成果难以巩固。

农村看病难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服务难以得到保障;农村一部分自然村社依然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

统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受财力影响难以推进。

5、发展的硬环境不够理想。

尽管基础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等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与此同时,体制环境不够优化,许多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低,除资源型开发、城市房地产、小水电招商引资有较大突破外,其他融资几乎停滞不前,特别是生物制品、农特产品、旅游开发等招商引资几乎为零。

7、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各级政府偿债压力重,形成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投入不足,影响新的财源培植,导致财政收入增势趋缓,而保机构运转、社会稳定和必须的重大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刚性支出有增无减;乡村债务沉重,结构调整、基础设施、阵地建设乡村难以配套,乡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8、劳动者技能单一,受教育年限低,直接带来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增大。

9、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转产后,个体、私营经济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规模企业、骨干企业相当缺乏。

10、境内澜沧江沿线生态依然严峻。

 

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背景分析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矛盾凸现时期”。

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将为经济增长创造巨大需求;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加速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我县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将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将为我县广泛参与国内和国际合作提供机遇。

之所以是“矛盾凸现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生态与资源问题、公共安全问题、国企改革问题仍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沧江两岸生态环境恶化,人才瓶颈更加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自我发展能力弱,改革开放滞后,市场化程度差距大等。

二、基础性支撑要素和资源承载能力

(一)基础性支撑要素

1、交通运输。

2004年底,全县拥有对外通道5条,省道公路184.67公里,县乡公路249.48公里,乡村公路961.43公里,专用公路48公里,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444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78.67公里,弹石路面80公里。

公路密度为33.3公里/百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72.17公里,。

全县8个乡镇100个行政村(村委会)已通公路。

130多公里流域的澜沧江上有桥梁15座,其中:

公路汽车大桥1座,倒张式钢索汽车吊桥1座,人马吊桥11座,人马便桥2座。

2、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要任务,现有总耕地37万亩,水田5.2万亩,梯田台地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1万亩,全县有大小水利769件,其中水库坝塘42件;正在兴建丰坪水库,库容3230万立方米,是兰坪县最大的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1.8万亩。

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水利化程度达34%。

3、电力。

截止2005年底,全县水电并网装机达到3.17万千瓦,年发电量1.413亿千瓦时,拥有11万伏输电线路188.1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210.57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1462.0公里。

(二)资源承载能力

1、土地资源。

我县国土资源丰富,优势突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大。

全县共拥有耕地37万亩、林地503万亩、草场296万亩。

人均占有耕地、林地、草场分别是2.55亩、25.15亩和14.8亩,未利用土地占全县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20%。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土地面积2.5公顷,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人均5亩以上。

2、矿产资源。

兰坪地处三江成矿带,各种矿产丰富,被世人称为“有色金属王国上的王冠”,现已探明最大的有金顶凤凰山铅锌矿,目前保有储量达1100万个金属吨,是兰坪县第一大矿藏资源,在世界享有盛名。

铜资源是兰坪县境内仅次于铅锌的第二大优势矿产资源,铜金属储量17万吨;银矿资源是兰坪县的第三大优势矿产资源,其储量达7000个金属吨。

盐矿探明储量4000多万吨,尤其是锌、铅、碳酸锶矿等资源在全国影响举足轻重。

3、水资源。

兰坪县境内降水丰沛,加之地表水资源丰富,全县大小河流93条,全部属澜沧江水系,分布在全县的各个山峰涧谷。

除澜沧江之外,主要河流有27条,总长度为458.86公里,过境水量为275亿立方米,境内25.6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拥有水量为1.75万立方米(澜沧江过境水量未计)。

澜沧江流经我县130公里,江面宽80~100米,流量为909立方米/秒,流域面积3758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943.7亿立方米,天然落差127米,理论蕴藏水能量达248万千瓦,有巨大的开发价值,黄登岩、大华干流电站已列入全省规划建设项目。

4、森林资源。

全县森林面积为16.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4%,活立木蓄积量达1437万立方。

还有待开发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宜牧草地141万亩。

仅森林树种就有79科209属558种,其中,云南红豆杉、光叶珙桐、澜沧黄杉、云南樟、云南榧等22种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

5、草场资源。

全县草场面积为296万亩,而且大多牧草中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较高,适口性强,理论载畜量可达58万只羊,是现有羊的2.9倍,逐步对现有的草山、草场进行牧草改良和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推进,开发潜力更大。

6、旅游资源。

兰坪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是通向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的重要门户,是滇西四地十县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和主要入口,成为三江并流区旅游通道的中心驿站,被誉为“三江之门”。

北临著名的香格里拉,东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和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东南紧靠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西与“东方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毗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中心地位;这里山峦叠嶂,江河纵横,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雄奇的高山雪原,神秘的高山湖泊,秀美的高山草甸,无不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险、秀、奇、幽的自然风光浑然交融,是集观光、旅游、考察、体验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来这里寻古探幽。

作为“三江并流”地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兰坪,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8个片区的“云岭片区”、“老窝山片区”和“老君山片区”中的一部分,在整个自然遗产中占有重要份额。

7、文化资源。

兰坪有沉积深厚的白族文化,保留完整的普米文化,有原始性、古生态的傈僳族歌舞等,因而成为“三江并流”地区多元民族文化的沉积地。

这里有被誉为世界和谐文化典型的普米族“山岳生态文化”、白族支系勒墨人古老文化的沉积地、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彝族典型传统文化的代表者和独具自己特色文化类型的兰坪怒族。

兰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各民族不同的语言、民俗、歌舞、戏剧、节庆、服饰和价值观等共同构成了当地的多元文化体系。

自古以来,由于生产盐、银产品,长期向川西、缅东、藏南地区输送,兰坪在历史上是东西南北各民族文化碰撞的交汇点,境内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和怒族等民族是哟姆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汇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三、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从发展条件看,我县有着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和旅游资源,是全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县。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为“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思想上、体制上、文化意识领域也奠定了充分的精神准备,培育了一批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干部队伍,拥有了一批产业工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

从发展机遇看,全国全省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阶段,为推进“五个统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援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滇中调水工程的实施为我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县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技术促进处列为绿色产业示范区,被云南省列为三十个工业园区之一、被怒江州确定为建设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及规划开发澜沧江黄登岩、大华干流电站,为我县“十一五”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面临挑战看,随着“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将不断显现、旧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

充分认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对保持我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大。

国内外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既带来了加快产业升级的机遇,也带来了未来产业竞争的加剧;2、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趋突出。

我县的支柱产业均属资源型产业,都依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运转,但在“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推动兰坪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仍需要继续开发利用我县的优势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的形势下,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3、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更加迫切。

“十一五”期间,从我县来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诸多形势的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更新,在制度、体制上作出相应的完善调整。

但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慢半拍”的现实,造成了我县在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在体制创新的改革上滞后的固有特征、在工作中解放思想、积极肯干、大胆创新不足,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战略眼光,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兰坪“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根本,以发展聚民心,以强县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按照州委“一手抓干部、一手抓项目”的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富民、一手抓强县”的工作举措,坚持“打牢基础强后劲、壮大支柱显优势、构建基地创品牌、调整结构增收入、重教兴科促发展、全面统筹建和谐”的发展思路,把矿电作为强县之基,把林畜作为富民之本,把旅游文化作为活县之源,着力培育矿产、水电、林业、畜牧和旅游五大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五个进程,开创兰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方针

1、把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作为主题。

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

通过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兼顾公平”的原则,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各族人民。

2、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协调发展作为中心任务。

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化工业发展道路,实现结构合理化、经营产业化、生产科技化、增长生态化、发展国际化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并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能长期支撑发展的经济结构;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格局。

3、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深化各项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大力强化开放意识,进一步破除思想上固步自封的状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县内县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坚持科技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在我县的推广和应用,提升科技创新对我县工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4、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人民的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要从教育质量、人的智力开发、就业水平、收入分配、居住环境条件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着力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进程。

5、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并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注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三、奋斗目标

(一)奋斗目标和发展定位

1、奋斗目标

到2010年,兰坪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构建平安和谐兰坪迈出新步伐。

⑴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2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9.6%;财政总收入4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年均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粮食产量达8.0万吨,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年均增长6%

⑵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生产由资源型、原料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⑶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

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⑸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⑹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⑺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区域差距缩小;

⑻社会发展滞后局面不断改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巩固得到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2、发展定位

通过充分发挥矿产、水能、林业、畜牧、旅游五大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大矿开发、大电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全州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五大历史机遇,经过5—10年的努力,把兰坪建设成为滇西北地区的工业中心和新兴旅游目的地,全省重要的林业基地,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基地,世界级的“中国绿色锌都”。

(二)分类目标

1、经济总量与调控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

其中:

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8.8%。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8.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