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218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1章 文言文阅读 第2节 考点分解.docx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1章文言文阅读第2节考点分解

第二节 考点分解 思维建模

——洞悉高频考点,快速强技提能

考点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技法1__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

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

溯源辨流,紧扣语境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

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

1.巧记本义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

手和脚

比喻义:

兄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

头和颈

比喻义:

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台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拜官授职(《指南录后序》)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修治,清理(《五人墓碑记》)

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清除,废除,除掉,去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逝去(《元日》)

义项间的联系:

“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

“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精要点拨

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

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

跟随、随从。

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

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cónɡ),如“从弟”。

2.紧扣语境推敲解

(1)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促织》)

         

【答案】 狡猾。

(贬义词)

②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

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答案】 聪明。

(褒义词)

精要点拨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

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

[微积累]

类义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

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

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

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

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

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

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

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

假、行、权、摄、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

及、至、逮、迨、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

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

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

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

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

(节选自《周书·独孤信传》,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州咸敬服之咸:

全都

B.服章有殊于众殊:

不同

C.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带:

兼任

D.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迁:

搬迁

D [D项,“迁”的义项有“迁移、搬迁”“离散”“晋升或调动官职”等,在这个语句中最恰当的解释应为“晋升”。

]

【参考译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

他的父亲独孤库,是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节操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

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

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孤,因此而知名。

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移居到中山,被葛荣擒住。

独孤信年少,喜欢打扮自己,服饰的花纹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

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

不久晋升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

二、古今同形异义词:

了解词义演变特点

3.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变化特点。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扩大

(2)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

崤山以东

今义:

山东省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缩小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缩小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外交使者

今义: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转移

(5)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

重金收买

今义:

购买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弱化

(6)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

秋日的天空

今义:

秋季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转移

(7)颜色不少变

古义:

容颜,脸色

今义:

色彩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转移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义:

仇恨,怀恨

今义:

埋怨,责备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弱化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

遗憾,不满

今义:

仇恨,怀恨

词义变化特点:

词义强化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

爪子和牙齿,这里是其本义

今义:

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词

词义变化特点:

感情色彩变化

(1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今义:

表示品德低下,贬义词

词义变化特点:

感情色彩变化

精要点拨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①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②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③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④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

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

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⑥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4.

(1)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那实际上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个人

③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的行动是……

④(吴汉)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亲近信任

⑤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

平常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厚,讳宗元。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①,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②相侔③,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停蓄:

深沉,文中形容文笔雄厚凝练。

②子本:

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

③相侔:

相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遇用事者得罪

B.居闲益自刻苦

C.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D.悉有法度可观

B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古今异义词考查的多是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的区别。

A项,“得罪”在古代汉语中有“冒犯”的意思,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古今含义相同;“得罪”还有“获罪”的意思。

A项中的“得罪”就取“获罪”的意思,在此语境下古今含义不同。

B项,“刻苦”古今含义相同,都指肯下苦功夫。

C项,“泛滥”在现代汉语中,本义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或比喻坏的事情不受限制地流行。

“泛滥”此处形容文笔汪洋恣肆,古今含义不同。

D项,“法度”,在现代汉语中为“法令制度,法律”之义,但此处的“法度”特指“文章的章法技巧”,古今含义不同。

]

【参考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

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

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

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

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

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

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销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

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

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都把子厚当作老师。

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精要点拨

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尤其碰到与现代词语同形的双音节词时,应格外留心。

它们少数是与今天相同的,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即现在是一个词,而古代是两个词,须拆开翻译。

三、活用实词:

找规律、析特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

5.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

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草、露、日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

(6)常以身翼蔽沛公:

(7)人皆得以隶使之:

(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

规律和特点:

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作状语。

6.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

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⑤君子不齿:

齿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云青青兮欲雨:

④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十步

规律和特点:

能愿动词(指“能”“得”“欲”等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

②鹪鹩巢于林: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规律和特点:

名词前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④塞者凿之,陡者级之:

⑤填然鼓之:

规律和特点:

名词后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衣、怀

②道海安、如皋:

③大楚兴,陈胜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籍吏民,封府库:

规律和特点:

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至于哪个名词活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缇骑按剑而前:

③客逾庖而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规律和特点:

名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不构成主谓关系)=活用动词+而+动词(动词短语)。

或者:

动词(动词短语)+而+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而+活用动词。

精要点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7.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进退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

(5)而其见愈奇:

(6)不敢复有株治:

株治

(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规律和特点:

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作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作名词。

精要点拨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

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

(三)形容词活用

8.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穷山之高而止:

穷,活用作一般动词

(2)不耻相师:

耻,意动用法

(3)始指异之:

异,意动用法

(4)阙秦以利晋:

利,使动用法

(5)何必劳神苦思:

苦,使动用法

(6)齐彭殇为妄作:

齐,意动用法

规律和特点: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则活用作动词。

精要点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9.试找出下列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用作动词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用作形容词

(3)其一犬坐于前:

一,用作名词

精要点拨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

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四、通假字:

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10.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兹”是否通假。

如通假,试说明其通假的理由。

①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 ①“兹”是“这”义,不通假。

②“兹”,通“滋”,更加。

因为“兹”主要是“这”义,用“这”义无法解释,且“兹”与“滋”又音同形近,符合通假特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父没,或劝之仕

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 [B项,属:

连,跟着。

A项,“没”通“殁”。

C项,“队”通“坠”。

D项,“辩”通“辨”。

]

精要点拨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

这两个条件为:

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五、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

特殊实词多关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

A项,出入:

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

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

C项,婚姻:

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

D项,存亡:

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

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

]

13.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

如有,请指出并释义。

(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答案】 

(1)“巷陌”,偏在“巷” 

(2)无。

“庠序”是同义复词 (3)“异同”,偏在“异” (4)无 (5)“往来”,偏在“往”

精要点拨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

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

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

如何掌握呢?

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

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

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

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

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微积累]

反训词

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

技法2__怎样依据语境推断实词的含义

高考不仅考查120个常见实词,还考查许多陌生、疑难的实词的含义,以及常见实词的不常用含义。

为此,既要靠平时的积累,又要靠临场推断,且两者要紧密结合。

推断有方法技巧,掌握主要推断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应对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要策略。

1.对称推断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1.

(1)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①殚其地之出,其庐之入。

竭尽

②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佩戴

③则思始而敬终。

慎重

④忠不必兮,贤不必以。

任用

⑤人车舆,万物殷富。

众多

(2)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会一下对称法的运用。

孟子曰: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