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及教学设计之一.docx
《《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及教学设计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及教学设计之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及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及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及教学设计之一
在前两册的基础上,本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与前两册相比,本册教科书有如下特点:
一是强调审美教育。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第一单元精选了四篇小说,分别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审美情趣。
唐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第二单元所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歌,则又是有唐一代近五万首诗歌中的代表作品,千百年来为人们涵咏玩味,有如千年佳酿,至今令人沉醉。
第三单元虽侧重引发学生的思考领悟,但古代论辩散文有着严谨的论证、精彩的比喻、雄峻的气势、腾纵的语势,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至今吟咏,仍能让我们回肠荡气。
第四单元侧重科普作品。
这类作品以严谨见长,但文中并不排斥审美的追求,《宇宙的边疆》所描绘的浩渺璀璨的宇宙,《凤蝶外传》中凤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的奇思妙想,在带给我们无尽遐想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科学世界的美丽多姿。
二是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梳理探究”板块的三个主要由学生自己探究的项目自不必说;“阅读与鉴赏”部分也特别强调从“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讨与练习”中。
比如《祝福》的第四题,要求学生拿电影剧本和原著作一些对比,这就是换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命运。
《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三题,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感情,吸收其中的精华,并辩证分析当代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孟子观念的不同。
此类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沟通课内外,进行拓展探究的思想。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YUWEN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三是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更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从课文内容来说,有些课文内容相对简单,结构相对清晰,体现了某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学习这些文章,可以满足大多数同学获得必要的语文素养的需要。
比如第四单元的《动物游戏之谜》一文,结构清晰,大致是开头摆出现象,中间做出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这是一般科普作品常见的结构,学生在写作中可以模仿。
而有些课文则要复杂得多,在风格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一篇现代派小说,作品中没有一个明晰的故事,语言“拖沓啰唆”。
学生在了解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后,阅读这样的作品,对开阔学生视野是有好处的。
下面按照四个板块的顺序,介绍一下本册的主要内容第四个板块“名著导读”,全套书有统一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阅读鉴赏
本册课本四个单元,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
其中,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第四单元侧重“沟通与应用”。
第一单元欣赏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十八岁出门远行》《老人与海》。
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标志着余华作为一位先锋派作家正式登上文坛,从中也可以窥见现代主义作品的一些艺术特点;《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
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
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现代派小说,篇幅不长,极富个性。
在这篇小说中,重要的不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只是要表达一个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的大男孩对这个世界的主观感觉。
因此,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与其他三篇小说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故事中的“我”,没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充其量就是一个涉世不深、稚气未脱的大男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符号,一个诠释主观感觉的符号;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荒诞离奇,显得没头没脑,故事不再是叙述的重点,成了诠释主观感觉的载体;环境也不同于传统小说里客观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是对世界的感觉的外在显现,而且它的存在并不是承担衬托人物心理、帮助刻画人物性格或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环境本身就是着力描写的对象。
总之,这篇文章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解读,我们不要被讲述的这个荒诞的故事所迷惑,也不要被个别句子缠住,而要透过这个故事发现的意图。
在描写一种感觉,我们也可以在细读之后,闭上眼睛,去感觉一下整部作品的情境,或许能有新的发现。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的叙述语言的品味。
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啰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
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
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但要注意读诗要有读诗的方式,快慢徐急、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以及形式适配,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读《琵琶行》要雅正悲慨,具体到每一句,也有不同的读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提示,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
古人云:
诗无达诂。
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
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
像本单元所选的《锦瑟》,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身就有丰富的多解性,各种说法恐怕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且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教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否定可能很有道理的个性化体验。
其他诗歌如《蜀道难》《咏怀古迹》等虽然诗意较为明朗,但理解上也不是没有分歧。
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
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
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
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
这篇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
到了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的这一艺术追求。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
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
第四单元学习科学文艺作品: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凤蝶外传》《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前三篇文章都是科普作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但风格又有所不同。
《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结构清晰,语言虽然较形象,但却是客观描述,很少个性化的语言。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促膝谈心的朋友,亲切而自然。
《凤蝶外传》则干脆以拟人的手法,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了凤蝶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最后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科学文艺作品语言严谨、精确、有分寸,在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本单元课文中的许多句子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
另外,前边提到《动物游戏之谜》的结构,可能大多数老师把这一结构板书在黑板上就完了,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小论文之所以一般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实际上是因为这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
由现象到本质,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可见,学习科普文章所反映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虚头巴脑的事,完全可以落到实处。
其次,个别课文相对较难,比如《宇宙的边疆》涉及的知识和术语很多,层次较复杂,最好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把课文中的内容列成图表。
表达交流
在全套书总体介绍中已经提到,本套教材的表达交流部分力图纠正过去那种只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弊端,突出“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搜集素材、分析材料、完成构思、完成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
因此,写作部分每一单元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个板块组成,“话题探讨”是要解决学生“写什么”或者“怎样思考”的问题,“写法借鉴”重在解决“怎样写”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学会写作。
对于前两个板块,建议主要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课本上所提到的都是一些典型的问题,还有一些情况并没有涉及,比如第一单元关于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课本上只提到了两个比较典型的方法:
找新颖的角度,找有针对性的角度,实际写作中还有很多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另外提供一些例文和写作知识给学生。
本册教科书写作部分共有四个单元,都是关于议论方面的: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其中第一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属于思维指导性质的话题,后面三个单元则纯是人文话题。
口语交际部分是“讨论”,“指导与探讨”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是通过具体的例子亲身实践一下,注意最后要对活动和每个学生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总结。
梳理探究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三个活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后一个活动可以发动大家根据本班实际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同学中作测试,或者根据问卷的内容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方式上的心得。
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或纠正。
对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了解学生的好机会。
前面两个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选一个来做,最好学期一开始就布置下去。
要注意: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可能同学们会有很多例子,但不要流于列举语言现象,一定要引导学生归类分析,发现语言背后的文化或社会心理因素。
另外,无论是称谓语、禁忌语还是委婉语,都是一个很大的词汇类集,设置题目不要太大、太空,最好引导学生从一个小的切口入手考察。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一板块突出了个性化解读的合理性,强调尊重读者的再创造,但切不可将其泛化,对任何作品都进行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解读。
任何解读都应该从文本出发,符合文本的实际,在做此活动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个度。
第一单元
一、单元编排意图
本单元注重文学欣赏,学习中外小说。
从内容上来说,本单元的四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涵盖人类生活的多个层面。
既有展示中国古代大家族生活的《林黛玉进贾府》,也有表现现代中国妇女命运的《祝福》;既有塑造现代西方硬汉形象的《老人与海》,也有表现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面对现实时复杂感受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给人以人生的启示与精神的陶冶。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这四篇小说也是各有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和《祝福》以现实主义的细腻笔法,真实而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人物风貌。
作为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它由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这个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而《祝福》则从一个启蒙知识分子“我”的视角,以倒叙的手法,追述了底层妇女祥林嫂悲剧的一生,情节曲折完整,人物相貌、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老人与海》和《十八岁出门远行》则不重在描述故事,而是重在揭示哲理,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形象都充满象征意味,在艺术上更多地运用了现代派的表现手法。
像《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命运乖戾的渔夫,但在作品的象征层面则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子,是人类战胜自我、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象征。
《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苹果事件”“寻找旅店”等也都充满着象征意味。
二、课文说明
《林黛玉进贾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本文选自书中的第三回。
它通过一个从未进过贾府的少女林黛玉的眼光,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必要的交代。
1.了解典型环境描写的意义。
《红楼梦》是围绕一个封建簪缨世家的兴衰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因此这个大家族就是小说中的典型环境。
宁、荣两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是皇帝御笔所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也显示了贾家的显赫地位,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
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也是非寻常人家可比。
随着林黛玉脚步的移动,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贾府这个大家族的气派。
这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也正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里,他们形成了各自的性格。
学习时要注意抓住特征来领会小说环境描写的意义。
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小说高超的艺术手法。
除了环境描写,这一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物。
这一节中人物的出场,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无论林黛玉的生性敏感、体弱多病、美貌多情,还是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八面玲珑,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都得到栩栩如生的刻画。
而他们的性格又是通过不同的描写手法来体现的。
如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是贾府的中心人物,他们的出场却各有千秋。
王熙凤出场,运用的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
又通过服饰、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这一人物的精明能干,善于逢迎。
而对贾宝玉,则更多地采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反面入手,突出了这一人物的顽劣异常,不合常规,致使黛玉心生“蠢物”印象。
及至见到真人,却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轻公子,欲扬先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通过他的对话与“发狂摔玉”的行为,突出了这一人物的纯真性情与在家中特殊的地位。
教学时可抓住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手法,把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体会《红楼梦》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3.注意揣摩语言。
《红楼梦》的语言是母语运用的最佳典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文字精华,是后世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之一。
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又经过作家的高度提炼加工,形成了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与感染力的文学语言。
其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非常富有感染力。
而且其中的人物语言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能准确显示各自的身份和地位,形神俱备,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历来为人所称道。
因此学习本文,要注意揣摩语言,体会小说运用语言的高妙与精彩。
4.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
越是伟大的小说,内涵越是丰富与深邃,对其中人物的评价越易见仁见智。
尤其对于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这样一些性格复杂、立体化的多棱角人物,人们的看法也越易多种多样。
教学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个人的理解,引导他们更加全面与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与精神特征,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与精神价值。
《祝福》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它通过对祥林嫂这样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底层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深厚同情。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鲁迅以文学为启蒙的工具,其作品一直贯穿着“改造国民性”的主题。
可以说,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劳苦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出发,通过他们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吃人本质,是《呐喊》《彷徨》的中心内容。
学习鲁迅的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品的创作目的与思想内涵,也不妨联系以前所学过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思想与艺术表现手法的认识。
2.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
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妇女一样,祥林嫂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就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的思想文化与冷漠的社会所拒绝。
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展示了她不幸的命运:
夫死──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卖到山里──第二个丈夫得伤寒死去──儿子被狼吃掉──第二次来到鲁镇──处处受歧视──捐赎罪的门槛──精神崩溃──乞讨为生──在人们年终的祝福声中死去。
3.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出发,深入思考造成她悲剧的社会原因。
可以围绕着“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这一核心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
周围的人们为什么对她如此冷漠、残酷?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心态?
实际上,小说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其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
当时冷酷的社会环境就像一张编织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
婆婆的卖,大伯的收屋,使祥林嫂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深渊。
而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则从精神摧毁了祥林嫂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谴责的笔也指向了祥林嫂周围一大群不觉悟的有名无名的群众:
短工的麻木、鲁镇群众的奚落、柳妈迷信的精神威胁……他们与祥林嫂同属受压迫剥削的劳动者,然而偏偏奉行“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祥林嫂,使她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对她的悲惨遭遇,他们最初还能“陪出许多眼泪来”,然而,不久他们就厌倦了,她的悲哀成了渣滓和笑料。
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写出了祥林嫂的悲剧还有她自身的原因:
她满足于做稳了奴隶的地位,她的出逃、抗婚等反叛行为的背后却是“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道德。
一句话,她始终以封建礼教的是非为是非。
正是这种“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无情地绞杀了祥林嫂的精神和肉体。
可以说,封建礼教和愚昧、冷酷、自私的社会环境共同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4.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精彩的语言。
小说的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都非常出色。
无论记叙事件,描写环境,还是刻画人物,都语句简洁,字字锤炼。
特别是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深刻地抓住了人物内在的精神面貌,通过外貌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人生处境和精神状态,向来为人所称道,学习时注意体会。
《十八岁出门远行》
本文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中国当代文坛上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
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1.学生已经学过大量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这里接触一点先锋实验小说,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应该说很有好处的。
教学时可以多找一些资料,向学生介绍一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小说的情况,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体会小说在事件叙述上所具有的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
学习这篇小说,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小说的表面情节,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另一方面,要注意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这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讨论和辨析,来深入分析和领会。
小说记叙的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第一次独自出门远行的经历。
一方面,主人公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
初出茅庐的“我”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
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到世界的荒唐。
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就是这样弱肉强食。
这个刚刚踏上社会的青年被碰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
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
“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
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
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
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
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
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3.独特的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非常富有特点。
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
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
在本文中,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
像“柏