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943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docx

美术提纲专项练习

中国画知识

作品

《梅石溪凫图》——中国画——马远——南宋

《春如线》——中国画——吴冠中——现代

《渔夫》——中国画——林风眠——现代

《春雨江南》——中国画——李可染——现代

《鹊华秋色图》——中国画——赵孟頫——元代

《千里江山图》——中国画——王希孟——北宋

《鹌鹑》——中国画——朱耷——清代

《秋暝》——中国画(工笔)——何家英——现代

《捣练图》——中国画——张萱——唐代

神骏图》——中国画——徐悲鸿——现代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齐白石——现代

《露气》——中国画——潘天寿——现代

《雪景寒林图》——中国画——范宽——北宋

《红蓼白鹅图》——中国画——赵佶——北宋

1、《群马》徐悲鸿写意画没骨画法,中西交融

2、《桃实图》吴昌硕写意画

3、《莲蓬蜻蜓》齐白石写意画与工笔画的有机结合

4、《流民图》蒋兆和西方素描与中国传统人物画以线造型有机融合。

5、《剑门山水》黄宾虹写意

《踏歌图》中国画宋代马远

《清明上河图》中国画宋代张择端

《鹤鹿凫雁图》中国画清代朱耷

《高逸图》中国画唐代孙位

《双松图轴》中国画清代郑燮

〈女史箴图〉中国画东晋顾恺之

1、线条是美术创作基本的表现元素。

范例作品:

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作品用单线白描刻画人物;

吴冠中《扎根南国》用舞蹈般的水墨线表现力度美感;

宋代《缠枝牡丹纹梅瓶》用黑白相间的纹饰表现宋代民窑瓷器特点。

2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并称中国画三大画科。

写意花鸟与工笔花鸟是相对的表现形式,另外还有一种“兼工带写”的结合方式。

工笔画鸟范例:

宋代崔白的《双喜图》、五代黄筌的《蘯婆山鴅图页》、宋代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唐代韩幹的《照夜白图》等。

写意画鸟范例:

明代陈淳的《石榴册页》、齐白石的《枫叶寒蝉》、清代朱耷的《芭蕉鸣蝉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芭蕉图》、潘天寿的《朝霞》《农家清品图页》崔子范的《荷塘鸟趣》等。

3中国花鸟画以花鸟等动植物为描绘对象,即重视真实又表达自己内在思想追求。

4中国画写意的神韵由笔墨而生,学习写意花卉,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笔墨特点。

“用笔”是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作画。

“用墨”主要是指墨色,常分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等层次,就是古人讲的“墨分五色”。

用墨方法有:

泼墨法、积墨法、破墨法。

5《洛神赋图》顾恺之(东晋)画家运用细劲的“高骨游丝描”造型。

6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中国现存最早反映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画卷。

7《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人物画长卷。

主人公和宾客聆听琵琶演奏的场面。

88北宋时期山东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北宋晚期城市面貌和生活风俗的杰作.

5、《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北宋范宽):

巍峨的山峰,葱茏的林木,突兀的巨石,描绘出路间行商的小小驮队又着人世间生活的脉搏,自然与人世的生命活动处于和谐之中。

6、“元代四大家”之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长卷,是他寓居富春、亲身体验观察并且刻意经营的水墨山水画杰作。

7、清初山水画大家石涛《搜尽奇峰图》《炼丹台》

8、《写生珍禽图》五代黄荃

9、《墨竹图》宋代文同中国古代的“胸有成竹”,就是出自文同画竹。

10、《墨葡萄图》明代徐渭

11、《悬崖兰竹图》清代郑燮

1、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三大画科: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2、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3、笔墨是中国画特有造型语言,掌握用笔用墨方法是画好山水画的基础。

用笔用墨要讲究浓、淡、干、湿的变化。

4、山石常见皴法:

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斧劈皴、米点皴等。

5、山水画不仅讲究用笔用墨,更注重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交融。

6、山水画基本技法:

勾、皴、点、染

7、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高远、深远、平远

8、在中国画上题写的文字被称为“题款”,画题、诗文被称为“题”,记写年月、姓名、别号、印章等被称“款”

9、诗画结合的创始者是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

10、款识:

通常指在书画作品上,作者自提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和赠送对象的文字。

11、印章分三种:

姓名章、斋馆章、闲章

12、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和成熟的标志是诗、书、画、印几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拓展画面境界,给人丰富的审美享受。

13、有代表性的山水画有:

宋代李成《茂林远岫图》、陆俨少《云岩飞瀑》、现代吴冠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周韶华《彩霞红满天》、黄宾虹《青城坐雨图轴》、明代唐寅《事茗图》、元代倪瓒《渔庄秋雾图》、李可染《漓江胜景》等。

第五单元

1、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光为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

有水墨、青绿、浅绛等表现样式,有巨幅长卷和小幅册页等形制。

2、中国山水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造型参照客观事物,但不受其光影、明暗、体积、色彩等的约束。

3、中国山水画显示出自由的、流动的空间观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视点。

画家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视点观察到的物象同时组合到画幅中。

1、山水画是以山川景物为描绘对象的风景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与人物画、花鸟画并称三大画科。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

勾皴点染绘山水

2、中国山水画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可在同一个画面上将不同空间的景物恰当地组合在一起,能“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将博大的山川景物浓缩在尺幅之内而不失其雄伟气势。

4、中国山水画技法:

山石画法:

石分三面(目的体现山石的立体感),常见的皴法有:

荷叶皴、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米点皴(目的表现其不同的姿态、结构和质感)。

6、勾:

运用勾线将物体的外轮廓、主要脉络勾勒出来

皴:

勾出轮廓后,用淡干墨侧笔擦画,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

点:

也称点苔,表现草苔、小树等

染:

皴擦后,用墨色渲染所画之物。

7、中国山水画技法:

树木画法,树分四枝(目的是体现树的立体感)。

8、中国山水画的构图:

中国山水画构图不受自然景物的局限,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常将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结合运用。

焦点透视是从一个固定的视点观察对象,而散点透视则从不同视点观察同一景物,是步移景异的“动观”之法,山水画用“三远法”进行构图,就是将平视、仰视、俯视三种视角结合起来,动态的观看景物,主观的构思画面,即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0、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实现了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将人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

画家力求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意境营造的诗书画印抒情意

11、诗、书、画、印几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拓展画面境界,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这是中国文人画的典型风格和成熟标志。

12、文人画: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绘画,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14、书与画的结合

中国画上题写文字称为”题款”,其中在画面上题写画题、诗文等叫做“题”,而记写年月、姓名、别号及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中国画题款,书法精妙,诗文精美,所题内容与画面有内在联系,抒发作者胸怀。

题款是实现诗文、书法、纂刻与绘画相互结合的过程。

15、印与画的结合

印章本来和绘画没有关系,它只是一种信物。

到宋代,有人开始把印盖在画上。

到了元代,水墨画成了文人画的主流,画面只是水墨的黑白浓淡变化,显得画面单调,于是红色的朱文印章出现了,一点红起到了活跃画面气氛。

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成为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画种。

第五单元画家笔下的大自然

第1课情景交融的中国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课科.山水画有水墨、青绿、浅绛等表现形式,有巨轴长卷、小幅扇页等形式。

中国山水画对自然的描绘,不是对客观景物的简单再现,而是艺术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以线造型,辅助以丰富的皴擦点染方法,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山水形象,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与结构。

中国山水画以墨为主,以色为辅,造型虽参照客观景物,但不受其光影、明暗、体积、色彩等的约束,所表现的是画家心中的理性景致。

其创作不局限于对现实物态的模拟,具有主观意趣和表现性特征。

中国山水画重视笔墨情趣,行笔讲究勾、皴、点、染、擦,用墨讲究焦、浓、重、淡、清,在描绘对象的同时,能呈现笔墨丰富的变化。

8、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别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书写形态有: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承载于甲骨、钟鼎、简牍、石、纸、帛等物质形式中。

9、篆刻:

篆刻俗称印章,是指以篆为体,以刀代笔,筑凿在方寸材质上的文字,古有封、玺、宝、印、章、戳等多种称为。

 

1、美术又称为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通过不同手法进行设计与表现,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形象塑造是艺术家对世界观察、感受、想象和综合提炼的结果,是体现作品功能和揭示作品主题的主要手段。

3、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法创造出无数精美的作品,传达思想与文化,展示精神境界鱼审美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

4、作品

《拉斯科岩洞史前壁画》——壁画——法国

《人面鱼纹彩陶盆》——陶器——新石器时代

《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石刻造像——唐代

《村道》——油画——霍贝玛——荷兰

第二课

1、美术的门类众多,主要包括: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门类。

2、绘画:

绘画是运用笔、颜料等工具材料,在各种平面载体上创造平面视觉形象的美术门类。

3、根据使用的材料、工具鱼表现方法的不同分为:

中国画、油画、素描、水彩画、版画等画种。

识别不同画种和表现特色,了解其造型规律和形式语言,是欣赏绘画的基础。

4、雕塑:

雕塑是运用石、木、泥、金属等材料,以雕刻、堆塑、铸造等手段,创造三维空间视觉形象的美术门类。

分为立体的圆雕和半立体的浮雕。

5、建筑:

建筑是满足人们各种生活需要的由内部和外部空间形成的构筑体。

现存的传统建筑有:

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现代建筑有:

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和民用建筑等。

6、工艺:

指主要运用传统的手工艺方式设计制作生活实用品和艺术观赏品的美术门类。

以使用和美观的统一为基本创作原则。

7、设计:

指运用现代艺术观念和手段对生产、生活实用品,艺术观赏品及环境空间进行创造和美化的艺术。

主要有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三种形态。

其形式依照文字的凹凸,可分为白文和朱文。

10、新媒体艺术:

指利用摄影摄像、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作为媒介的艺术类型。

11、作品:

《繁忙的小港》——水彩画——李建晨——现代

《蒲公英》——油画——王沂东

《麦收序曲》——套色版画——晁楣——现代

《秦兵马俑》——雕塑——秦代

《波嘉尼小姐》——雕塑——布朗库西——罗马尼亚

《思想者》——雕塑——罗丹——法国

《五四运动》——浮雕——冯法祀滑田友

《长信宫灯》——铜器——西汉

《阿凡达》——立体电影——美、英

第二单元

第一课

1、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规律:

三庭五眼

2、头部“八格”:

以“田、由、国、用、目、申、甲、风”等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形。

3、衡量一个人的身高以“头长”为基本单位,因此成年人人体比例关系:

站7坐5盘3.5

4、重心线:

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脐孔)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就是重心线。

5、动态线:

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

第二课

1、学生装设计基本原则:

学生装设计要兼备美观性和实用性。

2、学生装设计三要素:

款式:

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学生装

3、色彩:

学生装应以柔和、沉稳的颜色为主,搭配小面积跳跃的颜色,达到又稳重又明快的特点

4、面料:

面料应具有舒适柔软、吸湿透气、耐脏耐磨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单元

1、美术字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其字体主要有宋体、黑体和变体美术字。

2、变体美术字的创意设计主要从笔画、字形、结构等方面进行变化,主要有形象化、意象化、装饰化等。

3、版面设计,又称为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大分支,版式设计应该遵循“美”的形式法则。

优秀板报设计的特点:

主题突出、版式合理、刊头醒目、色彩和谐、插图恰当等等。

第四单元

1、视平线:

是与画者眼睛位置等高并平行的一条水平线,它与天地交接的地平线是同一条线。

2、平行透视:

立方体只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与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叫平行透视。

与画面不平行的面,其边缘延伸线都集中向视平线上的一个点集中消失,这个消失点叫主点。

3、成角透视:

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其边缘线向纵深延伸的直线产生了向视平线集中消失的两个点。

立方体与画面的这种透视关系叫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的两个消失点叫余点。

4、自然景色错综复杂,因此在描绘时一般将景物归纳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近景、中景一般是主体景物,要着重刻画;远景一般为背景,其衬托作用,刻画时应当概括简练。

第五单元

1、中国有句俗语叫作“物以致用”,即物品的存在都有它特定的用途,所以设计者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产品使用者的需要。

日用品的设计注重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和审美享受。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美术创作是创造性劳动,其创作源泉是丰富的社会生活。

艺术家从构思到完成美术作品,大致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

A、用草图记下某种创作构思

B、对草图反复推敲、修改,使之成为作品雏形

C、搜集草图中的形象素材

D、放大草图,用某种美术手法进行创作,直至作品完成。

2、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不同,艺术创作手法不同,其作品也会随之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大致运用再现性手法和表现性手法,形成美术作品的写实风格、表现性风格和抽象风格。

3、写实风格:

美术作品的写实手法并非简单临摹客观事物,而是按照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进行取舍、概括、提炼、加工,因此其写实形象具有典型化特征,寄托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4、表现性风格:

在创作中偏重自我表现。

他们强调自我感受,不受技法制约,作品富有情感色彩和个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人画一向表现出从再现客观现实向表现主观情感方面转移的特点。

5、抽象风格:

单纯利用色彩和点线面形式组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画面。

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不是世界的结构,而是人对世界的感受。

6、作品:

《血衣》——油画(素描)——王式廓

《孟特芳丹的回忆》——油画——柯罗——法国

《大使们》——油画——荷尔拜因——德国

《我和我的村庄》——油画——马克.夏加尔——俄国

《呐喊》——油画——蒙克——挪威

《即兴》——水彩画——康定斯基——俄国

《百老汇的爵士乐》——油画——蒙德里安——荷兰

第二课

1、美术的功能:

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2、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通过美术作品营造情趣意境、传达思想感情,从而感染观者。

3、作品

《黄河颂》——油画——陈逸飞——现代

《艰苦岁月》——雕塑——潘鹤——现代

《加莱义民》——雕塑——罗丹——法国

《格尔尼卡》——壁画——毕加索——西班牙

《母与子》——雕塑——亨利.摩尔——英国

《巴尔扎克》——雕塑——罗丹——法国

第二单元第一课

1、原色:

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它包括红、黄、蓝三种颜色。

2、间色:

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想混而成。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3、色相:

不同色彩的相貌。

4、明度:

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5、纯度:

色彩的饱和度。

6、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7、对比色:

色相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8、类似色:

色环中30度至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9、色调:

画面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10、作品

《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油画——毕沙罗——法国

《春天.大水》——油画——列维坦——俄国

第二课

1、淡彩风景画是指在单色线条勾勒的底稿上,薄涂淡淡的水性色彩,使画面呈现出清新淡雅、流畅明快的色彩效果。

常见的有铅笔淡彩和钢笔淡彩等。

《春风》——雕塑——张德峰——现代

《桥之春》——版画——邬继德——现代

第三单元第一课

1、标志:

标志使人们用来识别和传达信息的象征性符号,具有识别、象征、审美和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2、标志的设计要素:

图形、文字、色彩等。

3、标志设计原则:

A、构思:

表意准确,独特新颖

B、构图:

简洁凝练,美观大方

C、色彩:

单纯强烈,明快醒目

4、标志的表现形式:

具象形式、意象形式、抽象形式

5、标志的形式组合

图形组合、文字组合、图文组合

第二课

1、“吉祥物”一词,意指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或物。

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传递了不同国家、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体育、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传播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四单元第一课

1、海报的设计,应以其清晰的文字、生动的形象、强烈的色彩构成一个整体,造成醒目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2、海报构成要素:

文字、图形、色彩。

3、海报设计原则:

A、文字醒目、简洁;

B、色彩单纯、强烈;

C、形象夸张、凝练

D、立秋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二课

1、请柬:

又称为请帖、柬贴,是为了邀请客人参加某项活动而发的礼仪性书信。

其在设计上应美观、大方、别致,使受邀者体味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感到喜悦和亲切。

2、请柬的分类:

A、按形式分:

单帖、双贴、组合贴等

B、按内容分:

活动请柬,如结婚请柬、展览请柬、运动会请柬等;

C、商务请柬,如商品展示请柬,观光旅游请柬、商品交易请柬等。

3、请柬文字内容:

A、标题:

在柬贴封面写明“请柬”二字,“请柬”二字写在醒目位置,字体较正文稍大;

B、称谓:

顶格写清被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及称谓;

C、正文:

首字前空两格,写明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其他应知事项;

D、敬语:

一般以“敬请光临”、“此致敬礼”等作结;

E、落款和日期:

写明邀请人单位或个人姓名,下边写日期。

第三课

1、面具是人们在一定的表演活动或仪式中,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变为特定形象的用具。

2、面具的分类:

傩戏面具、社火面具、藏戏面具等

3、面具造型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是历史故事和神话。

其形象大多人格化,被赋予人的情感。

第五单元

1、视觉传达设计:

利用视觉形象并通过视觉媒介进行信息表现和传达的设计称为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包括:

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像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设计等二维空间的设计,以及展示设计、影像设计等三维和四维空间的设计。

3、标志设计:

以寓意深刻、形态简洁的视觉符号形象象征性地指称某一事物,表达一定的含义,传达特定信息的设计。

4、包装设计:

进行装潢美化的设计叫做包装设计。

好的包装设计,应符合保护性、便利性、经济性和审美性的原则。

5、字体设计:

指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及编排方式等进行美化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强化视觉效果。

6、图像设计:

是指运用手绘、计算机及摄影技术等手段,对图形图像进行富有创意的艺术处理。

7、书籍设计:

指对书籍、杂志等纸媒体出版物的外观、印装结构、图文呈现方式等进行装饰美化,

8、广告设计:

也叫招贴或海报,是张贴、装置于公共场所的宣传品。

从宣传目的来分,有政治性、社会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的广告。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2、明暗是在绘画中运用明暗色调再现光影效果,产生立体感。

范例作品:

意大利达芬奇的素描《圣母玛利亚》仅用单色线条诠释了光影下对象的明暗变化规律;靳尚谊的油画《塔吉克新娘》微妙的明暗变化与美丽的五官融为一体,视觉真实而且反映微妙表情;李可染的山水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在传统勾皴点染基础上融合明暗造型意境深远、真实生动。

3、体量是伴随形体而存在的,建立在物质体积基础上。

4、建筑雕塑以实体空间关系表现不同视觉效果,绘画作品是通过各种透视方法来虚拟表现空间感。

范例作品:

国家游泳馆的“水立方”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思想,看似随意的“方盒子”;白雪石的山水画《太行秋色》作者用散点透视构图表现深远空间;法国毕沙罗的油画《雾中的巴黎歌剧院大街》运用焦点透视和虚实变化处理,变现“三维真实”空间关系。

5、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范例作品:

宋代王希孟的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大青绿设色绢本,赭石配色负装饰性;法国莫奈《干草垛》光与色的交响乐;野兽派画家法国的马蒂斯《静物》暖色调为主,温暖柔和安适;荷兰后印象画家梵高《乌鸦群飞的麦田》色彩对比强烈的麦田;工笔重彩画《玉兰黄鹂》石青底色烘托玉兰和黄鹂鸟;抽象表现主义的美国德库宁《无题》

6、19世纪印象主义画家着力于光色关系与色彩变化规律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7、构图是美术创作时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处理物象位置和关系。

绘画构图要体现形式美法则。

范例作品: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三角形构图的典范,自由女神处于黄金分割线;版画《初踏黄金路》用S形构图具节奏没和韵律美;潘天寿的花鸟画《露气》完美的疏密分割法;马蒂斯的《舞蹈》采用圆形构图富有动感。

第二单元

1、中国古代书籍形态有:

卷轴装、简册、隋唐时期的梵夹装、唐代的旋风装、宋元盛行的蝴蝶装、元代的包背装、明朝的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成熟的标志。

2、书籍设计:

旧称“书籍装帧设计”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心的一系列设计。

狭义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外观形象设计。

3、鲁迅是我国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4、吕敬人的书籍设计《中国记忆》获得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

5、书籍设计内容包括:

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护封设计、还衬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相关的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的确定等。

6、藏书票是指读书者在自己所藏书籍扉页贴的小装饰画,作为藏者印记。

一枚藏书票包括图案、拉丁文、票主名、作者签名。

7、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是的德国的刺猬藏书票。

中国最早的是关祖章藏书。

8、藏书票是由图像和文字(票主名、拉丁文EXLIBRIS)两部分构成,它小而精,被誉为“版画珍珠”“书上宝石”。

画面一般不超过15厘米。

9、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藏书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艺术。

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藏书印多为篆书,印中往往有“藏书”“珍藏”“珍秘”等字样。

藏书印一般分朱文和白文两种。

10、藏书印的刻制刀法:

冲刀法和切刀法。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1、美术作品展览是将美术作品布置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供人观赏,起到教化、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作用。

具体步骤有:

展览策划、前沿标志招贴请柬的设计制作、装裱作品展览的布置、规划开幕仪式组织参观。

2、书画装裱形式有长卷、立轴、册页、横批、镜片等。

3、书画装裱是指从作品保护、装潢美化、便于欣赏等方面对书画作品进行加工处理。

4、书画作品拖裱的步骤有:

托画心、上托纸、上浆、上板、裁切。

第五单元

1、传播展示主题,营造展示空间,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展示设计的重要目的。

2、将确定的物品按照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的设计,称为展示设计。

它是一种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

3、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美术作品的意蕴:

美术家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