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012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消化和吸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口腔中与消化有关的结构。

2.概述口腔中唾液、舌和牙齿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等,培养自我健康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口腔中唾液、舌和牙齿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2.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模式

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教学方法

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教学准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所需的实验仪器及试剂。

2、多媒体课件。

2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一)温故而知新(复习提问并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

食物当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我们人体当中有没有这些营养物质?

(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当中有没有这些营养物质?

)我们身体的营养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进一步提问:

是不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就能变成你身体的物质?

如此,你吃一块肉,这块肉能不能直接长到你身上?

那要经过什么过程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讲解: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由很多很多小分子组成的大分子。

它们跟人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原料是一样的。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要先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零件”被人体吸收了之后,再重新“拼接”起来,构成人体的营养物质。

导出课题──消化和吸收。

【设计意图】用拼插积木来演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将抽象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明确探究的问题。

(1)教师提问:

馒头是我们常吃的食物,当我们把馒头放入口腔中后,馒头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引起馒头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进一步提问: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

如果是这样,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讲解: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馒头在人的口腔中被牙齿咀嚼成小碎块,经过舌头的充分搅拌,能够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吞咽下去。

馒头里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是没有甜味的,而后来馒头变甜了,说明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新物质“糖”了。

(4)探究的问题: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与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有关吗?

2.引导学生做出假设。

(1)教师提问:

你的假设是怎样的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磨碎馒头并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地混合,真正能使馒头变甜的是“唾液”。

就算是没有“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只把馒头含在口腔中,馒头表面也会接触唾液,也会变甜的

(3)作出假设:

“唾液”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

3.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1)教师设问:

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作出的假设呢?

在这个探究中有几个变量呢?

引导学生答出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看成一个变量,唾液可以看成一个变量。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了,探究的变量要单一,现在我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两个变量,该如何设计实验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讲解:

我们可以把这个探究的问题分成两个探究。

探究1:

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探究2: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这样分别设计实验,然后再看看能不能合并在一起完成探究实验。

(3)教师讲解:

变量单一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来看看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对于探究1来说,要设计“有唾液”和“无唾液”两组实验,除“唾液”这个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如何实现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将两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作用)。

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号,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

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2号试管中注入2mL清水。

用玻璃棒搅拌(模拟舌头的作用)。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

(5)教师讲解:

对于探究2来说,要设计“有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无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两组实验,如何实现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6)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块,其中一块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作用),另一块不切碎(模拟无牙齿的作用)。

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号,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2号试管加入馒头块。

各注入2mL唾液。

1号试管用玻璃棒搅拌(模拟舌头的作用),2'号试管不用玻璃棒搅拌(模拟无舌头的作用)。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

馒头+2mL唾液

(7)教师讲解:

列表综合两个探究实验:

我们看到,1号试管和1'号试管的实验设计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可以把两个探究合并在一起做实验。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号试管:

馒头+2mL唾液在这个实验中,1号和2号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这个因素;1号和3号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牙的咀嚼、舌的搅拌”这个因素。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探究进行拆解,再合并。

化繁为简,助学生理清思路。

4.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

(1)教师提问:

实验方案设计好了,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讲解:

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检测馒头里的淀粉是否变成糖了呢?

淀粉有个特性,遇碘液会变蓝,而淀粉变成的麦芽糖遇碘是不变蓝的。

教师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淀粉溶液,向其中加入2滴碘液,摇匀,可以观察到溶液转变成深蓝色。

教师讲解:

这是淀粉的一个特效反应,可用于淀粉的检验。

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检验实验结果:

如果“变蓝”,说明有淀粉,也就是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变成糖;如果“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也就是馒头中的淀粉变成糖了。

(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讲解: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快速地获得大量的唾液呢?

可以先用凉开水漱口后,将一小块消毒棉絮放入口中,等消毒棉絮吸足唾液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唾液挤入小烧杯内,一般一次足够2mL以上,如果唾液取的不够,可反复一次。

(4)教师提问:

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里进行的。

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我们怎么操作才能尽可能地模拟口腔环境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可以把实验的3支试管同时放在37℃温水中水浴保温,模拟口腔的环境。

教师提问:

还有没有更加简捷的办法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示:

人体的体温约是37℃,是否可以用手握住试管来保温。

(5)教师提问:

还有个问题,馒头碎屑可能会粘在试管壁上,影响实验,这可怎么办呢?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可以用长纸条折成纸槽把馒头碎屑送到试管底部。

5.组织学生实施实验。

教师讲解:

看来,实验的细节问题,同学们也想的很清楚了。

接下来我们就两位同学一组来研究并完成实验吧。

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步骤。

1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2号试管:

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号试管:

馒头+2mL唾液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盛有37℃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10分钟;取出这3支试管,分别向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3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6.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结果:

(1)教师提问:

我们看1号试管中模拟了“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并加入了“唾液”,加碘液后的结果是,没有变蓝。

说明了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说明没有淀粉了,淀粉被分解了。

(2)教师提问:

我们看2号试管中模拟了“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但加入的是“清水”,加碘液后的结果是,变蓝了。

淀粉被分解了吗?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没有)

(3)教师提问:

我们看3号试管没有“牙的咀嚼、舌的搅拌”的作用,而加入了“唾液”,加碘液后的结果是,没有变蓝。

说明了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说明馒头表面的淀粉也被分解了。

7.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

口腔中使淀粉变甜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得出结论:

口腔中使淀粉变甜的决定因素是“唾液”。

(三)小结

1.清水混合的馒头遇碘液变蓝,说明淀粉还存在,与唾液混合的馒头遇碘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被消化成麦芽糖。

实验证明口腔中的唾液可以把馒头中的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2.当然在吃饭时,我们经常不等到牙齿把馒头嚼成这样碎就咽下去了,所以也就只感到有一点甜,馒头与唾液混合后应该没有全部变成麦芽糖,只是部分变成麦芽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3板书设计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看P29图指出消化系统各部分名称。

2、什么是消化?

消化分哪两种方式?

二、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思考1:

1、消化是怎样一个过程?

2、物理消化与化学消化各指什么?

区别是什么?

3、口腔内有什么物质的消化?

学生共同小结食物在口腔内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并写出表达式。

(二)胃内的消化

思考2:

1、胃内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各指什么?

2、胃为什么不能消化自己?

学生共同小结食物在口腔内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并写出表达式。

分析:

食团进入胃后,胃的肌肉收缩、蠕动,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是食物和胃蛋白酶结合。

在酸性条件下,胃蛋白酶活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分解成为粥状的食糜,随胃的蠕动进入小肠。

3、胃为何不会消化自身呢?

这是因为胃粘膜可分泌粘液,使胃表面被粘液覆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但如果分泌失常,粘液分泌不足,胃壁就会受胃液侵蚀,导致胃溃疡。

(三)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思考3:

1、小肠中有几种消化液?

2、胆汁起什么作用?

3、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学生共同小结: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食物进入小肠后,进行最完全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蠕动,推动食糜前进,同时将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

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可归纳为:

小结:

1、消化的概念

2、消化的类型:

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是物理消化。

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这是化学消化。

在消化过程中,两种消化方式密切配合、同时进行。

三、吸收

(一)定义: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

而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须经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

思考1:

看课本图3.1—9说出:

1、消化道的哪些部分有吸收能力?

分别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2、由此,吸收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共同小结:

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胃粘膜可以吸收酒精、少量的水,这也是喝酒伤胃的原因。

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靠小肠吸收。

大肠仅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因此,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思考2:

看课本图3.1—10和第15页课本内容说出:

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师生交流,并PPT图片讲解小肠绒毛的结构。

学生共同小结:

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四、引申与比较:

消化与吸收的场所: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