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793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2.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2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中考模拟)下表是《万国公报》中发表的相关文章,据下列图标信息可以推断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清末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报纸的宣传使妇女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二、综合题

2.(2019·山东初三月考)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扩大公民的权力…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上》

(1)伯里克利的这些措施对于雅典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

每年考核,公示结果。

考核分为九等……。

——据《新唐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符合“德义有闻”“恪勤匪懈”标准的唐朝要臣两名。

材料三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

(3)据材料三,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什么目的没有达到?

所谓“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是指与洋务思想相比,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有了哪些新变化?

材料四独立战争胜利后,…各州都有很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权力不大…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负责掌管。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每州选出的两名议员组成,…众议员则按各州纳税人口的比例确定人数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总统选举人选出,选举人票过半数即可当选。

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武装部队总司令。

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以任命部长、驻外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对外缔结条约等。

同时,总统也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由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根据什么原则管理国家?

美国政府的机构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该宪法的制定对于美国的联邦有何作用?

3.(2019·安徽中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概述你是如何理解两个“不公正”的?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是如何“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4.(2019·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中考模拟)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某一学习主题,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1)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空格中填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与西方近代化的特点相比有什么不同?

5.(2019·山东中考模拟)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恩《常识》

(1)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的理解。

材料二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2)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什么?

结合所学说说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集中体现在哪部文献?

材料三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

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新全球史》

(3)19世纪,奥、俄国、中、日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

俄、中两国为摆脱危机而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

为什么说日本的改革计划“更彻底”?

6.(2019·山东中考模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两种制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探索)

材料一:

中日两国的维新政变,有如此不同的结局,常是近代历史学界探讨的课题……中日情势的诸项相同处,确使人诧异,为何二者一成一败,竟如此悬殊?

——许卓云云《万古江河》

(1)面对“中日情势的诸项相同处”,19世纪两国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各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日本的探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中国近代史上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先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制度确立)

材料二:

近年来,世界“两个主义”的对比态势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义虽处低潮但处境大为改善,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的时期,“两个主义”现既斗争又合作的特征,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在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时必须抛弃旧的极端化思维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新探索、提出新思路。

——肖枫《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态势》

(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哪两个国家最早确立了“两个主义”制度?

并分别指出为这两种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的两大历史事件开始的时间。

(4)材料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5)日前我国倡导建立的哪一举措体现了“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时必须抛弃旧的极端化思维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新探索、提出新思路”?

7.(2019·山东中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秧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反成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茂成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城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材料三中的建立“新体制”是指什么?

简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8.(2019·北京中考模拟)报刊·传播·融合

材料一:

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的。

这些报刊在客观上起到传播西学的积极作用,对我国近代报纸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外新报》。

之后,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国人自办报刊的第一次高潮是在甲午战后,先进的中国人用近代报刊作为一种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舆论工具。

据统计,1895年到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分布于20多个城镇。

到20世纪初全国报刊已增至500多种,盛极一时。

——刘力《西人东来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得益于外来的西方人。

②从18世纪50年代起,开始出现国人自办的报刊。

③民族危机的加剧激发了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热情。

④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比西方人创办的报刊种类多。

材料二:

1896年由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

是维新派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1905年由孙中山在东京创立。

是同盟会的机关报。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立。

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

宣传重点:

变法图强

宣传重点:

宣传重点:

(2)补全材料二。

依据上述报刊的宣传重点,分析它们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说出1978—2018年我国报纸种类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互联网时代,《人民日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融媒作品。

其中,微视频《中国24小时》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认为该视频画面丰富、视角多元、细节丰满,为网友带来极致的感官感受,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价值共识。

2019年两会期间,人民网人民视频策划推出的AR扫描功能,让《人民日报》“动”起来。

用户通过人民视频APP,点击右上角的AR图标,扫描《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相关配图,就可在手机上看到现场实况、注释信息、数据可视化等更具深度的内容,相当于在报纸上打开了获取更多资讯的新窗口,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两会动态……《人民日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从此可见一斑。

——《融媒“爆款”人民日报这样炼成》

注:

人民网是《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4)依据材料四,《人民日报》的做法对传统报刊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表中文字:

禁缠足(篇)、兴女学(篇)、介绍外国妇女(篇),可以看出反映了有关妇女问题。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随着时代发展,文章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D项符合题意;表格《万国公报》中发表的相关文章都与妇女有关,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A项不合题意;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B项不合题意;文章没有体现妇女参加革命活动,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二、综合题

2.

(1)推动政治民主(主权在民);促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意思相同即可)

(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等(任写两位,符合题意即可)

(3)强兵富国(自强)(求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转变为主张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或转变为民主革命思想

(4)三权分立;互相独立、互相监督(分权制衡)(意思相同即可);加强了联邦政府(美国不再是一个松散的联合)(意思相同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伯里克利的措施推动了政治民主;促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符合“德义有闻”“恪勤匪懈”标准的唐朝要臣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等。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是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达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国人意识到,只从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是不够的。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联名上书请求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部宪法…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负责掌管”可知,美国根据三权分立原则管理国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加强了联邦政府。

3.

(1)第一个“不公正”:

清政府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

第二个“不公正”:

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资产阶级维新派实施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民主”与“科学”,发起新文化运动。

(3)中国近代史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探索精神;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担负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不公正”:

清政府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

第二个“不公正”:

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

(3)开放性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探索精神;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担负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

4.

(1)BDAC

(2)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3)中国是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到思想文化变革,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西方是由思想文化到经济基础再到政治革命

【解析】

【详解】

(1)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

因此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B。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因此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D。

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因此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A。

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

因此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C。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为了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与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因此①②③④分别填写:

师夷长技或自强求富;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是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到思想文化变革,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西方是由思想文化到经济基础再到政治革命。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

解答第三问需要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与西方近代化的特点的不同。

5.

(1)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了了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影响: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大工厂制度《人权宣言》

(3)西方列强的侵略(或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

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运动

日本改革全面学习西方,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是一场比较成功的改革。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及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实现了关门下锁;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年钻研,改良了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之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极大地推动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的文献是《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奠定了西方社会法律的基本准则。

(3)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53年,美国首先侵入日本,奥、俄国等国也面临列强侵略(或工业文明的冲击),由此分析,19世纪,奥、俄国、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西方列强侵略;俄、中两国为摆脱危机而启动了“改革计划”是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

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运动。

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计划“更彻底”。

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是因为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改革措施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是全方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是一场比较成功的改革。

6.

(1)中国:

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英国;俄国;1640年;1917年。

(4)中共十二大。

(5)一带一路。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中国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的探索是戊戌变法;日本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的探索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强大起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先法性质的文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是英国;最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是俄国;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前我国倡导建立的一带一路,体现了“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时必须抛弃旧的极端化思维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新探索、提出新思路”。

7.

(1)通过改革,秦国度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

为以后秦统一全国莫定了基础。

(任意两点或其它合理回答即可得分)

(2)超越洋务运动的方面:

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任意两个角度或其它合理回答即可得分)

(3)原因:

原来的经济体制制约了经济发展,使其中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新体制”,社会主义市杨经济体制。

特点: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意两处或其它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以“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

通过商鞅变法,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可从目的、理论指导、社会基础、内容等方面回答;)超越洋务运动的方面:

①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②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③社会基础是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④改革内容更广泛、更深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经济发展,使其中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决定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杨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1)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

(2)①三民主义②民主与科学或马克思主义或两者都写;

作用:

传播了新思想,开启了民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1978年—1998年,报纸种类迅速增加

原因: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报刊业蒸蒸日上;

1998年以后,报纸种类减少。

原因:

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报纸的发展受到了冲击。

(4)更新观念;创新传播手段;优化内容

【解析】

【详解】

(1)①根据材料“中国近代的报刊,最早是由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创办的”可知,①说法正确。

②根据“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外新报》”可知,中国人开始自办报纸是在19世纪5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