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658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经常需要预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线上嬉戏:

开火车。

随音乐节奏开火车,节奏快,火车就开得快,节奏慢,火车就开得慢。

嬉戏结束时,让幼儿猜谜:

说它是花没人栽,六个花瓣空中开。

北风送它下地来,地上、树上一片白。

(雪花)

2、集体活动。

(1)学习6的形成。

老师请幼儿拿出“黑白灰串珠”,先拿出黑色串珠,请幼儿点数,一共有5颗。

再拿出6的串珠,让幼儿换茬这串串珠与5的串珠有什么不同。

(多了一颗白色粒珠。

)数一数,这一串串珠有几颗。

小结:

5添上1就是6,6比5多一,5比6少1.

(2)幼儿自己操作探究7的形成。

幼儿拿出7的黑白灰串珠,数一数有多少粒,再与6的串珠比一比,得出6添上1就是7,7比6多1,了解7的形成。

(3)认读数字6、7.

老师:

“6个猴子,6个桃子可以用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6“来表示,6像哨子,有一个大大的肚皮,长长的脖子;7只小兔、7个胡萝卜可以用数字宝宝”7“来表示、7像爷爷的拐杖。

3、操作活动

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9——10的活动。

活动延长体育嬉戏“变变变”,幼儿依据老师说出的数字快速组成一组,组成各种造型。

如6个人组成花朵,7人组成葫芦娃造型等。

活动提示:

教学时,要留意通过多种实物,逐步抽象出数概念,使幼儿初步体会到一个数可以代表相同数量的任何物体的个数。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3册第17—20的活动。

2、利用挂历、钟表等有数字的物品让孩子认读数字6、7。

活动目标:

1、能手口全都地点数6个或7个物品,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7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会认读数字6、7.3、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对数字有奇怪   心。

活动预备:

1、教具预备:

“数字卡片”;“黑白灰串珠”。

2、学具预备:

“数字客片”。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推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活动预备: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

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伴侣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

你们想不想去?

(幼儿:

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出示图一)

2、小伴侣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

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

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

幼:

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见图二)

师:

第一盆是什么水果?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

第一盆是苹果。

第二盆是梨。

第三盆是桔子。

师:

第一盆有几只苹果?

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出示数字5)

幼:

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

第二盆有几只梨?

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出示数字6)

幼:

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

第三盆有几只桔子?

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出示数字7)

幼:

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伴侣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挨次从少到多排好队,应当怎么排呢?

幼:

这三盆水果应当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1、小猴特别兴奋,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伴侣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

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图三)小伴侣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

有5只小兔。

师:

小猴请小伴侣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

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

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

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伴侣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兴奋得跳了起来。

2、看!

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

(见图四)小伴侣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

有6只小猫。

师: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

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

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

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

小伴侣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兴奋得跳起了舞。

3、瞧!

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

(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

有7只小狗师:

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

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

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

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伴侣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兴奋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习:

1、小猴感谢小伴侣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习题,考考小伴侣。

第一题:

添、去点子。

根据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题:

按挨次填空格。

根据题目中圆点多少的挨次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题:

连线。

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假如哪个小伴侣全做对了,就邀请小伴侣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老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

小猴的果园里还有许多的果树,果树上有许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嬉戏复习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熟悉,感知物体数量。

2、了解袋鼠的特征,体验参加活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大口袋人手一个,水果、玩具、蔬菜等。

2、音乐《袋鼠》。

活动过程:

一、熟悉袋鼠,感知袋鼠的主要特征。

出示袋鼠,问:

这是谁呀?

袋鼠长得什么样子的?

(有个大口袋,两条腿短,两条腿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袋鼠怎么走路的?

我们来学一学。

师:

小袋鼠,真可爱,前腿短,后腿长,蹦蹦跳跳真好玩。

小袋鼠,真可爱,前面有个大口袋,蹦蹦跳跳做嬉戏。

二、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歌曲《袋鼠》。

我们一起来做嬉戏吧,老师和幼儿听音乐表演歌曲,表达出和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

再来一遍。

三、小袋鼠逛超市。

袋鼠妈妈口袋有什么用呢?

小袋鼠待在妈妈的口袋里,又舒适又暖和,那除了可以装小宝宝还有什么用呢?

(装东西)

小熊妈妈开了一家超市,你们看,超市里的东西真多呀,有些什么呢?

(香肠、苹果、香蕉、玩具、青菜、韭菜……)妈妈要带宝宝逛超市了,小袋鼠,你们的大口袋呢?

我们请客人老师帮你们系上。

让妈妈看看,真美丽!

你的口袋是什么颜色的?

你的呢?

一会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呀,要买跟自己口袋一样颜色的东西,红颜色口袋的小袋鼠去买一件什么颜色的东西呢?

绿颜色呢?

对,黄颜色口袋的小袋鼠去买黄颜色的东西,幼儿买东西。

提问:

你买了什么东西呀?

是什么颜色的呢?

把你们买的东西放在我们家的筐筐里吧。

小猫咪咪的妈妈出门好几天没回来了,家里的东西快用完了,我们也为它们家买点东西吧。

这会我们多买一点东西小宝宝可以买2件东西,还可以买3件东西。

提问:

你买了什么东西?

买多少呀?

(买多了就是很多)

四、给小猫咪咪送东西去,跟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在布置菊花展览会的过程中积累一二间隔、二一间隔等规律排列的阅历,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乐观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进展目测力、推断力。

活动预备:

1、ppt(菊花展览会);菊花图片若干;3个艺术花坛照片(其中2个花坛分别有abb/aab模式);与幼儿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以办“菊花展览会”导入

教室里做了很多漂亮的菊花,今日要开个菊花展览会。

说说自己对菊花的熟悉。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外形、还有各种不同的大小,真漂亮,所以要办个菊花展览会,让大家观赏菊花。

3、(ppt)

看看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

有些什么不一样?

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们的菊花展览会?

还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来布置菊花展览会吗?

说说有哪些排列的方法。

(老师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会的太简洁了,还有什么方法?

请幼儿示范。

小结:

可根据菊花颜色或大小、外形隔开来,从头到尾一模一样排一排也能把展览会布置得很美。

二、幼儿自主探究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们看看桌上预备了哪些菊花?

试一试。

(二)幼儿探究操作

1、幼儿自由操作

2、从头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样的。

3、一边排一边说一说。

4、排好后,找幼儿说说你排菊花的方法和别人一样吗?

三、共享沟通

自己排的菊花美丽吗?

排好菊花开展览会,让我们把花送到花坛上。

1、介绍abb模式花坛。

花坛的花是怎么排的?

谁是用这种方法布置菊花展的?

请幼儿介绍

小结:

虽然有的是按颜色,有的是按大小,还有的(按外形),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根据1个2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特别漂亮。

2、第二个花坛是根据几个几个排列的方式来布置的?

谁的菊花可以送到这个花坛?

小结:

根据2个1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还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吗?

出示第三个花坛,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请其它班小伴侣参观“菊花展览会”。

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乐观性,能唤起幼儿对生活数学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让他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欢乐。

通过玩、想、比,充分地调动了幼儿们的乐观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的:

1、通过嬉戏的方式,幼儿熟悉圆形(圆面和圆圈)

2、进展幼儿动手操作的力量活动预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

这面镜子是什么外形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

这只盘子是什么外形的?

盘子的口实什么外形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老师:

小伴侣,我们四周有很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常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小结:

圆形的东西许多,在家里,在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出示图片:

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老师:

这里有很多美丽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伴侣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外形的?

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

(老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

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

这里有几个圆?

那个大?

那个小?

(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

哪一个是最小的圆?

(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老师:

小伴侣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

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

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

(幼儿复述一遍)老师:

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

"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嬉戏好吗?

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

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

请一个小伴侣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

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老师:

圆妈妈又说话了:

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

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

请一位幼儿帮忙。

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老师:

大圆妈妈特别喜爱圆宝宝,她又说:

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

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

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老师:

圆妈妈心里真兴奋,她说:

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

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

小圆宝宝说话了:

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

那个小伴侣会帮小圆宝宝的忙。

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兴奋。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老师:

小伴侣,你们没人有几个圆?

请你和他们一起做嬉戏好吗?

(幼儿自己拼放、嬉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预备:

学具:

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具:

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开火车嬉戏激发幼儿活动的爱好。

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嬉戏。

师:

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

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

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

(出示动物卡片)幼:

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

(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

(幼儿先叙述,再示大瓶子)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

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

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制作动物瓶感知此6少的数量。

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沟通,将探究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师幼总结:

此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再次操作,鼓舞幼儿小组沟通,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

请小伴侣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

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请小伴侣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4、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请小伴侣帮豆宝宝搬家,要认真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嬉戏:

数字宝宝找伴侣每个小伴侣拿一个自己喜爱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头按比自己小1的挨次找伴侣,找到的新伴侣排在前面,按6、5、4、3、2、1的挨次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

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

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乐观地与材料互动,培育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正确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

知道它们的形状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进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5、培育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预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爱好。

师:

今日我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认真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看、操作学具,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熟悉正方形与长方形。

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

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

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

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

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

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老师出示卡片,展现教具。

师:

今日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

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

(依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

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

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究竟是谁的。

(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

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老师个别指导。

师:

小伴侣们,桌子上有许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训练的科学之处,在于它能针对幼儿进展的敏感期关心幼儿进展潜能。

敏感期有感觉器官精练的敏感期和肌肉运动协调进展的敏感期。

在感觉的敏感期内,孩子会以他的视觉、触觉去学习辨别物体的尺寸、大小、颜色、外形等。

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动。

正是依据蒙台梭利训练理念设计的.。

但它既不是一个纯粹的蒙氏活动。

又有别于我们当前幼儿园的一般教学活动,它是蒙氏训练思想和《纲要》理念的一个结合。

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这一载体关心幼儿熟悉长方形与正方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

此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活动的命名和导入部分

设计者将毫无生命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称为“兄弟”,将枯燥的外形拟人化、嬉戏化,这样能关心幼儿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详细的形象。

使学习活动从一开头就让幼儿感到亲切、好玩,激发了幼儿探讨的爱好和欲望。

2、活动充分赐予了幼儿实际操作的机会。

幼儿通过触摸两个方形来感知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典型特征。

并且通过触摸比较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体现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感知、自己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训练理念。

3、嵌板与卡片的配对练习进一步关心幼儿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长方形的特征。

同时,配对的练习又是分层次的。

从实心到粗线图再到细线图,逐步增加难度,幼儿必需通过进一步的操作才能解决问题,这种由易到难的卡片让幼儿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了学习的方法,形成了思维推断力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和精确     认读10以内的数字。

2.能将物体的数量和相应的数字进行配对。

3.体验数学集体嬉戏的欢乐。

4.初步培育观看、比较和反应力量。

教学预备:

1、五颜六色的花朵很多。

2、贴有数字的筐子人手一个。

3、磁带《多开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爱好。

师:

小伴侣,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小蜜蜂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我们去参与生日晚会,你们想去吗?

(幼儿回答)

师:

那我们送小蜜蜂什么生日礼物呢?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对幼儿的回答赐予确定。

师:

我们大家一起去采花,送给小蜜蜂好不好?

(幼儿回答)

二、认读数字。

1.师:

今日老师为小伴侣预备了一些美丽的小筐子,大家认真看一看,小筐子有什么不一样?

你发觉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准时给于确定。

2.幼儿读自己筐子上的数字。

3.互读伴侣筐子上的数字。

提问:

你看到了哪些数字,都是什么?

三、幼儿开头嬉戏(采花)

小伴侣们看,花园里开了这么多的花,你们观看一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说)

提出要求:

在采花时小伴侣们要让花的数量与筐子的数字一样。

1.第一次采花。

采花结束后,让幼儿说一说:

"你采了几朵花?

和筐子上的数字一样吗?

自己数一数。

"

2.幼儿相互检查一下看是否正确。

3.幼儿互换筐子再次采花并验证。

四、嬉戏:

找伴侣

1.我们采了这么多的花,小蜜蜂肯定特别兴奋,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但在跳舞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

音乐停了之后,你们要听老师的口令,根据老师说出的数字找伴侣。

2.幼儿再次嬉戏。

3.先找伴侣(人数够可邀请老师)再跳舞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今日我对我园中班的小伴侣上了一节数学《数字找伴侣》的活动,重点是:

熟悉1——10的数字。

体验操作嬉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给每位幼儿预备了操作卡片,教具也做了细心的预备。

活动中也采纳了多种教学方式,如:

直观教学法、演示法……就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效果来看,我本人认为这节活动还有待修改、完善的地方。

《纲要》中说:

科学训练应亲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活动一开头就可以先出示一个数字1——10的数字,然后请10个小伴侣来排队,一开头可能由于习惯的孩子们可能会消失排成一排的现象,这是可以让幼儿变换队形,改成让孩子们不按挨次,都有好伴侣拉手的我们就叫这个数字。

然后再引导幼儿以图片的数量对对,即,有一个没有好伴侣拉手的就是不是与这个数字相应。

如此一来就很直观的让幼儿熟悉了数字,本环节中,主要是回忆起数字。

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物体的数量。

接着,再让幼儿来操作,进一步用操作材料来感知什么是数字和数量,并与四周的同伴说说。

所以一节好的训练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的学问储备。

数学训练主要是启蒙训练,重在激发幼儿的认知爱好,探究欲望,关心幼儿学习运用观看、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运用各种感官、亲子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在今日的活动中,孩子们也遇到了困难,作为老师的我们不是帮孩子来摆布,而是要教会孩子们自我点数检查、相互检查是否正确,并对孩子们进行鼓舞与确定,这样他们才更会对数学活动产生深厚的爱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尝试按肯定规律排队,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2、初步建立幼儿的序数概念,并能从不同的方位精确     说出动物的位置。

教学预备:

5个小动物玩具:

小兔、小狗、小猫、小鸭、小象,1块盖布。

教学过程:

1、用可爱的小动物来引起幼儿的爱好。

“今日有几个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出示小动物,散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确认动物的名称。

2、“今日小动物要和我们玩排队的嬉戏,咱们来给小动物排好队吧!

”指导孩子把小动物排成一横排。

3、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左、右)引导孩子精确     说出动物排在第几位。

然后用手指着从左数起,并问孩子:

“请你来告知我,从这边数,小兔排在第几?

”(让孩子回答并指出小兔所在位置,如孩子回答对了;可用小兔来亲亲孩子的脸。

)……让孩子熟识从左边确定全部动物的位置。

4、换个方向(从右边)让孩子说出动物的位置。

手指向右边:

“现在我们从这一边数,排在第一的是谁?

”“请你把排在第二的动物拿给我。

”“小狗排在第几?

”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动物的精确     位置。

5、可以将小动物摆成列的形式,再让孩子确认动物的位置。

力量强的孩子可结合数字卡来表示动物的位置。

6、待孩子记清动物的排列挨次后,用盖布将动物盖住,问孩子:

“小动物来和我们捉迷藏;从前边数第一个动物是谁?

”“从后边数第一个动物是谁?

”孩子回答后揭开布检验是否正确,巩固孩子的序数概念。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6以内数量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