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7883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 分离和净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物质的制备分离和净化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专练:

物质的制备分离和净化(含解析)

1.制备、分离和提纯物质是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馏和蒸馏的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B.木炭和焦炭的制取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C.用海水等为原料制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原理相同,且都为物理变化

D.工业制铝和铁的方法相同,所发生的变化都为化学变化

2..通常情况能共存,且能用碱石灰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A.H2、O2、HClB.O2、NO2、NOC.O2、NH3、H2D.CO2、O2、NH3

3.利用以下装置能实现预想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A

浓氨水

NaOH

饱和食盐水

制取并收集氨气

B

浓盐酸

MnO2

饱和食盐水

制取并收集氯气

C

稀硝酸

Cu

制取并收集一氧化氮

D

稀硝酸

Zn

制取并收集氢气

4.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趁热过滤②洗涤、滤纸吸干③静置、冷却④水浴加热⑤抽滤⑥过量铁屑,加入20%-30%的稀硫酸溶液。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A.⑥⑤④①③②B.⑥④⑤②①③C.⑥④①③⑤②D.②⑥④①③⑤

5.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B.实验室制备氧气

C.实验室制备氨气D.除去CO2中的HCl

6.关于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可用于实验室用MnO2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2,并进行干燥、除杂

B.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黄色,右边棉花变蓝色,则能证明氧化性:

Cl2>Br2>I2

C.③实验试管中会生成血红色沉淀

D.④装置用来提取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单质

7.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

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

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浓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8.下图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编号

气体

a

b

c

A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

B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D

NO2

浓硝酸

铜屑

NaOH溶液

9.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A.SO2B.NH3C.HClD.O2

10.据图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实验室制取、收集表中气体并进行尾气处理(省略夹持、加热及净化装置),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稀硫酸

石灰石

C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11.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12.InorganicSyntheses一书中,有一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以制备某种干燥的纯净气体。

该装置中所装的药品正确的是()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

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

13.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备并检验乙烯

B.石油分馏

C.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

D.实验室制乙炔

14.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

①由乙炔制取氯乙烯;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⑤由乙烯制取聚乙烯;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⑦由乙烯制取乙醇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15.市场上有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缺氧症状的便携式制氧器,利用过碳酸钠固体A(化学式为2Na2CO3·3H2O2)和灰黑色固体B(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反应制得氧气。

某同学对A、B两种物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在反应①中可能起催化作用B.设计③的目的是制取氧气

C.第②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过滤D.白色沉淀D为CaCO3

16.如图是用实验室制得的乙烯(C2H5OH

CH2=CH2↑+H2O)与溴水作用制取1,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装置③中都盛有水,其作用相同

B.装置②和装置④中都盛有NaOH溶液,其吸收的杂质相同

C.产物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1,2﹣二溴乙烷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制备乙烯和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

17.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

(1)实验时用18.4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1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溶解固体溶质D.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b.洗涤,c.灼烧,d.冷却

(3)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Ⅲ.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

试分析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

18.(8分)氯化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

(1)实验室通常用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共热制取氨气。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  。

(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的舞台幕布难着火,其原因是(填字母)。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离了部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实验室可用NH4Cl溶液与饱和的NaNO2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2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填写编号)。

a.防止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饱和NaNO2溶液容易滴下

②加热前必须进行的一个操作步骤是  。

1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2分)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浓硫酸和木碳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是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D中加入的试剂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

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

检验Fe2+已除尽的实验操作是。

(2)通常条件下,KSP[Fe(OH)3]=4.0×10-38,除杂后溶液中c(Fe3+)=。

(3)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酸化的是目的是。

(4)“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为止,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含结晶水)。

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5)“分离”操作名称是(填字母代号)

a.蒸馏b.分液c.过滤

(6)测定铵明矾组成的方法是:

a.称取0.906g铵明矾样品,高温灼烧,得Al2O3残留固体0.102g;

b.称取0.906g铵明矾样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经静置、过滤、洗净,得BaSO40.932g;

c.称取0.906g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依次通过碱石灰和浓硫酸,浓硫酸增重0.0340g。

则铵明矾的化学式为。

(7)有同学认为,第(6)问测定铵明矾组成的方法a、b、c三个试验中,有一个实验不必实施也能推导出铵明矾的化学式,您认为合理吗?

若合理,请在下列空格写出不必实施的实验代号(即填上a、b、c其中的一个);若不合理,则在下列空格填上“不合理”,你的结论是。

21.(14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保险粉,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也可用于纸浆漂白作脱氯剂等。

实验室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

图1图2

(1)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Na2S2O3,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将分液漏斗中的H2SO4改成浓盐酸,则三颈烧瓶内除Na2S2O3生成外,还有

(填化学式)杂质生成。

(2)为测定所得保险粉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可用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3+I2=2NaI+Na2S4O6

①利用KIO3、KI和HCl作原料可配制标准碘溶液。

写出配制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Na2S2O3·5H2O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并滴加______作指示剂,用所配制的标准碘溶液滴定。

滴定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锥形瓶外,还有。

③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本实验对Na2S的纯度要求较高,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可将工业级的Na2S提纯。

已知Na2S常温下微溶于酒精,加热时溶解度迅速增大,杂质不溶于酒精。

提纯步骤依次为:

①将已称量好的工业级Na2S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酒精和少量水;

②按图2所示装配所需仪器,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水浴加热;

③待时,停止加热,将烧瓶取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即可得到Na2S·9H2O晶体。

22.溴化锂常用于制冷工业,可用尿素、碳酸锂及溴为原料生产溴化锂,其原理是

3Br2+3Li2CO3+CO(NH2)2

6LiBr+2H2O+N2↑+4CO2↑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溴化时,pH过小对反应不利,一方面是因为碳酸锂会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使溴单质和水的反应平衡向_______移动,温度不宜超过60℃的原因是_______。

(2)反应过程中,若pH>6,产品中会有溴酸盐,其原因是BrO-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加活性炭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直接用氨水代替尿素也可生产溴化锂,同时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碳酸锂可得到金属锂,则阳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

(6)若原料中碳酸锂的质量为mg,最终得到溴化锂的质量为ng,据此能不能计算出溴化锂的产率?

若能请写出其表达式(含m、n的表达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23.(16分)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钨冶炼工艺中,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得到钨酸钙,发生反应

Ⅰ:

WO42-(aq)+Ca(OH)2(s)

CaWO4(s)+2OH-(aq)。

(1)下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①计算T1时KSP(CaWO4)=________。

②T1________T2(填“>”“=”或“<”)。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理论值如下表:

温度/℃

25

50

90

100

K

79.96

208.06

222.88

258.05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

②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③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与理论值相距甚远。

50℃时,向一定体积的钨酸钠碱性溶液[c(Na2WO4)=c(NaOH)=0.5mol·L-1]中,加入过量Ca(OH)2,反应达到平衡后WO42—的沉淀率为60%,计算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

(3)制取钨酸钙时,适时向反应混合液中添加适量盐酸,分析其作用:

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制木炭和焦炭分别采用木材和煤的干馏,属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是物理变化,但制Na2CO3属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铝用电解法制取,铁用热还原法制取,方法不同。

2.C

A中可以共存,但氯化氢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B中不能共存,氧气和NO反应生成NO2,D中可以共存,但CO2能和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3.D

试题分析:

A、NaOH溶于浓氨水放热,使NH3•H2O分解为氨气和水,氨气的溶解度比食盐大,不能用排水法除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错误;B、MnO2氧化浓盐酸必须加热,图中无加热仪器,错误;C、Cu能将稀硝酸还原为为NO,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量气法收集并除去NO中混有的硝酸蒸气,正确;D、稀硝酸是氧化性酸,NO3—的氧化性比H+强,因此还原产物中没有氢气,只有含氮物,错误。

考点:

考查氮、氯及其化合物、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除杂、收集等相关知识。

4.C

亚铁离子极易被氧化,所以加入的铁粉是过量的。

为防止晶体析出,过滤时应该趁热过滤。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5.C

试题分析:

A、溶液的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错误;B、Na2O2为粉末状固体,不能放在带孔的隔板上,错误;C、浓氨水加入到生石灰中,可生成NH3,可用碱石灰干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正确;D、NaOH溶液不仅吸收HCl,还可以吸收CO2,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基本装置、基本操作。

6.A

试题分析:

②实验中若左边棉花变黄色,因为Cl2+2Br—=2Cl—+Br2,故说明氧化性:

Cl2>Br2,右边棉花变蓝色,发生反应:

Cl2+2I—=2Cl—+I2,证明氧化性:

Cl2>I2,但不能证明氧化性:

Br2>I2,故B项错误;C项发生反应:

Fe3++3SCN—=Fe(SCN)3,溶液变红色,并不是红色沉淀,故C项错误;④装置为萃取实验,是用四氯化碳来提取碘水中的碘,故D项错误;本题A项正确。

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及装置图。

7.D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过量,则随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为稀盐酸,而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浓盐酸不会全部消耗完,错误;B、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错误;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油状物质,错误;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加入浓硫酸后,中和氢氧化钠使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对反应原理的判断,物质化学性质的应用

8.B

试题分析:

A、NH3不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错误;B、用饱和NaHCO3除去CO2中混有HCl,CO2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正确;C、NO接触氧气会被氧化为NO2,错误。

D、NaOH溶液会与NO2反应,错误。

考点:

考察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气体的除杂、收集。

9.B

R气体可以使用碱石灰干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故只有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10.D

试题分析: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钠迅速反应,所以吸收时要防倒吸,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不能用水吸收,错误;D、正确。

考点:

试验。

11.C

试题分析:

A、给碳酸氢钠加热时,导管口应该稍稍向下倾斜,避免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进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故B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试管中的试剂为乙酸、乙醇、浓硫酸,吸收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该实验装置正确,药品合理,故C正确;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插入试管底部,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2.B

试题分析:

A、A中装浓硫酸,B中装浓盐酸,这样的操作是方便A中的液体流下,但是因为流下的浓硫酸的量少,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完浓盐酸中的水分,得不到干燥的纯净气体,错误;B、A中装浓盐酸,B中装浓硫酸,这样当有少量的浓盐酸流下来时,就会被大量的浓硫酸吸收完里面的水份,从而得到干燥的纯净的氯化氢气体,正确;C、A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B中装浓氨水,得不到干燥的纯净气体,错误;D、A中装浓氨水,B中装氢氧化钠浓溶液,得不到干燥的纯净气体,错误。

考点:

有机物的有关知识。

13.C

试题分析:

A、乙醇制备乙烯的实验中,乙醇易挥发,因此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干扰乙烯的检验,A不正确;B、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冷却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B不正确;C、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分液生成CO2,通入饱和的碳酸氢纳溶液除去挥发处的乙酸,然后再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可以验证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C正确;D、实验室制取乙炔应该用分液漏斗,且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4.⑥;②④;⑤

试题分析:

①由乙炔制取氯乙烯:

乙炔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属于加成反应;

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乙烷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③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中官能团碳碳双键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该反应为氧化反应;⑤由乙烯制取聚乙烯:

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属于聚合反应;

⑥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反应:

甲烷中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⑦由乙烯制取乙醇:

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为加成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⑥;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②④;属于聚合反应的是:

⑤。

考点:

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相关知识。

15.B

16.D

试题分析:

A.当装置①气体压强过大时,水从导气管的上端溢出,盛有水的作用是其缓冲作用,溴单质容易挥发,装置③中盛有水的作用是冷却液溴,防止其挥发,因此二者的作用不相同,错误;B.浓硫酸有强的氧化性,会把乙醇氧化为CO2,浓硫酸还原为SO2,装置②吸收乙烯中混有的CO2、SO2,装置④中都盛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溴蒸气,防止其挥发污染大气,因此二者的作用不相同,错误;C.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反应产生的1,2-二溴乙烷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产物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1,2﹣二溴乙烷应从分液漏斗的下口倒出,错误;D.制备乙烯发生的是消去反应,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正确。

考点:

考查实验室制取1,2-二溴乙烷的知识。

17.(14分)Ⅰ.

(1)5.4ml(2分)

(2)A(1分)(3)①④(2分)(4)AC(2分)

Ⅱ.

(1)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2分)

(2)过滤(1分)(3)0.19ag(2分)

Ⅲ.作还原剂,防止Fe2+被氧化(2分)

Ⅰ.

(1)

,V=5.4ml

(2)容量瓶只有一个功能:

配制一定体积与浓度的溶液,选A

(3)浓硫酸的稀释错误:

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定容时眼睛的视线应与液面保持水平;选①④

(4)A.正确

B.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将使定容时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会偏高

C.正确

D.查漏:

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

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

Ⅱ.

(1)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

(2)将沉淀分离一般采用过滤的方法,再洗涤、灼烧、冷却,称量

(3)由铁的守恒可知:

2FeSO4~Fe2O3,Fe2O3的质量为ag,则FeSO4的质量为1.9ag,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0.19ag

Ⅲ.由题意说明维生素C可还原氧气(或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18.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B

(3)c;检查气密性

考查气体的制取

(1)实验室通常用铵盐及碱来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考查燃烧的必备条件;

通过反应NH4Cl

NH3↑+H2O分解吸收热量,降低温度,使幕布达不到着火点;再者分解产生的氨气可隔绝氧气,使其不能燃烧,故选B

(3)①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可平衡两者之间的压强,让反应液易于滴下

②对于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必不可少

19.

(1)反应前先用小火加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2)2H2SO4(浓)+C

2H2O+2SO2↑+CO2↑

(3)A:

无水硫酸铜。

检验水。

B:

品红溶液。

检验二氧化硫。

D:

澄清石灰水。

检验二氧化碳。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褪尽。

试题分析:

(1)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小火加热烧瓶,或用热毛巾给烧瓶捂热。

若看到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水会升到导管里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